不如跑步
2023-04-23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宾丝丝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宾丝丝
打开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几乎每个人都有几个经常跑步的朋友,跑步逐渐成为都市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些年来,跑步似乎成了中国最受欢迎、最具群众影响力的运动。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也让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交方式。跑步已然成为一种新的话题谈资;一种生活创新的内容;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一种新的精神提升催化剂和一种更多元的娱乐方式。
城市跑步族的不断涌现,能看出国人的健身意识正蓬勃生长。快节奏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让都市人急需一个缓解压力的方式,而形式简单、过程便捷且经济实惠的跑步无疑是最适合的选择。
生命在于运动。一个好的身体,才能给生命带来无数美妙的可能。不如现在就去跑步,在奔跑中发现一个崭新的精彩世界!
(宾丝丝/文)
跑步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全国各地的路跑活动随着疫情的退散和气温的回升一起回归。
如果说上一波的跑步潮,是将跑步这项运动从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大爷扩展到中产人群,让马拉松彻底流行起来。那这一波跑步潮,则有点更接近运动本质。
具体来说,是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人们更能去享受跑步这项运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了。
跑步潮早期在中国的流行和新中产们分不开关系。那会儿马拉松运动场上常出现的主角,是张朝阳这类企业家,跑步是他们中产以上人群的休闲运动方式,是身份和社交圈层的象征。对于大众而言,参加马拉松或者晒出一张跑步APP的跑圈图,更多是为了跟上潮流,满足“社交虚荣心”。
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这才有精力去关注物质之外的健康和精神的需求,跑步这种既可挥洒汗水享受快乐,又低门槛的运动方式便成了首选。三年疫情也给人们的健康观念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人们对于户外运动、跑步健身等活动热情高涨。
宏观上看,“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行以及青少年“双减”政策,都在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群体。据《悦跑圈2021中国跑步白皮书》显示,2021年,00后跑步人群以62.3%的同比增长速度异军突起;女性跑步用户增长趋势强劲,在整体跑者素质上相比往年都有所提升。
个人层面看,很多人为了健康而跑,也有人为了快乐而跑。作为跑步的主力军人群,职场和社会压力让这届年轻人学会了取悦自己和放过自己。对他们而言,运动的自律是艰难的,身材焦虑是过于苛刻的,比起把时间和金钱砸在健身房里,跑步的快乐最简单易得,也最具弹性。
体育明星的走红,树起了一个更好的范例。人们不再欣赏单一的美,而是能够发现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魅力。于是,运动员为了追求运动目标,为享受突破自我的快乐而踏上跑步的征程;职场人为了健康或释压,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工位,用跑步来调整身体和情绪状态;还有人,纯粹就是喜欢风从耳边吹过,体验大汗淋漓的畅快感。
不管是喜欢竞技的马拉松,还是追求放松的休闲跑,每一种运动方式都能被自我接纳。
“跑步没有太多场地器械要求,没有性别年龄要求,也没有时间限制,天气因素也可排除,下雨天可以在跑步机上跑。”跑友王成斌这样分析跑步受欢迎的原因。
社交媒体的兴盛,让跑步变成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交方式,记录健身数据、定制训练计划、相互点赞、约跑等让跑步乐趣陡增。作为一名资深跑者,李锐十分愿意在微信朋友圈和运动App里“打卡”秀跑。他说,这不仅仅是一种炫耀心理,更是对自己的督促和鞭策,“我希望让大家看到自己坚韧不拔的健康形象,既然我‘晒’出来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跑步这项运动已经超越体育本身,集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对促进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跑步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城市,引领着中国人运动健康观念发生可喜的变化。
人类为何跑步
被赞誉为“波士顿比利”的美国知名跑者比尔·罗杰斯曾经说过:“跑步是全世界最棒的运动,拥有最优秀的选手。它需要太多生理和心理上的能量,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当然,想要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必须要有挑战的意志和决心,但如果缺乏天赋,就会遇到更大的挑战。海因里希认为,人们在参加马拉松之前,必须要弄清楚自己是“犬系”还是“猫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犬系动物来说,奔跑是它们的本能,而无论怎么训练,都不可能这样去要求一只猫。
人类利用两足奔跑的历史极为悠久,至少可以向前追溯600万年。在《人类为何奔跑》一书中,美籍德裔生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认为,非洲可能是人类开始奔跑的地方。在非洲平原上,刚刚进化成两足的人类祖先并不擅长奔跑。事实上,人类的两足奔跑一直被视为是进化史上的谜团——和四足比起来,两足奔跑显然更费体力。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方式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这之后,狩猎行为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历程。跑步就是不断地追逐,无论你的目标是抵达终点,创下纪录,还是其他。在原始的狩猎成为过去式后,人们开始追逐自己的同伴,成为赛道上的勇士,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实现梦想抑或是获得现实中的激励。就好像在奥运会上,人们会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喝彩,并由衷地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自豪。正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一样,这种运动永无止境——人们总是期待着更高、更快、更强。
生理上的因素会影响我们跑步的速度或者耐力吗?这个问题可能不那么好回答。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因为不够高而跑得不快时,总会发现一个跑得更快的矮个子选手;当我们认为只有瘦子才能跑得更快时,也会发现一名肌肉发达的优秀选手。北欧选手曾经是长跑赛事中的霸主,但显然,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更新一些的说法认为,非洲的高原环境能够筛选出最快、最强壮的动物和人,但这种观点同样不那么站得住脚。
并不是每一个跑步的人都渴望参加比赛。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马拉松并不能代表跑步的全部。
在现代社会中,跑步运动作为一种休闲健身活动,成为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漫步城市中的我们总能看到擦肩而过的跑者——无论男女,这些身着休闲运动服,脚踏跑鞋的人们,总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跑步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跑者可以通过长跑塑造自己的身体进而提升自我的价值。与一般性跑步所能提供的获得健康、社交、娱乐、成就感、运动乐趣等功能相比,长跑运动还能够为跑者提供一个进行个人反思的空间,并有助于人们保持体型、发展友谊、应对情绪压力等。
“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这是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关于跑步意义的阐述。在成为一名“跑步小说家”后,村上春树坚持每天跑5公里。在这里,身体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做自己的感觉。
跑步是个体化时代的身体成就
近些年,跑步在中国的城市火起来,带动了大批城市青年加入这项运动,青年跑步社团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换一个视角看这场跑步热,它给了人们一个新的切口,去理解当下的城市青年文化。
跑步,作为备受时下青年群体推崇的一项运动,已超越健康锻炼这一单纯目的,开始融入社交活动、职业发展和公益参与之中。青年跑者个人的持久热情和动力,让跑步不仅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积极的文化风尚。
讲个人动机,就离不开时代和社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抱负、一个时代的时尚,个人的追求和抱负可以反映出时代与社会的影响。
跑步对城市青年的意义之一在于它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正能量”,这会把人们带入超越身体感受的层面:跑步给个体带来成就感和存在感。当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频频晒出自己的跑步成绩时,事实上就是在晒自己的成就,在刷自己的存在感。
“自找苦吃”的跑步如何能成为证明个体存在,越来越多的人现在更乐意晒自己的跑步成绩就是一个例证,在他们看来,需要努力、毅力和耐力成就的,才是真正的成就,才能赢得尊重。“以前晒奢侈品,现在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不再值得晒了。这个时候就只有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追求,比如说完善自我,比如说成就感……我们会去追求一些更加高尚的东西,一些能够体现价值观、世界观的东西。所以跑步在这一点上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位被访者将跑步价值视为更高品位、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价值,这是多数跑者共同的观点:“当自己在距离上或速度上有所突破时,会有一种深深的快乐与成就感。它会激励你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大多数跑者津津乐道的成就感,不止于发现自己的能力,更在于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存在的突破和跃升。“可以看到自己有能力做到别人想象不到、自己也不敢想象的事情。这是我跑步的两个最重要的动机。”一些跑者通过积极努力获得的自我认知,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中要更强大”,还有什么比这更让青年人兴奋?
当健康具有时尚价值,当以跑步等运动来获得健康被认为是“酷的生活方式”,甚至跑步被当作中产阶级的“广场舞”,这都指向了关于生活方式的一个新画面,青年文化的一个新面相,城市消费革命的一个新领域,社会地位分层的一个新符号。任何趣缘活动和社群结合将成为社会发育的一种新常态。正是所有这些新颖,造就了如今的跑步热。而以文化现象的视角观察,跑步是为了健康,也是一种时尚,热衷跑步具有时尚消费的性质。但跑步并非炫耀性消费,它是生产性的时尚消费——生产进取的人生,生产健康的生活方式;跑步是为自己的身体,也是为社会身份,它已进入社会地位追求的范畴。
跑步追求的获得感和社会重要性,并不导致实在的社会不平等,它提升参与者的存在感,却不贬低不同道的他人,相反,更可能成为他人追随的榜样。跑步本为私人领域的活动,但可经由私人的志愿努力做成社群的事业:社群的健康、社群的娱乐,乃至社群的公益,这应该是对跑步热的最好定义。从这项社会创新可以看到,人民生活,即便看似只是个人爱好的跑步运动,也可以成为生活创新的真正来源。
3公里、5公里、10公里
穿上跑鞋,设置好手表等智能装备,来到路边,跑步随即开始。无论是新晋跑者还是驰骋过马拉松赛事的老将,最开始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跑不了太长的距离。20来分钟,撑不过半小时,便会气喘吁吁,两腿颤颤巍巍。再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便能积极接受跑步这事儿了,呼吸节奏变得稳定,跑姿也终于形成。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便是如此,跑步对他而言,“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组编进了生活循环。”他因为爱跑步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如今,提到跑步,很多人会想起村上春树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对于很多跑者来说,大抵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从0到3公里是身体在适应这一过程,从3到5公里像身体在调试这一过程,而5到10公里更像是身体在习惯并开始享受这一过程。伴随着耳边的风声与身体对话,5到10公里,乃至更长的跑步体验使人容易达到“心流”状态。
“心流”的概念来自积极心理学,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应对这个挑战时,就会进入到这个状态,或者说触摸到了幸福。在很多经历过“心流”体验的人的描述中,它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屏蔽日常的琐事和噪声,在浑然忘我的体验中,获得内心的秩序感和安宁。
但这种“治愈自己”的终极目标都是后话,跑步首先能收获的是释压和自我满足。“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发怒的话,就将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磨炼自己好了。村上春树喜欢长跑,没有跟人一决雌雄的胜负欲,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
他在炎热的日子思考炎热,在悲哀的时候思考悲哀,“潜入奔跑着的我精神内部的这些思绪,或说念头,无非空白的从属物。它们不是内容,只是以空白为基轴,渐起渐涨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犹自是天空,一成不变。”这种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的宝贵时刻,是很多人选择跑步的共同原因。尤其面对生活的无序,在运动中建立自我秩序的心理诉求尤为强烈。
即使在跑步中追求精神体验也要意识到,从5到10公里,乃至更长距离的进阶既是心理上和体能上的。如果还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筋疲力尽,伴有伤痛的可能,还有人在坚持这种自虐运动?运动题材动漫《强风吹拂》给出了答案:“最让人愉悦的,是一点点找回对身体的掌控能力;天赋异禀与否,人人都可以不断自我挑战与突破。”
曾经痛恨的跑步现在竟成了一件乐事
我31岁这一年,过得有点丧,能让我肾上腺素
分泌上升的事屈指可数,跑步算是一桩。
不管踏上跑步机之前有多么不想跑,上去了,也就跑了。跑完了,就觉得还好跑了,大汗淋漓,神清气爽,“要好好活下去”的热情全回来了。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妙:“跑步产生的多巴胺仅次于谈恋爱,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和善良。”
每当我中途想停下来,就怕自己的意志力这次用光了,明天一公里都不想跑。我靠着比别人多一点点的顽强,虽然不一定会得到许多,但每晚栽到床上去,在疲惫中都能体会到年轻人拥有的活力。
人们说,年龄越大越该选择平和的运动,而我总觉得自己做不到。大概心境上还达不到与自己和平共处的程度,我需要剧烈一点、沉浸感十足的运动。好好折磨自己消耗自己一番,才能彻底放松。第二天肌肉生出的痛感令我感知“活着”,且没有暂停成长——成长总是伴随着某种形式的疼痛。跑步这个20多岁时的高效减肥运动,一直被我间歇地坚持着,渐渐失去了燃烧卡路里的作用,成了一种动态的冥想。
每次跑着,总有什么是越跑越清楚的。健身房的狂热音乐远去了,手机里的剧目模糊了,身旁的男男女女消失了;脚下的节奏像催眠师手中的怀表,把我引入无人的境地。一个人在荒原里,没有时间、距离,甚至没有方向,现实中的包袱一样样被抛在身后。身体和物质以及精神的关系,这些哲学问题浮现出来,思考、消化,回到现实,更接近自己。
据说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80多岁的时候依旧保持着每天从家步行到店里的习惯,近两个小时的路程被他说起:“如果不是坚持走路,我怎么能80多岁还在店里一站一整天啊。”有时觉得他在说体能,有时又觉得不仅于此,像村上春树坚持数年的晨跑,也不再为了消除戒烟后产生的赘肉。
运动蕴藏着的能量绝非只是为了身体的美和健康,是为了制造一种思考的可能。在那里抛弃一切现实带来的焦虑、恐惧和自我怀疑,将自己拉回到一片净土中。
这些年我尝试过几种不同的运动,瑜伽、健美操、高强度间歇训练……大多需要身处人群之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的是独自跑步。大概本性孤独,又或者思考必然是孤独的,我无法在人群中体会到内心需要的安宁。
二十几岁,我在跑步机上只得到身体上的好处,三十几岁,才在跑步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收获。比如,我昨天想起作家谭思美的演说,忽然觉得人痛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尤其干写字这行的,应该保持对痛苦的敏锐。今天我又在想,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可兼得的,我的幸福是什么?是把手里的一件事做到极致。这些是我在热闹的白天世界里想不到的东西。
白天的生活,忙着纠结是该满足自己的所得,还是该更进一步。到了晚上那一刻,才能体会到双脚踏地的感觉。物质抵达不到内心的某些地方,要靠自己调整与初心的距离。
此前被我痛恨却又不得不去的跑步,现在竟然也成了一件乐事。不为卡路里的目标,不为一定跑到几公里,我只为得到那一片刻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
在这样和那样的片刻中坚持下去,我也越来越接近自我。
最自豪的事是在大学成立跑步社团
回顾自己21年的人生经历,00后王珂觉得高三那一年的自发跑步是个转折。
高一、高二王珂在学校寄宿,跑步是被迫的——学校要求住宿学生每天早晨必须跑步半小时。回忆起这段不得不跑的经历,王珂只记得跑步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快乐的感受。
高中的前两年,王珂的生活是相对灰暗的,当时在普通班的王珂,成绩倒数,整个人处于一个比较自卑的状态,也没有什么好朋友。进入高三以后,王珂开始走读,不需要再被迫跑步了,但新问题也来了,她发现自己每天早晨都很困,白天身体也很疲惫。可能是两年跑步经历在她身体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能是受热爱运动父母的带动,王珂决定再开始跑步。
为了能早起半个多小时跑步,王珂给自己心理暗示,比如如果明天能早起跑步的话,考试成绩会变好。王珂跑步的时候基本保持在6—7分钟/公里的配速,距离一般跑两公里。这样的速度和距离让她觉得身体很舒适。当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来,她觉得身体也充满了力量,自己今天可以做完所有想做的事。在王珂看来,这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就是给晨跑人的一份礼物。
跑完步后,王珂再去上学,她发现没那么困了,感觉自己的脑细胞被激活了一样,更为重要的是,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提升了。
就这样,王珂渐渐喜欢上了跑步。跑步带来的正向快乐也让她戒掉了之前沉迷的手机游戏,因为她发现游戏带来的兴奋只是一时的,而跑步却可以让她一天都处于亢奋的状态。为了让自己保持晨跑的习惯,即使下雨天不能跑步,王柯也会打着伞在跑步的那条路上走一走。
精神状态的改变让王珂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她以全班前5的成绩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
跑步成了王珂一直保持的爱好。进入大学后,王珂发现,自己跑步的爱好开始影响身边的朋友了。王珂的一名室友之前完全不运动,在王珂的影响下,室友开始跳一些简单的操。这让王珂特别开心。
2021年夏天,一个想法在王珂心里萌芽:“我能不能带动更多人和我一起跑步?”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女生比较多的学校,王珂发现,身边有很多女同学都很在意体重秤上的数字,身材焦虑之下会去节食减肥。王珂想带着这些人一起跑步,让她们不被这份焦虑裹挟。
在身边朋友们的鼓励下,王珂提交了社团申请书,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第一个跑步社团“百万蘑菇”成立了。目前,“百万蘑菇”在慢慢扩大影响力。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了近4000期“15分钟运动圈”线下运动项目,该活动直接参与者超1.4万人。
回顾大学生活,王珂觉得成立社团是她最自豪的一件事,通过努力让一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这是一次自我突破。社团例跑已经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周两次,来跑步的社团成员每次10—20人不等。虽然发展速度有点慢,但“百万蘑菇”在成长。
跑步圈让人有依靠
在北京生活了20年,我时常会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在成为一个跑者之前,这种孤独感有时会来得很强烈,这种感觉是家人所无法理解的。
也许,跑步的人迟早会相遇。毕业后,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们平素很少联系,也很少聚会,微信都几乎没加,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目前,我只同丁丁保持着密切联系,丁丁在媒体工作,是一位跑者,一周跑步五到六次,一次20公里左右。我以前喜欢呼朋唤友打羽毛球,这种对抗性强的运动,感觉很热闹,大家从四面八方凑到一起,在球场上能够冲淡那种孤独感。丁丁也孤独,父亲早逝,和我一样,作为外地人漂泊在北京,找个当地姑娘结婚生子,丁丁说:“如果不跑步,我也许早就疯了。”
都说跑步的人有圈子,此话不假。跑步的人散落在京城各处,但似乎跑着跑着就聚拢到一起了。
我们这些爱跑步的人,拉了一个微信群,叫“村上坑家”,这个群里原先人很多,现在只剩下15个,都是真正的跑者,都成了朋友。
三儿和我相识在朝阳公园,那时我刚刚开始跑步,步伐和呼吸都还有问题,三儿热情地跑过来指点我跑步的“姿势”。后来,我才了解到,眼前这位身材匀称、肌肉发达的马拉松爱好者曾是一个200斤的“死胖子”。三儿的跑步经历很励志,他坚持从石景山跑步到中关村上班的意志令人惊叹。
同样是跑友,老王身上有一种很儒雅的感觉。老王在外企工作,精力旺盛,生活态度健康积极。我曾经把自己的孤独感和老王倾诉过,老王的回复很哲学。他说:“跑步者大多是孤独的,一个人独自在黄昏或者清晨奔跑。我经常一个人跑步,这就显得更孤独,我身边的朋友同事更喜欢去健身房、瑜伽馆等热闹的地方。”
和我们这些男人厮混在一起的还有翠姑娘。翠姑娘以前在外企工作,后来辞职了就干脆闲着,别看她瘦瘦小小,但全程马拉松居然也能坚持下来。和我们混在一起,开个玩笑啥的,也不往心里去。
跑步的最初,我喜欢和跑友们约到公园一起训练,一起跑,觉得彼此之间互相激励。真正参加了马拉松成为跑者之后,我才发现长跑是自己跑到孤独里面、接受孤独,进而消灭孤独感的过程。晨光下就这样心无旁骛地往前跑,看着自己的鼻尖,呼吸着新鲜空气,有时会生出一种幸福感、满足感,觉得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在不知不觉中被汗水给冲散了。我经常把自己的跑步感受写下来,发到微信圈向跑友汇报与朋友们共享,跑友们调侃我的跑步是“情怀跑”。
说实在的,有了跑步圈子,能和跑友们偶尔聚聚,似乎让我的内心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点依靠和安全感。而实际上,回头想想,作为一个中年人,停留在哪个圈子里并不重要,通过不间断地、物理性地运动身体,有时甚至穷尽体力,来排除身体内部负荷的孤绝感才更重要。
坚持跑步的人到底在坚持什么
有网友问我:那些坚持跑步的人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跑步可能是大众体育运动中比较无聊的一个项目,既没有足球、篮球团队配合的荣誉感,也没有羽毛球、乒乓球一较高下的竞技性,更没有健身、瑜伽发朋友圈的时尚养眼。
跑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第一印象就是痛苦大于乐趣。很多时候,我独自跑完一段路,跑得气喘吁吁,腿脚酸痛,一身臭汗。很多人看不明白:我们坚持跑步,到底在坚持什么?我不知道其他跑者是在坚持什么,可我对跑步确实有一些感受。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所在城市的气温已经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江南的冬季真的是刺骨的阴冷。
我早起去晨跑,外面天还是黑的。小区门口碰到一个熟悉的保安,带着疑惑的口吻和我打招呼:“这么冷还去跑步?天还没亮呢!”
我来到日常跑步的江边公园,在温度适宜的季节,早晨的公园热闹非凡。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早练者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起下降。到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在慢慢跑步。
刺骨的寒风中,江面上一片萧瑟,我一个人在跑步,甚至整个城市也不会有几个人在这个点出来浪,我大概是今天最硬核的跑者之一。想到这里不免有点自豪,我已经超越了这座城市99%的人。
返程的时候,太阳已经慢慢升起,迎着温暖的阳光跑过去,感觉整个人都在飞,最后一公里的配速也“飞”了起来。
那天是真的冷,寒气穿过单薄的跑步风衣,全程体温都没上来过,跑完后手已然没知觉,用牙齿咬掉手套,捂在肚子上几分钟后才慢慢恢复。
在我跑步的日子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寒风、大雨、酷暑中都跑过步,真正改变我的不是跑步本身,而是长期不懈的坚持。当别人还在被窝中时,我已顶着寒风踏上跑道;当别人玩手机时,我在夜色中狂奔;当别人研究各种养生时,我已经跑完10公里。我想这才是坚持跑步的意义,它让我变成一个有目标可以去追逐,有自律在心中的人。
我跑步已经10多年,从开始为了健康而跑,到后来为了参加马拉松赛事而跑,到现在跑步成为生活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健康,改变精神面貌,甚至成为跑步自媒体博主。
那种克服苦痛、突破极限、对一切释然的感觉,是跑步独有的。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并不是体育运动优等生的普通人来说,因为跑步这项简单纯粹的运动带来的真实深刻,是其他运动无法给予的。
跑步简单,但是坚持跑步不简单,经年累月做同一件事情的人,都是意志力强大的人。不要小看那些坚持跑步的人,10年以后他们就是能比同龄人健康,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会更年轻。你去问他们为什么坚持跑步?我想大多数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跑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是内心热爱的运动。
跑步是生活压力的一个释放口,是对抗岁月侵袭的良药,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下去。
为什么坚持跑步?在奔跑的路上,这个答案自然会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