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服装院校产业导师制实践与研究
2023-04-19孙超
孙 超
(1.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服装工程系,河北 邢台 054035;2.Graduate School, José Rizal University,Manila 0900,Philippines)
在我国,高职院校承载着为技能型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导师制度,以缩短校企差距,提升技术服务应用的成效。随着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以职业为导向,面向服装产业,聚焦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融合,逐步探索通过“产业导师”特聘制度,开展服装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适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一、研究背景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技能型社会全面推进;到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1]。本决议对于重构我国新兴社会形态,解决“技能型社会”和“学历型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意义深远,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制度的一次变革。2022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政府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对建构技能型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师资团队依托政策引导是高职院校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组建由产业导师和高校教师构成的师资团队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产教融合、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技能社会建设的主体承担者和推进者,需要摒弃学历至上的狭隘思考,积极地以产业链对接人才链,以产业导师提升“双师”素质,打通产业与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可持续性互动和发展,为“技能型社会”的制度创新和建设提供借鉴。
二、服装院校产业导师制的必要性
现代服装产业作为国家“双循环”经济格局的“压舱石”,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及服装技能性人才短缺的双重压力。产业导师制度的建立将赋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的产业人才储备,更是“技能型社会”长效建设的抓手。
1.服装产业亟需产教师资互融
近年来,服装产业处于升级转型期,企业招聘呈现出传统岗位“需求减弱”与新兴岗位“需求激增”两种态势。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不能快速地胜任工作,特别面对新兴岗位的专业人才紧缺,而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对新岗位、新技术的认知,企业需对毕业生进行较长周期的再培养,由此表明目前国内的服装人才与产业需求并不匹配,现有的高校师资对于产业动态、产业趋势,缺乏全面认识和了解。此外,随着我国服装产业升级改造的完成,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水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2.服装产业人才储备的政策引导和支撑
根据《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及《河北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精神,结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项目要求,以“产业导师校企互聘、双向流动”为抓手的校企双向管理模式[2],助力“服装品牌国际化、研发智能化、生产柔性化”的产业升级转型,结合服装产业产教融合发展态势,为实现产教融通及培养高水平服装技能型人才支撑提供保障[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十五条明确了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这对企业参与高职教学活动有了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使探索校企共赢的产业导师制具有可实施性和必要性。
3.国内外产业导师制实践借鉴
国外比较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案例中,通常学校都拥有较丰富的人才培育经验,产业与教学衔接度较高,另外学校发展期间也会随着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不断进行改革[4]。这些成功案例主要形成了日本的企业教育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这些育人模式都强调了产业导师参与教育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产业导师作为院校的特聘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成果便于转化落地,产业导师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看,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围绕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服务及应用技能改革与创新。随着职业本科教育兴起,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依托,面向产业,逐步探索通过特聘产业导师制度开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完善学生职业能力的不足,丰富高职师资结构。
三、探索产业导师制教学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区域特色服装产业,河北省打造了“专管到家”一条龙式的教学服务平台,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能力。探索由产业的专家、行家领军教学,院校管家式服务以实现教学成果落地到家。以校企共建产业基地为基础,引领企业真实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真题真做”,提升师生实战研发能力。校企共同制定符合产业人才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体系。河北省服装产业“根固基深”,拥有六大产业基地、七大产业集群、四大产业园区,主要涉及多种面料(皮革、皮草、羊绒等)的休闲装、童装等特色服装领域,可为产业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双师素质提升,河北省“产业导师制”的探索树立了环京津地区的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的标杆。
1.引产业领域专家,搭“服装人才培育”平台
引聘服装产业领域国内外技术专家、学术大家、非遗名家,校企共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导师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开展工作室化的教学。具体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研修交流、科研合作,举办技术指导及专业讲座,以实现教师实践培训与学生教育培养“双育”功效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确保师生技术技能紧跟产业发展前沿。
2.做服务式培训“管家”,建双向流动机制
做好全员育人技能服务培训的“管家”,将培训基地当好产教互通的纽带,团队管理需专人负责,从培训组织、培训实施到产业应用,进行“一条龙”式的服务机制。建立长效的校企对接机制,力求完成服装企划、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服装产业运营的培训闭环;就企业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对师生进行开放性指导和分析,助力河北省服装产业发展及优化高技能服装人才储备。
3.推技术成果“到家”,筑产学研用育人基地
采用导师引领、教师以及学生团队共同开展县域产业集群“到家”式技术攻坚,通过培训平台加强校企技术成果“共研、共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师资培训和育人基地。经过实践检验,建构该育人基地可提升教师科研创新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有助于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学生也可利用育人基地系统地融入产、学、研、用的实践性工作,从而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成为创新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4.选聘企业培训“行家”,精准定制培训内容
依据河北省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特点,根植于燕赵服饰文化,结合服装智能制造领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智能设计研发、技术标准制定的新兴技术岗位服装人才。特聘优质企业、高级技师,实现“以企助校、以校扶企”的良性双向循环。培训内容分为五个模块:
(1)国际化学术技术交流——助力国际化服装人才培养。发挥“国际名师+产业匠师”的“双导师”引领作用,开展国际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筑牢职业院校国际化服装人才培养平台,建立服装专业高水平教师培养、国际化服装人才培养对接的长效运行机制[5]。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线上着力进行先进的服装教育理念、服装设计理念以及产业前沿技术资讯的交流学习[6];线下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为河北省储备具有国际视野的服装设计人才。
(2)智能制造专家引领——助力服装产业智能化紧缺人才培养。数智化时代下,现代服装产业扩大内需的动力就是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7]。引聘服装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以培养掌握智能设计研发及柔性生产技术的服装专业人才为抓手,开展“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倾力培育燕赵工匠型“智能制造”服装人才。
(3)专业服装领域技术标准应用——助力特色人才培养。聚焦“职业装、学生装及功能服”三种专业服装领域,建立特色产学研用工作室。采用国际大师、产业导师、专业教师分类指导的方式,深入开展职业装、学生装标准的制定以及基于人体工学的防护服研发工作。引进国际先进适用的技术,并作为技能训练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产学研用”过程中,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为特色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和构建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4)基于新岗位、新媒体应用人才培养——探索就业新途径。关注服装产业新兴岗位,提前布局,培育新岗位应用型人才,拓展就业岗位。在品牌时尚买手实操、服装定制技术以及新媒体营销等方面进行实战培训,结合紧缺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新课程建设,引入服装“量化美学”课程,探索就业新途径。
(5)燕赵非遗服饰创新培训——助力服饰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以燕赵文化为基石,将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进行非遗服饰技艺传授和讲解,打造“非遗”服饰文创产品终端市场,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实施“技师+工作室”的培训模式,发挥非遗技术优势,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传承并创新燕赵服饰文化。
教学服务平台涵盖面广,与产业契合度高,可实施精准化教育培训[8]。在培训内容上,既要以国际化的名师讲座、产业基地的专家指导为基础,聚焦行业趋势,拓展国际视野,又要根植非遗文化,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在培训要求上,关注培育新兴岗位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实施人才精准化培养。由此可见,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既培育了高水平、创新型的服装专业“双师”,又兼顾服装专业学生教育和培养,构建了育师、育生的“双育体系”,可为服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9]。
四、创新“四维一体”培训管理模式
产业导师制实施了“四位一体”的培训管理模式,即运行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跟踪机制相结合,以及导师业绩综合评价一体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有监管、成果有监督、实践有跟踪的优化管理体系,保障产业导师制的良性运行。
1.运行机制
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打造校企“云课堂”。通过特聘专家开展讲座、研讨或者沙龙讲解产业现状、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定期开展校企互动、职业讲坛,固化运行机制。开设实践训练、企业考察锻炼等环节,并根据具体环节弹性安排课程体系及学时,这不仅能全面提升双师教师服务产业的实战技能,还促使学生在研、创、学、练一体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知识与能力构建,实现师生改革创新意识的养成[10]。
2.管理机制
结合培训目标实施“导师学员互评、管理机构监管”的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导师分级评聘。对合格的学员,校企共同颁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学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经补考仍不合格的,取消下一学期学习资格。同样,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或评教较低的导师不再续聘。
3.监管考核机制
成立校企联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实施过程评估与成果评估。建立双向互动跟踪机制,实施“双向流动+双重跟踪管理”,即导师所在产业或企业与参训教师所在学校实施校企互聘、双向流动;根据培训内容要求企业和院校都需负责学生岗位培训、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实施双重服务管理的跟踪指导管理机制。此外,学校职能处室也需联合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与项目成果进行评估;针对特聘导师建立考核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方法,对其培训、教学、产学研用各环节的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针对参训教师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方法,并对其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考核。
4.跟踪机制
(1)双向交流互动跟踪。在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监管下推进特聘导师“双向流动+双重跟踪管理”的跟踪指导管理机制,把岗位安全操作等方面纳入跟踪指导范畴,确保培训项目有序、安全、顺利地开展。
(2)课后培训还需在线教学指导。在线课程需要有平台互动,可有效利用智慧职教、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搭建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课程可向学员继续开放。在课程平台上导师可与学员进行答疑、作业评价、在线考核等学习互动。
(3)依据反馈意见进行培训方案调整。企业可不定期回访参培学校,了解并收集培训意见以及训后的教学组织、工作情况反馈。持续跟踪训后情况,进行培训成果分析,将总结训后的实际成效作为方案调整依据,进一步优化下一轮培训方案。
五、结语
通过探索和实施产业导师制,完善了适用于现代服装产业的人才培训体系,设计了校企双向管理模式。校企“人才链”衔接“产业链”,“产业导师”对接“院校教师”,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打通了产业与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校企长效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这种以产教融通为目标的产业导师教学模式,为“技能型社会”制度创新和建设提供了借鉴,也为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