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创新研究

2023-04-20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师德师高校教师育人

易 贤

(岭南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相关,然而教师队伍建设首重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首要在师德师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决定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决定着所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1]因此,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就必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基础上,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创新性地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机制,以期为各高校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分析

为科学分析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主要通过采取个人面对面访谈和线上线下座谈会相结合的谈话调研形式进行,调研以教师思想政治表现、教学表现、育人表现、为人师表表现、纪律作风表现等五个方面作为访谈提纲,选取6所理工科型和5所综合型共11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在岗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三类主要是专业教师、辅导员、实验员。然后,从11所高校中选取11个二级学院,并从11个二级学院中随机选取12名在岗教师,共计对132名在岗教师进行座谈式和面谈式深度访谈,其中访谈调研结果有效的共计120人,访谈有效率达91%。根据访谈调研结果综合分析,120名教师中,有90%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兢兢业业地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展现良好的师德师风风貌;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可度较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职业给予充分的尊重。然而,随着国家社会对高校教育发展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高度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仍不容乐观,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新挑战。

(一)重课堂教学轻思政育人,参与全员育人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个人主义和社会功利化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中流水线的商品生产观念影响衍生成有些高校教师流水线式的教学育人观念[2]。根据调研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在120名访谈教师中,有15%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只是一份普通的谋生工作,认为教师工作只是把专业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全部完成工作任务了,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等不是他们工作分内的事情。且存在5%的老师对学生不到班级上课、上课玩手机和睡觉、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不良学风班风现象视而不见。有2%的老师随意在课堂发牢骚以宣泄对单位、社会现实、国家的不满,讲一些不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本是作为教师最本质的职业要求,但有21%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才是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注重课程课堂思政的育人效果,更不注重德高为范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的熏陶,“三全育人”意识浅化淡薄。有25%的老师更多注意“经师”的“学高为师”而忽略了“人师”的“德高为范”,注重传授师智而没有做好师品传承,到最后教书育人的使命必将不达。

(二)敬业爱岗精神不足,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主业意识不强

师德师风本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3]。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情怀和职业理想不崇高,教学、治学不严谨,爱岗敬业精神欠缺。个别教师不重视教书育人,一门心思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放在自己的学历、职称提升上,主要关心的是自身的工作待遇和收入。如有的本来以教学为主型的专业教师却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研上面。甚至个别教师教学和科研皆荒废,存在课前备课不用心、课上授课不认真、课后不耐心答疑等现象。还有的教师身兼数职,但又不能正确处理好“主业”和“副业”的权重,出现了对自己教书育人“主业”不用心,却十分热衷于利用兼职“副业”去挣钱。其结果必然导致轻校内教育教学育人工作,重校外兼职,把原本的教师职业俨然当成了“第二职业”。

(三)工作纪律作风不严,为人师表模范意识不强

有的教师思想政治站位不高,不注重工作纪律,作风散漫,无视校章校纪。如上课迟到,课上接听手机,提前下课,在课堂上或在平时利用个人自媒体乱发个人牢骚,如不满或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奇谈怪论,并借我行我素以示个性为荣。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了学术道德不端等师德师风不良行为现象,有的教师利用受资助的科研项目来套取大部分经费挪着他用;有的利用博导、硕导等教师岗位职务身份之便谋取私人利益;甚至有的教师达到师德师风和道德败坏、沦丧的地步。如哈尔滨某高校音乐系系主任李某某敛财掠色被判有期徒刑三年[4],当时该教师的不道德和违法行为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舆论,给高校教师形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本应为人师表,自身言行作为学生的模范榜样,但该教师行为反而起到了严重的错误示范。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里主要概括为外部环境原因与内部环境原因两大方面。外部环境原因主要指来自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原因主要指高校自身师德师风建设过程因素影响。外部环境原因是外因,起到的影响有限。但内部环境原因是内因,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内部环境原因进行剖析。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

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流于形式。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关键在于对教师的教育培训管理,其形成和提升需要经过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等过程,不存在师德师风水平会自觉提高的现象。但是,现实中的部分高校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往往走过场,缺乏系统的挖掘学校身边人身边事来陶冶和教育培训新教师。更多是入职岗前的大班培训,缺乏在职教育培训的有效机制,只重形式而不求内涵。部分教师在岗前培训时把师德师风教育视为“虚”,把学术科研技能培训视为“实”,这就逐步淡化了和放松了对师德师风的要求[4]。

考核和评价工作机制有待完善。许多高校已把教师师德师风表现跟岗位聘用、教师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或晋升相联系起来,制定了年度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对于违反师德师风者,按照相关规定在一定年限内不得申报职称或评审或撤销教师资格等。但是,部分高校师德师风考核惩罚性制度具体内容由于不够精准,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操作性不强,常常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甚至有时批评教育也都是摆样子[5]。且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一个外在或第三方的评价机制来衡量,但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评价机制缺乏确实有效性的评价指标,这也使得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内容华而不实。在这种工作机制情况下,将淡化师德师风监督和评价的要求,必然导致师德师风总体建设水平得不到质的提升。

激励和惩罚工作机制不精准。有些高校在对教师实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时,师德师风表现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实或不高,对师德师风表现优秀教师相应的奖励和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即使部分高校积极提倡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口号,但实际上又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和精准化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导致无法真正严格施行。这就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在师德师风上以低标准要求自己,只求合格,不追求高尚。

(二)高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导致教师聘用机制相对滞后

高校教师聘用管理机制存在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步调的现象,招聘缺乏试用精准有效的筛选机制,聘用过程师德师风方面还有待进一步重视[6]。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事业发展需要招聘教师的需求量空前增多,在招聘教师过程较为容易“唯职称、学位学位和学术成果是用”,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所要求的“经师和人师”相统一要求是相背离的,在招聘环节往往重视教师“经师”成果方面的表现,对教师“人师”方面的师德师风表现缺少考察程序和要求,不注重对教师个人道德素质的了解和评价,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察表现和了解往往走过场,进而存在部分高校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水平等没有提高或存在下滑情况。

三、构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创新举措

自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各高校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推动教师师德师风高质量建设,扎实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进而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本文在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新的问题和原因剖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实际,创新系统地提出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精准建立教师招聘和退出机制、激励和监督机制、自主学习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全方位的新媒体教育等系列工作新机制,进而构建出符合新时代高校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务必牢牢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一是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复杂,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元化指导思想,全面抵制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复杂的、腐朽的、不良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冲击。特别警惕精致利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奢靡享乐主义,崇洋媚外对国家文化不自信的价值观冲击。二是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国史讲好、讲透,还要引导高校教师学思用贯通,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主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个人在教师生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思想和拒绝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实现教书育人、献身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二)建立科学合理化的高校教师招聘和教师退出工作机制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快速兴起,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自媒体进行发布其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等各种经历视频或图片,必然使得社会对高校教师工作的关注度会越来越大,进而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师德师风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自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新形势,高校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要与时俱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人才招聘和退出机制。一是在高校教师招聘工作制度中,需要进一步对应聘人员的师德师风表现或思想道德表现考核程序进行改革,要达到科学合理有效[7]。教师招聘工作制度在面试工作过程中既要面试教师在“经师”方面的教学科研能力,更要面试教师在“人师”方面的育人育才的职业道德和情怀,只有在引进教师这一关口紧抓师德师风评估,才能为日后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特别是在违反师德师风方面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给学校形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案例,高校要坚决落实执行违反师德师风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票否决”退出机制等。

(三)建立精准系统化的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和监督等工作机制

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建立起精准化系统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才能确保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稳健提高。工作的机制制度建设极其重要,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让不守规矩的人变好,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让守规矩的人变坏。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包括教育培训机制、激励和惩戒机制、监督和评价机制等。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形成长效的教育平台。如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课程培训、实践活动、座谈会研讨、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培训教育;完善激励和惩戒机制,需建立科学和具体可操作性的激励惩戒措施,有罚有奖,赏罚分明,增强教师对激励机制的认同,促使遵守师德师风规范成为教师内在的、自觉的行为;强化监督机制,以更好地起到约束规范作用。要让教师被监督成为一种习惯,确实将监督落实到位,否则再完善的机制也会沦为一纸空文;形成精准化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只是文件上的摆设,而要有可操作的标准来参照执行等。

(四)师德师风教育要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方式主要坚持自主学习和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相结合机制。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把教师自我要求的自主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的课堂教育,入职后各级党校教育培训、所在单位的教职工理论学习等集体形式的教育培训相互统一起来。一是在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课堂教学和各级党校教育培训、和所在单位的教职工理论学习等集体形式的教育培训方面,学校和教师所在二级单位要主动从学校身边师德师风先进人物的身边事当中,挖掘优秀师德师风教师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用身边人身边事和体验式教学引领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培训[8]。二是高校教师个人要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等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坚持做到“经师”“人师”相统一和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由理论层面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转化成为教师高质量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自我激发的内驱力。

(五)师德师风教育要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教育工作机制

自媒体等互联网技术极速发展,高校教师和互联网有着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他们在教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经常需要使用互联网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特别是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申请使用国外互联网媒体来阅读大量的外国文献,不可避免会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影响和渗透,给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近期媒体报道中,西方敌对势力和组织,利用我国当前自媒体管理的漏洞,隐秘式地通过国内外互联网自媒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事件,给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重大的警示。目前各高校已逐渐意识到,科学高效地用自媒体等平台对加强和提高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已充分利用自媒体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一是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自媒体技术教育的高效性、便捷性、先进性,通过技术等方面统筹整合,将传统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内容与自媒体技术平台相融合,创新性地探讨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开展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和典型表彰宣传报道,积极建立学校层面、二级学院层面的视频号、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平台,注重开发引导式、自发式和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及时把握教师队伍的思想动态,进而超越时空限制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师德师风等内容的教育,切实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 语

古有云“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教师要自觉通过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原理,坚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努力成为真正的大先生和大师者。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生涯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开展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教育,传授有家国情怀、有生动意义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仅要给予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给予学生传道和解惑,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教师“经师”方面的知识渊博,又能感受到教师“人师”方面的价值观和育人情怀魅力,进而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新时代大学生人才。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