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与中阿命运共同体构建
2023-04-23阿德汉·赛义德
【黎巴嫩】阿德汉·赛义德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试图与沿线各部落建立军事联盟以对抗匈奴。然而,在对西域及当地居民的状况进行考察后,这位杰出的大使萌发了一个新的伟大想法,即开辟丝绸之路,与西域各部落建立起商贸联系与人文往来,并逐步将这一经济与文化交流扩展至更遥远的地区。这一实践实际上开启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序幕。
和谐共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一贯理念
丝绸之路提出的初衷在于推动中原王朝与西域及沿线各国的和平合作與文明交融。张骞在西域考察时注意到,当时中国和西域都有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创新成果和产业。他创造性地向汉武帝奏呈了丝绸之路这一设想,希望通过这条道路与沿线各地区加强交往,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这条道路体现了中华文化立足于天下大同,基于互利共赢、相互尊重、和平发展与文明互动的精髓,也成为当时包括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内的各大文明之间交融互动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丝绸之路为创造一个各国共同合作、各文明和平交融的新世界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运输与贸易的走廊,更承载着沿线国家及文明交流互动的悠久历史。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延续了古丝路精神,为解决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提供指引。正如丝绸之路惠及各国,“一带一路”倡议也将造福全人类,中国力图通过该倡议提出一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模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为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过去100多年里,阿拉伯国家面临的要么是以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旧殖民主义所带来的分裂、剥削、战争和破坏,要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更为残酷的新殖民主义。这一切随着中国的崛起而迎来转机。中国不仅实力雄厚,最重要的是主张和平发展理念,致力于与其他国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因此,拥有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际伙伴,确实闪烁着人类对美好明天和未来的希望光辉。
展现张骞、霍去病、鸠摩罗什、法显等有关河西走廊人物故事的壁画。
源远流长: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悠久交往史
史书中对中阿关系的记载不胜枚举。除了2000多年来在丝绸之路上建立并繁荣的经济文化交流之外,中阿两大民族历史上还有着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官方交流。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向唐朝派出了第一个阿拉伯官方使团。据统计,在唐朝近300年间,阿拉伯统治者共向中国派遣了超过36个官方使团,而到了宋朝,更是有39个阿拉伯官方使团抵达中国。公元751年左右,中国著名文学家杜环到阿拉伯国家游历,回国后写下了《经行记》一书,他在书中详细记载了阿拉伯国家的状况和阿拉伯人民的生活。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塔吉尔在中国游历后写下见闻录,成为第一个用阿拉伯语记载中国的阿拉伯人。在苏莱曼后约500年,阿拉伯著名航海家伊本·白图泰来到中国,著成《伊本·白图泰游记》一书,在书中更加准确地记载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公鸡是在印度奎隆市,还以为那是鸵鸟,被它惊艳到了。公鸡的主人对我说,在中国还有比它更壮观的。我到达中国后,便知道他没有撒谎。我生活在中国,向你们发出号召,来亲眼看看这个国家的强盛吧!”
有趣的是,尽管阿拉伯人久经沙场,但历史上鲜有中阿交战的记载。相反,关于双方的政治远见和对维持和平友好关系高度重视的内容则多见之于史料。例如,阿拉伯历史学家塔巴里曾讲述过伊斯兰军队抵达中国边境后双方是如何避免冲突的。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著名学者哈迪·阿拉维对此评价道,“它证明了这两大文明领导者的政治远见,即政治头脑先于军事”。
同时,贸易对加强中阿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阿拉伯人前往中国经商,在数十个城市受到最优待遇。他们完全自由地开展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仪式,其中有许多人已经融入了中国社会,今天他们的后代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同样,中国人很早就携带商品到达阿拉伯国家,中国艺术也极大地影响了阿拉伯和伊斯兰的艺术品位。
18世纪以来,一个新的世界开始出现。帝国主义列强基于利益在全球各地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自此陷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衰弱与屈辱。在阿拉伯世界,一战结束后,英法殖民者合谋分裂阿拉伯国家,他们缔结了所谓的《赛克斯—皮科协定》以及《贝尔福宣言》,致使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为许多国家并屈服于英法的统治。西方殖民主义开启了漫长而邪恶的征程,他们用与阿拉伯人悠久历史相矛盾的身份将阿拉伯人重新定义,让阿拉伯人误以为想要成为文明人,就必须向他们学习、接受他们的文化。
2023年3月17日,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中国营,维和友军在“中国文化节”活动上体验写毛笔字。
2022年4月27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的迪巴耶,工人在中国政府援建的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工地上工作。
在那段黑暗时期,中阿联系遭到削弱。然而,这些帝国主义者忘记了,没有人能阻碍历史的前进。中华民族开始了摆脱殖民主义的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订了长远规划,致力于实现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初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1949年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此同时,阿拉伯人民也在为争取独立和打倒殖民列强而英勇奋战,他们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进行斗争。中阿两大民族在摆脱殖民主义和不结盟运动的屋檐下再次相遇。中国支持阿拉伯的事业,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问题和阿尔及利亚问题上。阿拉伯也支持中国的事业,阿尔及利亚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除了官方的交流合作,这一时期中阿双方的民间交往也获得显著发展。许多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黎巴嫩医生马海德曾参加中国革命,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获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叙利亚作家和小说家哈奈·米纳于20世纪50年代来到中国,与数百名阿拉伯专家一起共助中国人民建设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阿經济关系也不断实现飞跃。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等领域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命运与共:新时代的中阿关系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互利、共赢、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更为深入的经济政治关系。中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审时度势,明确必要任务,再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呼吁所有国家参与到这一为人类共同未来奠基的倡议中。“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一种发展选择。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这一倡议绝非巧合,这是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回应。“一带一路”倡议与之后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可视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里程碑。
2022年“感受中国新时代”主题征文、摄影和短视频大奖赛也门留学生获奖作品——点亮火把重走长征路。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恰逢阿拉伯世界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从2011年起,阿拉伯国家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在利比亚、叙利亚、也门和伊拉克等国很快就演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和有外部势力干涉的破坏性冲突。尽管如此,中国凭借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与自身巨大的经济潜力,依然能够在这个高度复杂的地区成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已与21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主要围绕能源、基建、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以中沙贸易为例,两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30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87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沙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2021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则突破3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一立足于全球发展与繁荣、现代化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倡议,描绘了中国致力于构建的新世界的愿景,即一个多元、和谐、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世界。文化交流是构建新世界的根基,文明良性互动是人类进步所必需。这种互动基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及承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人类文明今天的成就是长期交流互动的结果。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重视并优先推动文化交流,在近年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成功举办首届中阿峰会。2022年12月,首届中阿峰会在沙特成功举办,中阿双方再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此次峰会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其在各个层面都具有名副其实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对中阿双方来说,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是,其明确了重新连接中阿共同历史并努力建设中阿共同未来的必要性。
中国外交基于和平与合作的理念,在结束沙特伊朗争端和恢复两国外交关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对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产生重大影响。沙特与伊朗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达成的协议,这将对结束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危机和战乱产生积极影响,为地区带来和平,为建立更广泛的发展合作敞开大门,造福饱受苦难的地区人民,有利于中东地区摆脱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乱局。
第二,青年群体的直接交流日趋丰富。2022年5月24日,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论坛召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还举办了面向阿拉伯青年的“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征文和短视频大赛,数百名阿拉伯青年通过撰文或拍摄短视频来表达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这些举措有助于促进青年文化交流,为阿拉伯青年打开近距离了解中国的窗口。
第三,翻译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深化双方在语言与翻译方面的合作,让中阿两大民族直接了解彼此。近代以来,大多数翻译都是通过西方完成的,这意味着很少能找到直接从中文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作品,反之亦然。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一空白开始被填补。中国目前有50多所高校教授阿拉伯语,阿拉伯语翻译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样,在阿拉伯国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中文系,直接从中文译成阿拉伯语的书籍大幅增多,许多阿拉伯国家已将汉语纳入教育体系。
第四,人道主义层面守望相助。近年来频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和自然灾害,进一步证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也证明了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中阿合作堪称国际合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典范。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风雨同舟,在信息交流、医疗物资援助、疫苗生产和出口等领域开展合作,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典范。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中国政府与民间组织迅速提供紧急援助并派遣专业救援队,成千上万名中国民众自发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捐款,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声援活动。这表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命运与共,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2023年4月3日,人们在埃及首都开罗参观“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