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胜利 传承革命精神
2023-04-23
导语: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爱国之战。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武装干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面对严重威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选择忍辱退让,而是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使新中国顶天立地于世界舞台。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让我们深刻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吧!
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敌军,入朝作战初期,防空能力几乎为零,不仅缺少飞机,就连高射炮也屈指可数。敌人的飞机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志愿军地面目标狂轰滥炸。敌我装备悬殊,加之天气极端严寒,注定了战争的惨烈。但志愿军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其基本内涵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
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打响。杨根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奉命坚守美军溃退必经之地——长津湖畔下碣隅里东南小高岭。11月29日,美军王牌部队陆军第1师投入阵地争夺战,炮火在志愿军阵地上疯狂肆虐,8辆坦克在阵地上横冲直撞。杨根思带领的部队打退了敌人的8次进攻。弹药殆尽,他率领战士们用刺刀、铁锹和敌人展开血拼肉搏,把不断冲杀到山顶的美军全部击退。在敌人发动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身边的战友已全部壮烈牺牲。此时,他似乎想起了入朝作战时许下的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全身多处伤口血流不止,鲜血染红了衣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抱起炸药包纵身一跃,冲向敌群。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他与敌人同归于尽。
那一年,杨根思才28岁,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志愿军总部追授他为“特级战斗英雄”,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英雄的精神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2.不畏艰难困苦,始终勇往直前
死鹰岭,一个让美军胆战心惊的地方。志愿军第20军59师177团固守死鹰岭高地。美军为争夺这一战略要地,用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做掩护,向志愿军发起猛攻。坚守死鹰岭的战士,冒着极端严寒,连续奋战6个昼夜,紧紧卡住了敌人的退路。待部队完成任务集结时,死鹰岭上177团的勇士们却迟迟没有撤下来。师部派人去侦察才知道,活着的战士因冻伤无法爬下山岭。负责侧翼支援的该团6连,一直没有投入战斗。原来,6连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坚守,穿着单衣的125名官兵全部被冻死。官兵们牺牲后仍然保持着战斗姿势,有的紧握手中钢枪,有的做着掏手榴弹的动作,有的持枪俯卧战壕,犹如一个个随时准备跃起的冰雕。
在长津湖战役中,这样成连队整建制被冻死的“冰雕连”有整整3个。他们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是朝鲜战场上永远的丰碑。
3.乐观主义是不竭力量之源
抗美援朝战争,是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出了以弱胜强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壮丽的史诗。
上甘岭,美军的“伤心岭”。43个昼夜激战,“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这块仅3.7平方千米的高地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防守部队面对强大的敌人,树立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取得了辉煌胜利。战后的上甘岭,山头被削低了2米。战士们随便抓起一把砂土,就能在里面找到十几块弹片。
志愿军将士在后期坚守阵地的战斗中,常常几天喝不上水,嘴唇干裂出血,还有人因在坑道时间太长患上夜盲症。但是,大家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战斗间隙通过讲故事、演小戏等方式互相激励斗志。大家还想方設法地布置自己的“阵地之家”,给自己的防炮洞起名叫“立功洞”“英雄洞”“抗美洞”“胜利洞”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战胜敌人的法宝。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作家魏巍亲临前线战地采访,创作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教育和影响了一代代人。如今也有很多青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担当作为、默默奉献。他们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王子浩:最美勋章战士
2021年9月,武警江西总队“00后”一等功臣王子浩,在军地领导的陪同下,带着一等功喜报、功臣之家牌匾,载誉返乡。
王子浩,2001年生于广东省博罗县罗阳街道黎村,2018年9月入伍,成为武警江西总队上饶支队机动中队战士。他训练刻苦,取得射击、攀登等多个课目第一名,在同批士兵中第一个进入特战预备队。
2020年7月,王子浩与战友参与抗洪救灾,担负鄱阳湖流域抗洪抢险任务,他们连续奋战了8天7夜。王子浩双臂被烈日晒伤,凸起100余个水疱,皮肤发生大面积溃烂。他带伤坚守在堤坝一线,与战友成功处置38处险情,保护了堤内7万多名群众和5万余亩稻田。2021年农历正月初二,王子浩参与上饶德兴一起命案武装搜捕行动。他与战友奋战3天3夜,凭着过硬素质协助公安机关成功抓获恶性杀人嫌犯,守护了驻地平安。
2021年9月,王子浩因抗洪抢险功绩卓著,荣立一等功,他说:“我觉得手上这些伤口、水疱是我的军功章,十分光荣。” 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最美勋章战士”。
2.王国宇:“当兵就要当尖兵”
王国宇,1998年出生于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卢家山村,是中国救援广东机动专业支队一分队班长。7年来,他参与处置重大灭火救援战斗150多次,成功营救被困群众2000余人。
王国宇从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当兵就要当尖兵”的目标。为此,他扛旗夺标、奋勇争先,成为广东省9项体能“全能王”,实现了从消防“菜鸟”到业务“尖刀”的蜕变。
2019年6月9日,广东省河源市遭受特大雷暴雨袭击。三洞村连接外部的桥梁被冲毁,成了“孤岛”,造成数百名群众滞留。王国宇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汹涌湍急的洪水,孤身泅渡,架起一座“生命绳桥”,成功疏散转移受灾群众215人。
2021年7月15日,珠海某隧道发生透水事故,1160米长的隧道被水灌满,导致14人被困。王国宇在8天7夜的战斗里,先后60余次进入隧道,潜水搜救20余次,搜索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累计潜水时长30余小时,是执行潜水任务时间最长的一个。
因成绩卓著,王国宇荣立一等功。2022年8月18日,王国宇所在支队与乐平市有关部门组成“送奖报喜团”,向一等功臣王国宇及家属送去喜报和一等功臣牌匾。
3.汪小明:退役不褪色
汪小明,1992年9月出生于上饶市弋阳县,2016年从部队退伍返乡。他退伍不褪色,勇救伤者不留名,成为见义勇为模范。
2016年12月15日,汪小明在去探访朋友途中,偶遇一场车祸。他毫不犹豫地飞奔过去,只见一辆电动三轮车侧翻并压着两女一男,车已经严重变形,两名女子被座位卡住无法动弹,一人晕倒在后车厢内。汪小明凭着在部队参加救援训练时学到的本领,成功救出伤者。他的手被玻璃割破,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疼痛,一边做着临时救治,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顺利赶到现场时,汪小明和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救护车。看着伤者被安排妥当,汪小明悄然离开。
因抢救及时,伤者转危为安,他们出院后一直寻找救命恩人。2017年国庆前夕,伤者之一的刘勇占来到一处工地捡拾水泥袋。负责工地安全的汪小明叫住他,并提醒他注意安全。刘勇占看眼前的汪小明有些面熟,就試探着问道:“你去年是不是在姚上(事故发生地)救过人?”汪小明含笑轻轻点了点头。刘勇占抱住汪小明,激动地说:“恩人哪,我终于找到你了。”
汪小明的救人事迹在当地迅速传开。2018年5月,汪小明入选“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
结束语: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我们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新时代的中学生,要从抗美援朝精神中学习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