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保护传承困境与发展策略探析
——以民间刺绣为例
2023-04-21姜若男
姜若男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6)
1 背景概述
民间美术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民间美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在农村,是人们运用自然材料融合对土地和生活的情感而创造的乡土美术;另一类是城市中的匠人借助工具进行相对专业化制造的传统工艺[1]。从这一角度来看,相对专业化的传统工艺更有利于在现代工业时代下生存,而相对偏远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和更加本土化的民间美学符号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持续性发展难题。
2 民间美术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近年来,民间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潘鲁生针对传统民间工艺的发展谈道:“民间艺人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技术精湛,却乏人问津。”刺绣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几千年来传承的审美与精湛手工艺的结合,刺绣工艺对技术和审美的要求极高,不同地区的刺绣风格不同,审美上也有极大差别,尤其是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刺绣,更在绣品上输入了原始和淳朴的情感[2]。然而近年来,特色的图案加上精美的手工艺生成的艺术品无人问津,透露出民间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转化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为其制定的发展策略还是产业构建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2.1 传承过程中浮于表面符号
不管是以怎样的艺术形式呈现,民间艺术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和演化,进而形成了当地的特色,是伴随着当地居民生活代代相传的产物[3]。因此,民间艺术不仅是成品浮于表面的视觉价值,表层视觉符号的内部更是蕴藏着先民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历史价值,这些都远高于存在于表面的观感价值。
在民间刺绣的现代化转化过程中,由于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以及成品售价的市场平均值约束,刺绣的图案精致度以及刺绣针法走向均无法与手工绣品媲美,刺绣的图案也仅浮于表面,作为大众化的装饰品流通于市场中[4-5]。实际上,在发掘刺绣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刺绣的图案来源以及绣法都极其讲究。例如在少数民族刺绣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彝绣,追溯其发展历史发现,其装饰纹样最早源于青铜器时代。随着朝代的更替、商业的发展,彝绣工艺在民间广泛传播;就图案纹样而言,彝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图腾崇拜,并将祈求神灵庇佑的心愿寄托在刺绣图案上。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几何图案,其规律的排列组合也蕴含着彝族先民早期形成的“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念;在色彩的运用上,以黑青为底,以饱和度较高的红、黄为缀,凸显了彝族先民对“混沌”原始宇宙观的表达,生动展示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真实淳朴的民族思想。
由此可见,不了解图案与色彩构成的由来,仅凭视觉以及生产模式将图案置于新型载体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本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虽然短期内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会产生经济效益,但内涵与文化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和传承的意义所在。
2.2 偏远地区的信息传递效率较低,传统民间刺绣工艺难以发扬
大多数民间美术来自少数民族,刺绣也不例外。少数民族村落的生态环境是族群生存的载体,民族聚居形成的工艺模式以及审美将多样的绣法代代相传。偏远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所以民间工艺的传承者越来越少,除了目前正在转化的民间艺术外,还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面临失传的困境,少有人问津,同时导致传统的民间工艺审美局限在历史中,很难做到与时俱进,而传统审美与当今大众新审美的偏差也使民间艺术难以成为大众化、生活化产物[6-7]。
2.3 传统民间刺绣的产业链难以维系
如今,我国已对一些地域的民间刺绣制定了保护和发展策略,比如与非遗传承人达成一致,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公司推动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或者由公司牵头,承包刺绣手艺人聚集地区,以此为中心建设基地,基地生产的产品直接与市场对接。但就反馈而言,市场反响较弱,产业结构难以形成闭环,更不用说持续发展。在产业化的浪潮中,相关非遗传承人大多依然保持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模式,产品创新度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符等问题反复出现;类似的企业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过于商业化、传承以经济为导向、偏离本质等。
黄梅挑花绣以工艺传承人为中心,采用以项目到公司、到网店的形式,黄梅挑花传承人之一石九梅制作的产品包括装饰巾、车载挂件、祈福枕头、服装等,产品价格根据挑花的难度、面积逐渐增加,若要求定制则另加费用,对比市场同类工艺品价格还是偏高。例如,一块方巾的售价近9 000元,一般来说工期为一周。黄梅县海新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了大量的挑花绣工,旨在为当地留守妇女以及非遗传承者创收,打造兼具实用和欣赏价值的产品,以传统纹样为主,如戏剧人物、禅宗人物等,因为审美的地域性过强,欣赏和文化功能远大于实用功能,产品的最终归宿以赠礼、收藏为主。资金流大多源于客户批量下单,然后组织挑花员工一起制作产品,但这种收益的暂时性使员工培训、产品生产等支出难以与收益平衡。
2.4 传承人依赖性较强,传承人流失风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集中于沿海大城市,少数民族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了生存前往大城市,留在地方维系民间工艺传承的人越来越少,许多传统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困境。许多民间工艺存在共性,对传承人的熟练程度要求高,刺绣工艺就是对传承人技术要求高的工艺之一,由于工艺较细,学习、练习基本功的时间较长。随着机器生产的普及,传统技艺水平的提升空间被制约,为了维持生计,潜在传承人选择走出家乡打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导致地域民间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政府在对地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维系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活动组织、规定出台、资金投入等保护濒临失传的工艺。如今,高校也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专业优势帮助非遗创新和再生,但现有的传承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商业宣传的意识,也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基本规律,能做的只有安排一步往下做一步。传承人才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核心,对地域文化和审美有着最本真的理解。上述方式很难调动传承人在现代语境下的主观能动性。
3 传统民间工艺保护策略与建议
随着社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视,学校、企业等多方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发展的持续性而言,依然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民间艺术的长久性关注,推动民间艺术的保留与现代化发展[8]。
3.1 加强美学教育与文化教育,提升相关从业者的整体文化水平
文化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从学生阶段强化对我国绚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提升整体的审美水平,在开展美学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不同地域特色的传统的美的包容性,使学生基于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激发自身潜能,培养兴趣,由此为我国培养更多投身于民间美术研究的人才,推动相关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源于人民生活的民间艺术美学对于现代艺术和艺术教育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落实到现有的美学教育中,需要从对美的认知阶段抓起,在早教阶段的图文书、手工中可以适当代入传统工艺相关内容。目前,江西等地的中小学正开发地方课程,将当地民间美术代入美育课程中,丰富城市儿童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为未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奠定基础。
除了校园教育外,在社会中也要尝试注入民间美学思维,加强传统艺术的审美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很多民间工艺传承人与民间美术相关从业者的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线上课程培训等方式为传承人提供思想上的帮助,增强传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辅助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民间美术保护策略。
3.2 强化高校对非遗传承创新项目的持续性关注
为实现手工艺从“遗产”到“资源”的当代应用转换,许多高校展开对相关非遗项目的现代化活化研究与再生。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国家艺术基金会开展了“新通道”非遗保护项目,这一项目关注到中西部多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思考如何将现代化设计运用于传统艺术的保护中。如湘西苗族蜡染、酉阳原生态戏曲表演、侗族织锦挑花等,以原生艺术形式为对象,通过考察、探究进行数字化影像的记录,进而探索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开放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以创新产业模式,提高文化传播效率,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设计方面的支持。官网显示,“新通道”项目中的侗锦和挑花是较早结题的项目之一,在何人可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师生、企业联合花摇挑花绣的传承人组成研究队伍,为培养侗锦和隆回花瑶挑花这两项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及当代创新人才推出相关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产出了大量概念性产品。在相关设计研究中,除了设计出实体产品之外,团队还以数字交互的形式对花瑶挑花的发展历史以及挑花绣的过程进行了多方位的展示。
此外,高校的项目课题多属于阶段性课题,结题后,对于后续相关课题内容的持续性关注度会降低,主要受资金链、团队时间精力的后期投入等影响,导致高校的非遗研究项目无法获得长期的关注。非遗传承的内容不仅是工艺,还有文化和情怀。不同于将商业利益置于发展首位的企业,高校设计类学生是依然保有情怀的设计群体,应加大对高校文化项目的投入,为保护、传承和持续性发展传统民间工艺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创造力量。
3.3 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推进产业融合,带动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化转型
就当前形势来看,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地域性民间艺术可以成为当地向外宣传、发扬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化传承工作上。以地域特色为基点,着力打造文化品牌也是带动传统民间艺术现代化转型的重点之一,加上如今大力推进的“文旅融合”途径,以文化品牌建设带动民间美术的传播、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补足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流通相对落后、资金流动相对较弱等短板的重要方式,目前已有一些地区正在尝试重构地域特色品牌,而在设计生产中也要注意在振兴传统工艺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创新生产模式,进而提升输出效率。
牟定县作为彝绣的地区代表,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青年彝绣协会”,建立了彝族民间刺绣产业及产品定价标准,不断激励彝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以及发展工作,以“彝礼还潮”为主题,设计了系列文创产品,让彝族民间刺绣工艺从大山走向城市,从复古走向新潮,同时保留了当地的特色,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购物理念以及审美观念,推动了彝绣的现代化发展。此外,民间刺绣从业者还将刺绣与竹编、蜡染等民间工艺相结合,开发了促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手工产品,成效显著。但就长远来看,推动传统彝绣的现代化转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以推动长久性发展。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来看,虽然当今社会对民间刺绣工艺投入的资源增加,关注度持续上升,相关文创产业的努力已有水花,但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美学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传承的首要步骤还是对深层文化内涵进行挖掘、解构再进行现代化重构,重构过程中要保留对传统艺术的尊敬之心。在创新和构成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升从业者的知识水平,与企业联合加大偏远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推广营销力度和传播力度,拓展资金来源,为高校项目研究以及更多衍生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总的来说,加强民间刺绣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从保护策略的研究着手,将计划放长远,一步步构建完整的产业结构,推动民间刺绣艺术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