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2023全国两会

2023-04-18

商界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本刊整理了部分报告内容,为读者解读新时代、新趋势。

2022年来之不易的新成就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 %

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

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

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5.2%

经过8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

数字经济不断壮大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

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0万亿元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

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全国两会上,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一重要议程备受关注。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與政协委员们一同聚焦民生热点,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教育文化等方面如何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纷纷建言献策。

优化投资创新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国政协委员黄群慧认为,提振消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同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黄群慧:实际上,扩大内需最根本的,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需要更好地就业,通过就业提高收入,提高消费水平。还有一方面,要完善投资机制,创造好的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通过投资回报,促升级、保民生、补短板,使整个经济运转更加良性,更加可持续。

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韩雪松代表说,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韩雪松:从黑龙江省的实践看,突出产业规划引领投资、突出政策措施赋能投资、突出优化环境吸引投资、突出精准服务带动投资,可以扩大有效投资。在瞄准做强做优产业链,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同时,还要持续优化完善产业、财政等方面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刘忠范:全社会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从2.1%上升到了2.5%以上,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们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集聚到一起,对我们产业的短板,对一些“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

全国政协委员袁亚湘:我国要建成科技强国,要切实提升基础研究的地位、重视创新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王桂林:以原创性基础研究,推动引领性技术创新,带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疗领域的举措重点在于“提质”与“均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鼓励优质医疗机构通过托管、医联体等方式帮扶基层医院。通过大数据技术推进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以技术帮扶、业务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生,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义务教育均衡、职业教育提质、高等教育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集团校的作用,建立双向流动补贴制度,让城乡学校师资流动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张振连:企业里钳工、焊工等特殊工种的老师傅每年都有100多人退休,可招聘来的新人留下的不到一半,技能人才“青黄不接”。建议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要抓住重要窗口期,通过“真金白银”、暖心贴心的改革举措,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建议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多向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周边延伸。

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除了生育补贴政策,要从增加产假、普惠托育、妇女产后就业等多方面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张斌:新市民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租赁住房和首套刚需购房两方面。建议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在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的住房难题。

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村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陈力建议,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陈力: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研究实施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李发权: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建议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创新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将流域生态补偿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产业转移的一些政策,生态受益地区要与生态功能区建立义务性产业转移帮扶机制,推动全流域产业分布合理化。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学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因为传承有人、保护有力,让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小作坊、走向市场并大放光彩。要不断探索符合新消费习惯的市场供给,提升青年人学习传承经验,并在创作中融入展现时尚、健康风貌、有地域特色的元素,才能让文化产品走得更远、活得更久,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图片报道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