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无真实判断现象重审新闻的认识本质、价值和报道法则

2023-04-19吴晓春

关键词:宇航员真实性新闻报道

吴晓春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分院,浙江 杭州,310023)

所谓新闻传播中的无真实判断现象,就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在对一些新闻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即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也没有能力识别这些新闻信息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就将该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悬置而进行传播[1]。这一新闻现象的理论发现,显然深化了研究者对新闻传播认识本质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本文将根据新闻传播中的无真实判断现象,对新闻的认识本质、认识价值和如何建立更专业的报道法则进行理论探讨。

一、新闻的认识本质:真实性与无真实判断性的统一

在对新闻认识本质的认知上,以前的国内新闻理论界除了个别学者之外,基本上都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唯一属性,认为新闻的认识本质就是真实。其中大家常常所说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就典型地代表了人们对新闻认识本质的一种普遍认识。在大部分学者看来,只有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相符和,才是有价值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同报道对象认识客体完全一致, 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2]“离开了这个‘真实’,新闻当然‘死亡’,也就不复是新闻了。”[3]

这种对新闻认识本质的认识,虽然抓住了核心,却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其实并不全面。新闻具有客观真实性并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这确实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基本价值所在,但不是唯一属性。

在新闻实践中,追求真实是所有记者和新闻机构的基本职业要求和理想。“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并非所有的新闻信息都能够确定和判断出它的客观真实性,有些新闻信息往往很难断定出它的真假。换句话说,在新闻传播中其实还存在着大量的无真实判断报道和无真实判断现象。”[1]

无法识别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判断,这实际上就是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悬置处理,从而使新闻传播出现了无真实判断性。因此,这种无真实判断新闻报道,也可以称为真实悬置报道。

属性是本质的表现,往往也反映着本质。既然新闻传播并非只有真实性一种属性,同时还存在着无真实判断属性,那么仅仅用真实性去概括新闻的认识本质,既不符合新闻传播的实际,也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只有从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这两个基本属性来审视和界定新闻的认识本质,才会更全面、更深刻,才能得出更加科学的认识。

因此,如果从上述两个基本属性来看新闻传播在认识上的本质,新闻传播实际上就是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根据人类的需求,按照一定的职业规范和技能,对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和人类社会的一种认识活动和报道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以追求客观真实为目的,但其内容由于受到人的认识能力、社会权力和时效性的影响,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难以确定真实性的,甚至有可能事后被证明是虚假的。因此,在认识的本质上,新闻传播就是职业生产者在其能力范围内提供的一种有认识价值的参考消息。

新闻传播的这两个属性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本质,也非常符合人类的认识特点。一般来说,凡是人的认识活动都是以追求和获知认识对象的真相和客观真实性为目的的,但有的活动能够很快实现目的,有的活动却难以很快实现目的。这就使人的认识活动往往处于两种状态之中:一种是获得了认识对象真相状态,一种是没有获得认识对象真相状态。而获得了认识对象真相状态的认识,就具有真实的属性;没有获得认识对象真相状态的认识,就不具有真实的属性,而是表现为难以判断真实的属性。人类的所有认识活动都离不开这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也存在于人的所有认识活动之中。

就新闻传播而言,其在认识上的基本功能和使命就是行使它的监测作用,同时非常追求时效性,只要是对人有认识参考价值的信息,自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向人们进行传递。因而在新闻传播中,无论是获得了认识对象真相状态的认识活动,还是没有获得认识对象真相状态的认识活动,只要有新闻价值,往往都可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而不像人的一些其他认识活动如法律活动,通常会更注重认识的结果性和确定性。这就导致与人的这两种认识状态相对应的新闻真实状态和无法判断真实状态非常鲜明突出地存在于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之中。

而这恰恰正是新闻传播这种认识活动的本质,它体现了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自身鲜明的特性。

那么,新闻传播究竟何时表现出它的真实属性?什么时候又表现出它的无真实判断属性?这与新闻传播的具体认识活动和状态有着密切关系。

从新闻传播的认识活动来看,新闻传播对客观事实和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记者的亲身经历;二是新闻源的陈述;三是相关的证据材料。“即使全世界的所有记者昼夜不停地工作,也不可能亲历世界上的每一个事件。”[4]因此,大部分新闻其实都是记者通过新闻源的陈述和相关证据材料获得的,即使一些记者亲身经历的新闻事件,有些背景材料和事情的来龙去脉通常也需要向相关知情者了解。因此,在新闻传播中,记者对许多客观事实和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在新闻源的陈述和相关证据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闻报道就是记者对新闻源的陈述和相关证据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采信、认定的结果。并且,记者的这种对客观事实和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与法官通过证据寻找和认识事实真相十分相似,只是法官对证据的要求以及根据证据对事实的认定比新闻更加规范和严格而已。在记者的认识过程中,凡是客观真实性能够被核实验证的新闻源陈述和相关证据材料,就显示为新闻的客观真实现象,表现出新闻传播的真实属性;凡是真假一时无法判断的新闻源陈述和相关证据材料,就表现为新闻的无真实判断现象,从而使新闻传播出现了无真实判断的属性。因此,新闻传播中的真实属性和无真实判断属性,总是与一定的条件相联系,它完全取决于记者和新闻机构具体的认识程度和状态。

由此可见,从认识本质上来说,新闻传播其实是记者和新闻机构认识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有可断定真实性的一面,也具有难以判断真实性的一面。新闻虽然在认识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并不能盲信。

二、新闻的认识价值具有多元性体系

追求真实是记者和新闻机构的根本目标,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新闻传播认识价值的最高体现。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早已根深蒂固,理论界的研究也非常多,非常深刻。

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无真实判断性现象,却使得新闻的认识价值并非只有真实性这么简单。无真实判断显然不能等同于真实性,它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的是与真实性完全不一样的认识价值。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呢?

无真实判断新闻报道所带来的认识价值主要是它的探索性和启迪性。

在平时的新闻阅读以及业界的采访中,人们对新闻传播中的这两种认识价值还是有所体会和认识的,只是理论界的研究比较少,也很少有人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探究和总结,结果导致在人们的印象中,新闻的认识价值只有真实性,甚至还有人直接将新闻的认识价值等同于真实性,除了真实性之外,似乎不再存在其他的认识价值。

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人们除了追求真实性外,同时还有对探索性和启迪性的需求,并且探索性和启迪性往往又是深化认识、获得真相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重要环节。无真实判断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不确定性包括那些长期难以知晓和解开的谜团以及可能存在的虚假和谬误,却往往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和启迪价值,同样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比如关于SARS冠状病毒来源的报道,其不确定性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个谜团,难有确切结果。新闻报道想追求的这个真相是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密切相关的,科学发现若不能突破,就根本无法得到真相。不过,真相即使没有获得,SARS冠状病毒来源究竟是何物虽然难以彻底确定,但对病毒的寻找、分析和研究却具有积极的探索价值,也是获得真相的基础。特别是通过对这种探索的了解,人们也能够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困难、病毒所带来的危险,更能够激发探索和深化研究,同时做好各种防范工作。

而无真实判断报道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虚假和谬误,但常常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例如,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根据不同的权威新闻源给出了死亡人数的报道,结果没有一家与官方最后的统计数据是一致的。虽然人员伤亡数据发生错误,但爆炸的惨痛事实和大量伤亡的出现,却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存在和危害以及爆炸袭击的严重性,同时也促使人们对目前的社会生存环境进行判断与反思,并引发了美国发动长时间的反恐战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仅仅用真实性来概括新闻的认识价值,既是片面的,也是对新闻认识价值的简单化。新闻的认识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真实性。在整个新闻传播中,无真实判断新闻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性、启迪性等,与新闻的真实性一起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多元认识价值体系,而并非只有真实性一个方面的价值。新闻传播正是凭借这种认识价值的多样性,才能够在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把新闻的认识价值主要局限于真实性,陷入一种简单化的误区,关键原因可能就在于无真实判断报道给我们带来的是真实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明显不符合人们追求真实的理想。不符合理想的东西往往就很容易成为人们忽视的对象,同时也将无真实判断报道所带来的探索价值和启迪价值忽视了,从而导致人们在认识新闻传播的整体价值时失去了丰富性和全面性。

概括地说,新闻传播的认识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以真实性为基础并兼顾其他认识功能的多样化体系,其中包括探索性和启迪性。当新闻传播出现不能提供报道对象真相或者真实性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这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必然。而真实性之外的探索性和启迪性,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新闻传播中出现真实的难以确定性和不真实的时候,这种结果究竟能否避免,则是需要追究的。它不仅涉及人类的能力,还涉及记者和新闻机构的职业能力和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精神。如果新闻传播中出现的真实难以确定和不真实,没有合理性,是不能被原谅的。新闻传播虽然可以传播不能确定真实性的信息,但决不允许传播有能力判断出真假的虚假失实信息。虚假失实信息,永远是新闻传播的大敌。

三、新闻报道中把握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面临的难题

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的属性分析和划分,主要是建立在新闻作品和文本基础之上的,是对新闻作品和文本概括抽象的结果。但在这些作品的形成之前和生产过程中,它们究竟属于哪种属性,有时候却是难以确定的,往往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在具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经常会面临对这两类新闻的把握和区分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失实问题。

就可判断真实性的新闻来看,“新闻真实只有最终落实在可见的事实上、可证实的事实上,才在性质上属于新闻真实。”[5]这类新闻的主要特征,均属于可查证新闻,能够做到报道与客观事实和客观真相相符和。只要记者认真核实、查证事实和真相,进行准确报道,基本上都可以实现报道目标,从而生产出具有真实属性的新闻报道。

对于进行真实性悬置的无真实判断新闻来说,寻找真相却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正因为寻找真相困难,才出现了对真实性的悬置,从而采用无真实判断报道。但对无真实判断报道的认定,又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点,只有无法对报道对象的真实性进行判断时,报道往往才会转化成无真实判断报道。由于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每个记者和新闻机构在对真实进行认定的时候都有可能出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可判断真实报道当成无真实判断报道。另外,当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悬置而采用无真实判断报道时,这种悬置能否成立,是否还有其他疑点和可能性,也时刻考验着记者和新闻机构的智慧和能力。记者和新闻机构在对广阔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采访报道时,所面临的各种具体情况,通常相当复杂,甚至五花八门。

典型新闻案例如:“肉眼看长城”事件。20世纪6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以后,国外有宇航员声称用肉眼可以在太空看见中国的长城,于是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很多人对此信以为真,甚至我国有作家还将这一消息作为事实写进了作品《长城砖》,并被语文专家们选进了国内的中学教科书。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飞行后却出人意料地声称没有在太空中看见长城。关于能否在太空中用肉眼看见长城问题开始引起国内外的激烈争论。其后,我国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人类用肉眼在太空中是无法看见长城的。与此同时,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提议下,国内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了更改。

这个失实报道之所以能够出现和传播,就在于记者和新闻机构太相信宇航员的陈述了,并且没有对宇航员的陈述进行认真全面的甄别和判断。为什么记者和新闻机构没有进行甄别和判断呢?一方面,他们信任宇航员,宇航员作为当事人本身就属于权威新闻源。另一方面,由于这条新闻本身看起来很难进行验证,记者和新闻机构想当然地把这个新闻当成无真实判断新闻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毕竟只有少数宇航员才能进入太空,普通人包括记者在内,对于太空的经验根本无法想象,似乎只能够选择相信宇航员的陈述。或许正因为如此,记者和新闻机构放弃了甄别和进一步把关,不再思考其真实性问题。

但这一疏忽,却使记者和新闻机构忽视了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判断依据,那就是人本身的视觉能力问题,如果当时能够想到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条失实新闻了。

而宇航员之所以出现虚假的陈述,可能与其在太空中产生一定的错觉有关,故意造假的概率并不大。1972年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吉恩·塞尔南在2004年2月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专访时还依然声称能够在太空中看见长城。但最初记者采访的是哪位宇航员,现在已不得而知,记者当时有没有找多个宇航员进行核实,也不得而知,但这至少说明有宇航员在太空中产生的错觉里似乎出现过长城的影像,至于这种影像是不是地球上的中国长城,则另当别论了。特别是吉恩·塞尔南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还辩称,在太空中看地球是需要注意角度的,这也会影响宇航员能否在太空中看到地球。

而人的视觉能力本身,最终被证明在太空中无法看见长城,而且这也是科学能够证实的真实结论。倘若记者和新闻机构当时能够多思考一下,还是可以考虑到人眼的视觉能力有无可能性的问题。太空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毕竟非常遥远,只要凭借人们平时肉眼看远处物体的经验,就很容易产生一定的疑问。但当时的记者和新闻机构竟然没有产生疑问。一旦记者和新闻机构有了疑问,自然会去咨询相关专家,像这样的失实报道也就不会出现,甚至还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报道,比如:可以用宇航员在太空中出现长城的幻觉这个主题进行报道,并辅以科学家的证据。如果这样的话,不仅性质完全不同,而且也避免了失实。

这个新闻报道案例说明,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把握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属性,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和容易出现错误的事情,它时刻在考验着记者和新闻机构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

因此,如何根据这两种认识属性,找到和总结出一些报道法则非常重要,这既可以尽可能地进行准确报道,尽量避免报道失实的出现,也是对新闻认识价值的全面实现。

四、基于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的报道法则探讨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职业和行业,关于新闻报道的法则和职业规范,也开始逐渐地建立起来。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兴起之后,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和传播方面,新闻界更是摸索出了丰富的经验,不仅体现在不同新闻机构的专业守则中,也体现在不同国家的新闻记者协会和联合国的公约、规约之中,有力地保证了新闻传播的专业性和报道水准。

不过尽管如此,各新闻机构在如何追求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所制定的规则和方法不仅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普遍比较琐碎,有的甚至是通过举例来解决问题,缺乏概括性和一些原则性指导。记者个人的发挥余地也比较大,经验在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这也与新闻机构本身靠实践起家和立足,比较注重具体经验有关。

经验固然非常重要,但琐碎的列举通常并不能穷尽所有的实际情况。若从新闻的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进行归类,然后再进行划分处理,形成理论法则,就会更有专业指导性。

通常来说,任何新闻报道其实都是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真相的获知,凡是能够获得事实真相的新闻,自然都具有真实性,并成为可判断真实性的新闻。由于这类新闻能够实现真实性,各大新闻机构通过长期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这里就不需要讨论了。如果概括其最基本的报道法则,就是通过核实、查找、验证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实现新闻真实的可证实性,以保证新闻报道与客观对象和客观真相相符。至于如何核实、查证和进行逻辑分析,新闻机构可以制定一些基本的指导规则。这类可判断真实性的新闻,都必定是核实、查证成功的结果。记者查证不清楚,或者出现错误,应该与记者的个人能力或者职业道德有关,需要进行追责。

对那些不可证实、难以确认真相的报道对象,则需要考虑进行真实性悬置,采用无真实判断报道。但为了防止失实,进行无真实判断报道是有严格条件的。概括起来,这些条件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记者和新闻机构必须对事实和真相进行多方求证、核实和探寻,并确保在当时条件下,对事实和真相的获得已经超出能力范围。只有这种情况才能够进行真实性悬置,采用无真实判断报道。

不过,对事实和真相的多方求证、核实和探寻,也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它并不是以某个记者和新闻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为标准的,而应以全体社会成员、组织机构的智慧为标准。

譬如在“肉眼看长城”案例中,失实的发现就出自一些社会成员和其他组织机构。有学者概括说:“自从十多年前媒体上传出美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见到中国的长城后,质疑和否定这种说法的文章和报道已经发表过很多次了。”[6]

这就对记者和新闻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记者和新闻机构本身可以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领域和各色人物,可以随时进行咨询交流,完全有条件借助各种社会智慧和力量进行判断。记者和新闻机构如何运用以及是否有能力运用这些智慧和力量则体现出记者和新闻机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高低。

其次,对事实的判断和认定,不应该出现任何有可能导致虚假的疑点和矛盾,也不能出现其他可能性,否则也不能进行无真实判断报道。

这里可以再看一下“肉眼看长城”案例。这条新闻传递的核心事实是:宇航员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上看见了中国的长城。从表面看,它是宇航员的一种经验,除了宇航员之外,似乎无法进行验证,再加上宇航员也属于权威新闻源,在一些新闻机构的报道原则中,是可以对其进行报道的,就像世界各大新闻机构援引美国国防部等权威新闻源对美国“911事件”的伤亡人数进行报道一样。但前者的陈述实际上是有疑点的。疑点包括:宇航员的陈述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幻觉?人类的肉眼究竟有没有能力从遥远的太空中看见地球上的物体?对于这两个疑点,记者和新闻机构通过咨询科学家很容易得到验证。一旦不能想到这两个疑点,纯粹将其作为无真实判断报道,就很容易导致失实,而且记者和新闻机构的这种过错,也是不能被原谅的。而后者的数据,则很难发现疑点,也不能很快得到验证,记者也没有能力和方法进行验证,当这一新闻作为无真实判断报道时,由于它明显超出了记者和新闻机构的能力范围,即使出现失实,也是可以被原谅的。

因此,在进行无真实判断报道时,记者和新闻机构务必保持高度谨慎,当不能对真实性进行验证和判断的时候,也不能出现任何有可能否定真实性的疑点、矛盾点和其他可能性,否则就有很大的失实风险。

最后,在表达上,记者和新闻机构应采用非肯定的方式。一般来说,当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可以证实和判断的时候,在表达上则往往都采用肯定的表达方式,例如:墨西哥总统第三次感染新冠,雌性大熊猫“丫丫”在北京动物园出生,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暂停在苏丹的援助项目等,都是采用肯定的表达方式,以显示对报道对象真实性的可判断性和确定性。但对于真实性无法证实和判断的报道对象,记者和新闻机构一旦进行无真实判断报道,就应该采用非肯定式表达。例如:树龄超5 000岁!智利或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中科院称尼古丁可抗衰老,长期摄入或可防老等,就没有对其真实性进行肯定和确认,而是采用了非肯定表达方式。

也就是说,由于无真实判断报道是对真实性的一种悬置性报道,其在表达的方式上,也必须显示出真实的非确定性。即使之后获得的真相与报道不符,记者和新闻机构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和追究。在当时的条件下,记者和新闻机构根本没有能力判断其真假,并且也没有确定其真实性,这样的报道只是供读者自己判断和参考而已。

无真实判断报道在表达上的另外一个非肯定方法,就是采用平衡报道,即:把对事实的不同陈述和不同观点,都全部呈现出来,并不对事情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但平衡报道,也是要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的,需要把陈述对象有明显漏洞和矛盾的地方剔除出去,不是各方说什么,都全部堆砌和呈现出来。

平衡报道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常用方式,既显示了媒体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也是无法对真相进行判断时所采用的一种比较妥当的报道方法,以避免失实。但对于能够判断出真相的事件,则没有必要去刻意进行平衡,否则,很可能会节外生枝,干扰人们对真相的清晰认知。

从无真实判断报道的大量实践来看,只有同时遵守上面的三个条件,才可以进行真实性悬置,采用无真实判断报道。这也应该成为无真实判断报道的一种报道法则。如果违背这个法则,一旦出现失实问题,记者和新闻机构将不能被原谅。

总之,新闻传播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真相,同时也是避免虚假,防止失实,尽可能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参考消息。由于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在新闻采访和传播中面对的问题千姿百态,复杂多样,如果从理论上把新闻的真实性和无真实判断性进行归类,形成不同的报道法则,并在不同的法则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报道规则,既有利于新闻传播的专业理论化,也便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特别是可以根据这个理论标准和新闻传播的特性、规律,对新闻报道的专业性进行审视和判断,科学地看待失实问题,并以错误是否能够避免、该不该原谅,来对记者的采访活动进行规范,对最后的报道进行评估。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猜你喜欢

宇航员真实性新闻报道
画宇航员
宇航员是怎样炼成的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贪玩儿的宇航员(下)
广告的真实性
我是宇航员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