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2023-04-23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用电量降息结构性

中信证券:总体而言,一季度货政例会明确经济修复成色较好,货币政策力度要适度回摆,宽货币操作会更为审慎,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下,预计央行将更倾向于结构性工具,但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力度也可能不及过去三年。对债市而言,當前经济弱复苏情况下,如果缺乏进一步宽松操作,二季度后信贷增长或很难持续一季度的开门红,短期内长端利率可能在2.8%到2.85%的区间内震荡偏强运行。

招商证券: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对物价形势的判断,仍是控通胀,而非防通缩。这与当前市场对“通缩”的焦虑形成较大反差。实际上,一季度CPI走势并不满足央行对通缩的认定,其主要反映局部性、外生性与阶段性现象。货币供应(M2)高增长与CPI持续走弱看似反常,实则反映疫后复苏结构性特点。由于当前货币主要集中在供给端,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因此未体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方面。CPI企稳回升,依赖居民部门需求的复苏。实际贷款利率尚未升至历史高点,降息条件尚不具备。根据债务—通缩理论,通缩会将经济压制在低增长水平,因此需要央行主动降息来化解通缩引起的实际利率上升问题。历史上,凡是实际利率升至6%以上,央行将会启动降息。今年一季度,尽管物价水平走弱,但名义利率也在下调,实际利率尚在4%附近,距离降息触发值尚有一段距离。4月以来,部分地区的小微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目的是降低一季度存款多增所产生的负债压力。因此,无论从利率传导机制,还是实际影响效果来看,都不具有降息的信号意义。经验表明,经济复苏期间的降息主要出于两个目的,提振市场信心、激发融资需求。从相关指标的走势来看,一季度二者均出现明显回暖,此时调降政策利率,将违背之前的经验规律,属于小概率事件。

中银证券:一季度例会对于货币政策的目标有所修正,从加大力度转变为精准有力,我们认为两点值得关注:1.后续信贷投放可能更趋平稳。2023年一季度信贷回升幅度较大,同比多增2.26万亿元,达到去年全年49.7%,结合央行删去“三重压力”的判断,信贷投放或适当收敛。2.结构性工具有进有退。从一季度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来看,总量性工具占据主导,其中降准和中期借贷便利分别贡献约5000亿元和5590亿元,结构性工具中如果抵押补充贷款新增较少,其余再贷款工具增量可能有限。但结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表述,低成本的结构性工具仍将持续实施。

数说

37362亿元

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3月,银行结汇12956亿元人民币,售汇14053亿元人民币。1~3月,银行累计结汇37362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38417亿元人民币。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9261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9061亿元人民币。

0.5%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

5.9%

国家能源局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第二产业用电量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12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

4.3%

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

68.9%

民航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旅客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0.0%,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0个百分点。3月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4.9%

商务部新闻消息,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3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了1万家,同比增长25.5%。

猜你喜欢

用电量降息结构性
02 国家能源局: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01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美联储宣布今年年内第三次降息
美联储降息与全球降息潮为何再现
美联储降息会结束美元上涨周期吗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6月汇市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6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