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
2023-04-19韩飞
韩 飞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实施途径,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越、人民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政训练、寒假“返家乡”、暑假“三下乡”等形式,其中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时间充裕、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品格和意志、有助于大学生体察工农商贸等乡村社情民情的优点。因此,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知识理论、实践活动相融合,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已成为新时代的新趋势。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的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为各行各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明确各自的位置提供了指导方针、基本任务和原则要求[2]。乡村振兴,关键是人,关键是人才[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教育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 年工作要点》等都明确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要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中。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职院校肩负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使命。基于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组织力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分析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探索“党团班”协同实践育人模式,以期拓展高校实践育人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探索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乡村振兴核心是乡村人才振兴,而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是教育,是对技术型农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法》(2022 年修订)规定: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实施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支撑乡村发展最为重要的人才源头之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是扎根农村谋发展的“新农人”主力军,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劳动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培育更多创新型、技能型、高素质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主动作为和重要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这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演进、静态评价、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5]。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更加重视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十大育人”,不断健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体系。其中,实践育人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价值导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6],是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道德在不断内化和外化的转变中获得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磨练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机警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并去改进,还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大学生的时代意识和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只有深入乡村,才能融入乡村,才能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塑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建立起担当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社会实践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型高校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探讨
(一)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内涵诠释
“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旨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团建工作为基础,以创新班级建设为落脚点,联合党建、团建和班建一体化,同时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军政训练、专业综合实践、暑假三下乡、寒假返家乡、岗位实习、工艺见习、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着力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作为、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9],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国、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培养人才。
1.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新时代的全面发展观由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构成,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这一教育目的既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根本依据,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离不开建设党团班组织。高校党团班组织的结构完整、涉及面广,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对象,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作用意义非凡。学生在自行组织党团班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其自主思考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加师生互动、学生互助,为新时代大学生创造交流探讨、经验分享、锻炼能力的优良平台。同时,党团班作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载体,可以发挥其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灌输大学生优良的政治思想。因此,在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的共同引导之下,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鼓励大学生不断为创新驱动、智慧城市、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切实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0]。
2.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实践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中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1]。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作为高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主要的组织形态,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党团班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以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组织建设为载体、“三全育人”为抓手,强化“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班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助于培养素质高、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2],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工作重点、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立德树人是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根本价值,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即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开展专业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体察社情、体会民情,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特征,发展大学生的社会素养,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奉献社会,锻炼毅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是摆脱贫困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引领各界力量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强调“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有新作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目标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在应用型技能教育教学、技术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将科研成果、专业技术等元素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使职业教育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蓄水池”、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以职业化实践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党委、团委、班委三方基层组织主体应协同结对,健全组织机构协同效应,形成“党团班”发展共同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进一步推进党支部和团支部工作,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对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助力作用。
(二)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途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马克思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实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与实践总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进程中不能只注重“第一课堂”的教学,特别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更应积极响应时代主题,发挥教育优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有序形成 “第二课堂”的乡村振兴教学。通过举办多种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出符合学校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活动,察农情、解农忧,传播农业知识、技术、精神和文化,使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合理地应用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知识真伪,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弥补自身所学知识的缺陷与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也应确保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使社会实践教育主题和内容与专业教师教研、科研项目展开通力合作,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情况,以党建、团学为引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来,以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为教育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让所学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与运用,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以此来达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铸魂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14]。
2.创新实践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校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高校以党建为引领,承担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的责任使命,也是高等院校实践育人的关键,更是高等院校实现铸魂育人这一崇高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合理引入现代化技术,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不仅助力农村生产力发展。同时还可以将先进的文化以及健康卫生的知识送入农村,帮助群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活动能够促进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思想觉悟的提高,也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团委在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发动基层党团学组织的作用,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党支部选派优秀教师作为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组织带领学生走近农业农村,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给农村、农业、农民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我,提升能力,提高高校铸魂育人的能力和质量。
3.党团班一体化,协同铸魂育人
高校党团班基本组织应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利用党建带团学,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工作建设等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党校、团校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交流,创新党团班协同方式,丰富社会实践内容[15]。高校党团班基本组织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思潮,帮助学习政治理论,落实“三会一课”,可以利用微团课微党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当然,仅凭借单纯的理论灌输显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党团班基层组织还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充分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搭建“乡村实践”“农业种植”“禽畜养殖”“互联网+农产品”等更多的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另外,党团班组织还应积极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促使党团班三者在协同共进中切实提高实践育人的成效。
三、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校党委、团委等各级组织在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实践育人的成效不显著,影响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育人新时期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一)现实困境
1.协同育人体系系统化不高,缺乏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建设
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大部分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指导,特别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高校党团班之间因学科专业受限而缺乏紧密联系,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组织联动体系。个别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无专业特色,没有有效结合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进行定位,缺少对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研究;而且社会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实践条件也有所受限,导致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发挥。有一些实践育人的活动内容还会存在超纲现象,没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所学知识,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很好地达到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育人目标。
2.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契合度不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首先,有些大学生把社会实践当成形式化的作业和任务来完成,不太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形式,难以认识到其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低、消极应付的状态,不能真正起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其次,党团活动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大相符,比如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涉及理学、农学、工学专业,而对于教育学、文学、哲学、艺术类等大学生而言,有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反映实际所遇到的专业性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理解性错误,达不到实际的实践育人效果,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就难以通过实践进行有效强化。
3.专业型社会实践教师匮乏,评价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反馈机制普遍存在严谨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固守模式化的运行机制,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体制改革。大多数高职院校团委举办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实践教学效果等没有提出明确的考核标准,且评价体系也较为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与学生形成良性的实践育人互动,给予学生专业的、有效的实践指导受限;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评价方面,较为单一的实践路径和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二)突破路径
实践活动是创新高校育人方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为实现高质量“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做到“知行合一,德技双磬”,高职院校党团班各级组织应协同社会实践活动,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协同、构建正向激励、实施联动耦合,从组织管理、支持保障、评价考核、协同耦合等方面突破,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团班协同耦合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1.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权责明晰的党团班实践育人组织管理体系
随着各种社会新潮和“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实践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立德树人”育人需求。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团班各组织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秉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职业教育态度,由校领导牵头,协同校团委、宣传部、学生处、各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成立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团班组织管理、支持保障、评价考核、协同耦合等党团班各级组织高质量实践育人管理体系;由党支部牵头,协同团支部、班级等相关组织成立各社会实践工作实施小组,梳理责任清单,制定社会实践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强化管理落实,建立健全“课程化管理、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导向、党团班协同、多元化发展、立体化育人”的运行机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中层担责、基层创新,实现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实践育人创新工作体系。
2.强化组织协同,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支持保障体系
在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时因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社会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政府扶持不够等导致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需强化资源整合协同,健全实践育人支持保障体系。一是将社会实践育人纳入学校办学经费通盘考虑,加大实践育人投入保障;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配备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为社会实践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二是持续制定、不断完善社会实践育人相关制度,健全包含社会实践的动员、选拔、实施、保障、激励、表彰、宣传等在内的支持保障社会实践高质量育人机制。
3.构建正向激励,持续完善公正科学的实践育人评价考核体系
实践育人评价考核体系的形成和有效执行有利于持续维持和不断激励生成组织内在发展动力。对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属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的实践学分,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还可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与实践问题相结合,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提前培养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还可获得年度综合测评加分,认定“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星级志愿者”等正向激励;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是学生的传道受业解惑者,通过社会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可将已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技能素养,有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例如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农村产业振兴中,可以深刻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并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
4.实施联动耦合,打造党团班一体化的实践育人协同耦合体系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工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党支部、团委、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各个环节“无缝”协同耦合,覆盖其学习、工作、生活、实践的全过程;高校党团组织应强化联动耦合,与各级政府、企业、社团、家庭等组织协同联合共建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助力的社会实践育人生态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区等资源优势,从党建、团学、文体、环保、乡村振兴等方面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群众,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基地的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丰富实践育人的内涵和形式,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四、结语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使命。社会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实践育人需要从现实中找问题,在实践中寻规律,在创新中求突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可依托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组织力量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探讨并构建“党团班”协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重视实践育人新时期的现实困境,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协同、构建正向激励、实施联动耦合,从组织管理、支持保障、评价考核、协同耦合等方面突破现实困境,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团班协同耦合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贯彻落实党的高质量“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做到“知行合一,德技双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