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理论机制研究

2023-04-20陈榆瑄陈想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普惠金融共同富裕

陈榆瑄 陈想

摘  要:“增长与分配”“效率与公平”是百年经济思想史中两大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普惠金融;共同富裕;空间溢出效应;理论机制

1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从直接影响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主要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体现为“金融均等化”和“减贫式增长”,前者体现于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背景下,不同群体通过数字化金融市场获得信贷资金机会和成本的均等化,并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或工资报酬;后者体现为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对收入相对较低群体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从间接影响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就业率和创业活跃度、降低地区间资源错配以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机制促进共同富裕。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融资门槛、提高就业率,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因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扩大企业雇佣规模,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可以降低居民融资成本,提高以个體经营、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创业活跃度;可以扩大农户信贷供给,促进农业农村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降低地区间资源错配,从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金融行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决定了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受地域限制,传统金融行业在部分地区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易出现地区间资源错配现象,数字普惠金融则可有效跨越地域鸿沟。最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行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为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过大,数字普惠金融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成本相对较低、期限相对灵活的资本,从而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进而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2实证结果分析

2.1基准回归分析

在进行基准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先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为3.14,平均值为2.33,均远小于临界值10,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接下来基于静态面板模型(式(1))进行基准回归分析。普通最小二乘法(PoolOLS)、双向随机效应(Two-wayRE)和双向固定效应(Two-wayFe)等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为正,且至少在5%的水平下显著。同时,Chow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本文选取的样本。故本文将以双向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并将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双向随机效应的回归结果作为参照系。

2.2地区异质性分析

根据模型(1),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进行异质性分析,加入个体和时间双重固定效应,并控制居民个体控制变量和地区发展控制变量。其中,地区发展控制变量相较模型(1)稍做调整,包括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数。同样将标准误聚类到地区层面。从总体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分地区看,东北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最小。这可能是因为东北地区虽然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拥有地理区位和工业化基础优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转型期企业缓解资金约束,因此能够发挥显著作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居民间共同富裕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边际效应较低;西部地区囿于地理区位和经济基础,不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全部效应。

2.3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宏观经济政策或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误,一方面将2020年从样本期中剔除,另一方面将剩余年份划分为2011—2013年以及2014—2019年两个样本期,进行分样本回归以检验基准回归分析结论的稳健性。在剔除2020年样本以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依然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估计系数略大于基准回归结果,但并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在于疫情的确会对共同富裕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时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普惠金融得以更快发展,部分抵补了疫情对共同富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2011—2013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估计系数明显小于基准回归结果,原因可能在于2013年以前数字普惠金融尚未形成规模,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在2014—2019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且估计系数明显大于2011—2013年的回归结果,原因可能在于这一时期的数字普惠金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并已初具规模,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得以充分显现。

3结论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坚持对外开放,并持续吸引外资流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要关注中国区域发展差异,针对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格局制定差别化政策,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拓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帮助以农民和女性为代表的“长尾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切实享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同时鼓励农民和女性参与非农业就业创业。第三,树立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观念,建立完善的员工晋升机制,推动女性实现高质量非农就业,同时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充分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参考文献:

[1]胡善成,张彦彦,张云矿.数字普惠金融、资本错配与地区间收入差距[J].财经科学,2022,(5).

[2]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22,54(8).

[3]刘长庚,王宇航,张磊.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吗?[J].经济科学,2022,(3).

[4]易行健,周利.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金融研究,2020,(11).

猜你喜欢

空间溢出效应普惠金融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倾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如何推升了房价
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省际经济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省际经济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