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拓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2023-04-18李晓云武敬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时代

李晓云,姜 梅,武敬杰

(吉林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时代最强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完整表达,是其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的第一次系统阐述。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它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蓝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赋予的新内涵。

一、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党的二十大明确深化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位,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现代化科学内涵的系统阐述,它“加快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丰富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方案选择,开拓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蕴含丰富的时代价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路向好提供了行动指南”[3]。

(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概念重新建构的中国元素

自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其重新界定以来,其热度一路飙升,而且已入选2022 年十大流行语和 2022年十大网络热词,追根溯源“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词汇。邓小平时期曾多次提及“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概念,也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但其热度远不及2022年之后。深究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在 2022年突然成为热点的原因,在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它既包括对其价值的新定位,也包括对其内涵的新定义。就其新定位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成就探索的高度凝练,它的生成遵循理论、文化和实践三重逻辑,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先进性、人民性、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展现了相得益彰的独特的中国风格,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感。

(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中国式现代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精髓,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天人合一、仁义恩厚、大同社会之精神滋养,这些流传千古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彰显了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是历史必然和现实需要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种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共同富裕概念新阐述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带来的贫富悬殊、平均主义或福利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赓续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4]。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愿景。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现代化,是依据中国独特的人口和自然资源禀赋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选择,绿色发展理念从理论上回答了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要求现代化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种和平认知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发出更多维护人类和平秩序的行动自觉,中国式现代化以“互利共赢”为交往准则,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疑难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支持。

二、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优势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资本逻辑批判的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塑提供了理论和思想镜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化的经典论断又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根基和理论基础,提供了全局式的方法论的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人类现代化发展强音,在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一般性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放眼世界现代化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子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在协调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提升,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新的飞跃。

(二)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培养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等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内容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特色教育资源,还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有益的补充;将中国式现代化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丰富发展,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中国式现代化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日常,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容的模范人物、典型案例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导向意义。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不断拓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进入新时代更加重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更加彰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这个中心、服务大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和实践中的角色定位、价值提升和创新发展,拓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政治领航、思想价值引领、素质培养等积极作用,不断充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 立足立德树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显示新定位

首先,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对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化的本质上也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6],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思想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与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通过培育和引领人的思想观念得以最终实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是为大学生提供重要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注重大学生的思想引领,首要工作是要教育大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听党话、跟党走,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富生动性和感染力。要教育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奉献和奋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教育大学生拿出实干精神做好每一件小事,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中去,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勇敢承担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教育大学生努力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把小我的奋斗融入推进伟大事业、担当时代重任的实践行为中去。这样,人的现代化的发展才能稳步前行,并朝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路向前。

其次,要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自觉摒弃错误思潮不良影响,涵养大学生道德品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青年学生在精神层面的规范和培育。而大学生正处在思想由起飞向远航过渡的“上升期”“三观”的确立,意识形态的形成,信仰的构建,都需要我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加强引导,精准施教,坚定其信念,净化其灵魂,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坚定信仰者、理论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 融入整体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类主体的互融共生

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衔接,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主要阵地,是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最新理论和理念的重要平台,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整合内化,不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倡导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通过理论教学、思想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生动的教学实践外化践行、融汇于大学生自觉的行动之中。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使新内涵新思想及时走进课堂。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贯穿于爱国爱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典型案例导向教育等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最新教育资源,还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爱国爱党内容进行及时有益的补充,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资源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涵盖内容宽泛、表达形式多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借鉴中国式现代化资源与表达形式,以多种方式,借助网络信息和自媒体技术,探索新方式和方法,利用新载体,把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剖析清楚,培养大学生的发展眼光,缜密的思维,着力于是非判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辩论教学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关注度,让党的最新理论成为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加强课程内容的系统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和引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包含的经典内容与案例,尤其是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夯实理论基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新。此外,在相关课程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讲座,邀请省市党校、宣传部、政策研究室等专家学者讲学,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新内涵得到系统的呈现和表达,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富生动性和感染力。

其次,注重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加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实践形态和教育载体。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我们带来了文化自信和精神滋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传承和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古代典籍造福万民的文化传承,从而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动力和文化力量。教师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中,应在调研中找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入点,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以实现入脑入心入行,帮助大学生实现知信行相统一。教师兼顾协调相关内容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平台阵地建设等问题,促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格局。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实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才干,促使他们了解国情,在基层实践中坚定对党的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三) 立足“并联式”发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彰显。我国现代化属于“并联式”的叠加发展,推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必然会触及社会深层矛盾,产生一些现实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及时研判新的形势,结合新时代发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在理论与实践中重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现代化治理逻辑”[10]。由此可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面临创新发展的新使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内外、课程内外、网络内外的大思政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个部门孤军奋战,而是需要高校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思政共同努力,全校员工都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密切合作、相互融合协同共管,同向同行、互通有无,为大思政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学校要逐步完善以党委领导的党政工团相关部门同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系统;协调思政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思政工作;建立相关考核评估制度,从总体制度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应用、活动保障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系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凸显创新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从立足全局视野、聚焦立德树人、深入挖掘新内涵等维度,解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把握时代脉搏,聚焦理论和实际问题,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突出政治导向,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时代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