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融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3-04-19宗建华
宗建华
(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江苏 盐城 224100)
以成年人的视角和思维向儿童讲述某些内容,儿童的理解程度往往相对有限,这是因为儿童对于各类事物的审视视角和审视思维与成人不同,这也是小学教学工作中各科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小学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各类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相对有限,即使教师反复开展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部分学生仍旧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产生了教学困惑。针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没有从儿童立场出发,基于教师知识认知的课堂模式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这是此类问题的重要成因。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师须基于儿童立场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整体性思维和整合性思维的应用,只有构建适合儿童学习需求且有温度的数学课堂,方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程度、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儿童立场简述
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小学教学工作是当前小学教研的重点内容。基于儿童立场,即站在儿童的视角审视相关内容,这是一种在认清小学教育主体基础上得出的有益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教学思维。儿童思维状况和思维视角与成人不同,而且不同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成既定教育目标就必须站在儿童的视角上分析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教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形式和认知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寻得更契合儿童基本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1]。儿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各项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儿童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工作自然要以儿童为本,只有充分明确儿童的课堂主体地位,站在儿童立场上审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方能实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目的。基于儿童立场提升教学工作与儿童特征的匹配性,方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意义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小,兴趣对其学习状态的影响更大,从实际情况来看,兴趣可谓是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促动力量。是否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以及是否能引发共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两大重要因素,教师的授课方式偏离小学生知识认知特点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而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又很难引发学生共鸣,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自然偏低。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恰是从上述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站在儿童立场上,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认知特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选择更符合儿童认知经验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概念理解难度和解题难度;另一方面,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工作很容易引发学生共鸣,这种换位思考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师从学生视角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理念,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才能拓宽学生的自我思维空间,这不仅符合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也能有效规避灌输式教学误区。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方面的价值,基于儿童立场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主观认识之间的匹配性,这不仅从课堂教学层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显示了教师对学生主体价值的认可。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本质上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教学思维妥善设置有助于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案,所有教学工作均围绕学生开展,这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 提高教学契合度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尽全力”却未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学习成绩相对一般,教学效率也相对有限,课程推进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是教师未基于儿童立场进行相应的课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的匹配度不佳。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如选定的方向偏离实际需求,那么在过程中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南辕北辙[3]。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能为教师选定正确的教学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契合度。由于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因此,所选定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无须采用牵拉式教学的形式强行让学生进入自己的知识架构,而是通过提高教学契合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
三、“融课堂”基本内涵
“融课堂”有整体性、整合性课堂之意,“融课堂”更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多因素整合,力求从多方向发掘对教学工作有利的因素并加以利用。“融课堂”要求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反思之间的融合,在此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相应的教学方法又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学反思则要对比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当前教学实情调整教学方法,可以看出“融课堂”理念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三个层面的内容联系极为紧密。“融课堂”还要重视融情于课堂,“融课堂”应是有温度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融合教师对学生的深度认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融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核心构建相应的教学框架,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适合自身认知特点的课堂模式和课堂氛围下快乐学习。
四、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融课堂”教学策略
(一) 尊重儿童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数学学习有直接影响,更贴近于学生生活内容、更符合其生活认知的数学学习形式往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深入分析相应课程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转化知识形式,让学生以更符合其生活经验的形式获取、理解相应知识并掌握其应用方法。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为例,教师通过生活实例的形式,引入相应的方向知识。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为例,询问学生学校有几个大门?分别叫什么?一些同学回答学校有南门和北门,还有一些同学回答有大门和小门,此时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有关方向的内容,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有南门北门之分?南北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这样的案例接近学生生活,学生在此方向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入方向知识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新知识接纳效率[4]。
(二) 尊重儿童学习经验
随着年级的提升,小学生积累的数学知识日益增多,学生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数学知识脉络,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往往会回想既往掌握的知识内容并在头脑中尝试与其建立联系。通过既有知识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学生既往学习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有利价值,在尊重儿童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落实新知识的教学任务。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利用学生既往相关联的学习经验。在上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而乘法与加法之间有密切联系,教师可通过学生既有学习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后计算60×4、100×5 以及115×3,很多学生在计算60×4 时首先想到了将4 个60 相加,这符合学生既往学习经验;也有一些同学由6×4=24 延伸想到60×4=240,与这样的思维相近,很多同学也计算得出了100×5=500;而在115×3 的计算中,不同学生应用的方法也不同,部分同学选择三个115 相加,而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又告知了学生,可以使用100×3+10×3+5×3 的计算形式。通过这些与学生既往学习经验相关联的新知识探究,学生更快理解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具体算法[5]。
(三) 尊重儿童数学认知规律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数学学习,当教师给定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时,学生会结合自身数学认知规律分析教师设置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诸多与之有关的自我认知,其中有深刻的认知也有浅薄的认知,有正确的认知也有错误的认知,而教师在学生进行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排除错误。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自行分析,依托个人数学认知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其知识记忆深度和知识理解程度都优于灌输式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的教学前,教师要求学生先对三种不同情况进行预习,基于自身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带来一些物品并使用物品举例,指明所举例子属于上述三种变换中的哪一种。多数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知相对较好,但部分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进一步讲解了上述三种变换的基本概念。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基于自身认知规律获得了一些新的数学知识,也在教师的引导下排除了错误,提升了基础知识记忆深度。
(四) 尊重儿童数学学习差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对明显,不同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有所不同,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数学学习差异,对于得出与常规思维不同答案的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纠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权利,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在分数相关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以一串葡萄为例(一串葡萄有20 粒,小明吃掉了其中10 粒),向学生提问。在这一场景中,同学们能得出哪些分数?多数同学得出了10/20 和1/2 这两个结论,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得出了10/10 这一结论。教师要求所有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发现不同学生是将不同部分视作单位1,多数同学将20 粒葡萄视为单位1,进而得出了10/20 和1/2 这样的结论,而少部分学生将吃掉的10粒葡萄视为单位1,并由此得出10/10 这一结论。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予以肯定,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并鼓励其在后续学习中积极思考。
(五) 通过课后反思加深对儿童思维的认知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是活跃而独特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差异很大,想要充分发挥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势,教师必须积极进行课后反思,整理课堂教学的各个流程并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表现,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自身设计的教案查缺补漏、明确不足。在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动态加深对学生思维的认识,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站在学生视角上考虑问题,凭借对学生思维的认知,提升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的契合度。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动态提升教学水平的工作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融课堂”教学相关内容,明确了儿童立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在解读“融课堂”基本内涵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融课堂”教学策略。希望相关内容能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