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路径
2023-04-20岳中生李金妍
岳中生,李金妍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中国正在从“翻译大国”向“翻译强国”转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翻译硕士”)教育势头正劲,全国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成为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累计招生约10万人.翻译硕士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可喜成就,但依然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师资队伍建设不强[1]、办学理念不清[2]、结构性供需不平衡、师资队伍职业化程度整体不高[3]等影响培养质量的问题.现有的翻译硕士教育研究主要聚焦与培养质量相关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忽略了对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关注.笔者认为,这主要囿于部分研究者过分强调翻译硕士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翻译学界和翻译教育界普遍弱化了对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应有关注,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硕士的科研素养.因此,“为什么培养”以及“如何培养翻译硕士的科研能力”成为翻译硕士教育质量研究中的两个相关问题.
1 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科研能力培养是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内涵.硕士教育政策性文件和翻译硕士教育指导性文件都显化了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硕士教育政策性文件规定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等硕士教育政策性文件都规定了硕士教育中对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等的具体要求.翻译硕士是硕士类别之一,其培养必须遵循以上政策性文件的要求.换言之,依据国家相关硕士教育政策性文件,翻译硕士教育要在注重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应有的科研能力培养.
翻译硕士教育指导性文件同样显现出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强调了专业学位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公布的《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将高水平研究成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将学生的应用性成果、学位论文质量、学生比赛获奖等纳入学习质量评估指标,而这些指标都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高度关联.依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中的专业内涵,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翻译和译语或译文的产生,探讨提高译语或译文质量和功能的途径; 学生获得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术道德,即要求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坚持独立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依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包括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强调学位论文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正如穆雷所言,按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案例分析能力,但也鼓励学生对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或对相关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展开探索[3].因此,要在强调培养翻译硕士翻译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其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既是翻译硕士教育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也是提高翻译硕士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相关研究者也已经关注到翻译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认同“翻译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是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4].有研究者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处理好翻译学术研究与翻译产业的关系[5].有研究者强调,翻译产业化与翻译学术研究并不是对立的,MTI的产业化离不开翻译学术研究; 我们在强调MTI培养的实践性时,不能忽视其应有的学术性[6].然而,翻译学界和教育学界在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翻译硕士教育中弱化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为纠正当前淡化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教育倾向,探讨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尤为重要.
2 翻译硕士科研能力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7].国外研究者关注科研主体从事科研的实际能力而非科研潜能,并主要通过测量科研胜任力(research competence)和科研自我效能(research self-efficacy)开展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的界定目前尚不统一.有研究者将能力结构要素分解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8],也有研究者将能力结构要素分解为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7].基于学界的普遍认同并侧重于科研实际能力,本文采用前一个观点.
国内研究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界定也未取得一致意见.有研究者将其分解为素质因素(包括非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科研实践、智力因素、社会实践)和培养因素(包括导师培养、学术氛围、科研条件、课程质量、科研激励制度)[9],也有研究者将其分解为研究生个体因素(如主动性人格、严谨性人格等)、导师因素(包括学术地位、指导量、师徒指导关系)和培养环境[10].基于所聚焦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本文采用前一个观点,并依据本研究实际选取的影响权重较高的导师指导、课程质量、学术氛围和科研实践作为重点参考的影响因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科研实践是指翻译硕士参与的科研活动实践,应纳入培养因素而非素质因素.
3 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实践路径
本研究以质量控制管理循环理论为指导,探讨以翻译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翻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实践路径.质量控制管理循环理论为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实践提供了全过程质量管理视角.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质量控制管理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该理论也被称为PDCA循环理论.PDCA循环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也是以质量计划指标为核心、持续提升质量的管理举措.计划阶段主要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厘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实施阶段的工作重在执行计划,检查阶段的工作重在效果检查,处理阶段重在标准化成功经验,并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
在计划阶段,笔者调查发现作为研究对象的11名翻译硕士总体上认同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翻译硕士教育理念,其中9名翻译硕士对翻译学术研究感兴趣并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愿.其主要的科研训练目标在于参与翻译学术活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位论文写作做准备,并获得较好的、能够体现翻译能力的学科竞赛成绩.因此,基于学生需求,本研究中的翻译硕士科研能力主要聚焦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翻译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完成现状调查后,笔者从学生个体的学术素质和学术成长共同体的科研能力训练两个方面梳理了影响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因素,厘定的科研能力培养因素主要包括导师指导、课程质量、学术氛围和科研实践.之后,运用5W2H方法制定科研能力培养计划: 在内容(What)方面,以“翻译硕士成长手册”为载体,将科研能力训练细化为文献检索与阅读(至少20篇/部)、学术读书会(至少5次)、翻译案例分析(至少5次)、学术讲座和会议(至少10次)、翻译学科竞赛(至少1次); 在时限(When)方面,将一个学期(含假期)作为一次循环的时间单位; 在地点(Where)方面,分校内与校外; 在目的(Why)方面,以提高翻译能力为根本目标,主要训练学生运用翻译及相关科学理论和知识解决翻译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负责人(Who)方面,基于导师与学生双主体,以导师为总负责人,每位学生为具体责任人,在团队整体科研能力训练计划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制定个体性自主训练计划; 在方法(How)方面,采用校内线下团队训练和校外线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在费用(How much)方面,利用导师科研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学科竞赛、论文发表等.
在实施阶段,发挥导师和学生双主体能动性,完成了既定的科研能力训练计划.鉴于学生大多为研究生一年级,导师在科研能力训练的第一循环周期发挥了更多的主导作用.导师推送翻译学术论文和著作32篇/部,推送并组织学生参与翻译讲座/会议12次,组织学生参加翻译学科竞赛1次,召开学术读书会5次,基于翻译竞赛和翻译任务的翻译案例分析5次.此外,学生主讲学术读书会2次,翻译案例分析2次.
在检查阶段,对每位学生的“翻译硕士成长手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但任务完成量存在差异,就文献阅读数量而言,研一翻译硕士参与科研训练的热情保持度优于研二翻译硕士.11位翻译硕士的科研产出成果主要包括学术著作译稿1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2022年“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奖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获第五届“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竞赛优秀组织奖.
在处理阶段,总结了科研能力训练第一次循环的情况,将成功经验标准化,并研讨了转入第二次循环的待解决问题.标准化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 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任务在保留文献检索和阅读、翻译学科竞赛、翻译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将学术讲座/会议、学术读书会、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整合为科研实践; 结合学生的学业任务,突出不同年级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任务的区分度; 坚持并发挥师生双主体能动性,坚持科研能力成长共同体集体培养和学生个体差异性自主训练相结合; 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时间,坚持基于学术翻译项目、学科竞赛和学位论文等为真实翻译实践任务的翻译案例分析.有待第二循环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能力训练计划目标与翻译硕士的每学期学业任务匹配度需要优化; 二是计划目标中的文献阅读量和学术讲座场次数量偏多,学生个体的科研兴趣和自我训练的主体性显现不够; 三是学生运用翻译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解决翻译实践问题的思辨能力训练有待强化.
4 讨论与反思
研究依据硕士教育政策性文件和翻译硕士教育指导性文件阐明了翻译硕士教育的职业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特性,提出立足于翻译职业能力培养,关注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观点.在分析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厘定了翻译硕士科研能力涵括的分项能力和主要培养因素,并以质量控制管理循环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实践路径.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一是导师在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研〔2020〕12号)规定了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导师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等指导行为准则.《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在翻译硕士教育全过程中,导师是“集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管理者于一身的主导角色”[11],应该担负起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职责,在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提升意愿和提升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与导师的选聘、管理和考核等相关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导师的科研指导能力成为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基本保障.二是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场域.翻译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核心.因此,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要以培养学生翻译职业能力为内核,训练和提升学生解决翻译实践中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具体而言,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两个场域同步协调开展并贯穿翻译硕士教育全过程.如此,培养单位才能为翻译硕士提供科研能力训练的有组织全过程培养环境.此外,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缺少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效果的量化检验.教学实验的周期较短,教学实验对象的样本数量较少,目前对实验信息赋值并进行量化检验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翻译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实践路径初见成效,但该路径有待通过教育实践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