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职后一体化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探析
2023-04-19赵子林,黄丹
赵 子 林,黄 丹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1]。近年来,为促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教师的培养方向。卓越教师的培养和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着力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2]。
一、基于培养目标推进一体衔接
卓越教师培养是一个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衔接的发展连续体。需要锚定“卓越教师”的培养方向不动摇,又针对各培养阶段有所侧重,在阶段目标的达成中实现过程衔接、发展进阶。
(一)整体培养目标的卓越追寻
“从对象的角度而言,教师教育是一项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性活动,人是出发点,更是目的。”[3]卓越教师培养所追求的是具备卓越师德师风、卓越学识水平、卓越教学技能、卓越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卓越师德师风。教师是影响人、培育人的职业,师德师风至关重要。卓越教师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上身先士卒,起表率作用。“教师的大德,主要体现在其胸怀与境界,能站在民族、人类的角度看待教育,有家国情怀,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格局。”[4]教师的公德突出体现在其职业道德上,要求卓越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潜心教书育人。至于私德,强调的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卓越教师应当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4]。
第二,卓越学识水平。卓越教师能够真正“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于其自身具备扎实学识。其一,精深的学科知识。卓越教师既要拥有博大的学科知识储备,又要善于自我建构与更新学科知识体系,并采取巧妙的方法将自己所吸收的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加工、转化、表达与讲授。其二,扎实的教育知识。卓越教师基于自身学习、生活与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反思、归纳与总结以获取教育知识,经由综合、转化而丰富教育知识,他们所掌握的是个体经验、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三者相融合的产物。其三,丰富的通识知识。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卓越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自身要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人文社科素养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卓越教学技能。首先是教学设计技能。卓越教师要能巧妙整合课标、学情,制定和设计科学的课时安排、优秀的教案与新颖的课件。其次是课堂教学技能。卓越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输出知识和价值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及时关注到教学情境的变化,善于打造生成性课堂。最后是教学研究技能。卓越教师自觉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适时汲取科研新成果,主动投身于教学研究,促成自身长足发展。
第四,卓越发展能力。卓越教师注重发掘自身的发展潜能,习惯在实践中反思与进步,擅于促进“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相互关照。他们自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将实践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既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又促使相关理论为之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二)阶段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在卓越追寻的整体目标的统领之下,卓越教师培养的阶段目标侧重于当下阶段的现实需求与有效衔接。
1.职前教育重培育
职前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基础环节,重在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的培育,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卓越追寻奠基。以整体目标的卓越追寻为鹄的,职前教育强调师德师风的养成教育、学识水平的夯实拔高、教学技能的基础扎实与发展能力的潜力发掘。
在专业信念培育上,引导师范生树立从教信念。注重未来教师气质培养,将角色转变意识贯穿培养全过程。在职业道德培育上,锚定师德师风的养成教育。其一重视课程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推进,优化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课讲授,开展名师讲座等。其二完善评价体系。综合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纳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完善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育上,理论层面关注师范生对相关学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层面引导师范生利用教师技能竞赛、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等实践机会开展教学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检验反思。
2.入职教育重适应
入职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节点,重在推进初任教师对于现实工作的适应,为卓越教师的卓越发展打通实践场域。
首先,入职教育重视初任教师对学校系统的适应。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初任教师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是对学校系统知之甚少,这便需要校方在入职教育期间做好相应安排,助力初任教师快速熟悉学校系统工作流程,明确自身实际定位,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其次,入职教育重视初任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适应。学校可组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一则老教师的指导有益于初任教师对工作单位的真实了解;二则观摩老教师的课堂有助于初任教师学习“怎样上好一堂课”的小技巧,汲取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巧妙方法;三则借助“师徒结对”促进初任教师较快融入教师团队,消弭进入新环境的陌生感与孤独感。
3.职后教育重发展
职后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阶段,重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需要,为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达成搭建平台。“教师职后专业成长的路径大致有二:一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一是通过职后教育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第一,职后教育着力满足在职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职后教育为在职教师提供解答疑惑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平台,提供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难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支持。同时,职后教育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教师也是终身学习的对象,也需要通过职后教育持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学会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教学创新,以此为自身持续的专业发展助力。第二,职后教育着力发展在职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与水平。职后教育指引教师发现、思考、研究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并借案例反哺职前教育,助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由此,通过职后教育,在教师教育与教学实践的统一中育师德师风、增学识水平、强教学技能,以成其卓越发展。
二、基于课程建设关联知行合一
卓越教师培养需要卓越的理论引导、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更需要卓越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服务于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以此为引导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是链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结构助力卓越教师培养阶段衔接;通过校地合作对接职前培育与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赋能卓越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一)“目标引领”构建课程体系,汇通生涯发展
课程体系作为育人活动的思想指引,规定着培养目标施行的方案设计,是培养目标的现实化与具体化。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建设首先在于对课程体系展开顶层设计。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围绕卓越素养的追寻,构建结构均衡、比重科学、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卓越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打通卓越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公共基础类、学科专业类与教师教育类的课程体系直接对应职前教育的目标需求。坚定的专业信念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坚实的专业能力是卓越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主要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规定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六个领域,各领域又设置相应学习模块和实施建议。以上内容的目的在于从职前教师的职业身份角度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进行培养,与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相呼应。但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更要体现先进教育思想,要主动打破“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卓越素养追寻进行课程设计,创设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引领下的课程体系不能只考虑职前培养的阶段需求,更需要考虑培养对象职后的发展空间。职后教师教育课程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助力卓越师德师风、卓越学识水平、卓越教学技能与卓越发展能力的目标达成。一方面,遵循从基础到前沿、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经验的逻辑理路以选择课程和编排课程。精选对于培养卓越教师具有重要作用与实际价值的内容,融合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及学科前沿成果,汲取儿童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新成果,避免同职前教育课程的重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与发挥教师自身积累的经验与具备的优势,发展深化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要求,助推教师应对现实困境、深化专业理解、累积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理实一体”优化课程结构,融通阶段衔接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实践效果取决于人的规划、安排和努力。因此,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将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纳入教学资源,助推职前准备与职后实践阶段的有效衔接。
科学设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构比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当前高校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而需要强调以下两点:一是健全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数量够充足、质量有保障的实践课程,确保实践教学安排前后衔接并阶梯递进。如在大一进行模拟教学,带领师范生踏入教学的大门;大二开始教育见习,聘请一线中小学教师作为师范生的校外实践导师,大三之后专业理论学习课程基本完结,高校组织教育实习为师范生提供真正着手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发布研习任务并组织师范生利用观摩研讨、专题研习、反思交流等方式完成教育研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同时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调查分析以发展其教育研究能力。二是推进教育实践全过程管理。高校要做到实习之前有明确要求与充足准备、实习当中有过程监督与针对指导、实习之后有考核评价与反思总结。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经验与成果,开设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实现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教师教育课程并不能教授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方法与技能,许多经验只有亲历者才有发言权。师范生本身缺乏获取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的渠道,学校可开设中小学教学案例分析课,同时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分析课的开设,其一是选择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复杂性的现实教学案例。代表性的案例利于师范生在实际问题中触类旁通,时效性的案例助于师范生对教学一线的情况的知晓,复杂性的案例益于拓宽师范生应对问题的思路与视野。其二是邀请各类授课主体。包括不同层级学校的一线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评委老师,与师范生年龄相仿的年轻教师等。其三是创设实操任务增强师范生的体验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播放教学实录或到中小学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开展现场讲课,检验学习成果。
(三)“校地合作”对接课程内容,贯通职前职后
卓越教师在价值层面追求多主体间目标一致化与培养协同化。构建高校、中小学以及地方政府“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校地合作模式是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的有益举措。校地合作模式重视“协同共生互促式”的多方主体协同,因而,关于卓越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需要主体间的协商对接。一方面要同国家教育发展需求和卓越教师培养要求对接,另一方面要与中小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教师需求对接。
一是要明晰校地合作课程协同内容。内容的协同有助于避免校地合作方式断层化,与培养对象同质化,校地合作以共同培养目标为基础,又进行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以培养出万里挑一的卓越教师。[6]在职前教育阶段,高校不但要将中小学作为师范生培养的实践场域,更要将中小学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地,以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为引领,以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为依循,以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实践经验、教学案例为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在职后教育阶段,一方面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是职后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为在职教师提供继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亲身体验教育科研成果在实际教学场景推广转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与发展是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关注点,能够满足教师参加培训的需要,提升职后培训的实效。
二是要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合作机制。地方政府科学统筹教师队伍规划与建设,预测规划教师需求结构与数量,切实做好教师需求和招生培养的衔接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着力推进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开发建设、教师教育队伍、实践培训基地、职后教育培训、质量评价等全流程协同培养模式,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示范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教研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校为实践基地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7]高校与中小学要加强衔接、优势互补。高校以中小学为基地拓展培养场域,壮大施教者队伍,吸纳教学案例,完善课程内容。中小学以高校作为人才储备仓,借助高校的优势资源培养新鲜血液、发展已有团队。同时,高校与高校之间加强校际交流合作,采用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交换培养与教师互聘等方式,引导师范生共享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基于数据平台促成资源互通
教育大数据的整合与发展,为卓越教师全程化、个性化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大数据对接与整合政府、中小学、高校数据中心,接收生源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师范生招生与就业。基于大数据平台完善课程资源,实现职前职后课程资源互通互补。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规范化数据库与搭建一体化平台,打通教师职业发展各环节,贯通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
(一)基于大数据互通高校师范生资源
教育部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招生就业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该环节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制定师范专业选拔标准,遴选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另一方面需要中小学、高校、地方政府三类主体信息对接,整合师范生成长数据,预测教育市场需求,优化卓越教师培养数量与质量。现今,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上述环节提供实践支持。
1.利用大数据促成中小学与高校生源互通
高校作为高层次的培养基地,是卓越教师职前教育奠基和职后教育提升的主要场所。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现实载体,既是师范生的输送方,又是师范生的归回地、卓越教师成长的实践场。由此观之,中小学与高校两者之间互通生源对卓越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互通教师信息,制定卓越教师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倡导推进多元化招生选拔改革,划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拔依据。高校同中小学的信息资源互通,以职后教师管理系统为支撑,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在岗教师群体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等级、发展过程记录及胜任能力特征等数据进行搜集、整合与分析,从中凝练卓越教师的素质结构与特征表现,为卓越教师培养设定专业选拔标准,从而遴选出真正愿意,适合且具有发展为卓越教师潜能的学生。其次,互通培养对象信息,完善卓越教师培养方案。卓越教师培养具有全程化与个性化特征,强调对培养对象的持续关注。利用数据平台,实现高校大数据中心与中小学大数据中心的学生信息传输,高校通过对师范生大学之前的教育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了解师范生前期知识基础、心理、生理、家庭状况、职业愿景等信息,为后续的全程化培养与个性化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互通实际需求,提升卓越教师培养实效。卓越教师培养的快速成长期在职后教育阶段,利用大数据技术互通高校培养方案同中小学教师需求,使高校“培养的”契合中小学“需要的”,以此帮助师范生在今后从职前学生平稳过渡到职后教师。
2.利用大数据促成地方政府、中小学与高校供需互通
一方面,高校要擅于借助国家、自身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密切同政府、中小学的合作,共享高校历年师范生就业数据,采集与分析中小学的岗位需求数据,实现对师资现状和需求的预测评估。基于这些数据,调整招生规模,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实现教师教育领域的供需平衡,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壮大卓越教师培养力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主动参与到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之中,拓宽和创新参与培养的路径。地方政府作为行政机构,主动作为给高校师范生招生就业提供制度规范与实践引导。发挥自身连接高校与中小学的纽带作用,创建三者共同使用的数据平台,实现地方政府规范指引、中小学现实需求与高校培养规格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师范生招生、培养与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实现师范生培养对教育市场的适应性同现实针对性的增强。
(二)基于大数据互通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大数据平台是一种通过内容共享、资源共用、渠道共建和技术共通等形式来进行服务的网络平台。现实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理实割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高校和中小学之间课程资源互通欠缺、阶段定位不清。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有益于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课程互通、资源互补。
1.大数据平台丰富职前教育之实践性课程资源
实践性课程是高校师范生综合素养形成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课程。卓越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实践性课程一是教师技能课程,二是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师技能课程内容中,高校借助大数据平台及时关注中小学的教学新变化,并针对教师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调整。信息时代,互联网进入课堂教学,智慧电子屏广泛使用。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则要针对此项内容进行相关讲解,而不是脱离中小学实际讲解已过时的内容。在综合实践课程开设过程中,高校借助大数据平台同中小学匹配资源和对接供需。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场域跃迁要求师范生从高校进入中小学,但往往出现师范生实习需求与中小学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针对此问题,双方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校与中小学的“供需”对接,让合适的人去到合适的地方,达成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双赢。最后,中小学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学比赛等视频资料是可贵的实践性课程资源,利用大数据平台上传、分类、整合、存储、提取相关资源,不仅选择优秀的、典型的作为案例纳入课堂分析,还可以将其共享于师范生充实其课下学习资源。
2.大数据平台供给职后教育之个性化课程资源
职后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核心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大数据为卓越教师职后个性化培养提供新路径。其一,大规模的线上课程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选择。如慕课上海量国内外高校各类课程的优质资源,教育部推出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多板块内容。其二,智能化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引导在职教师搭建自适应学习路径。数据平台基于自适应系统向使用者推送其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和适合的学习资源,切实提升用户即在职教师在线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完成率,大幅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能。其三,开放性的大数据平台打破职前师范生与职后教师的隔阂。在职教师既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取进修资源,又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平台转化为其他用户的学习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在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便于在校师范生和职后教师结成学习合作共同体,形成理论交流共享与实践锻炼提升的良好效果,益于职前与职后的现实对接和一体衔接。
(三)基于大数据互通教师专业发展资源
卓越教师职前教育重在对适教乐教的师范生进行就职准备性教育,做到职前卓越地培养教师;教师职后教育重在对在职教师进行发展提高性教育,实现职后培养出卓越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全程的概括,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整合、互通是各方培养主体通力合作以及依托统一数据管理平台的结果。
1.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电子档案袋
以大数据平台渠道共建和资源共用为视角,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电子档案袋。纵向上,统整政府大数据中心、中小学大数据中心和高校大数据中心,尤其注重将职前的高校智慧平台与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平台达成对接,由此统一组织与协调安排培养主体机构、学习过程、课程内容、教学管理等数据,有效整合职前与职后教育资源。横向上,首先,平台所记录的学习者的阶段性专业成长数据有助于培养主体为培养对象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指导建议。其次,个人参与电子档案袋的创建并掌握内容的开放权限,提供和完善多样化的材料,并且在创建过程中自我反思,在浏览其他档案内容的过程中共促发展。
2.搭建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研修平台
基于大数据技术,搭建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研修云平台。第一,协同职前职后培养主体,明确各自具有的优势,共享信息资源。高校位于理论研究前沿,拥有丰沛的理论人才资源、充足的理论资源;中小学是各种教育理论的实践场所,是教师的实践聚集地,具有鲜活的教学实践资源;相关政府部门则具有官方权威,传送与解读国家政策信息,给予方向指引。三类主体共享各自的优势资源,为研修云平台输送内容、完善构成。第二,调动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参与研修云平台建设。互通职前教育阶段培养对象和职后教育阶段培养对象的一手信息资源,优化研修云平台内容结构。接受职前教育的师范生分享自身所接受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内容、个体感悟等;进入职后教育的在职教师分享自身的经历、问题、经验等。第三,运用研修云平台实现卓越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对象的直接交流。研修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分享区”,该板块可供用户发布信息、讨论交流、学习组队等。以此实现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需求的自行匹配,进行突破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让职前教育支持职后教育,职后教育反哺职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