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要素 打造富美栖霞
2023-04-20陈砚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农业农村局
陈砚墨 陈 琳/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立足大城市近郊乡村特点,找对涉农街道发展路子,全面整合乡村资源,谋划布局主导产业、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差异化发展,推动花蔬果主导产业与乡村旅游齐头并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描绘“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的富美乡村新蓝图。
产业聚集,生机勃发
在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农业园和合作社培育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种”。派缘蔬菜农业科技生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派缘通过开展“一棵葡萄、一个梦想”精准帮扶项目,帮助中桥村、上坝村参与计划的农户,每年增收3000~10000元。
打造精品蔬菜、特色花卉、优质稻米等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栖霞区依托都市现代农业特色和优势,在八卦洲省级和龙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本建成3.3万亩农业高效设施,丰富“米袋子”“菜篮子”。引进芳草渡、牧原、陌上花渡等规模化种养和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组建红杜鹃、派缘、东三乡等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的百合在八卦洲南京农业大学百合基地盛放;芦蒿科创基地为种植户提供高品质芦蒿种苗;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方式,种植5.5万株绿化新树种等等,栖霞区借助高校院所科技优势,攻克“种源”技术难关,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如今,7个蔬菜花卉产业科创团队齐聚八卦洲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科技创新研究和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落地生根。全区形成多肉、百合、“绿色银行”等2万余亩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在全市率先打造2021亩“两无化”农产品示范基地,在国内率先育种组培芦蒿脱毒苗,拥有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百合、椴树等种质资源繁育基地。
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农旅联动发展。围绕八卦洲陌上花渡、龙潭“水一方”、桦墅美丽乡村等核心板块,打造八卦洲“生态绿洲”、桦墅“都市桃源”、龙潭“梦里水乡”等特色旅游品牌,发展桦墅村、外沙村等9家“疗休养+乡村精品民宿”,策划八卦洲百合科技文化旅游节、龙潭荷花节、农民稻香美食节等系列特色节庆赛事活动,丰富夜游、垂钓等特色业态,乡村旅游内涵不断提升。
生态振兴,共融共美
通过涂满油画的柏油路,来到碧波荡漾的千亩荷塘,龙潭街道陈店村水一方景区,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莲、采菱、嬉水。村庄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如今公路笔直宽敞、房屋错落有致、家家垃圾分类、河塘水清岸绿,一派闲静舒适的江南水乡风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支撑。栖霞区瞄准“乡村生态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持续推动城市资源要素下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自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整合涉农资金8.7亿余元,用于四好公路、污水治理、旱厕改造、危房整治、环境改善等项目,农业农村整体环境明显改善。栖霞在开展252个自然村“四清一治一改”行动,常态化清洁村庄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自主管护改革试点工作,组建“村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长效管护队+村民”共建联盟,形成“管自家事、门前事”的良好氛围。提升一个个村庄“颜值”的,还有一条条“丹枫农路”。栖霞融合“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建成66公里“丹枫农路”,推动“交通线”向“风景线”和“致富线”转变,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称号。全区已建成69个特色各异的美丽乡村。
把生态文章做得更足,让百姓尽享“生态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拥江发展的栖霞,整治91.7公里长江岸线,恢复长江岸线8.8公里,长江沿岸形成连贯绿色界面,区内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富,林木覆盖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位居全市前列。2023年,八卦洲环洲长江禁渔智慧岸线一期项目投入使用,新建的34个智能化视频监控点位可实现全天巡查、自动报警,实现栖霞区禁渔监管数字化、网格化、可视化。栖霞持续开展土地安全利用、轮作休耕、秸秆综合利用、沿江5公里化肥与化学农药“两减”等绿色生态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党建引领,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栖霞把组织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推动党建资源向乡村聚集。栖霞综合实施过硬党支部建设工程、组织体系规范工程、村(社区)干部“头雁强翼”等系列工程;选派27名干部挂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设立“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生猪生产、禁捕退捕等专项工作组,区、街、村三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形成良性循环的考评机制;推行街道工委委员联村、村党委委员联组、党员骨干联格、党员人人联户“四联”工作法,推动党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栖霞统筹推进“新农人”青年队伍建设,将群众公认的养殖能手、农民专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回乡创业大学生等“土专家”“田秀才”都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先后培养周福安、赵必奎、徐磊等29位省乡土“三带”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栖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盘活整合全区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创新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全年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志愿服务以及送戏下乡、艺术普及进乡村等群众文化活动上千场。村(社区)省级标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闸村、马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乡村振兴大潮起,扬帆起航正当时。如今,在栖霞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乡村树新风、换新颜、展新貌,五大振兴全面推进的格局已经拉开,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人文美、服务美渐行渐近,城乡共融共美的大美栖霞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