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理论基础、历史逻辑

2023-04-22孟芝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韩 露,孟芝晴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福祸相息、守望相助、命运相关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对本民族作为一个历史上形成的在现实中发展的共同体的认同[1](P4),其是基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历史范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实践的产物。唯有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理论基础、历史逻辑,才能对其有根源性认识和深层次认同,才能更好地协调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兼顾各民族的部分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的伟大号召,汇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大地这片土壤中得以孕育,其生成历史受到了众多优秀文化的浸润与洗礼,这些文化都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实践中积累沉淀的精华标识,成为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慢慢发酵酿造“沉淀成稳定的文化基因融入人们的血液里”[3],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理念。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人们饱尝于战争徭役的摧残,苦于食不果腹的困扰,惫于颠沛流离及痛失至亲的绝望。人们时长处于统一与分裂的更替之中,由此,极度渴望国家统一带来的和平安宁。在“大一统”思想灌溉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共同体的习俗及道德的变化中不断孕育,进而成为“包含政治、思想、制度、文化、礼俗等要素”[4]的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其次,中华民族自古讲求“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在对于中华各民族保持各自风俗习惯,在尊重各民族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追求各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共进、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所谓的‘华夷之辨’也只是文化认知水平与文化观念差异的体现,绝非本质性的区别[5]。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已成为历代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理念。在民本的思想影响下,统治者采取众多仁政措施,不仅利于各民族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益处,而且利于统治者实现政治目标、维系政权稳定。如今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执政理念的践行,即是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渗透到中华民族基因中的活化因子,成为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素材,在维系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利益、共创民族未来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保持中国特色过程中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国人民在探索治国救民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文化形态和宝贵的革命遗产。

中国革命文化克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落后的愚昧思想,打开了国人的眼界,冲破了保守的思维模式,蕴含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其增添了深层次实践意义。革命文化以革命精神为内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精神品质。从建党早期形成的建党文化中孕育产生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开始,到如今的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革命精神一直延绵不绝,众多革命精神凝注成内涵丰富的革命文化,成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参与的革命事业中最可贵的遗产之一,凝聚着中华各民族以血肉之躯锻造前进步伐的精神品质,展现着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革命文化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基因中,成为激励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导向和方向引领。

革命文化不会在历史中搁置而与我们渐行渐远,其一直是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中华各民族共同的高尚品格,是今时今日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实支柱,是持续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而孕育出的新的文化形态,其既根植于于人民群众,又引领人民群众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代表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6]。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使命也是对其的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为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实践活动确立了精神主基调”[7]。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时代特色。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共同灌溉下,中国梦把国家、民族、人民三者的追求与期盼融为一体,既是整体利益的体现,又是个人利益的表达。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民族历史传承的梦,也是民族现在、未来竭力追求的梦。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以来的最高理想,是其付出惨重代价仍永葆初心的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努力为中华各族儿女实现的理想,彰显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想引领和信念凝聚。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始终做到了根植于当代中国实践去吸纳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其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及精神感召力,是中华文化在当代的最新演化和发展,更是中华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情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集中显现,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文化涵养的科学性、先进性。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思想支撑。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有其更为现实的实践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立场、思想启迪,成为武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共同体是人社会性这一本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共同体有其演进过程。首先是“自然共同体”。人类与猿揖别之后,为满足生存、发展需求,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填补个体行为的局限,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氏族、部落等形式的“自然共同体”。但这类共同体受血缘关系的影响,具有很大的自然局限性。其次是“虚幻共同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分工的出现,个体从自然共同体中得以解放,成为无人身依附关系“自由的人”。但分工和私有制使得阶级的“特殊利益”和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国家成为协调利益所选择的形式,但国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并不能维护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因此具有很大欺骗性和虚假性。最后是“真正共同体”。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使人异化的阶级压迫消失后,人们能够真正享受到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时,这样的共同体便是“真正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时至今日仍是本民族在进行共同体建设、共同体意识凝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来源。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聚焦并保障共同体内每位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保障中华各民族一律平等,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伟大荣光,便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真正共同体”的践行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为世界各民族研究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思想启示和经验路径,其对民族产生、发展、消亡一般规律的深刻阐释,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之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表示,民族的生产力、分工以及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各民族之间的关系[8](P147),并认为物质利益和物质关系决定民族利益,民族自身发展也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于《共产党宣言》等著述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肯定了其积极作用,但也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阂均是在民族压迫的条件下进行的,手段是残酷和血腥的。其明确指明“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一些国家剥削另一些国家的条件”[8](P313),即认为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便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存在,唯有消灭民族压迫才能够实现民族平等。列宁根植于俄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新的阶段,创立产生列宁主义。他强调“承认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9](P195),“任何一个民族不得享有特权,不得侵犯少数民族的权利”[10](P60)并主张实行“广泛的区域自治和完全民主的地方自治”[10](P61),强调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他要求压迫民族要“处于不平等地位,以抵偿在生活中事实上形成的不平等”[11](P352)。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在俄国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创举,也是其在国家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于俄国实际而提出的民族理论、制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的最好验证”[12](P23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赞许民族平等、批判民族压迫、鼓励民族独立等相关立场、观点、方法的阐述为中国根植于具体实际增进民族情谊、解决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础条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推进民族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方位举措实施中,持续增进民族情谊,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不断推进我国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民族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民族工作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指明了当前和今后民族工作的方向、方针与实践路径。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剖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价值意蕴、战略路径,并提出了“四个共同”这一民族历史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举措,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2022年,党的二十大更是重申这条主线,引人深思如何做到扎根实际、贯彻落实好这条主线来推进民族工作的改进。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渐进、深入的历史过程,从共同体到共同体意识再到铸牢共同体意识,不仅是若干年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不断完善的折射,而且是党中央民族工作努力方向缩影的呈现,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方向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和人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深刻的经验积累和重要遵循,是对历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继承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最具时代底色的新鲜血液。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3](P17)。中华儿女和衷共济,推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向“自为”发展阶段转变,也在这一过程中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发展与强化。

(一)“自在”的中华民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萌芽

在旧石器时期得以孕育和起源,在秦汉时期到1840年这漫长的两千余年则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华各民族共同活跃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繁衍生息,在交往交融中建立起紧密联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一阶段得以孕育和萌芽。

秦汉至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政策和实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萌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北魏孝文帝望以华夏正统之名实现统治稳固而迁都洛阳,并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奖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改换汉姓以及仿效汉族政治制度等等。如十六国时期,刘渊建立汉国时便自诩为刘邦的后人,以正统身份自居逐鹿中原。“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14](P1)便是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体现。如隋文帝曾言:“溥天之下,皆曰朕臣”[15](P211)“望使一切生人皆以仁义相向”[15](P254)。清朝统治者也因自身少数民族身份而倡导以儒学为主导、儒释道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借此树立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形象,规定“黜异端以崇正学”[16](P461)。表面上各民族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掀起对正统身份的追逐,实际上也隐含着各民族“对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17]。当然,其中不乏统治者采取消极的民族政策。如元朝统治集团曾采取“四等人制”,其根据民族和政治面貌的不同把各民族划分为四等,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性质,但是反言之也是对各民族实体性存在的承认。明代统治者也曾提出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但更多的是作为争取更多汉族人民支持的一种政治手段。

统治者采取或积极或消极的民族政策,均未阻挡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趋势,未能遏制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然而,这一阶段中由于民族内部矛盾和冲突的存在,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并未发展成为自觉意识,各民族仍停留在“自在”发展阶段。但是,这一阶段为这一意识的孕育和萌芽奠定了历史条件。

(二)“自觉”的中华民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

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沉重灾难历史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自在”到“自觉”转变的开始。

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各少数民族加深了与汉族人民福祸与共、休戚相关的情谊,对共同的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1902年,梁启超首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并于次年提出“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18](P215),组成中华民族。此后,更是据理力证中华民族为众多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积极建构新民说,振奋民族精神,鼓励青年主动承担民族责任。孙中山主张“五族共和”以及民族平等,其认为“合为一国,合为一人,才是民族之统一,国家之本”[19],并强调国民共享“共和之权利”[20](P451)。之后,更是把民族平等的范围由五族扩展到中华民族,即“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20](P105)。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逐步成为革命事业的主心骨,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社会各族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提出外求民族之解放,内求民族之平等的民族主义[21](P752)。中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黑龙江流域到天山南北,从西藏高原到云、桂边界,从海南岛到台湾,各民族以血肉之躯铸成最坚强的防线,用沉重的代价抵抗着外来侵略。最终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功创建中国民族关系历史新纪元。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创建并获得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党中央基于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制定民族发展战略,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支撑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中国历代领导人为此不断努力。毛泽东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到各级政府机关中,扶持民族地区社会改革,促进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邓小平归纳当时我国的民族关系为“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22](P186),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23](P246),要“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3](P407)。江泽民指出民族问题最重要的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4]。胡锦涛强调当时民族工作的主题为“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25],并对其内涵及辩证关系做出了阐释,倡导“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26]。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的现实基础更加牢固。

(三)“自为”的中华民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升华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扬帆掌舵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自为”发展阶段持续高涨,不断强化与升华。

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者相得益彰,前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铸就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途径,后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立了行动纲领。此外,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其纳入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持续提高各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国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效整合民族地区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和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大力促进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此外,党中央以持续稳定的差别化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其他保障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政策倾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在党中央的部署实施及全国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2],中国八百余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风貌相较以往,更是发生了掀天揭地的变化。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亮出年均增长10.2%的可贺成绩[27]。边疆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努力发展富民产业,生产总值持续突破。“十三五”期间,在“一带一路”等重大项目带动下,“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近6 30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就业18.5万人。”[28]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推进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也随之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将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