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初探
2023-04-21姚君
姚 君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医学高校担负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提升。大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健节点,学校及教师应积极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方式,其中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 ,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推动高校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1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1.1 红色文化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生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了解其中内涵,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其中要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虽有差异,但就其内涵、基因、价值而言,二者同质同构、同根同源、同向同行[1,2]。因此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源性,红衣将领叶青山、百年医者辛育龄、医学圣母林巧稚、国士无双钟南山,大医精诚济苍生、仁心仁术铸医魂,他们一心为党、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以红色医学人物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对于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极大增加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接触,对医学革命先辈们的追忆,使新时代医学生感受到当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做到脚踏实地,坚定文化自信[3],筑牢信仰之基,勇担青年使命,为人民卫生健康及国家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2 红色医学文化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力
我国的红色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载体丰富,一是红色文化本身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比如红色遗址遗迹、红色文物、纪念场馆建筑等;有信息形态的红色文化,比如红色故事、文学作品、音乐影视作品、舞蹈戏剧等;有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比如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论、路线、口号、道德要求、精神品质等[4]。二是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手段多元化提供了契机,融媒体、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使红色文化“活”起来[5]。兼具显式表达和隐式表达的红色文化,借助鲜活的意象和深厚的意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产生深刻影响。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并将其延伸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加深新时代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会,主动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中的深厚底蕴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养,有效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力。
1.3 红色医学文化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医学院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新鲜血液的补充站,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有机力量与生发细胞,决定国家和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质量。高校时期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引导医学生将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实际行为的过程,意在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医学人才,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储备青春力量。所以,应当继承红色文化的优秀思想,深入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道路,融合红色文化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新时代医学生的美好品质,释放红色文化在提升医学生理想信念中的基因。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转化,使新时代医学生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文化,把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中去,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从而发挥红色文化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影响力。
2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路
有相关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研表明[6],医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存在以下现象:基本常识认识到位,具体层面认知片面,如调查对象对党的基本理论、重要政策及重大事件等基础层次的内容认知水平较到位,但对一些微观具体层次的内容认知水平较低;思想动机明确,实践行为滞后:如调查对象虽然意识上明白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当正真参与学习时,却存在懒惰性,造成主观态度和实践行为的脱节;途径多元化,效果浅层化:如调查对象对红色文化认知的途径丰富多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反之学习效果不佳。何婷婷等[7]的研究也表明,新型教学方式在红色文化中应用虽对高校学生红色理论文化水平有一定提升,但在统一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方面收效甚微。这类矛盾反映出高校在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大量问题亟需解决[8]。
红色文化要在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地,关键就是要解决 “立德树人”的问题,就是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做到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针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将红色文化理论融入到笔者所在的某医学院开展了多层次立体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红色文化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
学校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明确“文化荣校”战略,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构建党政群团学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施“校园文化形态拓展计划”、“网络文化中心建设”、“文化育人质量体系建设项目”、“校园院线建设”等文化专项,积极打造“云”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程等,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校园文化中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宣传,在校园活动中丰富和深化红色文化的应用和影响,使红色文化在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8],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红色文化育人的主阵地。
3.2 强化使命引领,构筑红色文化育人新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9]”。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育人机制:统筹学校各方面力量和各类育人元素,构建“十个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建成马克思主义学院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依托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和载体,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打造别样红色文艺党课,推动红色文化在广大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红色文化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养成,让医学生们在思政课堂中感受红色文化,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优秀的思想道德与品质,提高红色文化育人效果。
3.3 丰富文化载体,凝聚红色文化育人新实践
学校不断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将专业实践的第一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相结合,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国家级重点团队“繁星”民族实践团和省级专项“星星之火”研学实践团,与“南丁格尔”、“一米阳光”、“苔花”、“山茶花漾”等各学院实践团队先后带领2000余名青年,开展“红色江山红色路”党史学习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重走红色征程,来到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芜湖市王稼祥纪念园、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天长市光华村抗战旧址、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队员们探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安徽考察的足迹,来到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曹集镇西田坡庄台、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中国宝武马钢集团、安徽创新馆等地,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队员们深入基层社区、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党史宣讲,带领青少年观看国防电影、学习国防知识、开展体能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医学生面前,变“理论学习者”为“实践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