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贸易的差异
——清代的归化城与绥远城

2023-04-18董亚飞郝丽妍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绥远归化军事

董亚飞 郝丽妍

(1.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平定县第四中学校,山西 阳泉 045000)

一座城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近代对于城市的认识与古代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城市最为重要的功能在于政治和军事功能,商业功能在两者之下。近代以来,商业作为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发展变迁中起着核心作用。多数近代城市的形成,或在原政治、军事重心的城市基础上发展成为新的城市,或在更适合商业发展的地区崛起一座新的城市。相较其他城市,呼和浩特城市的形成有着不同的路径,呼和浩特是归化城、绥远城和归绥火车站三部分融合的结果。归化城与绥远城建成于不同时期,但清代以来归化城与绥远城在漠南蒙古地区都一直占有着重要地位。

对于归化城与绥远城的研究,无论是从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建设或是城市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有大量文章对其进行详细论述。据笔者研究发现,在归化城商业环境恶化,而两城仍旧紧密连接,甚至于在清末已经达到“市街毗连,几无隙地”,“不异一城”[1]的情况下,归化城和绥远城仍没有明显的商业转移迹象,而此问题目前没有明确解释。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归化城和绥远城商业贸易和城市功能的差异化,加深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成的认识。

一、归化、绥远两城之地理认识

多数研究者在讨论两城的地理位置时,以引用文献资料为主,再结合地图作为参考,但此类叙述使城市的实际地理状况与文字割裂,缺乏一定的机理联系,不易使叙述有直接清晰的表达。

对于归化城同绥远城之城市建设、发展沿革,在多数文章中都有详细论述[2],在此不再赘述。笔者拟从整个空间角度,根据两城地理位置,结合外部周边环境加以介绍。

《土默特志》载“归化城在杀虎口北二百里,明代所筑,蒙古名库库和屯,周围二里,高三丈,南北门各一,外郭东西南三面,三门。谙达归顺改称今名。”[3]山西商人有“走西口”一词,“西口”一说为“杀虎口”,一说为“呼和浩特”即归化城。无论哪种说法,杀虎口和归化城均为旅蒙贸易的重要城镇,将西口延伸至蒙古地区归化城,足可说明当时商贸的繁荣。实际上,归化城背靠大青山,面朝小黑河,除背后外,三面视野开阔没有阻隔,拥有河流和较为开阔的原野,其地理位置深入漠南蒙古却又距离长城不远,具备成为古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较为理想的塞外商路沿线城市,这使得早期归化城同时具备了军事、政治和商业三种功能。康熙在亲征准葛尔前后对归化城又进行了修缮,并在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使得归化城贸易逐渐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雍正、乾隆时期,为巩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归化城西北2.5 公里处修建了一座军城,名为归绥城。相较于归化城,归绥城具备更高的军事标准,其背后紧靠大青山,东、西两边开阔地有限,如有敌犯,在东、西两山驻军并配合归化城互为掎角之势,使得归绥城仅面临东南开阔地一面之敌,进可攻退可守,并且相对归化城而言可以更好地避免受到小黑河水淹之患。整体来看,此地建城具备很好的军事功能。

民国年间,对于归绥城的地理位置评价为“东通张北,南凭长城,西通陕甘、新疆,北达蒙古、库伦,地势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而且形势开敞,土地肥沃,真是漠南塞北的一个大都会。”[4]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两城的布局进行空间上的分析后,可以看出,除了前人文章所言作战、政策、城市维护等方面带来的对于商业的促进之外,在整个西北近京地区范围内,归化城仍然具备非常良好的商业条件,绥远城则更为具备政治、军事功能,这使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既不是在原政治军事重心的城市基础上发展成为新的近代城市,也不是在更适合商业发展的地区单独崛起一座新的城市,而是“城”即绥远城与“市”即归化城(买卖城)独特发展和融合的城市。

二、归化、绥远两城之问题产生

在前人研究和文献资料中,有不少关于归化、绥远城发展情况的论述,但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首先将其发展情况列出,再谈及问题所在,进而做出分析。

结合归化城基本情况,从前人研究[5]可以了解到,在康熙以后,归化城城市不断地发展,使其城市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召庙及旅蒙商人等各方在其中起到的不良推动作用,使城市土地使用极不合理,导致归化城城内布局极为混乱,交通甚是困难。《蒙古及蒙古人》[6]一文记载:

上述这种城市土地归属蒙古喇嘛阶层和寺召所有的状况,对整个城市的外貌产生了特别的影响。首先是,一心想从城市的土地中尽量榨取钱财的喇嘛们极不愿意辟出空地来作为街道和巷子。因为,归化城实际上只有三条从北到南的大街——大南街、大召街和席力图街,以及一条从城中一直伸到城西端的大街——朋苏克街。其他所有的街道、巷子很少有超过一俄丈宽的,有些街巷比这还要窄。……汉族商人,即归化城的房产主,知道喇嘛对建造的宽大而美丽的房子在征收地租时要敲竹杠,他们就很少建造这种房子,而总是尽量用小房子将就凑合。这样一来,整个归化城都是一条条狭窄的街道,两边几乎全是简陋的小房。

绥远城情形与之相反。绥远城是一座以军事功能为主建筑的一座兵城,具备完善的军事和政治功能。但是,在乾隆朝之后,随着西北地区逐渐稳定,军备松弛,使这座城池的军事功能有所下降,城池居民各类消费比重变化较大。在乾隆初年刚建好不久,绥远城即出现了一些拆除房屋或者变价进行出租的事件,以便为其他居民提供活动空间[7]。绥远城建立后,随着地区的稳定,归化城商贸的不断繁荣,结合归化城城市布局混乱问题,绥远城由城市的军事、政治功能向经济功能进行着缓慢的转变。

此外,由于杀虎口、归化城等地税关征税,而绥远城未有税关征税,且与归化城相距仅数里距离,许多商人在商业活动时为躲避税收,逐步向绥远城转移。归化城原有面铺140 余家,已有80余家陆续迁入绥远城[8]。

综上,归化城较于绥远城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倾向,造成了两者的城市功能略有不同。归化城商业贸易较为兴盛,但由于归化城内外部各种原因下诸多问题的滋生,使得归化城商贸在向绥远城方向移动,既有归化、绥远两城之间地域的开发,也有向绥远城内部的转移。结合现有资料和前人研究,归化成和绥远城仍存在一些问题,即为何在众多因素影响下,有关绥远城的商业活动记载较少,传世文献也记载稀少,相关研究中仅有作者几句叙述且未标明出处。对此问题,笔者在下文作一简要分析。

三、归化、绥远两城之问题原因所在

通过前文叙述,了解了归化城、绥远城的差异,对两城大体状况以及问题根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商业贸易的严重衰落导致该地区经济不振,同时也造成了商业贸易有关的记载逐渐减少。当然,绥远城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以下逐一阐述。

首先,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归化城、绥远城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商业贸易的衰落。贸易衰落对其他因素存在着较大影响。归化城的贸易在乾嘉时期兴盛,并逐步发展到极盛时期。但在清朝后期,清政府遭受外敌数次侵略,被迫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受到侵蚀,领土遭到吞并,逐渐丧失了商业贸易上的主导权,各沿海、沿江、沿河口岸城市被迫开埠,内陆贸易逐渐衰落,海洋贸易兴盛,使得内地一大批陆路港口衰败。尤其是同光时期之后,西北地区的商贸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商业贸易下降,竞争力不敌国外先进水平,而清政府则变本加厉地剥削民众,使商业贸易同时受到政府和外商两方不平等不公正的对待。另外,左宗棠在整顿东土耳其斯坦地区时,向政府请求将运往西部的商品,尤其是茶叶,不经归化城而直接过甘肃转运至西部。清政府接受其建议,使归化、绥远地区的商品贸易量大减[9]。

此外,随着列强的侵略,天津等通商口岸的开通以及列强在中国的特权不断增强,这使西北地区与中国商人贸易的俄商等有了更多的贸易选择,同时外商还在中国直接办厂经营,导致西北地区商业贸易遭到严重的打击。之后该地区的商业贸易未能有大的起色。由此可见,归化、绥远地区商业严重衰落,减缓了归化城商业贸易向绥远城转移的进程,导致归绥两城没能转移商业并造成了两城市的差异化,同时也没能留下多少文献记载。

此外,在西北地区,由于清政府管理的松懈,以及清朝后期的动荡不安波及该地区,造成商路风险增大,安全性下降,沿途商业活动经常会受到威胁并遭受严重损失,造成商人的经营长期亏本甚至破产,使该地区进一步衰落。诸如,西北纷争造成的部分商路闭塞,国家动荡管理松懈造成商路上土匪劫匪增多,辛亥革命时期新军与清朝余党在绥远地区还发生了多次战争[10]。此外,还有俄国的不断蚕食和经济侵略等因素,造成了本地经济衰落,对此归化城自顾不暇,难以进行商业转移和融合。而动乱之下相关记载则更少。

另有,两城相距仅2.5 公里,在绥远城建立不久,归化城商业贸易逐步向绥远城扩张。在中间仅2.5 公里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贸易活动点形成,该路逐渐兴盛,并逐步向绥远城扩张,但由于归绥城作为军镇的限制,该条道路扩展速度缓慢。在北洋时期,时任绥远将军的张治将绕道于姑子板村的道路向南移拉直,在归化城旧城北门到绥远城西门之间开辟一条马路,并在之后很长时间内不断完善,从而加强了两城的联系[11]。随后,1921 年,京绥铁路竣工,使得火车站位于绥远、归化两城之间,三方形成了品字形的格局。围绕着火车站,形成了新的市民、商人的房屋聚集区,并逐渐修筑道路联通了归化、绥远两城[12],这使得归化、绥远两城逐步融合为一座城市——归绥城。而作为一个城市,对城内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划分,归化城与绥远城之间兴起的火车站,具备了发展长期商业贸易的根基。在此情况下,商人则不再执着于在绥远城内进行商业贸易。最终火车站的修建和归绥城的形成结束了归化、绥远两城的商贸转移,也使绥远城关于商业贸易的记载更加稀少。

四、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绥远城作为城市符合政治、军事目的的定位,相较而言,归化城的地理位置具备商业优势。而随着近代中国的变革,城市定位不再严格以政治、军事中心为标准。与此同时近代中国的政府政策以及遭受的战争、不平等待遇、经济衰落等,导致整个漠南蒙古地区的商贸衰落。此时的归化城没有与绥远城完成融合,而新的火车站修建,大城市化背景下的归绥城被设置,分区域、分功能的城市规划逐渐形成。最终,归化城没有融入绥远城,单独的绥远城也没有成为一座商业城市,而是组成了一座新的城市——归绥城。归化和绥远两城在大城市化下,走出了不同于政治、军事中心城市转型和另辟商业城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另一条城市发展道路——区域城市融合。

本文将笔者阅读文献资料和前人成果并发现问题直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仅希望通过此文有更多的学者关注绥远城商业贸易的研究,出现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加深对于绥远城和归化城乃至整个呼和浩特城的认识。

猜你喜欢

绥远归化军事
1928—1929年绥远鼠疫流行的经济影响
宽厚的“绥远方式”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