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热爱到责任

2023-04-18马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晴隆县阿妹布依族

马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带领乡亲们把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值得称道的民族文化推广之路。

“能够带着身边的绣娘走上巴黎国际时装周的秀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非遗的美,一直是我的梦想”。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4岁的李利来自贵州晴隆,她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还是一名拥有十多万粉丝的时尚主播。近几年,她带领乡亲们把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值得称道的民族文化推广之路。

返乡创业

因为动手能力强,加上心思聪慧,李利很小就从妈妈那里学到了织布、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技艺。“在外闯荡多年,心心念念的还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2016年,带着梦想回到家乡的李利创办公司,走上创业之路。

“头几年很不容易,租的小作坊只有70平米,为赶订单,晚上常常是和缝纫机睡在一起。”李利说,得益于老一辈手艺人在设计上给予的帮衬和指导,一些创意产品一经上市,便引来商家和客户的追捧。“当时一直默默给自己鼓劲,一定把我们传统民族文化带出来,让小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2018年,李利把公司从创办地兴义搬回了老家晴隆县鸡场镇紫塘村,开始潜心挖掘传统布依族服饰文化,把老手艺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同时,她不断带着原创新品参加各类比赛、推介和展示。短短几年的时间,随着市场越做越大,邻里乡亲的手艺人在家就能赚到钱,李利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梦想已经变成一种责任,我身上承载着大家的梦想,有责任带领她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带动家乡更多留守妇女稳定就业,2020年9月,李利将门店搬到阿妹戚托小镇,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彝族特色小镇,这里聚居着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很多留守妇女会刺绣,她们的绣品非常精美,但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帮助她们。”李利的到来,带动激活了大家“指尖上的技艺”。

激活“指尖上的经济”

阿妹戚托小镇上的民族文化一条街,是晴隆县委政府在2022年初启动规划建设的,计划建成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就业孵化园。通过政府招商,李利带着公司品牌正式入驻阿妹戚托小镇新塘社区,参与到打造民族非遗文化体验街的建设中。“我的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如何把大家‘指尖上的技艺转换成‘指尖上的经济,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产品更好地融入现代消费市场,李利招聘了10名大学生,组建销售直播团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几个月下来,公司在抖音平台的粉丝超过10万,产品也远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省内各地。“大家见了我都说,你就是把我们民族服饰穿得‘仙气飘飘的那个主播吧?每当听到这些,我感觉很有成就感。”李利告诉记者,疫情过后,生产步入正轨,随着订单的增加,近期公司幾乎每天都在招收工人,以这样的规模,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千万。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公司已建成两个生产流水线车间,两个民族直播与培训基地,还有一个文化体验馆。”李利说,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阿妹戚托小镇留守妇女的就业,同时还有很多无法统计的间接受益的群众,“妇女姐妹们的‘指尖经济直接撬动了整个阿妹戚托小镇经济”。

赢取更大的市场

从返乡创业者到一个公司主理人,从一个几十平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一家现代企业,李利感慨万千,“感恩国家扶持,感恩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目前李利的公司已经成为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最大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孵化中心。

但李利有着更大的“野心”—“我始终坚信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阿妹戚托小镇是我们研发和创作的宝地,我们的产业在这里,产业发展的营养、血脉和根都在这里,但我们的未来在更远的地方。”李利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她们仍将以阿妹戚托民族文化街为营地,积极探索“互联网+实体”商业模式,不断拓宽销售市场,以产品为介质,对外推介家乡传统文化、美食、美景,“我希望把最具贵州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晴隆县阿妹布依族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看阿妹
晴隆县2021年老干、老教、关工委工作培训会
阿妹门前一树槐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苗家小阿妹
阿妹的心
民政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晴隆县关工委到三合村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