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素质拓展体系构建路径
——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
2023-04-17郭威利刘少英邢畅
郭威利 刘少英 邢畅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32)
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休闲体育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息息相关[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体育与服务类学科、管理类学科等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重视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复合型能力的培养[2];同时,针对休闲体育专业技能教授方面应全面化、多元化,运动项目选择和设计需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展开,注重多元化休闲运动技能的讲授,且从社会需求及实践运用角度出发,强调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3]。不断深化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研究,可以为更好地推动体育事业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1.1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下文中简称《规划》)立足空间属性和产业属性两大维度,抓住空间和产业两条主线,进行“空间规划、产品规划、产业规划”三大规划联动,通过优化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深度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宽旅游消费空间,从而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4]。空间规划中根据“高端化建设‘一圈’环岛服务设施、差异化推进‘五区’发展、精品推进‘五极’建设、特色化打造‘七核’先行”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开发滨海型体育旅游产品及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建设体育旅游小镇,举办国际性环岛体育赛事,打造国际赛事名城,创建热带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国际健康型体育旅游目的地、运动员康复基地、国际体育旅游论坛目的地、山地和海上休闲运动体育旅游区等市场地位。
产品规划中根据“大力发展沙滩运动、积极发展水上运动、优先开发四大主导产品、重点开发八大特色产品”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形成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海南国际马拉松赛、海南万宁国际冲浪大赛等各城市主要品牌赛事;差异化重点打造海南各区域沙滩排球、帆船、帆板、冲浪、拳击、国际象棋等赛事品牌;支持培育电子竞技赛事;树立体育休闲旅游品牌,打造全国人民休闲运动健身的“冬季基地”、国民休闲体育基地、国际休闲体育度假基地等市场定位。
产业规划中根据“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升级”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开展全民参与的户外运动旅游、海南特色、高消费的健身休闲运动旅游;传承弘扬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探索发展电子竞技等时尚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媒体传播行业;开发国际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等市场定位。
对《规划》中总体规划、具体举措进行梳理,明确了海南省体育旅游产品及产业的市场定位,通过分析,发现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中,体育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体旅融合发展、民俗特色挖掘、特色品牌打造、运动项目多元化、区域差异化、地域与自然资源优势利用等趋势明显。在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国际化、时代化、特色化、差异化及深度融合的鲜明特征。
1.2 基于产业发展特征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
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国际化、时代化、特色化、差异化及深度融合特征的显现,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南省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基于这一前提,从市场供需角度针对性分析休闲体育人才需求,明晰海南省国家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素质能力要求,使其能够适应海南省休闲体育人才的新要求以及社会变革的多样化需求。
基于空间规划、产品规划、产业规划中市场地位及发展特征,为满足产业发展及市场开发的需要,通过逐一匹配分析,发现专业人才需求可归纳为沙滩、球类、户外、水上、智力运动、电子竞技等项目的体育运动专业人才、俱乐部经营管理人才、社区体育健身人才、体育康复与医疗人才、体育运动教练人才、竞赛组织策划人才、体育营销及策划人才、体育财务管理人才、体育新闻网络人才、中外体育人文交流专业人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体育公共关系和商务谈判人才、体育统计人才、体育金融保险人才、体育科研人员人才、体育中介服务人才、体育法学人才、体育经纪人人才、体育影视传播及广告人才等20余类专业人才。
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可归纳为管理营销、组织协调、策划实施、对外交流、教育培训、商务谈判、康复保健、风险研判、宣传推广、科学研究、统计分析、财务金融、网络运营等15项多元化素质能力要求。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素质能力需求呈现出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特征,人才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知识技能,还需成为懂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宣传推广,可以跨文化交流、组织协调、风险研判的“多面手”。
2 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中素质拓展模块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基于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需求维度,素质能力培养供给不足
《规划》作为指导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指引,为海南省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服务海南省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休闲体育人才需具备如上文所述的15 项多元化素质能力。
在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拓展模块分为专业素质拓展与公共素质拓展两个板块,穿插于1~8学期,采取开展读书计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验式培训、志愿服务、专业调研、专业实践、大型体育表演活动、赛事训练与竞赛、校内外竞赛组织与裁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教学管理实践(协助教师参与)等方式,以及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或发表论文、参加非本校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习活动、进行海南省体育相关产业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训练指导、竞赛组织、培训服务、统计分析、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能力。基于海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需求维度,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素质拓展模块存在素质能力培养供给不足的现象。
2.2 基于人才培养系统论视角,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不紧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本科教学计划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中[5],深化教育教学第一课堂与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的双向贯通,不仅能实现第一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指导和实践作用,还可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技能及交叉学科知识技能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教学与专业素质拓展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学院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中,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模块(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大学英语、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公共选修,49 学分);自然科学类教育(计算机应用,5学分);专业基础类教育模块(体育学基础理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64学分);专业选修类教育模块(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体育专业服务知识与运用、体育专业服务技能与运用,14学分);素质拓展模块,分为专业素质拓展(参与专业调研、专业实践、大型体育表演活动、赛事训练与竞赛、校内外竞赛组织与裁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协助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实践,参与科研活动或发表论文,参加非本校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学习活动,进行海南省体育相关产业调查,10 学分)、公共素质拓展(读书计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验式培训、志愿服务,10 学分)。基于人才培养系统论视角,对专业教育教学模块与素质拓展教育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专业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目的匹配度不佳、素质教育占比过低、学期专业教育计划与素质教育安排关联度差等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高度协同、耦合不紧密的问题。
2.3 基于人才培养体系化理念,素质教育实施缺乏统筹
各学院根据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素质拓展项目安排计划,积极落实专业素质拓展项目教学。规定专业素质拓展学分为必修学分,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实际、爱好进行选修,参与实践。专业素质拓展项目的教学形式可灵活多样,可打破自然班建制,按项目组合,教学上可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重点通过教师讲解、指导与学生练习相结合[6]。同时由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共同出台《学生公共素质拓展项目(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及学分认定暂行办法》,根据其属性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社会实践素质类、创新创业素质类、文体身心素质类4个素质拓展类别。
基于人才培养体系化理念,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应在统一领导机构统筹指导下,按照部门分工合作配合、制度要求统一精确、队伍构成多元稳定、实践平台联络通畅、校内外资源丰富共享、考核标准合理科学的原则有序推进。通过对目前学院素质拓展模块的分析,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宏观指导及目标分解不足、素质拓展系统不兼容、组织形式要求模糊、考核标准理想化、项目开展内容重复等统筹性问题。
3 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中素质拓展体系构建的路径
3.1 成立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体系中枢,提供组织保障
为保障素质拓展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需打造一个协调、统筹和能够提升素质拓展工作质量的体系中枢,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工作团队,负责休闲体育人才素质拓展整体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管理、内容建设、创新研究、队伍建设、组织实施、资源整合、监督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中应包含教学、学工、思政、共青团、实习实践岗位负责人,便于降低沟通成本,形成高效沟通机制,这有利于学院根据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和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找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通点和耦合点,开展科学的素质拓展课程建设,且便于在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分工,从而保证可以充分发挥学院资源优势和师资力量,有序推进素质拓展工作计划并推动素质拓展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等。
3.2 优化素质拓展实施评价机制,构建体系核心,提供制度保障
以海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及发展特征为导向,基于学院办学特色及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实施的4 个环节,即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评价认证及强化社会认同,优化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素质拓展实施方案,建立素质拓展“设计—执行—反馈—调整”的动态闭环实施评价系统。通过开展全面调研,进一步了解海南体育旅游产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形势、企业需要、职业标准等产业前沿动态,进一步提升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引导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海南休闲体育产业市场需求,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针对产业前沿动态,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统领下和教师的指导下,做好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设计,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合理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并通过自我评价、学业评价、素质评价、能力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素质拓展效果进行评估。内循环评估后,应结合外循环评判(社会认同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社会评判),及时验证素质拓展计划设计和拓展训练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终,通过外循环评判结果反馈内循环评估,从而进一步动态调整评价标准、训练内容和形式、规划设计,保证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3.3 构筑素质拓展协同平台,丰富体系载体,提供平台保障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以实现真实沉浸式职业环境教育体验与岗位模拟为目标,构筑沉浸式素质拓展平台,在学期日常中有计划地分模块、分阶段学习,构建暑期小学期Ⅲ、Ⅳ等教学实践外的素质拓展实践机制,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打造社会实践平台,以实现项目功能导向,过程实践中以复合型能力应用为目标,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灵活应变、社会适应、心理抗压等综合实践能力;打造展示交流平台,以能够通过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检验为目标,组织多元化的竞赛和活动,丰富校企交流的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组织协调、策划实施、对外交流、商务谈判、风险研判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宣传教育平台,丰富推广宣传的载体,充分发挥先进示范、模范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素质拓展氛围。同时,可将沉浸式素质拓展平台、社会实践平台、交流展示平台有效串联贯通,培养学生的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网络运营等宣传教育及新媒体应用能力。
3.4 凝聚素质拓展师资力量,保证体系执行,提供队伍保障
为了凝聚素质拓展师资力量并保证体系执行,需制定明确的岗位要求和选拔标准,发挥学校师资力量优势,挖掘本校符合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具备专项特长的优秀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让其加入素质拓展师资队伍;同时,可借助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师资缺口实际情况及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聘请企业导师、行业专家等不断丰富素质拓展师资结构。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培训机制,为新加入的素质拓展师资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和实操经验等方面培训。建立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会、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素质拓展师资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结合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素质拓展师资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改进措施,确保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要求执行。
4 结语
海南省高校作为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供给的主要力量,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产品开发等过程中,应担负起休闲体育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责任和义务,着重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平台保障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休闲体育专业素质拓展体系构建,不断优化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顺应海南省的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市场、行业、企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