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仇”言和与“旧好”反目
2023-04-18枕星子
枕星子
公元前546年,晋、楚、鲁、卫、陈、蔡、郑等14国会盟于宋国的蒙门外。
这场盛大的会盟是在宋国大夫向戌的斡旋下达成,“世仇”晋、楚再次“握手言和”,被称为第二次弭兵之会或向戌弭兵。此后,晋、楚之间40余年未发生大的战争,而据《春秋左传注》统计,极力促成此事的宋国长达65年无大的战事,此外鲁、卫、曹各国也有四五十年的和平时光。
晋楚“世仇”
在30多年前的公元前579年,晋、楚同样在宋国的撮合下发起弭兵之会,同意停止交战,“凡楚晋无相加伐,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但晋楚争霸已久,第一次弭兵并未真的达成“弭兵”的愿望,可谓“世仇”的晋、楚依然摩擦不断,很快,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地区爆发战争。
晋楚争霸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战,这段时间晋国处于极盛时期,从楚的诸侯国也纷纷归附于晋。第二阶段从邲之战之后到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结束,在邲之战中,楚国大败晋国,楚庄王“饮马黄河”,势力拓展到中原地区,随后,“天下尽属楚矣”。第三阶段是从鄢陵之战到第二次弭兵之会,这一时期,“诸侯衰微,卿大夫专权”已成大势,晋楚两国都面临着内忧外患,无力争霸,弭兵成为了值得考虑的选择,而夹在晋楚两国之间,久受进退两难之苦的小国也极力促成和平。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的关系几乎是这一时期时局的缩影。历史学家童书业在《春秋史》中写道:“晋、楚两国的历史是一部《春秋》的中坚。”春秋五大战争有三次都发生在晋楚之间,无数小国缠绕在两国的战争与邦交之中,随势而动,频繁会盟。
最早,“盟”是指在神灵面前立誓缔约,孔颖达疏云:“约言曰誓者,以其不能自和好,故用言辞相约束以为信也。”春秋时期的会盟实际上是争霸的工具,是一种“有限的会盟”。春秋242年间的战争达483次之多,而在这些战争背后,朝聘会盟也有450次。
關于会盟,强国是想利用“盟主”地位实现争霸意图,弱国则是努力在夹缝中折冲樽俎,赢得喘息之机。正如第二次弭兵之会前晋国的考量,晋国卿大夫韩宣子(韩起)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晋国同意进行弭兵也是更担心如果楚国率先召集诸侯弭兵,晋国便会失去盟主的地位。
秦晋之“好”
战也频繁,和也频繁,这是春秋时期各国关系的常态。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是春秋各国邦交的唯一原则。除了与楚国始终缠绕,晋国还与秦国在不断的联姻与冲突中努力维持霸权。
“(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这是有记载的秦晋第一次联姻,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这段政治婚姻被视作“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世常用“秦晋之好”形容婚姻,多含褒义。但从一开始,“秦晋之好”就不单纯。就秦国而言,要想东出中原,东面的晋国是绕不过的障碍。晋国实力强大,和胜于战;对晋国来说,此时国内爆发“骊姬之乱”,更东面的齐国逐渐崛起,若要稳定局势,避免腹背受敌,与秦联姻是更好的选择。
联姻后的秦、晋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后世晋国的吕相回忆起这段时期,概括说道:“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婚)姻。”
秦穆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晋国发生灾荒,向秦国借粮。秦国“以船遭车转,自雍相望至绛”,相传,这次运粮船队从秦都雍到晋都绛,沿途数百里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留下一段守望相助的佳话。
但这样的联姻势必存在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讽刺的是次年秦国也发生了灾荒,向晋国求援时不仅遭到了拒绝,还被晋国趁机出兵攻打,爆发韩原大战。韩原大战中,晋国惨败,秦国获得河西之地,并与晋国第二次联姻。而秦国主动发起这次联姻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晋国的储君以便日后控制晋国,秦晋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随着“晋公室卑而六卿强”,秦晋邦交关系逐渐被秦与韩、赵、魏三国关系代替,“秦晋之好”也成为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