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灵魂洗个澡①
2023-04-18朱永新
朱永新
非常高兴参加苏静新诗教的研讨会。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给灵魂洗个澡”。这与我昨天在飞机上读到的一篇文章有关,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给灵魂洗个澡”。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介绍的也是一个从事诗教的人,83岁的叶嘉莹老人,她说她这一辈子都是为诗教而活着。
那么,如果今天28岁的年轻人,我想她如果也能够像叶嘉莹老人那样,再有50年、60年的时间为诗教而活着,我相信我们诗教的复兴,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是有希望的。看报纸的时候,我记下了很多精彩的话语,我想把它和大家一起分享。事实上其中的许多话语同时也是我们评价苏静老师课堂的一个很好的参照。
记者访问叶老的时候,她说: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医治唯利是图、浮躁病、空虚症的一剂良药,能够给人们的灵魂洗个澡。怎么样从事诗词教育?她说培养孩子们的诗词兴趣,可以用唱歌和游戏的方式来教他。不妨在幼儿园开设一门古诗唱游的课,孩子们会从中受益终身,而且可以使得我们的古典文化代代相传。
叶老先生在介绍自己经验的时候说:“我6岁的时候开蒙的读物是《论语》。”我称她为老先生,尽管她是位女性,但是我还是称她为叶老先生。但是她女儿上学的时候,背的是儿歌,她认为这些对启迪儿童的思想和知识储备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反而会浪费孩子一生最珍贵的、记忆力最强的一段时光。如果让他们背诵一些古典著作、诗词,他一生都不会忘记,随着他生命的成长,当他的理解力发达起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悟出其中的道理。
我觉得她这些话讲的实际上是在人的儿童时期尤其是低幼的时期,进行诗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诗词教育的重要方法。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人担心能不能教得懂。教不懂没关系,人生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就是小的时候,现在很多儿歌缺乏思想性又没有情趣,对孩子没有任何价值。
孩子们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去记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去记那些教辅书,我觉得是最无聊的——还不如让他记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会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而被他慢慢理解、体认。儿童学诗词,不一定用我们成年人的方法,而可以从唱歌开始。
叶老先生还说,学人文学科的,应当担当起将民族精神命脉传承下去的责任。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能够唤起人们一种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她说,经过千百年来的淘洗,千百年来的历史冲刷,传颂至今的优秀诗歌都是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而抵达精神世界的表达。
叶老指出,那些诗词的作者,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格,他们的品行,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都在他们的诗歌中体现出来。诗是千古以下的心灵和千古以上的心灵的一种交流。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造访,穿越时光的旧路,两个灵魂碰撞着,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在这个交流碰撞中,你能够提升自己,及时得到人生的启发。读诗歌,是一种绵延不断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相互感发。
她认为,现在的很多老师教诗,教诗歌作者、朝代、中心思想等知识,这是属于表面的教育,并不能让孩子们走进诗歌的精神世界。而她讲诗歌,注重的是诗歌中感化的生命,不光带着她自己的生命,而且带着古人的生命。她认为,诗歌是“活的”,是生生不息的。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也许是很难的,不现实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苏静的诗歌教育中,她已经把这样一种对诗的感悟渗透在诗歌教育中。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我们说这是最高层次的一种诗歌教学。叶老说,她相信古典诗词这份中华民族的遗产中富有人性魅力的存在,它完全可以成为现在的人的精神教科书。这份遗产蓄积了古代伟人的所有心灵、品格、修养。它能够帮助活在物质世界的人们,帮助我们的青年学生开启精神世界的大门。她说,她曾经亲自体会过诗歌里面生动的、美好的、高洁的境界。而现在的年轻人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够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都能够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引到里面来,这就是她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她说这就是她一个83岁的老人还在不辞辛苦地做的原因。
看完这篇长篇报道,我非常感动,我给苏静写了一句话:“给灵魂洗个澡。”我一直说,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世界,另外一个是精神的世界。有个很经典的笑话:一个记者到西北去,看到一个小孩没有上学在放羊,就问他你为什么放羊。孩子说,家里没钱要赚钱。为什么要赚钱啊?赚钱讨老婆。讨老婆干什么?生娃。那么生娃干什么呢?生娃放羊。尽管放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纯粹的物质生活的一种循环,而作为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
我觉得,诗歌就是精神生活的一个最高的境界,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你看那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那些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它最精致的语言是诗歌的语言。在古人唱和的过程中,在古代文化传承这样一个长河中,我觉得如果没有诗,讲话的时候说不定就很乏味。我们在形容一个人讲话精彩的时候,我们都会说他使用了诗一般的语言……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实质上是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最重要的方法。孩子们幸福地出现在课堂上,就是魅力课堂的本质体现。所以无论课堂怎么变,都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这始终是魅力课堂的本质。苏静的课之所以非常成功,就在于她始终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始终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