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SPOC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

2023-04-23李强,何淼,孙颖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课程

李强,何淼,孙颖

摘    要:“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采用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整合课程信息资源,利用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技术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构成过程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SPOC翻转课堂;“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67-03

“互联网+”概念是马化腾在2015年提出的经济学方案,同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实施纲领,由此“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生态[1]。在此背景下,伴随着5G、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部于2018年和2019年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推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和智慧化的进程[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智慧环境、教学管理、翻转课堂和课程评价体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翻转课堂指的是将传统的学习过程进行技术翻转,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教师不断设计学习目的、学习任务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4]。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智慧化教学环境。由此,通过翻转课堂可以重塑高校的教学结构,转变教师的教学职能,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可为学生在园林植物的繁殖与养护方面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支撑。随着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需要引入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为例,通过整合“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的信息资源,构建SPOC翻转课堂,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SPOC翻转课堂和学习空间

(一)SPOC翻转课堂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5]。SPOC 是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课程的学习人员有所限制,并且申请人需要得到课程管理员的许可才可以加入课程。文章中的SPOC主要指的是对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大三学生开放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东北林业大学在整合本课程和其他农林类高校同类课程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的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学习空间

广义的学习空间指的是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学习空间包括:正式的學习空间(各类教室和图书馆)、非正式的学习空间(如寝室等学习场所)和虚拟学习空间(各类网络平台)。文章所涉及的学习空间主要指的是教室等正式的学习空间和虚拟的学习空间,通过技术支撑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以适应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为了满足翻转课堂的教学需求,授课教师在进行线下授课时使用了东北林业大学已建成的智慧教室。在智慧教室内配备可以根据学习需求进行组合的多功能桌椅,既满足单人的正常学习,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以完成小组协作;在教室的不同墙面放置多个电子显示屏,打破距离的限制,让学生在教室的各个位置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演示内容;教室内还配有多角度的监控仪器,使教师可以全方位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

虚拟空间主要包括:MOOC平台;学习交流群(学习通、钉钉、微信);课程组自行制作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MOOC 及引进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MOOC ;园林施工养护企业的公众号和自媒体平台。

二、教学设计

(一)整合课程的信息资源

采用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开设园林或园艺专业的高等院校均开设了本门课程。通过互联网师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相关教学资源,并且还有许多园林施工企业的园林植物种植工程的施工案例可供选择。这极大地丰富了本课程的线上资源库,为SPOC翻转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线上资源的选择过程中,授课教师要避免线上资源的过度使用,既要防止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过多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又要避免资源的质量不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授课教师在选择线上教学资源时,要紧密联系课程的主旨,做到“精干、实用、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栽培养护施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本门课程的线上资源会优选园林施工企业的施工案例,让学生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植物分布也存在不同。东北林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属于寒温带地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施工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立足于东北,但是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却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授课教师在选择线上教学资源时也会精选我国南方地区的养护施工案例,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在栽培养护过程中的差异,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施工过程中重点强调的“适地适树”。

为了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授课教师在MOOC平台上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线上教学环节的组织

根据教学进度,在线下的课堂教学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在线上平台进行预习。预习只是线上教学的第一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提炼和总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作业和任务点让学生完成,从而启发学生结合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探索和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思考,针对课程中的核心问题,授课教师会在MOOC平台上发布讨论贴,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研讨。生生间和师生间的线上讨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壁垒”,师生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时间里和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课程研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课程组还建立了学习交流群(学习通、钉钉、微信),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交流群和教师进行沟通。“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需要运用多门前置课程的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对前置课程的学习状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群进行沟通,实现个性化的辅导,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线下教学环节的调整

线下教学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线上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在进行线上预习、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学生对课程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授课教师需要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线下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引导者和启迪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完善结构,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大学生思维活跃,但存在思维过度发散的现象,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厘清课程思路,把控授课节奏,引导学生进入到正确的轨道中。

借助东北林业大学的智慧教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可以实现小组研讨、多人协作和独立工作等多种模式的切换,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可以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促进了生生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课程不同单元讲授完成后,授课教师会要求学生绘制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对每部分的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加深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始终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对植物进行的错误操作往往是不可逆的,严重的会造成植物死亡,这也导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旁观,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无法真正掌握实践技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授课教师制作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课程组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嵌入到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在智慧教室进行练习。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可以带来“第一人称沉浸式”的直观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技术环节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向学生展示实践操作细节,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各种尝试,得到相应的结果。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后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推动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实现实践能力的升华。

为了让课程与实际园林工程接轨,课程组一直在推动“项目一体式”教学,即与园林施工企业合作,让学生接触并参与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实际工程中。但受疫情影响,以往的“项目一体式”教学模式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课程将实际工程项目实践安排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校园内进行,借助近年来学校进行校园环境改造的机会,对部分新建成的校园内的园林绿地进行日常养护,使校园成为课程实践的教学空间。利用“两步路”软件,在校园绿地中设置任务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达指定任务地点后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并获得具体的工作任务。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天气的影响,不同时期各小组分到的工作任务各有不同,这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挑战性,也要求学生需要对具体的任务进行必要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方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思考视角,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合理地引导,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学习评价来进行检验。传统课堂教学的考核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平时和期末成绩,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以考勤为主。SPOC翻转课堂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则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分析,从多层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的评价体系由SPOC课程平台的得分(线上内容的完成度、作业状况、过程性记录数据)、线下课堂研讨表现(团队协作、汇报发言)、课后作业、实践技能测试和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并通过组间互评和学生互评的形式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全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可以独立承担园林植物栽培和后期养护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化技术,构建科学的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采用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合理组织线上和线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星,徐影.“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空间的构建模式与运行逻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2):139-145.

[2]  程满玲,赵峰.个性化智慧教学ISDC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5):114-119.

[3]  余勝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4]  刘小群,刑艳芳,刘梅.“软件测试基础”课程思政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7):120.

[5]  郑建双,杨延.SPOC翻转课堂学习空间设计研究:以“电路分析”课程为例[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102.

编辑∕李梦迪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