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2023-04-20高洪玮

当代经济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

[摘 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保证产业链安全可靠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历史逻辑,阐述了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打造自主可靠的产业体系的工作主线。其次,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理论逻辑,认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最大战略支撑。然后,阐明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兼具优势和挑战,一方面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以及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等困难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发挥优势,直面挑战,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全面强化自主创新支撑,着力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产业链韧性;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F1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3)04-0011-09

一、引言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近代以来,我国仁人志士为了追求民族独立,从军事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不同方面对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尝试和探索,遭遇了种种挫折和失败,推进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和国际形势变化,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作了全新归纳,并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产业强则经济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物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壮大和完善,对于夯实整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而产业链韧性直接决定了产业体系抵抗外部风险和冲击的能力,保证产业链安全可靠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事件的冲击,“逆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全球产业链进入重构期,我国产业链面临堵塞、断裂等风险,产业发展和安全面临较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维护我国产业体系的安全稳定,进而全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迫切重大现实问题。

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和产业链韧性相关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式现代化方面,现有研究在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充分阐述[1-3]。在产业链现代化和韧性提升方面,我国学者基于测度、理论和政策等视角,探讨了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内容[4-5],剖析了我国產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的现状和问题[6],探究了我国产业链韧性的生成逻辑、困难挑战和提升机制[7-9]。这些文献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关注较少,缺少对二者结合点的深度剖析。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出发探讨产业链韧性提升问题,梳理归纳二者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基础,剖析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以提升产业链韧性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洪玮: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2023年第4期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历史逻辑

纵观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制造业为核心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打造自主可靠的产业体系,夯实我国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一直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弱到强,产业体系逐渐健全,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和升级,韧性逐步提升,有效支撑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具体来看,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的梳理可分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便开始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超前谋划了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问题。一方面,在根据地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并推行了系列发展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创办了众多公营企业和工厂,初步建立了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业体系。20世纪30年代,根据地建立了中央印刷厂、中华钨矿公司等一批工业企业,长征开始前,拥有规模较大的国营工厂33家[10]。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积极推进军工建设,发展民用工业,建立了炼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一批较大规模的工厂,同时广泛推行轻纺等工业合作社,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工业生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掌控东北工业区,有力支持了人民革命战争,为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石。总体来看,该时期的产业体系建设着重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各产业开始出现萌芽,但受限于动荡的国内环境和较低的技术水平,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链条,更不用说保障产业体系的稳定安全,但也应看到,根据地的工农业发展有力地保障了革命斗争的军民需求,对于打破外部封锁、应对外部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产业体系建设在萌芽期就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韧性,为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孕育了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的历史基因。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建立,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任务。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目标。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和“两步走”战略构想。这一时期,迫于严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中国共产党选择以国防工业为切入点推进现代化建设,将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成功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了生产关系,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问题。“一五计划”以重工业发展为首要目标,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和生产能力。总体来看,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总基调,我国自主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各产业连点成线,产业发展更加稳健,在内外部冲击下仍取得“两弹一星”等一批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可看到,该时期我国产业体系以重工业为主,原材料的供应和企业的生产由计划决定,产业链虽具备了一定抗冲击能力,但更多显现的是一种“刚性”而非“韧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成为改革开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式文献中首次使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概念。1979年,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二大首次指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初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并系统提出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鲜明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破除了发展思想桎梏,充分激发了工业企业活力。党的十六大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有力支撑了我国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明确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该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着高速的产业现代化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营企业改革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迅速推广和发展,大量劳动力流入企业,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产业链也开始向大陆转移。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全球产业链,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愈加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演进,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并愈加完备,具备了较强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工业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经受住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等冲击的严峻考验。但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的发展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产业处于全球分工的中低端,产业链条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为主体,大量的原材料进口和出口贸易导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攀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后,我国开启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转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入谋划,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升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层次,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15年的奋斗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为具体地阐释了全面小康实现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下一个图景,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这一时期,中国的产业现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绩,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条愈加完备,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引领逐步升级,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且占比不断提升,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很多环节实现了世界领先。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尽管我国产业体系规模庞大、门类众多,但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产业链还有不少“断点”和“堵点”,尤其是在國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日益凸出,严重威胁了产业链安全稳定。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多次强调要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链韧性成为当前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方面转变所发生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1-12]。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展现代化探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我国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性,也具有基于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13],人口规模巨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体现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不懈追求,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些阐述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拓展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产业链韧性的内涵

韧性这一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学,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进而破裂的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材料的韧性越强,在遭受外力时越不容易发生断裂,越容易恢复初始形状。此后,韧性的概念不断向其他领域延伸,在经济学领域,韧性指经济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具有较强的自发恢复与调节能力,能够较快地恢复至冲击前的状态或实现其它形式的增长[14]。参考现有研究[7-8,15],本文认为产业链韧性是产业链在面临外部冲击或内部条件变化时,不发生断裂且能够保持运转畅通,并能迅速恢复甚至超过原始状态的能力。由于经济活动涉及到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循环流转,产业链韧性体现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由供给失衡导致的成本震荡、物流不畅导致的生产停滞、市场萎缩导致的库存积压等原因均会引起断链、堵链风险,提升产业链韧性对畅通经济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建成制造业大国,但产业链某些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以增强产业链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为核心,提升产业链韧性成为加速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应有之义。保障产业链稳定可靠,推动产业链向新发展路径和更高层次跃迁,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其时代性和紧迫性,在当前开放经济环境下,国际分工提高了世界各国的生产效率,却也增加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贸易壁垒和技术垄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剧烈冲击,这对产业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充分考虑其差异性和动态性,不同产业链及处于同一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所具有的韧性可能存在差异,产业链的韧性也会随着外部冲击及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特别是,我国的产业发展在应对短期内产业链遭受冲击后的断裂风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产业链外迁和由此形成的产业“空心化”等长期问题[8]。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系统性、多维性和全面性,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其中,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构成和有力支撑。只有产业链安全稳定可靠,才能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畅通现代经济循环,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为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提升产业链韧性在理论、逻辑和实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首先,提升产业鏈韧性是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一方面,以提升产业链韧性为抓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提升产业链韧性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能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操作方向[7],而产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的核心功能,是推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韧性能够增强国民经济循环在外部冲击下的抵抗能力。尽管我国已具备坚实的产业链基础,但整体来看“大而不强”“韧中有脆”,存在局部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不适配、大宗原材料海外依存度高以及关键环节“卡脖子”等问题。面对国际形势多变、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复杂局面,我国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遭遇重大不确定因素,部分关键领域产生“断链”风险,提升产业链韧性才能增强国民经济循环的抵抗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产业链的打压,保证经济体系正常循环运转。其次,提升产业链韧性能够丰富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区域分工、重点集聚的格局,“全而不精”“连而不畅”是我国产业链的另一特点。产业链局部竞争过剩和局部梗阻的现象同时存在,导致部分企业高附加值产品供给能力较弱,长期处于价值链末端,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环节间收益分配差异巨大,不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通过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能够重构区域产业链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进而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缩小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最大战略支撑。首先,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为产业链韧性提升营造了绝佳的宏观环境。一方面,要做大做强经济内循环。我国提出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行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多项战略布局,其核心在于构建以内需驱动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在生产、流通、消费层面,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不竭动力。另一方面,要做优做精国际循环。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自由贸易区,提出稳外资稳外贸目标,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把国内经济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有力支撑了我国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活力更高、韧性更强的产业链。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成为世界发展主流,各国必须开展积极广泛的交流合作,才能走出疫情阴影,我国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努力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更易凝聚起广泛的发展共识。其次,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了可行的实施路径。创新是影响产业链韧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存在“卡脖子”难题,关键技术和产品供应水平亟待提升;同时,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技术创新成为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更好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和激励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链韧性提升。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优势与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兼具优势和挑战。一方面,完备的工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因素,赋予了我国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以及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为我国提升产业链韧性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优势

1.完备的工业体系

产业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始终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打造了自主完善的工业体系,具备了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条以及超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并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品中四成以上的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①。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占GDP的比重达27.7%,特别是,当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①。这些发展成效不仅保障了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内部升级提供了重要基础,还有力地保障了经济体系的稳健性,增强了产业链抵抗不可预知的外部因素冲击的能力,为我国提升产业链韧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2.巨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既使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艰巨性和复杂性,也为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链韧性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独特优势。在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各国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获取规模经济的空间不断缩小,一国自身的经济体量变得更加重要。得益于巨大的人口规模,我国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了良好基础。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为强大的内循环动力,一旦国际形势变化对产业链形成冲击,外循环受阻,国内大市场可以及时释放内需,快速培育出内部市场,从而通过内循环支撑产业链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是提高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方式,巨大的人口规模使我国拥有更多的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和创新市场,能更好地支撑大规模研发,同时,由于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促进技术的扩散,开展大规模研发获得的规模报酬也会更加可观。

3.新型举国体制支撑

在关键项目上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点。举国體制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形式[16],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实现相应目标,在我国攻克难关、完成重大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型举国体制则是在原有举国体制上的继承与创新,核心任务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是我国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制度支撑。我国产业链韧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芯片、光刻机等关键核心领域存在“断链”隐患。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积累,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根本所在。而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投入高、周期长、复杂性强、战略性突出等特点,需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的突出优势。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党和国家能够实现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领导和对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从人才、市场、技术、资金等各维度调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持续投入,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更加充足的要素保障,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新型举国体制这一制度优势,我国在航空航天、能源技术、深海探测等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进展,有力地支持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

4.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壮大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要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了重要动力。一方面,国有经济是我国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基石,有力保障了国防安全、能源供应、粮食生产等重点领域的平稳有序,在稳定经济社会大局中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展壮大,依托更灵活的机制、更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更充足的创新活力,为我国在国际环境变化时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良好支撑。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263.67亿元(营业收入),较2021年增长12%,其中有28家入围世界500强榜单②。同时,民营企业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500强中,超过80%的企业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支撑产业链完整、稳定和健全发展,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17]。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挑战

1.产业基础能力相对薄弱

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挑战。产业基础能力是指支撑产业和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6],这些基础性支撑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低成本要素和后发技术模仿等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和产业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产业基础能力积累不足的现实问题,增加了产业链断链风险。一是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较弱。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依赖,

2018年,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的调研显示,在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中,我国有近三分之一仍属空白,

超过一半需要从国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依然突出,在集成电路、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等领域存在严重“卡脖子”问题,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严重缺失。二是工业基础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高端产品不足与低端产品过剩共存,产品质量水平不高,产品在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寿命可靠性方面均有待提升,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也是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的根本保障。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是制约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是我国基础研究支撑能力不足。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核心支撑,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是产业链关键环节出现卡点堵点的根源。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基础研究,大幅增加了相关投入,但部分基础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先进水平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构、效率和方式均有待优化

;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挑战,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和顶尖科学家群体;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缺乏;鼓励长期基础研究积累和包容失败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制约了产业链关键环节水平提升。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视不够,高端创新人才供给和储备不足,产学研协同发展程度不高,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产业链韧性的支撑不足。

3.要素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要素市场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但从整体来看,要素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生产要素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流动仍面临诸多障碍,不利于产业链的稳定畅通。从全国层面来看,尽管当前我国仅有不到3%的商品和服务未实现市场定价,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关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却相对滞后,这严重扭曲了生产要素价格[18],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制约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19],使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出现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同时,较低的要素市场化程度不仅不利于企业获取投资、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还会阻碍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影响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关能力,不利于生产率提升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20]。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不同区域要素市场化水平差异明显[21],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的障碍尚存,导致各区域市场相对分割,产业投资回报率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产业链循环畅通,影响了产业链韧性提升。

4.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不合理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较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也为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仍不尽合理,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优势尚未充分体现,不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提升产业链韧性。一是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明显,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受地区行政壁垒的影响,许多地区仅关注本地产业链的发展和完整,忽视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出台的产业链规划互补性较弱,产业园区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导致重点产业链集群效应难以充分发挥,资源过度竞争和产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二是产业有序转移路径有待畅通。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地区间的发展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沿海发达省份要素成本的持续增加,促使企业寻求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虽然中西部地区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承接能力逐步增强,但是还面临配套产业不足、营商环境不佳、区位优势不显著等问题。另外,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新兴经济体制造业成本优势等外部冲击,也使得我国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相对滞缓和部分产业链外迁等问题,产业链韧性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五、以产业链韧性提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优势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发挥优势,直面挑战,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工业体系支撐,更好地发挥人口规模优势,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更要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支撑,着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以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第一,加快补短板和锻长板。针对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基础软件等短板领域,加快落实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相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重点任务,构建多元化供给来源;针对高铁、新能源等优势领域,依托完整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巩固和扩大领先地位,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影响力。第二,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大政府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引导,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产学研用不同主体间协同联动,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坚持扩大内需,有效释放国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引导和支持大型下游企业加大分散采购,为基础领域新产品提供应用和发展空间。第三,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度,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全方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布局一批聚焦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大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和中小企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支撑作用有机融合,建立各类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2.全面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第一,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系统观念,积极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调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加强基础研究力度。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加财政经费投入的支撑,鼓励企业增大研发经费投入,

探索多元化投入方式,注重提高投入效率,

并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增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责任,依托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建设,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专项计划。第三,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决定权,改革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和长周期评价体系,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第四,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盟,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和引领性技术研究,积极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机制。第五,建立国家层面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更为开放的创新制度环境,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3.着力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第一,加快清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实施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并不断缩小负面清单的范围,强化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堵点和卡点,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注重分类施策,对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传统要素,要持续完善户籍制度,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健全土地使用和保障机制,而对于数据等新型要素,则要加快建立清晰和完整的数据权力体系,完善定价、交易、监管等相关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第二,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调整政府职能,破除行政性垄断,减少行政干预对要素配置的影响,协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多元化的要素市场供给主体,创新要素配置方式,优化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各主体的信息成本。第三,推动建立一体化市场。促进全国要素统筹配置,解决各类市场分割问题,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和城乡分割,杜绝恶性竞争引发的要素不公平竞争。

4.优化产业链区域分工布局

第一,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重大生产力统筹布局,打破地方保护、行政壁垒对产业链的分割;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产业链进行分类施策和分类指导。第二,提升各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激发各地产业优势,推动各地区坚持差异化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共建共享,避免恶性竞争、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构筑优势互补、高质量协同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第三,推动产业在地区间有序转移。引导不同产业从自身的发展特性和发展阶段出发,向符合其发展条件的地区转移,同时,引导各地区根据自身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差异化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第四,有效应对全球产业链转移调整。最大限度将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针对外需较大的制造业行业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加大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优势;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将产业链转移至中国,针对重点产业链举办招商对接等投资促进活动,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和监管等政策环境,增加国外企业来华投资意愿。

5.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边界,推动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隐性壁垒,坚持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高技术领域,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培育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推动高校和民营企业开展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定期组织人才培训,为民营企业提供创新人才支撑;优化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服务机制,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适度降低债权融资门槛,完善融资增信支持体系。第三,加大对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鼓励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加大配套服务支持,为民营企业提供数字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和培训、数字化转型咨询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推动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促进数字化转型融资落地。

[注 释]

资料来源:工信部。

② 资料来源: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BFQ][ZK)]

[參考文献]

[1]韩保江,李志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J].管理世界,2022,38(11):29-43.

[2]胡鞍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1-38.

[3]洪银兴.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J].管理世界,2022,38(4):1-15.

[4]张虎,张毅,韩爱华.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22,39(11):3-18.

[5]刘志彪.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9(12):5-13.

[6]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5):11-21.

[7]肖兴志,李少林.大变局下的产业链韧性:生成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取向[J].改革, 2022(11):1-14.

[8]李晓华.产业链韧性的支撑基础:基于产业根植性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22(6):180-189.

[9]李胜会,戎芳毅.产业链现代化的渐进逻辑:破解锁定与韧性提升[J].广东社会科学, 2022(5):37-47.

[10]王一鸣,李稻葵,王昌林,等.庆祝建党百年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21, 400(7):5-25.

[11]何传启. 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2001(1):13-18.

[12]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CAPELLO R, CARAGLIU A, FRATESI U.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cost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in Europe: are cities sources of regional resilienc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15(5): 951-972.

[15]BRANDONJONES E, SQUIRE B, AUTRY C W, et al. A contingent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robustness[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4, 50(3) :55-73.

[16]路风,何鹏宇.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管理世界,2021,37(7):1-18.

[17]陈晓东,刘洋,周柯.数字经济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的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22(1):95-102.

[18]李言.中国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变迁:2000-2016年[J].经济学动态,2020(1):34-51.

[19]耿伟,廖显春.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内资源配置——基于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7,38(10):146-160.

[20]蒋含明.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J].国际贸易,2018, 438(6):26-29.

[21]张虎,刘宇笛.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动态演进、结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2(11):19-37.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Policy Advice

Gao  Hongwei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is paper first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and expound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taken building an independent and reliable industrial system as the goal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n,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logic betwee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and proposes that improving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the greatest strategic support for improving 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in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ili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It not only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such as a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a huge population, a new national system, an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ownership economies, but also face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weak industrial foundations,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low degree of factor marketization, and improper regional division and layout of industrial chain.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urther leverage our advantages and face up to challenges, vigorously improve the basic capabilities of the industry,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cus on promoting the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factors, optimize the regional division and layou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private economy,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better promote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basis

(責任编辑:张梦楠)

猜你喜欢

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