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视角下新能源车企风险分析

2023-04-17侯若玉龙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能源供应链汽车

侯若玉,龙昊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大力推进,以及电池和控制系统的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数据,2022 年,我国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为705.8 万辆和688.7 万辆,与2021 年相比,分别增长96.7%和93.4%,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从总量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 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全球经济局势复杂,疫情冲击和贸易摩擦等各种不确定事件的时有发生,都使得新能源车企面临诸多风险,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1]。基于此背景,文章从供应链视角对新能源车企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应对策略。

2 相关概念

2.1 供应链

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状组织,我们把它定义为供应链[2]。在供应链中,一般有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便是生产制造汽车的整车新能源车企。围绕着核心企业,供应链的上游有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企业。供应链的下游有经销商、零售商、客户等供应链节点。也有部分新能源车企省略的中间节点企业,直接对接客户。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由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充电、底盘、车身、内饰、外饰、其他构件等。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便由上述零部件的供应商、整装车厂以及下游的经销商和顾客组成[3]。

2.2 风险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时,会遇到一些无法事先预料到的但会对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事件,这种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期间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风险。企业要能够实施整套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评价五大方面,企业要真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应对外界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政策变动、社会环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成为其风险来源。供应链的顺畅运行对于新能源车企有着重要意义,识别新能源车企面临的供应链风险,有助于企业提前制定出应对策略,更好地进行市场竞争。

3 车企面临的供应链风险

3.1 零部件采购风险

供应链采购风险有意外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合同欺诈风险等。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最突出的采购风险来自于供应商断供风险。虽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也是全球体量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但新能源汽车依然需要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和基础元器件。任何一个零部件供应异常,都会影响汽车供应链的顺畅进行。尤其一些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如芯片,大多数车企是需要进口才能得到的,一旦有突发情况断供,便会影响新能源汽车正常的生产计划。例如,2020 年11 月,受日本和马来西亚的疫情影响,芯片供应商瑞萨的工厂停产,导致成品芯片供应不足,上汽大众被迫停产。同样由于芯片短缺,蔚来汽车从2021 年3 月29 日起曾暂停生产5 个工作日,并且公告称半导体的整体供应限制影响了蔚来在2021年3 月的产量[4]。处于供应链上游的零部件采购出现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零售都会受到波及。

3.2 生产制造风险

原材料和零部件准备就绪,新能源汽车便进入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中,整装车厂需要采用各种材料和设备来生产出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进行组装和测试。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电路板的制作。电路板制作的主要步骤包括图形设计、印刷、化学蚀刻、钻孔和电镀等。这些工序需要精确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此外,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进行组装,并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和实施,中间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整个生产进度。

除了生产制造自身的风险之外,新能源车企的生产还面临着不少来自于外部的风险。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虽然新能源车企的生产线已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但是仍然需要部分人工的参与。在疫情期间,受制于疫情的防控措施和全球疫情发展的不确定影响,新能源汽车制造存在随时停产的风险。如2022 年4 月,由于新冠疫情期间的高运营成本和负面影响,理想汽车的工厂停止运营或减产了一段时间。

3.3 物流运转风险

“零库存”这一供应链概念由汽车行业提出,也是所有汽车企业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新能源车企也不例外。现如今,部分新能源车企实行没有车辆产成品库存的生产模式。消费者在手机APP 上下订单,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企业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这便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明显的竞争优势——延迟制造。通过延迟制造,新能源车企可以实现客户服务更加定制化和个性化,但这同时也是对整个供应链的考验。在进行拉式生产和定制化生产的同时,需要保证产品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及时供给,避免缺货,才能使客户体验更好。新能源汽车有较多的通用零件,供应链上游企业通常为了规模效应而生产大量的通用零件,同时下游的车企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采购订单通常也是大批量的,而这些零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库存。新能源整车制造商往往需要建立专门的仓库来储存大量的零件,这些零部件产生较高的仓储成本,库存也会占用资金,使得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物流管理都面临不小的挑战[5]。然而如果减少零部件的库存数量,在生产制造时便可能会发生原材料短缺,影响正常生产进度,新能源汽车无法按期交付,影响客户服务水平。例如,在2022 年4月,因受上海地区发货的零部件短缺的影响,上汽通用五菱柳州工厂于2022 年4 月18 日停产,影响了原本的生产进度和订单交付,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4 风险应对措施

4.1 提高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的柔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外界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提高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柔性程度,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供应链柔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供应链不仅是物料链,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共享平台,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使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企业都能够知道最终用户和各级用户的需求,从而及时做出反应,满足用户需求,避免牛鞭效应的发生。

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预测。如今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多变,仅仅依靠上游企业的预测,往往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各级企业要协同合作,共同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据此作出采购和生产计划,实现按需生产,按需供应。

三是实行延迟制造,尽可能地将订单分离点向供应链前端移动,等到明确客户需求之后再按照需求进行生产,减轻库存积压的风险。目前,部分新能源企业已实现完全按订单生产。例如,蔚来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合肥先进制造基地,作为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按流程排队生产的新车都是购车者在手机APP 上定制生成的订单,汽车按照下单时间先后进行按序生产,生产线上前后每台车的型号、颜色、轮毂等都不一样。

4.2 提高产业聚集度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北、京津冀、上海等聚集圈[6]。全球化采购和国际专业分工虽然带来了成本优势,但是在面临疫情冲击等不确定性事件时,海外供应链部分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整体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因此,国家在战略层面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本土化、区域化合作。诸如东北、华北、上海等汽车聚集地区政府应加强协作,根据本地的行业基础,发挥地方优势,在国内建设出空间上高度聚集、上下游产业链紧密配合的集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从而防范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类似疫情的天灾人祸等不确定事件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保证国内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政府可以编制地区性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资源共享,推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搭建区域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建立区域性协同高效合作机制,共同研发国产零部件以代替进口零部件。围绕研发相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交流等活动都可以通过区域性的合作平台实现,从而提高新能源车企的创业创新效率。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结合政府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帮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汽车产业聚集区从传统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企业转型。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要优势互补,发挥自身所长,实现规模经济。

4.3 强化供应链控制管理

对新能源车企而言,要增强抵御不确定事件带来的供应链风险能力,一个重要事项就是强化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度,掌握关键技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受国外企业所制约。企业要加强科技投入,针对芯片、软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研发替代品,在现有的供应链成员之外,寻找新方案并抢得先机,在市场上形成技术壁垒,靠技术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供应链管理软件,实时跟踪物料流动,强化库存管理。实施ERP 系统,整合内部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优化供应链相关决策,通过技术整合,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应链效率,尽可能地以低成本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供应链,定期审查和优化供应链流程,并且探索新技术和方法,如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目前,处于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在相互合作时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共享问题。许多企业要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区块链的实施可以使交易中涉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分散地访问供应链中的信息,数字分类账户中的不同模块可以为需要这些信息的企业提供范围内访问。物联网可以让整个供应链环节更加透明,企业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跟踪各个作业环节的实时状况,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销售管理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作业管理。

4.4 建立供应链预警系统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可以构建一套基于不确定性事件触发的供应链预警系统,通过持续监控供应链动态,减少上下游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并避免因“牛鞭效应”导致的需求失真冲击。处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需要深入分析自己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情况,评估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交易流等环节,一旦出现反常情况,便会触发预警系统,企业便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此外,对于依赖单一供应商的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的供应源,寻找备选方案,特别是探索国内的企业替代供应商资源。新能源整车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大多数的资金和综合实力都比较强,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协同合作。当预警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与国内供应商和经销商联合,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攻关,尽可能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避免在世界贸易竞争中受到制裁,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提高在极端情况下的供应链韧性。

4.5 加大研发投入

要想解决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关键零部件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问题,国内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相关领域科技研发的投入,攻克技术难题。加大研发投入,首先是要重视新能源汽车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未来新能源汽车人才净缺口103 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3.7 万人,由此可见未来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和数字化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应当加强培养汽车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养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助力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其次是联合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对重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如自动驾驶和电池问题,加强在车辆感知、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远程控制等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以此保证国内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顺畅运转。

5 结语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当下社会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各种不确定性事件时有发生。新能源车企应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防范化解潜在的供应链风险,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世界的领军者。

猜你喜欢

新能源供应链汽车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