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长上场,要流量更要“留量”

2023-04-21王秦怡

环球人物 2023年8期
关键词:塔河文旅局长

都波带领游客们进行拔河比赛。

塔河县第四纪冰川河谷。

都波身穿“白鹿仙子”服饰在白桦林中。

因为都波,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塔河——这个位于北纬52度、东经124度的大兴安岭地区小县城。其实,从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中国最北端”漠河往东走,紧挨着的就是塔河,两地几乎处于同一经纬度。但过去的好些年里,两地文旅局长的冷暖大不相同。

都波是黑龙江省塔河县文旅局长,一位不太典型的、思维极其跳跃的领导。2月22日,她身着“白鹿仙子”服饰的短视频,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火。视频里,她穿着带有鄂伦春族元素的服饰,手臂和脸部被冻成不一样的颜色,背后是白雪皑皑的白桦林,嘴里喊着“快跑两步,我冻死了”。

视频的拍摄,还有另一面:当月,都波去大兴安岭地区附近的鄂伦春自治旗参加活动,正好看到这些服饰。她被狠狠地惊艳到了,决定借衣拍摄——塔河县拥有全国最大的鄂伦春民族乡十八站乡,这些服饰就是最好的民族文化载体之一。一开始,拍摄在馆内进行。灯光打下来,拍得也很美,但都波总觉得不对:“把我个人拍得好看,谁愿意看?想让网友看这条作品,看点在哪儿?”

后来,她想明白了,鄂伦春族服饰必须和冰雪、白桦林在一起才对味儿。这些服饰都是为模特定制的走秀服,鞋是39码,鞋底厚20厘米,脚长36码的她穿好后,踩在雪上踉踉跄跄,脚上磨出几个大血泡。为了确保一步到位拍好夕阳西下,当晚如期返回塔河上班,她来不及裹羽绒服,“裹几分钟体温也上不来,但太阳又走了老远”,硬挺着拍了两个小时。

视频的发布,也有另一面:回到塔河后,工作人员精心剪辑发布了三四条“更精致的”短视频。发布后,视频数据和平时差异不大。有一天,都波无意中看到了“快跑两步,我冻死了”的花絮,觉得“太真实了”,拜托剪辑师贝贝剪一下,将花絮放在开头,简单叠加几张美照就可以了。结果好几天过去了,愣是没剪出来。“我们意识不一样。局长网感更强,想的就是给网友看,我们觉得这太不专业了,不就是普通用户拿软件一键生成的那种吗?”贝贝说。看贝贝“不稀得剪”,都波就找了另一位只会摄影的人,才剪出来。

但恰恰是这条“不专业”的视频,不到两小时,播放量从10万涨到了170多万,随后一路飙升到近千万。都波一下子火出圈了,跨入了网红局长的行列。此前,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长刘洪、湖北随州市文旅局长解伟,都一个个“披挂上阵”“抛头露脸”,让短视频成为文旅宣传的催化剂。红了之后,他们又为流量如何转化为“留量”而煞费苦心。

都波在野外拍摄冬季捕冷水鱼。

尤其是在2023年,全国人民憋足了劲想出去玩,旅游业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产业,网红文旅局长的故事,成为“拼经济”大潮中一朵具有标志意义的浪花。《环球人物》记者特意选择在4月东北旅游的淡季来到塔河,从都波的故事和日常里,探索局长与网红、流量与“留量”、旅游发展与旅游投入的关系。

都波玩短视频,是从2020年开始的,契机来自一次抗疫宣传。那时,疫情形势严峻,为了缓解老百姓的紧张情绪,她尝试用抖音、快手做短视频。其中一条,是仿照当时网上热门的“硬核大喇叭喊话”。她做得很简单:一个男子戴着口罩在雪地里溜达,画外音是喇叭喊话“大街上溜达的百姓注意了,对,就往这儿瞅,就说你呢……”视频末尾,男子一溜小跑,消失在雪地里。

这条视频小火了一把。“2000粉丝,72.8万播放量,当时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都波说。

都波思考了几天,写了一篇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阐述县城新媒体发展的可行性与前景,还列了好几条措施。“我们塔河不富裕,每年的财政税收只有4000多万元,也不像隔壁的漠河有‘中国最北端’的名气吸引游客。那有什么途径是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可以把经济增量做起来呢?新媒体做的就是這样的事。”尽管当时对短视频还一知半解,但她感觉看到了希望,觉得短视频的力量就像大海一样,可以很平静,但也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在她心目中,塔河一度是非常平静的,“好像静止了”。塔河因为林业而发展起来,都波的父亲就是林场工人。早些年,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塔河,寻求林业就业机会。伐木声穿过树丛,穿过积雪,火车“轰隆隆”驶过,采伐下来的树木被运往全国各地,那是塔河最辉煌的时光。但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改变,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小县城也日渐安静下来。当地人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留在塔河的年轻人很少,基本上都是考进体制内的才留下。

塔河还可以发展什么?进入文旅系统工作后,都波去各地学习考察,看到很多地方卖的都是同质化的义乌小商品,年轻人其实并不喜欢。她越来越意识到塔河的特殊性:“我们有原始森林,有高山雪瀑,有冰川河谷,有鄂族文化和野生的蓝莓,我对我们的旅游资源充满信心。”

5月份,塔河的达子香开花了。

就缺“破圈”的办法。都波做决定毫不犹豫,但拉起一个“草台班子”费尽力气——塔河位于大兴安岭深处,实际常住人口仅4万多人,专门干新媒体的人很少。她物色到的团队统筹谭旭,是1984年出生的东北大妞,跟她在健身班认识。那是2015年,都波从塔河县人事局调任文化局,为了证明个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以便开展工作,都波在县里的节目上跳过肚皮舞,和谭旭一起为舞蹈服补缝过袖子、缀过珠子,好挡住裸露的胳膊和腹部。

剪辑师小伟哥开着一家电脑店,还拍婚礼,生活没有什么压力,完全不需要伏冰卧雪地拍视频,卡着热点熬夜剪片子。都波便和他沟通,店里忙的话,可以只在下午来文旅局帮忙拍。

摄影师、剪辑师贝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后来加入团队的。他没摸过相机,没碰过剪辑,因为看到都波和几个姑娘在公园大桥上穿着东北花棉袄跳舞、拍短视频,觉得这帮人挺有意思,决定加入团队。“这是一个大家都很佛系的小城,她身上的那股劲儿,县上大部分人没有。”

直到现在,团队人员都不知道,那时为了做好短视频,都波悄悄报名了新媒体培训课。“一门课5000多块钱,我报了三门,跟谁都没敢说,怕不成功,有压力啊!”线上培训快结束时,有几节课改为线下进行,都波飞到杭州,发现其他人至少有十几万粉丝或者是干这行的老板,就她一个“新兵蛋子”。线下课上完,培训老师邀请她加入机构主播团队,保证一年收入四五十万。都波却反“将”对方一军:“我是文旅局长,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搞旅游?”

都波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拍摄“泼水成冰”

学完回来,她以拍摄热门舞蹈为主,背景是塔河的各处风景,音乐就是平台自带的热门配乐,舞蹈也都是简单的手势舞。总刷短视频的人一看,就感觉那些画面似曾相识,但胜在轻松惬意,几个人穿着红黄蓝绿紫的衣服,活力无限。“都是70后、80后的人,主打闺蜜团。有很多女性粉丝就留言说,很向往这样和闺蜜在一起的日子。”都波说,粉丝量很快就上去了,涨到50多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个文旅局长的视频账号。

“闺蜜团”就是都波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在她看来,塔河以雪景、白桦林、五花山、湿地这类自然景观居多,开发痕迹少,大片的森林依然保持着它原始神秘的樣子。

“它荒,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美。塔河平均每年的无霜期只有98天,大部分时间,林子里是枯枝败叶和冰雪,目之所及就是茫茫林海。如果不以人为拍摄主体,拍出来的景会很雷同。拍摄3年,我就差把塔河的岩浆挖出来了。”

“她的脑洞大,网感好。”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这样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贝贝说:“我们只负责执行,每一个拍摄画面,都要经过她确认。甚至剪辑师多剪一帧、少剪一帧,局长都能挑出来。”有一次,都波觉得有条视频节奏听着“不太对劲”,两人便盯着电脑,一遍一遍地捋。捋到最后,贝贝感觉“汗毛都竖起来了”,几十个视频模块中有3个比其他慢了0.1帧。

这些全来自都波长年累月刷视频、剪视频的经验。“这3年刷了太多视频,我让他们刷,我自己也刷,每天都刷热词、热门话题、热门音乐、旅游圈的关注点是什么,刷到犯恶心为止。刷多了就有网感了,所以我现在眼睛不好,开车都吃力。”做视频也是如此。都波性子急,和剪辑师沟通不清楚时,自己就上手剪。“用手机先粗剪一个出来,哪个素材在前边,哪个在后边,粗糙地排列一下,再让他们精剪。”

2022年初,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文件,授予都波“全国冰雪旅游推荐官”和“黑龙江文旅推荐员”称号。从这之后,账号才慢慢透露出都波文旅局长的身份,将拍摄镜头对准都波一个人,并在拍风景的同时融入叙事。

他们拍东北农村怎么杀年猪,拍人如何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大兴安岭吃泡面,拍南方人在塔河怎么过新年……

都波泡在短视频里的时间越来越长,常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创意策划、出镜,到文案写作、剪辑把关、配音,她都是团队里绝对的细节掌控者。有时候和团队人员讨论着讨论着,她就兴奋了起来,又开了个脑洞:“塔河有采金点,有驿站,有鄂伦春民族,可以做变装视频的素材太多啦!咱们快做!”

真正到塔河,才能明白都波口中的“静止”是什么意思。现实中,塔河的旅游发展被拆解为一道道关于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审美力的难题,而这些不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

距离塔河最近的机场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机场,开车要三四个小时。当地人一般选择坐火车从哈尔滨回塔河,夜晚出发,一路晃晃荡荡,待到窗外的微光愈来愈亮,成片成片的白桦林涌入眼帘时,塔河也就不远了,但气温越来越低,人呼出一口气来,立马化为白气。

火车上的黑夜像一个时空隧道,将塔河和塔河以外隔绝出两个世界。清晨的塔河,街上行人极少,整个县城似乎还在沉睡着。县城周边,一排排红色的砖瓦房久不居人,变形了的窗户斜着耷拉在外墙上,院中堆砌着铁锅、木材等杂物。据说,那些都是以前林场工人家的住房。

塔河县文旅局的一位干部认为,塔河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漠河有原始森林,我们有;漠河有雪景,我们有;漠河有河,我们也有。我们只是没有机场,没有‘中国最北端’的名气,差了这一点,就差了好多。”为了印证这一点,他告诉记者,最近打来电话想采访都局长的媒体特别多,但可能嫌塔河交通不便,大部分是线上采访。

在这位干部的推荐下,《环球人物》记者参观了鄂伦春族聚居村的民俗体验馆。馆内藏品涵盖了鄂伦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斜人柱,小到狍皮制作的手套、挎包,都由政府人员从各地鄂伦春人的家中收购而来。禁止狩猎后,兽皮资源日渐减少,而早先的皮质物品未经专门的保护,时间长了便腐化了,能留下来的不多,所以收购并不容易。二楼的萨满服衣领处,神奇地嵌入了几个小小的类似LV品牌的图形。一位热心游客让讲解员快来看,问这件服饰是不是搞错了。

塔河火车站。4月份,塔河下春雪了。(本刊记者 王秦怡 / 摄)

表面上看,都波的“出圈”并没有让塔河跟着“火热”起来。就像有人曾经问谭旭的那个问题:你们没日没夜地做视频,那么累又没流量,有什么用?当流量来了,又有人问她:流量看着好,谁会来这么冷的地方?类似的话还包括:人来了,基础设施就那样,有什么用?总之,担心他们“不务正业”“做无用功”的人还挺多。最让都波难受的是儿子的话:“妈,你别拍视频了,我同学笑话我,说你妈40多岁了,一个局长拍这些!?”

但实际上,都波能感觉到,塔河已经在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积攒了50多万粉丝后,她收到过很多公司求合作的私信,其中不乏南方的大服装厂和旅游公司。她拒绝了所有服装厂的服饰植入,因为有廉政风险,在精挑细选之后,只选择了和黑龙江省内一家旅游公司谈合约。“省外的旅游公司还不太敢对接,这些都不是常规工作——县里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承载力?是不是应该一事一议?都要和上级领导仔细商议。”

2022年初,塔河县文旅局和旅游公司正式谈妥了合约事宜。为了说服旅游公司在塔河停留一夜,都波从头至尾参与了塔河线路的规划。讲到这儿,她有些得意:“我拍了3年大兴安岭,没人比我更熟悉这条线路了。应该在哪儿吃鱼、在哪儿品酒、在哪儿看日出……这条线路肯定是最好玩的,而且与其他县不一样。”最后,对方爽快地将塔河纳入了公司的自驾旅游线路。塔河成为“中国北境:醉美G331”自驾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站。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十八站乡是从呼玛县到漠河县的必经之地,以前,很多人只把十八站乡当中转站,在这儿吃顿饭又继续赶路。局长的账号火了后,一部分人会觉得:来都来了,不如在这儿住一宿,把塔河看一看。因为自驾玩的人一般不在乎多一天少一天。”十八站鄉乡长孟薇这样认为。

孟薇就是在那时被都波“强拉”到接待队伍里的。公职人员是都波能发动起来的第一拨旅游人才。当第一辆自驾车驶入塔河时,都波带着局里人和乡里的政府人员,一起去下车点接游客,陪着他们办篝火晚会,玩泼水成冰,进行拔河比赛,“为怎么玩打样”。孟薇记得,当时有一场舞台演出,有人站的位置偏离了一点,“局长一下子就急了,挺凶”。孟薇很惊讶,事后问都波,那个位置影响大局吗?都波想也没想地说:“当然啊!”

民俗体验馆的讲解员也是十八站乡政府的干部。从前,她在乡政府里忙着本职工作,有游客来,她才拿着钥匙来开门。去年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时,她差不多一整天都得待在馆里,一天下来,嗓子都讲哑了。“塔河,和以前不一样了!”她说。

都波对一位游客印象深刻。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席地而坐,都波随口问了一句,对塔河旅游有什么建议。那位老人凝视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塔河很好,千万不要仿照其他地方的豪华游,你们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都波被深深触动了。她后来经常思考这句话:怎样才算是原汁原味?塔河旅游该如何发展?

有设计团队曾建议,在盘古伐木文化主题区内竖立一座“盘古开天地”的雕像。都波被气坏了:“此盘古非彼盘古啊!”她觉得这团队简直“没文化”:“盘古是鄂伦春语‘弯曲’的意思,以盘古河而得名,后来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林业,就自然有了盘古林场。要建个‘盘古开天地’,不等着被笑话吗?”

修建鄂伦春族民俗馆时,很多人提出可以让制作白桦船的非遗传承人待在馆里,“表演”白桦船的制作。都波觉得不可行:“现在都不让商业采伐了,难道去进口木材来‘表演’吗?”她换个角度,把自己放入游客的角色,为什么不把划船当作付费体验项目呢?“既能增收,还能让游客亲身感受船体的精妙——白桦船通体没有一颗钉子,特别轻,划起来没有一点声响,过去鄂伦春人划船打猎,猎物一点都听不到。”

这些是都波理解的“保持原汁原味”,但她又总觉得,“原始秘境”“古驿鄂乡”这些标签距离年轻人太遥远了。

都波观察那些热门的旅游胜地:丁真带动了整个甘孜州的旅游,他的“甜野男孩”形象就和传统的康巴汉子不一样;东北的“雪乡”也是被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带火的,地方气质一下子生动起来。她希望塔河的形象也可以更新迭代,具有一种时尚感、年轻感,而不是与“原始”“呆板”“淳朴”这类词语捆绑在一起。

她觉得应该在本地文化和旅游中加入好玩的元素。不久前,都波刚在塔河举办黑龙江首届“时尚春雪节”——鄂伦春文化实景展演。秀场是萨吉满山,鄂伦春人祭祀山神的地方。身材高挑的模特们穿着时装,在雪地上摇曳生姿,雪地的苍凉和时尚的妆容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尽管模特们穿的这些服饰体现出明显的地方性,带有鲜明的鄂伦春族色彩,但与传统宽宽大大的袍子不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改良的。“让年轻人也想来塔河拍美美的照片。”

都波还想了很多新奇的点子。比如,塔河旅游可以开发沉浸式的剧本,让大家在森林中边逛边玩;文旅局根据商家表现在店里设置狍腿骨,骨头数越多,评级越高。“文旅局虽然没有处罚权,但可以用这种方式规范商家行为,还能注入網红属性,年轻人会觉得新鲜。”

时尚感和年轻感,对应的或许也是一种现代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塔河目前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市场爆热”,但都波已经写好了预警方案:“被其他网红旅游地的舆情发酵速度吓到了。”她准备接下来就对商家进行集体培训,让他们提升服务意识,认识到塔河旅游的利益一体化。到了旅游旺季,局里要24小时接听投诉电话,如果发生欺客行为,“是不是能先行赔付,作为解决问题的保证金?”

塔河全县有2000多张酒店床位,目前自驾游通常每天是300多人,住宿接待没什么问题。都波希望,到今年夏天的旺季,这2000多张床位能被占满,但也不能过载:“塔河就4万多人,年轻人还少,如果一下子涌入更多的人,塔河能不能接待得来?会不会导致服务质量降低,流量被快速耗尽?”

“我为什么要迅速牵头把这些事做好?要抓住机会,过去3年才没有白熬。抓不住机会,就成了流星,一闪而过,过去3年做的事、熬的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都波说。

顿了顿,她继续说:“我不甘心只做一颗流星。”

第二天,都波要从塔河去哈尔滨,再从哈尔滨飞杭州,参加一场“ 网生力量年度盛典”。活动邀请了1000多位网络红人参加,刘洪、解伟、贵州省大方县文旅局副局长吴娇娇也会去。临行前,都波在盘算:几位网红局长相聚一堂,随手拍的一条视频就可能触动流量的开关,要拍点什么好呢?有人说:“局长们穿着各自的经典行头游杭州。”有人说:“局长们互换服装,铁定能火。”都波一口否决了:“我们是文旅局长,不适合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做。游杭州?我们还得开乡村振兴的会呢!”

最后,都波和吴娇娇两位女局长拍了一条并肩变装视频,收获了8000多个点赞。

在会场外,局长们的“网红效应”已经转变为实际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公开数据显示,甘孜2023年春节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5亿多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6.33%和107.42%。春节期间,随州市境内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等景区也都实现了历史最高的游客量。而截止2023年1月,贺娇龙直播带货农副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1亿元,带动当地直接就业2300多人。“文旅局长卷上天”,在网红局长们的带动下,2023年的“五一”长假旅游热,比往年到来的更早一些。携程数据显示,多地“五一”预订量已经赶超2019年同期,部分网红旅游地甚至超过2019年30%以上。

网红局长的春天,和中国旅游业蓬勃复苏的春天一起到来了。

早期,都波短视频账号主打“闺蜜团”的定位。

猜你喜欢

塔河文旅局长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以石为绢塔河写意
以石为绢 塔河写意
谁把局长推下水
鱼局长
黄局长之死
谁都可以当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