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思路的研究
2023-04-20舒耘田李建
舒耘田 李建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规范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德育渗透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语文学科是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价值,承担学生的德育教育责任。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重点探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语文教师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其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结合语文教学要求,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在语文课堂融入德育资源,激发学生道德意识,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需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德育教育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实现二者在学生培养工作中的协同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德育教育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养成其稳定、理性、善良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他人感受,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对于他人的过错,能够以礼貌和宽容的态度处之,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体验,进而形成美好的品行,健全人格,发展核心素养[1]。
(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语文是一门兼具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就是建构对外部世界完整认知的过程,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认识活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打开学生德育认知与文学视野的方式,将语文教学资源中的生活智慧,人生哲理等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对生活本质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而客观的辨析,加深思想内涵,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对客观事物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确保思想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行为规范培养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确保实践质量,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并不断发现自身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自身缺点,学好各学科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在实践中再次获取知识,实现实践与知识的共同促进,在对知识与实践的探索中,规范自己的行为[2]。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丰富德育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教师要确保德育教育活动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发展,促进学生在二者的融合教学中获得更多学习灵感和生活感悟,创设故事情境符合学生处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致,所以教师在设计故事情景时,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对学生兴趣需求的分析,确保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能够收获语文知识,丰富德育学习感受。
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将书本上文字描述具象到故事情景中,也多媒体呈现动画片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狐假虎威的丰富情节和德育内涵。
学生深刻感受到《狐假虎威》的故事情景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该故事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强化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效果。
(二)加强德育渗透,培养德育素养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德育素养,语文教师需加大德育渗透力度,从整体视角观察,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生德育素养,德育教育的培养任务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德育观念,在不断的渗透中引导学生德育实践。
比如学生在学习《落花生》时,学生可以一边阅读文章,一边分析落花生的特点,并根据文中父亲所说的话,进一步感受落花生的象征品质,教师将文章的思想内涵正确诠释给学生,并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增进学生对落花生品质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三)组织课堂练习,提升德育能力
课堂练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德育视角下切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展德育思维,增进学生对练习内容全面性与深刻性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为了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开展交流,还要求学生以生活中不环保、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进行讨论,并提出哪些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如何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等,通过深化话题讨论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高度,并鼓励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践行环保理念,提升德育实践能力。
(四)发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精神
榜样是具体的人物,可以将抽象的德育知识以具象的方式印刻在榜样形象中,启发学生,按照道德行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榜样的人生经历和优秀事迹,感染学生的精神和品格。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宣传课文所涉及的榜样故事,用榜样的力量塑造学生品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对其中的榜样人物进行着重介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
结束语:小学語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体现德育内涵,在语文教学资源中挖掘德育元素,拓宽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加强德育渗透、组织德育课堂练习、宣传榜样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星.文以载道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3(01):51-53.
[2]何积峰.怀瑾握瑜,高尚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路径之探[J].吉林教育,2022(28):41-43.
[3]沈思妍.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