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人文外交实践路径探析
2023-04-18葛倩
葛 倩
(东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中交出大国外交的精彩答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以大国身份开展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外交活动,目的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只服务于中国人民,同样服务于世界人民、服务于和平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外部条件开拓了新思路。
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创的中国外交理念,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被称为中国外交齐头并进的“三驾马车”。新时代中国人文外交是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的体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足以证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极强的实践性,为我国软硬实力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人文外交不只局限于文化上的对话,更多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外交战略目的,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文明推广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文外交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心灵相通提供了新途径,使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加深,外交举措的良性互动增强。
一、人文外交概念及特征
(一) 人文外交的概念界定
“人文”一词在《辞海》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的提升,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占比越来越重,在国家综合国力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夹杂着意识形态的文化输出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世界人民的价值观,使他们可以理解甚至接受他国的政策与行为。
人文外交是将人文与外交活动结合在一起,用人文精神去潜移默化地感召他国,以达成某种外交战略目的,如:提升软实力、改善本国在他国的印象等,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人文外交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各国人员交流、卫生领域的外交、教育领域的外交、文化领域的外交等。这些人文外交活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推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心灵相通,增进彼此了解与沟通,增强良性互动。人文外交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在思想、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通过鼓励和支持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渐进性地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文明推广目的的外交活动[1]。
(二) 人文外交的特征
人文外交有别于传统的以利益为中心,以权力为原则的政治外交,为我国外交工作开辟了一种新视角。从本质上来说,人文外交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非利益化外交,落脚点在于影响和争取人民。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不同时期的人文外交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及制度举措,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外交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文外交精彩纷呈,发展迅速。整体上看,人文外交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1.战略性
首先,这种战略性体现在人文外交可以健全软实力文明体系,实现文明推广的战略目的。国外学者认为人文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霸权,实则不然。人文外交是在各国文化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一般的文化交流相比,人文外交的目标更宏大,范围更广。其次,这种战略性体现在人文外交可以实现我国软硬实力均衡发展上。软实力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不同价值观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是软实力的关键问题,把发展软实力置于战略高度有利于实现国家总目标,大力发展人文外交渐进性提升我国软实力,对增强文化吸引力、塑造良好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灵活性
人文外交涉及范围广,具体形式灵活,卫生外交、体育外交、教育外交、旅游外交、文化外交等都是人文外交的表现形式。相互尊重是基础,遵守各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习俗禁忌是人文外交的规律,一味地追求形式创新是不可取的。人文外交更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遵守文化规范的同时,通过相关外交活动加深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展现国家风采,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心灵相通。
3.持久性
人文外交的持久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外交项目活动本身需要的时间周期长,中长期常态化项目居多,项目不断推进使得人文外交有条不紊发展。另一方面人文外交的影响力持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塑造中国正面形象,打破国际上“国强必霸”的逻辑,“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存续五千年的中国智慧,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二、新时代中国人文外交实践路径
(一) 旅游外交稳步发展
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旅游业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旅游的作用:“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3]旅游外交是指在政府授权和主导下,通过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鉴赏与其他国家开展的经济、人文交流,最终实现不同国家间价值观的认同和国家正面形象的构建,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形式。
旅游外交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主要有官方旅游外交和民间旅游外交两种形式。自2010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美国、韩国、东盟、意大利等国家互办“旅游年”活动,使中国的风土人情被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游客以更加积极的形象面貌展示在世界面前;“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2015—2017年连续三年开展“丝绸之路旅游年”,与世界分享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中、日、韩通过扩大旅游合作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和缓解紧张的政治局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带动了我国旅游市场发展,还加强了我国与其他友好国家间交流,推动国家关系向前发展,为我国树立积极作为的国家形象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旅游外交不仅使中国人民受惠,也同样让世界人民享受到便利。
(二) 教育外交日益活跃
教育外交,即在政府主导、组织或支持下,以对外合作办学为形式,以人才、学术、思想、文化等的交流为内容所开展的外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发展教育外交有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
教育外交以多种形式进行,取得了一些较为亮眼的成绩。与周边国家互派留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外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开阔视野;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国教育理念,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与此同时,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积极开展教育援助,中国对外教育援助内容主要包括援建维修校舍、提供教学设备和资料、派遣教师、在华培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等[4]。与非洲国家高校开展长期合作,在合作科研、学术交流、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越南等国普遍开展援助政府奖学金项目、商务部援外硕士学位项目。
(三) 卫生外交尽显大国担当
卫生外交是卫生健康和对外工作二者结合的产物,由政府主导,卫生健康部门或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协调配合,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人道主义救援或卫生合作的活动。卫生外交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具体体现。
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同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我国援外“光明行”项目是卫生外交的形式之一,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白内障手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恢复自理能力,同时将技术和设备引入这些国家。“光明行”项目作为一种医疗外交手段,深化了我国与受援国家在卫生领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扩大了我国医疗援助的效益和影响力。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病毒渗透到各处,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全球感染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疫情防控逐步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国是第一个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在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积攒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向150多个国家实施紧急医疗物资援助,援助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医疗面罩、测试剂、呼吸机等,派遣专家医疗组交流防治经验,分享新冠疫情的治理方案。人类已经是高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利害关系一目了然[5]。通过卫生外交,中国同其他国家分享疫情防控成功经验,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积极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了大国担当。
三、新时代中国人文外交实践经验
(一)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人文外交
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根基灵魂,人民至上是中国外交的力量源泉[6]。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果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导。党的集中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外交的源泉和根基[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界格局大变革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判断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人文外交,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二)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推广中华文化的同时,更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8]。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化和思想都应该被认同和尊重,与其综合实力无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是新时代赋予对外工作的历史使命[9]。推广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使更多外国友人对中华文化充满求知欲和探索欲,汉语、中国元素的服装、中国传统节日更加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无形中提高了我国文化的感召力。
(三) 坚持与时俱进,开辟人文外交新思路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国际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充分显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这要求中国根据自身需求结合发展实际顺应时代潮流并在外交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辟人文外交新形式、新思路。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大国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大国利益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也表现在大国责任和义务遍及全球[10]。疫情当道,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可以独善其身,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为积极开展卫生外交,将疫情防控经验分享给世界,向疫情严重、防控物资极度缺乏的友好国家捐赠医疗物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援助。这一系列举措增强了我国国际影响力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对我国的认同感,同时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献出了重要力量。
四、结束语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目标,人文外交体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式。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文外交实践精彩纷呈,人文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开辟新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献出了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