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融入双创教育课程思政研究
2023-04-22姚远峰李国强
姚远峰,李国强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世纪60年代,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用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十年修渠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瑰宝具有永恒的精神文化价值。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指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管理,实施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在双创教育中全方位开设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敢闯会创”,在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1]。创新创业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因此创新创业一定要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融入红旗渠精神,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品质,不仅符合创业素质的培养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具有丰富的创业知识与高涨的创业激情,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立足实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诚信意识与风险意识,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创业的失败[2]。在高校双创教育的课程思政中融入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红旗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1.立足实际的自力更生精神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就是林县人民发扬立足实际、自力更生革命精神,克服艰难险阻改造太行山的过程。红旗渠开始修建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非常严峻,工程建设很难依靠国家支援,修渠所必需的粮食、资金、工具等十分短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选择了“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工具自己做,口粮自己带,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制,炸药自己造,石材就地取,技术干中学,办法一起想。”[3]修渠工程启动时,面临太行山狭窄陡峭的山区实际环境,由刚开始费工费时低效的大干快上,及时调整为分批分段分期施工的科学方案。修渠过程中,遇到全国大范围自然灾害,又及时抽调大部分修渠力量返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依靠自力更生,极大发挥了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的潜力。在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中,国家投资占14.94%,县、社、队自筹资金占85.06%[3]。
2.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创业精神的关键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无所畏惧,才能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管面临什么样的挫折与困难,都不会退缩、动摇、屈服。修建红旗渠工程浩大,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在当时物资匮乏、工具简陋、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林县人民为了早日引水成功,决心靠双手和苦干来改变命运。“建设者们斗志昂扬,大家住石崖、宿山洞、吃粗粮,粮食不足时甚至挖野菜、捞水草、摘树叶充饥,每天抡锤打钎、开山凿洞、抬石垒渠。”[3]侯壁断需要建拦河坝,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就用原始的人力与工具在冰冷的河水中排起三道人墙挡水,打下木桩、投下沙袋、垒起料石,完成了截流。鸻鹉崖峭壁直立,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红旗渠要从这里穿过,修渠民工只能腰系绳索,在半空中抡锤打钎。青年洞工程地势险要,渠洞长600余米,山体中的石英砂岩硬度很高,铁锤砸下去,岩石上只留下一个白点。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林县人民以改天换地的战斗精神,削平1 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 500千米的红旗渠[4]。
3.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林县人民在长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认识到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以林县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建设红旗渠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就要靠大局意识来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在修渠的过程中,林县各行各业各部门都倾心倾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有技术出技术,有设备出设备,尽其所有,支援修渠工程建设。工业、财贸、交通、邮电、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都组织起支援修渠大军,此外,还有山西群众与林县人民相互帮助,周边地市、地方驻军部队的大力支持,修渠施工队伍内部的齐心协力。红旗渠的修建,把共同理想与每个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结合在一起,把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共同体,共同推进红旗渠建设[4]。
4.不畏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的关键是为谁奉献。党的根本使命与宗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决策和措施都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奋斗就会有奉献与牺牲。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还是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的修建贡献了力量。先后有81位建设者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用无私奉献守候自己的信仰。吴祖太舍身太行,任羊成凌空除石,李改云舍己救人,张家俊以身试险。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4]。无私奉献最关键的是处理好苦与乐、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不出风头,不图名不图利。只有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做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才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纠结,才能履职尽责、爱岗敬业,从而实现理想、创业成功。
二、红旗渠精神对双创教育的启示
1.为国为民的创业初心
红旗渠修建时,林县资源缺乏、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施工工具。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让全县人民过上好日子,彻底解决缺水问题,体现了林县县委县政府“为民修渠”的初心与决心。大学生创业要有一颗“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初心,要有意识地锻炼培养“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企业家之大者也当为国为民。大学生创业者要诚信有德、公平取利,要在内化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与经营观。我国宋代思想家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企业经营只有先“利他”然后才能“利己”。一家企业只有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的前提下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利生存。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培养唯利是图的生意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创建“环境友好型”的创业项目,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企业家。
2.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
修建红旗渠这么浩大的工程,工具设备技术落后,仅靠人的双手是远远不够的,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民工们发挥创新精神,开展“向工具要劳力,向技术要时间,向大地要材料”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改善施工条件。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从红旗渠修建过程中人们发明的土吊车、土炸药,以及“竖井分段作业法”、“明窑堆石烧灰法”、“盆面测量法”、“鼻子洞”、“简易拱架法”、“锥形桥墩”等创新性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中[4],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缺少创新的创业很容易失败,创业又为创新的研究探索提供环境与资源,创业既是创新价值体现的途径,又时刻激励着创新的发生。鼓励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
3.团结协作的创业意识
独木难支、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是创业精神的核心所在。创业需要一支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队伍。创业者只有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所有创业活动需要完成的事情。成员意见不合、内耗严重、核心人员的离职等问题通常会导致创业失败。团结协作的根本是为人要讲诚信,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彼此以诚相待,信守承诺,才能实现真诚的合作。团结协作要求为人宽容,顾全大局,不求全责备,不斤斤计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创业者要团结协作、虚心谦让、公平公正;团队成员相互间要包容谅解、互信沟通。创业企业要处理好奉献与索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与利益,塑造创新发展、团结积极的企业文化。一根竹篙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创业者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4.勇于担当的创业特质
当年林县的内外环境、资源条件都不适宜红旗渠的修建,修渠风险之大难以想象。如果领导抱有“宁可不做事,千万别有事”的个人私心,那林县就会失去当年的发展机会,继续忍受贫穷落后和没水吃的苦难。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为人民谋利益,林县县委勇于承担责任,毅然决定上马修建红旗渠。
商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主体的激烈竞争,使得创业过程必然面临多种风险,没有敢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魄力,就不能成为创业者。创业者要有一种舍我其谁、“虽千万人,吾往矣”、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英雄般的品性。敢冒风险体现在创业干事的激情中,这种激情既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大学生创业也要有一种敢闯敢干、勇于担当的精神。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险与收益同在,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者既要敢于冒险,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可能的风险,及时科学预测客观环境的变化,将可能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化。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就在风险后。
5.自力更生的创业信心
创业者应以“自力更生”为创业的指导思想,在创业过程中慢慢积累自己的资源,才可能坚持到创业成功。初创企业没有资本积累也没有经营业绩,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人才、技术、特色产品及服务、用户流量等,很难获取外部的融资。资本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所有资本都要求回报。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桶金”要靠创业者去打拼。靠最初的成功吸引外部的资源,成就后来的“锦上添花”,实现企业的资源整合。所以,创业者要谨慎选择创业项目、精准把握创业时机,财务上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经营上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坚持把创业项目做下去,而不是“赶风口、蹭热度”。
6.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
创业难,艰苦创业更难,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创业难上加难,以命相搏的创业就成了创业的经典。在红旗渠的修建中,林县人民面临的矛盾之多、压力之大、问题之复杂、把控之艰难,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但他们选择了一条最具挑战性的发展路径,明知创业难,偏向难处行,迎着风险上,顶着挑战走。
创业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创业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创业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艰辛和曲折,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创业需要“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精神,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创业艰难百战多,选择创业的人是勇敢的,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一旦选择创业,就是与自己过不去,挑战自己,挑战人生。创业者需要具备不畏艰苦的敬业精神和勇气,在创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如愚公般的坚持执着,才是创业精神的本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韧不拔、卧薪尝胆、千锤百炼,才能有所成就。
三、在双创教育课程中融入红旗渠精神的实践探索
1.教学目标围绕红旗渠精神
创新创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红旗渠精神”课程思政元素。通过了解学习红旗渠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了解创业动因、明确创业目的、明白创业得失,树立为社会创业、为国家创业、为民族创业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国家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诚信创业的思想观念。
2.课程内容融入红旗渠精神
以课程内容为依托分章节融入“红旗渠精神”思政元素。在创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对应的思政材料。例如,在创业导论讲解时分析创业动机,思考创业初心,从林县县委县政府决心修建红旗渠的初心思考创业者应有的初心。在讲授创新精神时,结合红旗渠修建过程中人们发明的土材料、土办法、土工具,思考创业过程中的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钻研进取的求知欲望。在组建创业团队时,通过对团队中分工与合作的讲解,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从林县人民寻找水源、论证引漳入林工程、修建红旗渠的过程阐述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与开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通过对政策的分析得出创业机会。提醒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仔细分析人的需求,养成认真细致的作风[5]。从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思考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资源整合、团队精神、风险意识与敬业精神。
3.教学案例研究红旗渠精神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案例教学是创新创业课程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创业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中,分章节两条线,一条线是企业案例,营造课程的商业化氛围,注重的是创新创业的实践性;另一条线是红色文化案例,以红旗渠精神为主,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经过艰苦斗争建立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克服困难研发两弹一星、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战天斗地开发大庆油田”等中国革命精神的案例。创业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目的是强调创新创业的根本、方向与意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广义创业的概念,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4.课程考核体现红旗渠精神
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或进行校园微创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能够分析环境,找到创业机会或项目,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分析、风险评估,清楚创业项目的资源需求与经营模式。根据要求,学生需要组建创业团队,对创业项目展开各方面论证,撰写创业计划书,依托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或校园微创业,最后用PPT的形式在课堂展示创业过程与结果。
一是创新创业精神。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新颖、具有竞争力,会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创新可以从项目的产品服务、运营模式等方面突破。同时,要对创业项目进行缜密的商业化论证,模拟项目的实际运营过程,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二是团结协作意识。创业计划书或模拟创业是以学生实践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最终的考核既有小组成绩也有个人成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创业计划书,其间是既有分工又需要协作,每位同学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考虑协助团队中其他人完成整个团队的总任务,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是诚实守信意识。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团队的资源能力、分析项目运作所需要的技术、资源。对学生创业计划书中所涉及的数据、思路、逻辑关系认真审核,杜绝不切实际、好大喜功式的计划书风格;强调立足生活、来源社会的接地气、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发现学生的失信行为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指出并制止,进而向学生再次强调诚信在创业中、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时代英模的象征,是毛泽东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双创教育课程思政中融入红旗渠精神,让学生理解吸收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