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2023-04-20邓验,王杉杉
邓 验,王 杉 杉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命题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2022 年7 月教育部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大思政课”在各个方面的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大思政课”视域下,从时代发展要求及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促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发挥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上好思政课的内在要求。
一、“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
新时代建设好“大思政课”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思政课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实践大课,立于时代潮头进行守正创新的时代大课,调动多方力量校内校外联动的系统大课。
(一)“大思政课”是结合中国之治的实践大课
实践性是“大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大思政课”的内涵与人们印象中的思政课相比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大思政课”的贯彻落实不仅在于课堂内也在于课堂外,更致力于增强学生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引导学生学思践悟,笃行致远。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向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是思政课课程的内在要求。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明确指出,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以科学的理论育人,注重思政课实践性,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道不能坐论,德不可空谈。我们在思政课堂上要贯彻“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在时代大势、世界大局中回答中国问题,响应人民呼声,辩证地认识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增强在迷雾中明辨是非、澄清谬误的能力,真正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二)“大思政课”是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大课
时代性是大思政课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课”问题的论述,首先指明了思政课建设的现实背景。“大思政课”提出于强起来的时代。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委员时就曾提到“70 后、80 后、90 后、00 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就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4]“大思政课”面对的是平视世界的新一代,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绩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底气讲“大思政课”,也赋予了“大思政课”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大思政课”提出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诸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这对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5]将中国人民的生动实践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素材来源,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走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生活,切身体悟时代之变、时代主题和时代使命[6]。“大思政课”提出于数字化的时代。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教育载体、渠道、方式与途径也在不断丰富,这为立体多维整合各种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信息引领时代,智能连接现实,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成为“大思政课”的鲜明时代特征。青少年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精神和思想上存在多元需求的现实。在教育对象思想特征的不断变化的当下,传统思政课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大思政课”理念体现了思政课建设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同时也是激发思政课内生动力、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最新理念和重要抓手,是针对当前思政课面临的实际挑战以及破解思政课建设显著问题的有效途径[7]。
(三)“大思政课”是联动校内校外的系统大课
系统性是“大思政课”的内在要求。大思政课”是一门社会大课,不仅需要学校的力量还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大思政课”融通了学校与社会、线上与线下,突破了思政课空间的限制,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遵从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贯通了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园内与校园外、线下现实社会与线上虚拟社会、学段思政课与全学段思政课,建构了纵向贯通大中小学整个学段、横向贯通学校和社会整个时空的思政课。从纵向来看,“大思政课”要对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处理好衔接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层层衔接,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三观”塑造,充分体现“大思政课”之大。从横向来看,“大思政课”所要解答的是如何形成一种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在内的合力,共同促进思政育人,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在教学场域上,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参与实地调研,参加志愿活动,把参与社会活动当作开展思政课的广阔平台,在实践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在教学主体上,“大思政课”要发挥思政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主体协同育人。思政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家长通力配合及时反馈,鼓励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才和模范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在思政课中融入真实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引领思政课由理论走向生动的实践,营造家庭引导、社会带动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将思政课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科建设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配合,根据思政学科的特点,发挥课程特有的优势,实现精确的滴灌,达到每门课都承担着育人任务的效果。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校内校外联动,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纵向系统性与横向系统性的辩证统一。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逻辑理据
我们党历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思政课”理念为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是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抓手,抓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必然选择。
“大思政课”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第一,“大思政课”的落实需要运用“大”的资源,从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可能。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丰厚资源,党带领人民在国家事业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8],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持续提高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当下青年人所关切和困惑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增强学生事事关心、声声入耳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高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在实践教学中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鼓励学生主动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发展及民族未来相结合,从而增强课程的实效性。第三,大思政课教育目标和效果的达成需要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合力,坚持校内校外联动,让“大思政课”全员参与,将多方力量整合成一个大的思政育人“同心圆”。
实践教学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的重要途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是“大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9]。思政课就是要讲道理,这是思政课的本质。实践是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沃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植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讲好“大思政课”,帮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激发学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和担当,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地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中。
实践教学是“大思政课”效果达成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认同层面,应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内化于心的爱国情感,并外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教学效果如何要接受社会的检验。高校培养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在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需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思政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实际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科学方法论形成有价值的创见,引导学生主动服务社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将个人理想奋斗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近年来,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地位日益提高,各高校根据实际探索了一些做法,开展了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校内校外联动、课内课外结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这些探索性做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贯彻力度不够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实践教学就正式成为思政课建设体系的一部分,成为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改革更加强调实践向度,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育人效果[10]。经过多年的努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学规范性增强,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但是一些高校虽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把实践教学纳入其中,在实际的行动中却没有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足够的关注。从目前学校教学体系的设计上看,高校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是很强。由于资金、安全和人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很难实现学生的全程体验或全面参与,像精英式代表参与和阶段式体验参与这样的少数群体“小灶”形式限制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范围,导致实践教学的覆盖范围有限、频率不高等问题,难以达到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本科2 学分和专科1 学分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无法满足“大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二)实践教学的育人特色突出性不强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重在帮助学生夯实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学习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与把握,而德育正是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所在,高校思政课程重在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的四门课程在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如何在协调好四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水平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重实践形式、轻理论引领的现象。学校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实践”上,忽略了“育人”这一要义,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初衷,把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当成一种对外展示宣传活动,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注重活动相关报道的点赞率、转发率,却忽略了课程应有的思想引领力、心灵启迪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分、参与度容易评定,获得感、参与感难以感知,更是出现了应付老师交给的任务,“为了实践而实践”的现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特色难以有效凸显。
(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完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是确保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延用传统理论教学评价方法——结果性评价。在学生方面,当前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多地关注实践教学形式,依据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活动总结、心得感悟等对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素养等方面关注度不足。评价手段的单一片面容易造成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出现了敷衍了事的现象。在教师方面,目前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认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与专业课的实习工作量认定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许多都是基于专业实践培训(实习)的标准来进行的,这导致了工作量认定的科学性不足,实践教学工作量的量化模糊,从而影响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四、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理路分析
针对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发挥育人实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
(一)谋篇布局,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和实效取得需要从政府和高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政治支撑和重要保障。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应承担起主体责任,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贯彻执行。“大思政课”本身就蕴含着实践教学的属性,实践教学要在社会中进行,只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政府的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贯彻执行力。2022 年发布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宣部和教育部总体谋划,中央网信办进行全媒体宣传,其他有关部门发挥自身专长,加强对基地的指导和建设。积极推进落实“大思政课”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地区应将“大思政课”的建设视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在基地资源、资金投入、团队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贯彻落实[11]。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机制。高校应建立各部门各司其职、统筹推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工程,成立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牵头,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以及团委等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建构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建设上具有理论和人才优势,因此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派人具体负责,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规划、指导以及监督,并联合高校其他各有关部门制订和颁布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将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之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具体学时学分,并为实践教学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任务要求。通过提供一套示范性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供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参考和借鉴[12]。
(二)构建“大师资”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思政课要做到讲深讲透讲活,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唯有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确保思政课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一要强化教师队伍与专门力量,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厚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底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与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强化思政课教师思想理论底蕴,这是促进课程学理性、科学性、吸引力以及影响力的一大法宝。其次,从思政课的政治特性出发,思政课教师需要持续建构“大思政课”的视野与格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此之外,“大思政课”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指导或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资料还能近距离地观察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进而将其用于科研和教学改进。二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学科培训。适应形势健全高校专职教师队伍,推行思政课兼职教师制度,邀请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兼任思政课特聘教师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以专职为主、兼职辅助、人数充足、质量过硬的工作力量。
(三)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实践教学资源聚集优化整合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把关注点聚焦于校园内和课堂上,更要增强问题意识,增强开门办思政课的能力,回应社会问题并善于运用社会资源支撑思政课建设,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践行“大思政课”所提倡的理念。因此,应积极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要素集聚和优化整合。一是社会大课堂的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经过团结奋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胜利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材来源,从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所塑造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都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三是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场域支持,必须精心打造和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相关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要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学校可以提供实践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观摩和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14]。四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思政课建设所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为课程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当前高校思政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成果。充分发掘静态历史文化资源和因时因地的动态资源,做到资源要素动态积聚互为补充,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乏味的现状。
最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这不仅是改革创新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