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计划:助力大班幼儿的升学准备

2023-04-19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玉山幼儿园陶吕婷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小入学计划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玉山幼儿园 陶吕婷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指出:“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也就是说,幼小衔接的重点在于要积极做好具有关键素质的入学准备。该文件在教育建议中还指出:“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鼓励幼儿尝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逐步做到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家长帮助幼儿制定并实现不同阶段的各种计划,会让幼儿更有自主权和成就感。一个个计划的实现,帮助他们建立上小学的自信心,学会自主安排生活,成为有担当的小主人。

本文通过入学问题调查,密切关注幼儿对于进入小学生活适应的担忧,并通过开展“小学生××计划”系列活动,关注幼儿心理过渡、经验准备、幼小衔接以及后续多种计划的实施,帮助大班幼儿逐步了解和适应小学生活。

关注问题:从幼儿的问题解析内在原因

1.利用访谈、问卷等方式开展入学问题调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显而易见,不了解当前幼儿对进入小学的担心和疑问,不了解幼儿所处的实际状况,实施幼小衔接就必然是随意的和盲目的。只有明确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因此,我园分别对大班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入学热门问题调查。通过前期家长访谈以及与个别幼儿对话,我们初步了解到幼儿关注的入学问题主要包括:生活适应、需带物品、交新朋友、上学时间、教师态度以及上课内容等;家长提出的入学问题主要有:心理建设、一年级作息时间、知识补充(学习汉字和拼音)、报名和分班以及家长要为幼儿做的入学准备。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幼儿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再次针对这些热门问题的关注度进行集中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幼儿关注的上小学问题

图2.家长关注的上小学问题

2.收集对比数据,进行入学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收到41份样本,从问卷数据上来看,幼儿最关注的前三项问题是:能否适应小学生活(43.18%);能否结交到新朋友(22.73%);担心自己上学会不会迟到(13.64%);个别幼儿还担心自己吃饭慢时间不够用、上学时间和幼儿园不一样、上厕所以及学习难度增加等问题。另一方面,家长最关注的前三项问题是:小学报名与分班(34.09%);小学知识是否需要提前补充(27.27%);如何做好心理建设(18.18%);另有家长担心幼小衔接学的知识不够、学习习惯问题、规则意识淡薄以及个体差异性。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担心不适应小学生活的幼儿占比最高。

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对于小学生的起居及一日作息时间缺乏了解,即使家中有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但因没有亲身体验,仍会感到担忧和焦虑,内心缺乏自信;而半数以上家长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幼儿是否需要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小学的入学流程及分班机制,当然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步意识到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最重要。

生活适应成了大班幼儿最关注的问题,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大门,最紧要的衔接不是知识方面的衔接,而是生活习惯、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准备。《幼儿园指导要点》中针对“生活准备”的教育建议指出:“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续的衔接才能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节律。

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大班幼儿生活适应问题开展“小学生××计划”系列活动,从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开始,通过发现式学习推动幼儿喜欢上小学的内驱力,继而从心理上萌发上小学的愿望,并试图通过对小学生活的自主计划实现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良好的幼小衔接。

激活情感:用好奇心和内驱力催生幼儿的自主计划

1.加点催化剂——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好奇心

大班幼儿随着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这种好奇心,适时地激活幼儿主动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

第一,尝试主动提问。我们鼓励幼儿对小学生活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形成问题清单。

第二,大胆实践。我们鼓励幼儿通过调查、参观、访谈和录像等多种方式主动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第三,大胆表达讨论。我们鼓励幼儿大胆想、大胆做,然后再与同伴一起讨论、总结经验。

《幼儿园指导要点》指出:“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幼儿的好奇心如同催化剂,当幼儿对自己未知的生活以及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时,就会更加积极、投入地应对小学生活,同时幼儿也会更加主动地为设定的各项计划做好经验准备。

2.推动内驱力——激活幼儿内在动力,主动生发计划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发现法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我园的活动大多采用发现式学习,即鼓励幼儿主动观察、发现小学作息与幼儿园作息的不同之处。我们收集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大哥哥大姐姐的榜样形象在大班幼儿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幼儿观看后感触很多,有的由衷地夸赞,有的立刻产生了想要学习的念头,还有的幼儿则表示会马上行动起来。教师在讨论感受中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真切感受到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幼儿内驱力的推动,使其成为了计划的发现者——主动分享,主动发现,激活幼儿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加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作息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的节律。

主动计划:制定多种计划以便在行动中有效衔接

一、不同内容的计划,实现多重衔接

幼儿入学准备种包含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可见,幼小衔接的准备

是身心全面的准备,也是多维度的准备。在小学生计划系列活动中,幼儿尝试制定各类贴近生活和学习的计划,比如小学生早晨计划、睡前计划、阅读计划以及运动计划等,这一系列的计划将有助于幼儿更加自信、充实地生活。

图3.幼儿设计的早晨计划

早晨计划:小学生的早晨计划从“早晨”这个短暂而紧迫的时间段切入,幼儿通过分享自己每天上幼儿园的早晨,调查比较与小学生早晨的不同,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和幼儿共同梳理主要事项(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餐、戴红领巾、整理书包、按时上学、晨读)制定早晨计划,养成自己的“晨间习惯”,最终让“习惯”成自然。

饮食计划:教师和家长积极支持幼儿制定一日三餐计划,让幼儿对食物产生喜爱和尊重。调查中一些幼儿担心自己吃饭慢等问题,于是我们通过饮食计划促使幼儿把“吃”变得更加愉快、更加自主,减少挑食,一定程度上提高用餐效率,同时饮食计划倡导健康科学饮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图4.幼儿设计的饮食计划

睡前计划: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幼儿学习新的知识,缺乏睡眠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教师和家长可以支持幼儿将睡前要做的事情分解成小事件,比如上厕所、洗漱、睡前安静活动,设定小闹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运动计划: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教师可以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制定一周运动计划表,也可以围绕某项运动作出相应的计划。比如,制定跳绳计划带领幼儿循序渐进地锻炼,鼓励幼儿勇于挑战自我,从而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阅读计划:书籍是人类伟大的财富。什么时间阅读、阅读什么类别的书籍,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思考和决定——制定阅读计划、亲子共读、分享阅读心得,进而助力幼儿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这些计划让幼小衔接的各项准备变得具体化、可视化,也解决了幼儿脑海中“上小学做什么”的疑问。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实施,可见计划必须具备可行性、操作性。在早晨计划中幼儿相互交流,及时发现计划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以此培养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不同的计划,培养了幼儿规律作息、坚持阅读、喜爱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计划,有利于幼儿产生再次制作和修改个人的早晨计划的愿望,使计划变成行动,从而又回归幼儿的生活。

二、循序渐进地实施不同形式的计划

计划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常规版计划、清单式计划、时间版计划、顺序版计划表、创意版计划表等。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形式的计划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空白的计划表更具趣味性,能让幼儿有更加主动的权利。幼儿在制定计划与实践计划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决定的事情,就要自己负责”。一目了然的计划表让幼儿步入小学前的生活循序渐进。

图5.空白计划表

图6.时间计划表

图7.行动顺序计划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个上学的早晨如果都能这么井井有条,那么这些大班幼儿就能更加自信地迎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如图6所示,小小的计划帮助幼儿获得多种经验,建立了积极的入学情绪,并初步树立时间观念,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图8.小学生的早晨计划

三、有效调整计划,助力不同经验的提升

1.从新鲜到熟悉——集体参观,熟悉小学环境

我园在大班上学期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到了下学期初和学期末继续安排实地考察。从初次参观的新鲜感,到重复体验的熟悉感,每一次参观小学,幼儿都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大班下学期,在“小学生的早晨”活动中,幼儿现场观察小学生早晨入校、打扫班级卫生以及早读等场景,从中发现时间安排不当而促使幼儿再次调整计划。我园还邀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开展活动,讲述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引导幼儿调整睡前计划等。只有多次实地参观以及多次幼小互动,才能让幼儿更加熟悉小学,更加向往小学生活。

2.从集体到个别——区域“云”游,模拟不同体验

除了集体参观,幼儿在区域中可以自主在线参观、云游小学。通过录制视频和视频剪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参观和了解小学。比如,幼儿调查、收集了自己哥哥姐姐上小学的早晨都做了什么,我们将这些素材制作成不同的录像,在区域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播放。这样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幼儿能够自主发现不少小学生的相关信息,如戴红领巾、早读、整理书包、早操等——从内心生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加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此外,教师所制作的视频能根据不同的场所进行分类以供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重温参观的场景,进而让幼儿对小学越来越熟悉。

联合家长:亲子互动实施计划促家园共育成长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有了计划才能实施,继而从思考到行动,再从行动变成习惯。如何帮助幼儿实践自己的计划?除了在园的活动,在家中继续实践自己的早晨计划尤为重要。《幼儿园指导要点》中“生活习惯”教育建议指出:“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时间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因此,家长对早晨计划的实施和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与幼儿共同将计划付诸于行动中。

1.共同关注计划的进程

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各类活动和实施计划——家长、幼儿共同体验计划、探索生活,体现了成人与幼儿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从而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幼儿园指导要点》中“学习习惯”教育建议指出:“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终身受益。”同时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指出:“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一个个计划如同小小的目标,家长和幼儿一起早起、一起阅读、一起跳绳……这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和和睦,更加有助于家庭共同做好入学准备。与此同时,一旦计划没有得到实施或是进程太慢,教师可以及时提醒。同时,作为共同参与和体验计划的伙伴,家长真切感受到了幼儿的成长,这个过程也能修正家长不理性的教育观念。

2.共同调整或完善计划

计划制定后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需要不断地讨论、分析及调整——因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幼儿在制定计划时候,一些问题可能被忽视了;另一方面计划中有些内容与现实产生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在早晨计划中,幼儿吃早饭的速度变快了,那么就可以适当地缩短。同时关于计划中某项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及调整,比如早晨计划中的整理书包环节,就可以和幼儿讨论什么时候整理更加合适;再如运动计划中,跳绳的个数随着计划的实施逐步调整等——可见,亲子共同调整、完善计划非常有必要。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好习惯的养成终身收益。一个个小小的计划为教师、幼儿、家长搭建了幼小衔接的桥梁。从自主计划到自主管理,将帮助更多的幼儿坦然、自信地面对小学生活。教师还需从幼儿关注的入学问题入手,提供多种参与小学体验的形式,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有效促进科学的幼小衔接。此外,教师还需指导家长逐渐转变育儿观念,更加重视幼儿在生活、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准备。

当然,幼小衔接是一项全面、系统、科学的工作,我们对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探究还在延续,如针对本次家长问卷中的疑问邀请小学校长或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专题讲座,为家长朋友们答疑解惑等。期待我们的孩子们能更加从容、自信地迈向小学的大门。

猜你喜欢

幼小入学计划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