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撒飘粮

2023-04-20李廷华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上梁建房柱子

李廷华

何为飘粮?对于90 后、00 后的小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词语。

其实,飘粮就是把米煮熟后,用碓把米粒舂化揉制而成的圆形小丸子,有李子一般大,晾干后染上不同颜色的一种食物。在没有防腐剂的年代,飘粮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明明是普通的食物,缀上“飘”这个动词,无疑就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还得从起房建屋说起。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建房叫作树房子,因为经济条件落后,用钢筋、水泥成本太高,故只能伐自家地里的树木做柱子、行条、楼檩、门窗等材料。一栋房子主体的木架結构,就是把这些材料树立和卯榫起来。写到这里,我对木匠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一个木匠就凭一把斧头、一把刨子、一个墨斗、一支铅笔,就能完成一栋房子的骨架。他们具有真正的工匠精神。我记得给我家建房的老木匠,年纪大了有点驼背,戴着一副老花镜,为找准一根柱子的角度,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复吊线;为凿好一个眼,用三角尺反复度量,生怕有点误差返工;为打磨出一根上好的行条,他弓着腰直至推出漫天飞舞的刨花。那时我就觉得,老木匠的敬业精神和技术手艺不容置疑,仿佛得到了鲁班的真传。

以前村里建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没有机器代替,纯手工操作,若遇雨雪天气,又不能工作,所以从奠基到竣工,一般三间房子,大约120 平方米,少说也要一年左右才能建成。

房子主体基本建好后,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上梁”,就是把“梁”安放到一栋房子最高的两根柱子上。之后才能安行条、钉椽子、盖瓦,完成一栋房子最后的工序。俗言: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在建房时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要择良辰吉日,一来祈福平安,寄托幸福;二是建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个人成家立业后可能就建一次房子,故要办酒祝贺。

“上梁”是一件隆重的事情,接着就与飘粮有关了。我们自古信奉凶吉之说,故上梁要请本村或周边能说会道的木匠说上几句好话,俗称“说吉利”。“说吉利”的木匠拉大嗓门,我至今还记得几句。譬如,开始上梁时说:“大梁一上步步高,摆在当中不动摇。”大梁上好后,在梁上撒飘粮时说:“一撒东方甲乙木,荣华富贵从此出;二撒南方丙丁火,雪里梅花开两朵;三撒西方庚辰金,后代子孙有长进;四撒北方壬癸水,后世功名富且贵;五撒中央戊已土,福禄寿喜不胜数……”为了表示祝贺,每说一句吉利,另一人就要从房梁上撒一捧飘粮,吉利说完,飘粮也就撒完了。

撒飘粮虽然没有放礼花光彩夺目、璀璨耀眼,但依然是一道扬起抛物线的风景。我记得我家房子上梁那天,七大姨八大姑提着飘粮就来道喜了。在过去的乡村,很难买到糖果,或者糖果的价格太贵买不起,便用飘粮代替了具有喜庆祝贺功能的糖果。所以撒飘粮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家拥挤而上,有时为捡得几颗飘粮,几乎是抢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亲戚和乡邻上百人来凑热闹。当然捡飘粮的大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捡完后几个小伙伴还要比一比,炫耀一下看谁捡得最多。有飘粮,那几天的零食就无忧了,放在火坑旁烤熟了就能美滋滋地享受一番。

在二十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我正处于童年,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某家建房“上梁”时跟着母亲去吃酒,不仅能吃到海带、豆腐皮之类的稀有之物,而且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捡飘粮。那时的童年是纯朴的,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奥特曼的游戏,能有一次疯狂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而现在,树房子成为一种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建平房、起别墅,城市高楼更是拔地而起。如今建房只“封顶”而不“上梁”,飘粮自然“飘”不起来,退出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

追忆渐行渐远的旧时光,我一直喜欢“分享”这个词语,分享喜悦,分享快乐,分享成果……起房建屋,新居落成,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分享一捧飘粮,在乡亲们眼里,其实就是分享了你的幸福,内心自然是怡悦的。或许这也正是我对故乡一直念念不忘的原因:有好事,一起分享!

撒飘粮作为那个年代绽放的礼花,每每想起,我就能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猜你喜欢

上梁建房柱子
城里有朋友
蜂房的建造
希腊遗址
山西摸排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50余万个
观察:长廊和柱子
十年磨一剑! 广州“巨无霸”旧改茅岗村复建房亮相!
帮人建房丧命 引发赔偿之争
南盘江特大桥拱上梁支架法施工技术
“抢”喜糖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