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出场逻辑

2023-04-19钱美玲丁三青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谣言政治思想

钱美玲,丁三青

后真相时代,纷繁各异的信息充斥着复杂且活跃的政治舆论场,“信息政治”如洪水猛兽般甚嚣尘上,其中政治谣言作为一种“未经证实的消息”极易混淆视听,对国家政治安全、执政党的长期执政、社会政治稳定和公民政治认同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有政治便有谣言存在”[1],规避政治谣言危害,应在关注谣言现象的同时,深邃思考有效应对的治理逻辑。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基于思想交往的方式”实现治理效能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充分发挥应对政治谣言的治理功能。纵观政治谣言的应对之举,行政管控、法律惩治、技术封堵往往是辟谣的优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因非立竿见影的“延迟性”而在政治谣言治理中的功能被忽视或边缘化。然而,“对法律无法规范,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就要纳入道德范畴加以解决”[2]58。由是,秉持反作用于政治系统发展的自觉实践旨向,阐明政治谣言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议题,就成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和助力“后真相时代”政治谣言高效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谣言治理的内在关联厘析

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何以可能”,取决于政治谣言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存在与否”,厘析二者的逻辑关系是进一步阐释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出场及实现理路的基础前提。具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重要途径,还是把握政治谣言现象、破解政治谣言症候的特有方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过程也是自身得以不断发展的过程。

1.思想政治教育是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重要途径

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照内容。社会治理领域的短板掣肘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和完备性建设,进而触发相应领域的社会风险。谣言因何时何地产生、通过何种渠道传播、造成何种程度后果难以精准把握而成为一种不确定性的社会风险变量,应对谣言属于社会治理领域的实践范畴。政治谣言是一种个人或集团以特定的政治意图为指向,在没有事实根据或虽事出有因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对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进行有意诬陷、攻击和诽谤的政治传言[2]52。政治谣言的散播给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参与力带来严峻挑战。在保障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过程中,治理部门也应与作为“次带风险”的政治谣言做斗争,因为谣言的蔓延速度、渗透强度、风险程度并不弱于政治事件的社会影响本身。“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3],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包括,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政治行为、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发展,这与政治谣言治理的目标任务基本一致。从辩证唯物主义视之,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团结人民开展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成为“中国之治”的致胜法宝,并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新征程中继续发挥着强大功能。政治谣言治理是面向政治生活开展社会治理的具体指向。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得以维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成“基于思想的统领性和教育的目的性,本身是一种特殊治理活动”[4],继而成为治理政治谣言的重要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是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特有方式

任何一种治理途径都有其把握治理对象、解决治理症候、实现治理目标的独特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政治谣言治理,亦有其分析政治谣言现象、化解政治谣言危害的特有方式,这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和基本立场。思想政治教育发端于现实的政治生活,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政治认同是根本的目标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是一种基于思想交往的方式,它从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的流动的角度看待这个社会。”[5]根本上解码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与变革政治”的实践方式是“思想”之域。从“思想”层面观之,思想政治教育“解释政治”的方式在于从人的思想观念之维来认识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政治”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来推进政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以说服等柔性民主的方法改变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行为,这就决定了“作为治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等同于思想控制,也不等同于思想管理”[6],并且引领着其他治理方式,是政治生活领域的软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和软治理能力的重要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直抵人心的说服方式,能在整合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渗入”政治之域,发挥治理功能,及时规避政治冲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7]同理,应对政治谣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将给出其他治理途径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唱独角戏”解决治理对象的所有问题,而是与其他治理途径如行政、法律和技术等优势互补,为政治谣言的治理增添一种可行且与其他治理途径优势互补的“解困之道”。

3.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政治谣言治理中获得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变迁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上层建设领域的“意识形态政治”,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运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增强了社会系统活力,在谋求治理方案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背景下关照具体的治理对象,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治理新理念和新要求加以贯彻落实。同时,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治理理念与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提出期待,即在深度渗透和嵌入社会治理领域开发新课题,在破解社会问题中突显特有的治理逻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将政治谣言纳入其治理功能范畴,是回应社会系统的优化诉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有益体现。

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谣言治理的关联性,决定了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时代出场。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起到的有利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其对教育对象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效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实践外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整体彰显。参与政治谣言治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在政治谣言这一具体的社会治理领域得到应用,以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与能力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政治谣言治理中的出场形态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政治谣言的治理亦是如此,它的实现既需要制度之维的健全保障、法治层面的强制规约,也需要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柔性治理”,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不断“出场”秉持持续“在场”提出现实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维性,对于政治谣言治理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出场形态主要表征为预警防范、调节疏导、认识转化、保证导向和开发育人功能。

1.预警防范功能的出场,为提供政治谣言治理必要的把关屏障

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是有迹可循,故而“防患于未然”在现代风险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通过群体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的都是那些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基于此,政治谣言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自觉关注谣言的生成过程,准确研判所非议政治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舆情动态,为政治谣言的社会性散播提供必要的拦截屏障,及时采取措施规避谣言的政治安全风险。当社会成员针对政治领域发表情绪化意见,甚至可能实施过激行为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根据社会舆情所透射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于萌芽阶段。在政治谣言治理途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防范功能具体表现为:其一,做好政治谣言信息的监控追踪。监控追踪范围要广,特别是要加强对迅速化、大范围传播的谣言信息的把控。其二,做好政治谣言危害的研判剖析。对可能引发的社会舆情和社会冲突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剖析,掌握谣言所生发的负面政治态度或可能出现的政治心理倾向,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其三,制定针对政治舆情的应急方案。只有在第一时间阻止政治谣言的滋生散布,正确引导并化解政治舆情,精准靶向制定应急方案,才能做到及时预防和有的放矢地防控,为政府部门治理政治谣言、维护政治安全建言献策。

2.调节疏导功能的出场,为政治谣言治理提供稳定的政治秩序

没有稳定的政治秩序,就难以促进政治的有序发展;做好政治稳定工作,是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的重要保障。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不但需要法律等手段的刚性规约,还要有道德等方式的柔性引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决定其普遍且密切联系着社会成员,能够深入政治生活把捉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动态并予以引导,提升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政治冲突、稳定政治秩序、促进政治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善于依靠民主的力量化解矛盾,能够以适恰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与冲突;另一方面,在应对政治矛盾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政治协商和达成社会团结,有效防止政治矛盾的激化甚至恶化。在政治谣言治理过程中,民众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意识的晴雨表。政治生活具有严肃性,且专业门槛高,但是民众知识储量相对缺乏,容易在群体感染机制的影响下、在政治认知模糊状态下盲目地听信政治谣言。因此,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政治谣言进行舆情调控,使社会政治意识趋于正向化,在提升政治知识的宣传广度和深度基础上使民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稳定政治秩序中推进政治谣言治理的具体功能彰显。

3.认识转化功能的出场,为政治谣言治理提供系统的权威解释

解释的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亦称政治的诠释理论)指出,认识政治是变革政治的前提。对政治的诠释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视域促进政治发展”的前提,“解释政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握政治”的基本意涵。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须承担起对政治信息的解释澄明任务。“政治谣言之所以产生,并不断蔓延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权威、真实政治信息的缺失,或者政府对一些敏感政治事件的处理过程存在不透明和模糊、灰色的空间。”[2]56-57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转化功能,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纠偏人们既有的模糊政治认识,引导并转化到正确的认知轨道上来。正如一些思政学者所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前存在的解题低效症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廓清当下社会政治的基本面貌、缺乏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对政治现象的深刻剖析有很大关系。一定社会中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特征、转型社会中政治秩序的变迁以及其中出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政治问题,可以从“意识形态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加以诠释。反之,在政治谣言治理途中,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对谣言的澄清不够彻底,民众就可能对政治生活与走向产生迥然相异的看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因此,若要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回应并解答政治谣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构建一套具有权威性且逻辑自洽的政治解释体系。

4.保证导向功能的出场,为政治谣言治理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回应政治不仅要对政治现象做出权威解释,还需要对政治现象做出符合一定社会性质的价值评判,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作为一项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鲜明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其功能是辨别社会场域多样化政治价值观,筛选摒弃其中的消极、颓废、虚无等类别,并将一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给社会成员。在社会变革与矛盾凸显期,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对人们政治生活领域的保证导向功能,对人们的价值选择与践行做出合理引导,提高人的政治认识水平和政治参与能力。基于此,政治谣言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导向功能,就是要在政治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过程中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政治认识和行为引导到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上来,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渗透侵蚀。从这次新冠疫情中政治谣言应对的经历,我们更为清楚地认清了这一点。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由于一些真实准确的信息未能及时发布,未经证实的各种政治谣言借助新兴媒体潜滋暗长,国外媒体的歪曲报道更是比比皆是,渗入疫情谣言的各种虚无主义泛起,紧张、恐惧、质疑的心理和情绪在民众中迅速蔓延,所有这些都影响着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社会稳定。之后政府开始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真实信息,那些政治谣言背后的不轨意图逐渐昭示天下,社会成员的知情权得以尊重,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得以有序推进。质言之,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谣言制造和传播者,然而“谣言止于智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谣言动向,引导社会意识,为政治谣言的治理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

5.开发育人功能的出场,为政治谣言治理提供广泛的社会教化

强调政府、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参与,通过采用协商等方式“共治”社会问题并实现“善治”效果,是“治理”与“管理”的区别。社会治理要求公民个人对社会具体怎么治理达成共识,这就需要公民具有参与治理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在政治谣言得以传播的各种归因中,存在公民自身方面的问题:对谣言真伪的识别能力弱,导致来者不拒的轻信谣言;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无知无畏地以谣传谣;在道德层面的是非不分,导致毫无约束的扩散谣言;等等。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着力开发育人功能。其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尊重事实规律,反对盲目从众,自觉抵制别有用心的谣言蛊惑;科学而全面地看待各种的政治信息,防止思想政治观念的片面化和偏激化。其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教育:让社会成员正当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加强造谣传谣的惩戒教育。其三,社会主义道德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引导作用;规范社会行为,加快健全公民的行为规则,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行为规则的轨道,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政治谣言治理中的实现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政治谣言的治理是一项融入政治生活的自觉实践过程。作为一项治理政治谣言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一般实现理路是“生成政治谣言治理的内在结构―介入政治谣言制造的社会场域―面向政治谣言传播的具体受众―廓清疫情谣言接受的认知迷雾―增进疫情谣言识别的主体自觉”。

1.生成政治谣言治理的内在结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且结构主义进一步指出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予以整体把握而非割裂看待。这就要求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应在系统论的视域下把握复杂的结构之维。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结构中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也是更大系统即社会系统中的系统”[8]。但是,目前学界大多从社会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结构出发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必须”承担社会治理功能,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组织状态和时空序列的内在结构证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何以生成”的逻辑理路欠缺。从要素的内在结构来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各要素在系统内部并非毫不相干的孤立存在,而都是在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并发挥着特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性要素包括主体、对象、载体、方法和艺术等,各个要素的耦合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作的可能性。因此,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的健全而有序运行,是确保其在政治谣言治理发挥功能的必要前提。

2.介入政治谣言制造的社会场域

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现实场域、虚拟场域、全球化场域更加复杂密切,呈现出新的实践格局,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报纸、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在信息化时代,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微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介入的新兴阵地,人们利用移动客户端可以便捷了解国家大事和政治信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平台并未因此隐退,纸质布告和通知、流动及固定的广播宣传在社区和乡村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社会场域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不足,阻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效治理政治谣言,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打破边界壁垒,强化多场域联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充分彰显新阶段“大思政”的“生命线”定位。尤其是,网络带来的虚拟场域的拓展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大众传播方式,“以往谣言都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它很难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把关人’会过滤掉大部分的谣言,但是网络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进入公共领域的渠道,谣言就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播”[2]55。因此,当前网络政治安全的维护向政治谣言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传统场域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力度。

3.面向政治谣言传播的具体受众

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群众史观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然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一刀切”是备受责备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之一,其弊端在于试图以统一化、“高大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多样化、开放性的现代社会。社会分化与整合使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交往实践呈现纷呈各异的样态,彼此之间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理念和精神世界的差异性和冲突性日益突显。如若“缺少对不同空间场域中‘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的需要关切,思想政治教育极易蜕变为‘宏观有用、微观无效’抽象的意识形态管控”[9],其具体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就难以显现。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的人”的具体状况,就能对一定社会的政治舆情作出准确研判、提出对策建议。同样,在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背景下,社会成员认识和看待政治谣言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方法应对纷乱复杂的思想政治问题,必然使政治谣言的治理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政治谣言的传播场域,关注具体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接受者,通过把握谣言产生、传播与受众接受的深层原因推进“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的社会治理活动,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和必要性。

4.廓清政治谣言接受的认知迷雾

谣言来自人们对未知事件存在疑问而又未能找寻真正的答案,政治谣言传播亦多缘于政治事件的重要性及其含糊性。例如,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变化,我国及时优化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方案,这一政策调整科学且必要。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极易滋生政治谣言,其原因在于造谣者会顺应大众的疑惑心理,进而提供一个预期恐慌的答案。拨开谣言迷雾在于“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10]。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传播权威部门澄清事实的公告,并且做到最大范围的传播,为社会成员了解重大公共突发事件背后的政治谣言真相提供宽广渠道。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谣言治理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事实发出有理有据的观点,做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群众,廓清群众中不明所以然地接受谣言的认知迷雾。

5.增进政治谣言识别的主体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转变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域实现“政治认同”这一根本目标,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推进民主政治生活的实践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确保人民广泛参与政治是社会政治领域的善治诉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变思想政治观念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为政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建设人人有责、尽责、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彰显“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激发人们参与治理的动力,而且要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使人们把牢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增强社会凝聚力,创新治理方式并达成善治目标。从政治价值层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作出符合政治发展的实际行动,实现“政治变革力”。政治谣言产生于愚昧,亦止于智者。“善治”作为政治谣言治理的有效模式,内在对民主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其实现基础在于公民作为“积极主体”(positive body)真实而广泛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培养政治参与意识,激发政治参与热情,在政治生活领域推进“治理共同体”的预期目标。这一方面要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矩阵,利用新媒体手段持续宣传政治常识,提高公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公民辨别政治谣言的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要广开辟谣渠道和谣言举报平台,引导公众认识自身在应对政治舆论事件的责任和义务,全民参与助力政治谣言的防范与治理。

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上得以证成且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重要途径和特有方式。但是,“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11],柔性治理和刚性治理的协同共治不言而喻。政治谣言治理作为社会治理重要领域也要讲究辩证的系统协同思维,处理好柔性治理和刚性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政治谣言治理“有效性”的同时,应客观承认其参与政治谣言治理的“有限性”,通过系统思维和协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政治谣言治理实践,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整体版图中政治辟谣的“无影灯效应”。

猜你喜欢

谣言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