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概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比较
2023-04-21孙庆芳
孙庆芳
所谓的“数学概念”学习理论,一是指教师要理解核心概念、数学理念、编写意图等数学概念要素,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配套资源,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减轻备课压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指教师要充分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理念,培养学生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只有把这些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内化成教学本能,教师专业水平向上发展的空间才能打开,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才能得到基本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当教师脑海中有了数学概念的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就有了灵魂,就有了方向。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通过不同教学设计策略的比较,来解析如何在数学概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
一、以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弄清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我们就要从源头上进行研究,即“数学”是什么?新课标在开篇就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一看似简单的定义,整体把握住了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目标。“数学”定义的高度概括,充分展现其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这就赋予了小学数学教学一项根本任务,即营造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感悟所处空间及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指的是数字与数字之间、数字与未知数之间、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大小等关系。数量关系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设计只关注规律的获得,却忽视了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经验的理解与积累,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是不利的。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的课始阶段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引入新知,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用小棒摆1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3根)摆2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6根)如果摆n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3n根)
导入:这节课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共同探究一些图形中的规律。
揭题:图形中的规律。
其次,组织探究,发现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三角形的规律。刚才用6根小棒摆成两个三角形,现在只给你5根小棒,能摆出两个三角形吗?说说为什么可以节省1根小棒?这根小棒到哪儿去了?由于这根小棒被两个三角形公用了,因此我们把这根小棒所组成的这条边叫做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
师:如果换一种方法来摆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
之所以选择这一节课来分析,是源于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都把这节课的重点定在规律的寻找上,但是它的核心本质应是分析数量关系,因为随着数量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呈现,规律就会随之而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好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上述过程是很多教师经常采取的教学设计方式,这种设计虽然能够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把规律分析出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对经验的理解与积累上是缺失的。如果在大的“数学观”指导下,在这里加一个问题并板书,变成下面我们所陈述的这个案例,就能以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首先,引入新知,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用小棒摆1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3根) 摆两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6根)如果摆n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3n根)
师:三角形个数与什么有关系?
生: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共同探究一些图形中三角形个数与小棒之间的变化规律。
揭題:图形中的规律。
其次,组织探究,发现规律。
师:现在只给你5根小棒,你能摆出两个三角形吗?那么还是二倍关系吗?
师:如果是这样摆3个、4个……n个三角形,各需要几根小棒呢?请你依据老师的板书提示思考,怎样能把你的操作过程完整记录下来?请继续思考和归纳,看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性的东西?现在请小组内精心讨论并设计统计方式,再进行摆图形操作,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其他同学观察思考如何找规律。
这样改完之后,学生就在研究数量关系的指导下,开启数学学习的探究。当然,本课是五年级的课程,教师应从一年级就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把研究数量关系这一学习目标,逐渐地浸润到学生的脑海中,使之形成本能的思维习惯。
二、以“三会”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立足数学概念中的思想、理念、方法,通过在课堂中的逐渐渗透,像春雨一样慢慢滋养学生的心田。这就要求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把教材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方法都学透、悟透,抓住数学概念本质,确定教学重难点。
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交流反馈阶段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数学概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有一位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校对答案是否正确,展示不同学生的列式计算方法。
其次,通过总结学生的摆、画、算过程,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每多一个三角形,小棒就增加2根)?
师: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三角形个数与小棒的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课件同步演示规律一。第一个三角形3根小棒,后面每多一个三角形,小棒就增加2根,从而总结出一般性规律:3+(三角形的个数-1)×2=小棒根数。
演示规律二。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一根小棒先不看,每个三角形都可以看成2根小棒,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一般性规律:1+三角形的个数×2=小棒根数。
演示规律三。两个三角形有1根小棒重复,3个三角形有2根小棒重复,总结出一般性规律:三角形的个数×3-重复的根数=小棒根数。
师:如果这样继续摆3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如果摆n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哪种更好理解?
再次,规律应用。
师:找到了规律,就要学会应用,你能马上告诉我这样摆37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吗?笑笑用了37根小棒,你知道她摆了几个三角形吗?
最后,迁移运用。
师:如果像这样摆一排正方形,它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又会有什么规律呢?如果摆2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之所以说这篇案例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因为它把分析所谓的找规律作为重点、难点来处理了,而本课实质是借助“数学好玩”单元,在数学好玩的情境中,从感悟数量到分析数量关系,再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把一个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展现给学生。
如果把操作中的摆、画、算的过程,改为列表、摆图形、记录、算法研究、概括,就可以把新课标所提倡的“三会”观点完整地呈现出来。
首先,教师根据各组学生设计表格项目的情况,组织他们进行交流汇报,互相评论,把各组的优点讨论清楚之后再设计完整的统计表格。在汇报、评论、讨论的过程中,“数量关系”应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
其次,摆图形。这个步骤与前面的教学过程相比看似简单了,但是由于前面提到了3个、4个……n个的设问,所以学生一定会从3个三角形摆起,而教师在这里不妨给他们先“挖个坑”,不做提示,让他们继续摆下去。
再次,记录。数据的记载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口,更是大有学问。最初级的数数阶段,即5根、7根、9根……虽然也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但远远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数据变化的过程都一一记录下来,即3+2=5、3+2+2=7……这是重中之重的学习环节。
再次,算法研究。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取决于前面记录的方法,如果前面记录得科学,那么整个数据结构化呈现就会清晰明了,规律就会十分自然地显现,下面学生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课程内容的展现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就会一致了。
最后,概括过程。概括既是抽象的过程,又是推理的过程,同时还是建模的过程和点睛的过程。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把所看到的规律用符号表述出来,使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多样性。
如何把整个过程科学完整地展开?这就需要教师把前面设置的“坑”填好。在交流反馈的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无外乎出现两种情况:完整的情况,即学生摆的三角形个数是1、2、3、4……;不完整的情况,即学生摆的三角形个数是3、4、5……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你所找到的规律包含了一个、两个三角形的情况吗?教师通过及时的问题引导,让学生明白——要想寻找事物变化规律,就要从初始状态开始。这样就可以达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严密性的目标,其中在学生学习遇到普遍性问题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及时体现。
数据记录的呈现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充分进行比对分析,看看哪种方法能更好地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记录呈现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1 3 1 3 1 1+2 2 5 2 3+2 2 1+2+2 3 7 3 3+2+2 3 1+2+2+2 ]
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数据的结构性呈现,概括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算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再利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更广泛的问题。
通过以上设计,就可把单纯的算转變成丰富多彩的、富有挑战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经验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以“情境+问题串”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情境+问题串”,教师要把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凸显出来,要紧扣分析数量关系这一根本,把“三会”的思想无声地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实际上,教材已经把这个问题处理得非常到位了,但是由于相当多的教师在认知中并没有“三会”思想这一知识储备,再加上对教材研读不到位,所以在很多教学设计中并没有显示出来。
同时,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境+问题串”的设计,也把“四个过程一致”这个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把“四个过程一致”理解到位了,备课就轻松了。因为它既是教案又是学案,随着课程内容的展开,教与学有机地交融到一起,随着课程结束,教学目标达成。所以,教师备课时不需要再设计框架、环节、问题、练习……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把思想、理念、方法融入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对本节课“情境”这一环节认识不到位,还只是停留在例子、导入的认知水平,所以处理起来基本就是:看看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以此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早上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呢?洗漱完之后,你又会做什么呢?
师:吃完早饭,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哪里?在平时的穿衣、吃饭、走路中,有没有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搭配中的学问”,解决穿衣、吃饭、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而教材创设的情境是马戏团小丑服装的搭配,之所以选择马戏团,编者的意图就是借助小丑这一特定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看看怎么搭配小丑的服装才更有喜剧效果。在备课时,教师绝不能把学生引导到喜剧过程中去,而是应适时地引导到“上衣的数量与裤子的数量,决定了演出服饰穿法的数量”的分析上来。教师要紧扣“数量分析”这一核心,同时还要淡化马戏小丑这一情境,实现“去情境”。由情境的导入到“去情境”,是实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学习过程,即在欢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一次抽象的学习过程。而在这位教师的教学中,则是把“问题串”简化成一问一答的平铺直叙,把 “问题串”中的逻辑关系弱化了,把蕴藏其中的“三会”的数学思想弱化了,把学生应该得到的思维发展的体验弱化了。
实际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问题串”的设计,基本都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且教材中的“问题串”都紧扣了数量关系的分析,把“三会”思想渗透和培养贯穿其中。
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优化”一课的“问题串”设计来做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新课标中“从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的设计编排。
问题一:为妈妈沏杯茶,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这个问题中,要使沏茶时间最短可以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要用多长时间?每个步骤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既渗透了“做事情要心中有数”的教育,同时又渗透了“有序”“包含”思想的教学处理。
问题二:在沏茶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可以同时做的事情进行深入探讨,其本质就是把“有序”“包容”的思想转化为学习行动。一是讨论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有序的联系;二是对可包含的事物之间时间大小不同的分析。通过两个维度来优化程序可以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同时,教材又通过一个流程图渗透了思维可视化的设计方案,使学生懂得陈述语言的多样性。
问题三:需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通过计算不同程序所需时间,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此外,还引导学生从“做事情从心中有数”开始,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回归到利用对数的计算,得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完成了“三会”思想指导下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可以借助对案例的分析来深入探讨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教学用书、挖掘教材所富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本质,以数学概念为指导,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