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参与防返贫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2023-04-19陈玉涛

滨州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陈玉涛

(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2016年6月26日,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部署推动高校教育扶贫工作,75所直属高校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106所高校和团体共同成立了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4所直属高校宣读了《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号召更多高校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到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履行自身服务社会职能,利用优质科技、人才、教育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现高等教育“扶志、扶业和扶智”,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农村稳定脱贫,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高校作为最主要的人才供给、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载体,是教育扶贫与防返贫的主力军,参与扶贫与防返贫既是其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更是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升办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地方高校办学模式具有很大灵活性与职业特色,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因而通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履行好高校的责任使命,开展好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技能培训、第三方评估服务等更接地气的活动,参加到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教育本身也兼具经济功能,地方高校的教育活动与产业经济的互动性更为密切,其本身就形成了特有的经济驱动机制,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他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工作中,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仍大有可为。

一、地方高校参与扶贫与防返贫的价值所在

教育可以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力、自我脱贫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相对地比别人贫穷,真正的贫困是获得某种基本物质生存机会可能能力的缺乏,贫困原因不能完全以个人收入、资源占有量、文化资本累积等因素简单进行定义,贫困必须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应该把能力的获得程度作为研究贫困的原因和解决贫困的机制来考虑。”[1]教育是摆脱贫困最基础、最根本的途径。教育供给不均衡、公共服务能力滞后是制约农村深度贫困的根源,是社会物质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诱因,是高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稳定脱贫战略实施中的主要发力点。贫困治理的关键在于扶智赋能,培育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力”,提升人的素养,完善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贫困地区的人们通过思维意识转化获得自我生存的能力,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形成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人的内生发展创新创造,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链条,最终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公平,这是一种内生式、标本兼治的扶贫脱贫方式,也是高校有效防止返贫、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核心职责。

教育可以促进贫困人口突破自我、实现创造价值。共享发展是我国强国之梦的重要理念,是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是完善我国社会发展各项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公平公正得以保障、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价值旨归。高等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模式,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造有利条件,可以把“外部推动”和“内生动力”有效结合,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促进贫困人口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突破意识,摒弃“等人送小康”思想,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群体智力发展和能力提升,使其成为懂技术、有能力、乐于创造、享受劳动的现代生产者。

教育可以提升贫困人口生活自信、自我价值指数。实现贫困人口幸福感是教育扶贫的最终目的,也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本质要件。贫困人口面对社会现状及自我价值实现时,通常会有较强的无助感与自卑心理,而这些消极心理因素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极大障碍。教育扶贫中的“智志双扶”,开启了人的心智,端正了人的态度,激发了贫困个体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催生了个体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力和价值共振,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活力。

因此,地方高校要服务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思路,认真思考自身使命和担当,立足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凭借学科和专业优势,找准“贫根”,辨证施治,全面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

二、地方高校参与扶贫与防返贫的实施效果

脱贫攻坚、防止返贫是全社会的责任,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高校的应然使命。学校类型不同,教育扶贫与防返贫的目标定位也不应相同。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特色,面向乡村实际问题,不断创新促发展路径,通过经济、人才、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投资,开展人才帮扶、智力帮扶、科技帮扶、文化帮扶,为实现长期有效脱贫和防返贫提供强大经济基础和智力支持,产生显著社会示范作用。

地方农业院校借助自己的适农优势,通过科技文化合作、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多种要素投入,协同推进教育帮扶、产业帮扶、科技帮扶等,大力开展针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培育了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为扶贫攻坚、防止返贫提供了优质劳动力资源,助力了农村产业良性发展,推进了农村贫困治理的进程。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优势,通过实施“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青岛、枣庄、菏泽、济宁、东营、滨州等地以智力帮扶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种植、畜产养殖、盐碱地生态农业改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帮贫扶困工作,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农民家庭自身的造血机能,保障了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地方师范院校牢固树立“扶贫必先扶智,扶智必先强师”的理念,通过帮扶当地基础教育教师业务能力可持续提升、选派品学兼优大学生顶岗支教送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到高校培训、优质课程远程教育等项目,传播先进教学理念,为孩子送来知识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了远大理想,提高了农民后代的受教育质量,最大限度遏制住了脱贫后再次返贫的可能。信阳师范学院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牢固树立“扶贫必先扶智”信念,结对帮扶贫困县潢川,通过捐资兴建学校、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派出大学生支教团、设立第一书记奖助学金、开办农民讲堂、繁荣乡村文化等方式,促进了潢川县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

地方医学院校充分发挥高校医疗资源优势,通过“培才扶医”,将当地医疗健康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施医疗医护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计划,向定点帮扶地区捐赠医疗设施、设备,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实时在线指导,帮助当地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等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互助和共享,显著提升了各成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了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湖南医药学院帮扶地区中药材特色优势资源,建设生物医药基地,大力引进医药企业投资,发展中药材产业项目,构建药材产业市场三级网络体系,打造成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农民增产增收明显。

地方职业院校通过开办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了帮扶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形成了防止返贫的内生动力。滨州职业学院千里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州职教中心,对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进行全方位帮扶指导,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怒江州输送了大量合格基层医护人员,改善了民族地区医疗整体水平,获得教育部高度评价。

此外,地方高校通过探索农村文化扶贫与防返贫新路径,帮扶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孵化农村创业文化与人才队伍、孝文化助力养老扶贫,将民族文化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的新路子,凝聚了民众的凝聚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贫困地区民众的精神风貌,树立了主动寻求发展的自强意识。这也为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开辟了新路,为产学研教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结出了累累硕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推动了高校学科专业内涵式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2]

三、地方高校参与防返贫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立足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助力地区防返贫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稳定了脱贫攻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存在功利化倾向

高校参与防返贫是其服务社会使命的充分体现,遵循了高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责无旁贷、顺势而为,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动。但在实践中,不少高校背离了教育帮扶发生、发展的自身客观规律,把帮扶当成了一种“时尚”和“运动”,动机则有对学校政绩和名声的渴望,功利化倾向突出。地方高校的教育帮扶行为往往由自发的主动性演变成了被动的行政命令性,由科学文化精神性帮扶转向纯粹的科技、经济性帮扶,追求帮扶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扶持,注重政绩工程,赚取公众眼球,偏离持续帮扶的价值追求。如,一些地方高校为体现社会形象,凸显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追求周期短、显政绩的效果,缺乏久久为功的动机,把教育帮扶当作一种政治任务或形象工程,直接送钱送物,追求立竿见影效果,“追赶超越”之风盛行,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功利化倾向愈演愈烈。有的高校甚至把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和学生的评优推先、学分修读与教育帮扶活动相挂钩,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动机。[3]

教育帮扶是通过多种手段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对人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不是短期“走过程”“摆现象”“求绩效”的行为,所以教育辐射下的防返贫活动,不应过分倚重短期的外部物力投资,应更多地考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让乡村振兴具有可持续性。

(二)存在同质化倾向

教育帮扶要秉持“需求导向”,首先要明确扶什么,建立详细准确的数据平台,摸清脱贫地区的实际需求,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性。当前地方高校教育防返贫同质化较为严重,主要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三下乡”与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培训、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如果不能深入了解脱贫家庭的实际需求,项目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不能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遴选特色课程,农业技术内容涉及较少,实用技能培训不强,结对帮扶还主要以捐款捐物形式,教育防返贫效果是不明显的。[4]

(三)存在盲目化倾向

在教育防返贫实践中,地方高校积极履行服务地方义务,投身教育防返贫热潮中,取得了斐然成绩。但许多高校在教育帮扶中存在盲目化倾向,对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认识不清、缺乏规划。一是定位、能力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盲目开展不擅长的教育帮扶。受制于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限制,一些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成本高,地方高校根本无法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也不可能模仿清华大学建立辐射全国的教育扶贫乡村教师培训项目,构建起庞大的远程教育平台,只可能立足学校特色优势资源,开展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帮扶项目。二是不清楚对象需要什么。地方高校与脱贫地区需要之间未能形成有机持续的机制通路,高校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不了解脱贫地区的实际需求,一厢情愿,直接影响了教育帮扶的效果。如“三下乡”送下去的文化服务与乡村生活之间存在错位,不能真实反映农村生产生活,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科技帮扶“一窝蜂来,一窝蜂去”,气氛烈烈但不接地气,背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没有土味没有作为。三是高校专家学者的研究不接地气。近几年随着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大力实施,地方高校纷纷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但引进的青年人才多为学术型教师,缺乏农村工作生活经验,“不事农”“不善农”,帮扶过程中不清楚基层需求,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也不愿扎根农村,“不安农”“不爱农”。

四、地方高校参与防返贫的路径优化

当前,地方高校参与防返贫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功利化、同质化、盲目化等一系列问题和难点,阻碍了防返贫向纵深发展。要切实解决好这些时下问题,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参与防返贫的有效路径,使帮扶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发展有机结合,促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淡化功利性质,增强人文品质

教育是反贫困事业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超越经济功利,从传统偏重经济资本的帮扶向包含人文关怀与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文化帮扶”转变。大学的精神在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营造高度社会文明,培养有教养的人。大学教育是“朝向文化的教育”,承载着文化传承的职能,发展一个能够传承和创新的文明,赓续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进一步说,教育的真谛是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导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使人成为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让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生长和发展,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愿望和希望,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所以,地方高校教育防返贫在重视经济和科技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文情怀,以人的理性、情感、道德来衡量,使德性的修习优先于利益的诉求,融合提升脱贫主体的教育素养和文化素养,这应是当前教育帮扶的核心和关键。教育的真谛应在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实现把人作为资源进行产出开发和把人作为文化人来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教育防返贫实践中,警惕急功近利的经济主义、科技主义、能力主义至上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努力营造崇尚教育的社会氛围,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避免高校防返贫活动中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流失。

(二)丰富内容和形式,激发主体的内生动力

“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农村防返贫治理体系的主体是脱贫农民,改变传统的“给予式”帮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转变其“等靠要”观念,把他们防返贫的志气“扶”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高校教育防返贫的核心所在。因此,要实现“输血”式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从以往的“教”为主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为主,引导脱贫人员主动学会生存技能,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普及力度,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融合,培养扶持对象的学习能力、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创造的能力。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功能,从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农技推广等方面或是通过升学、转换职业等多种形式提升脱贫人口的思想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其主体性文化的构建,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科学致富能力、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新农民,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质和个性,引导脱贫家庭主动发展致富,实现对其物质防返贫与精神防返贫的双重治理,构建长效“造血”机制,阻断贫困的“遗传链条”,培育强化防返贫的内生力量。

(三)完善长效机制,追求长期效益

教育防返贫具有长期性,要着眼长远发展,强化长线思维,完善地方高校防返贫的体系和机制,实现教育防返贫模式常态化,促进防返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地方高校要转变防返贫的功利思想,履行好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主动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提升乡村人力素质为突破口,打破当地居民的思维束缚,提升脱贫人口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帮扶地区民众突破自我、实现创造发展的能力和致富信心,使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帮扶契合互融,充分释放脱贫地区人力资本红利,为防返贫注入内生活力。二是高校要完善人才考核机制。要将防返贫作为一项常规重点工作真抓实抓,保持教育帮扶政策的稳定,完善相关激励、考核政策。改换围绕项目、经费和论文等数字化、功利化考评指标,充分认可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农业技术、农业经营、农村社会治理、地方公共事务等方面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提高一线挂职人员的待遇。鼓励青年教师投身乡村振兴,让其能够积极担当,牢固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服务农村治理的实践和创新本领,全心扎根农村、倾情投入,将振兴乡村的信念坚持到底。[5]三是要完善脱贫地区人才建设机制,提高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领导能力。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优秀的基层管理人才是保障脱贫地区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在防返贫工作过程中,要通过人才输入、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村基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切实改善脱贫地区的发展领导力。四是高校和脱贫地区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以高校帮扶脱贫地区发展致富为基准,实现高校优势资源与脱贫地区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反过来以优化供给侧、创造新供给来引导和释放乡村振兴需求,积累宝贵的教学科研素材,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