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2023-04-17

电视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监测

秦 平

(山西省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无线发射部,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加快,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所面临的潜在干扰因素趋于多样化。当前形势下,技术人员应立足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向,全面、有效把握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多方面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排除方法,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质效。

1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日趋多样化,传输效能和质量得以明显提升,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信息的多元化需求。目前来看,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主要包括光线传输、微波传输、网络传输和卫星传输等方式。不同的传输方式在适用条件、过程控制与传输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择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细化完善信号传输规范,拓展延伸信号发射效果跟踪监测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诸多具有导向性的行业标准,为新时期全面优化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广大技术人员在辨识广播电视信号干扰因素、强化抗干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形成了基于全要素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体系,成效显著。尽管如此,受限于主客观条件,当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尚待进一步增强[1]。

2 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的因素分析

2.1 自然因素干扰

自然因素是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的首要因素,地震、洪水、雷电及暴风雪等极端天气的出现会给广播电视设备的正常运转带来直接影响,降低信号传输质量。以雷电为例,其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干扰主要表现在雷电感应损坏方面。无论是强雷击还是弱雷击,均会破坏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设备的正常工况状态,导致信号强度衰减,无法取得预期的信号传输效果。

2.2 空间环境干扰

现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对空间卫星的依赖性较强,使得空间环境因素成为影响广播电视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情况下,日凌状态下的太阳可直射地面站卫星,形成太阳波辐射干扰,严重情况下导致卫星信号中断。此外,空间环境形成的电磁干扰和电离层干扰等同样会出现电离层电子异常,导致广播电视信号折射、闪烁和散射等,影响卫星信号接收终端工况[2]。

2.3 设备故障干扰

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的相关设备需要长期维护管理,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保证信号传输与发射效果。但数字/模拟接收机等部分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其中潜在的异常故障问题势必会降低信号传输效果。个别设备的屏蔽功能不佳,对外部磁场环境的抵御能力不足,容易使过多杂波混入广播电视信号,使信号出现杂音,降低观众收看质量。

2.4 人为因素干扰

在当前广播电视发展中,信号传输与发射的具体工作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专业素养的高低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密切相关。部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对各项设备的操作管理欠规范,上行设备的参数设置存在偏差,容易出现载波信号误发或错发等问题,降低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甚至引发播出事故[3]。

3 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的策略探讨

3.1 强化设备检修维护

为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应制定详细可行的广播电视设备检修维护方案,明确每个维护管理步骤的具体要求,全面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设备运行工况状态,消除潜在故障隐患,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定期检查广播电视设备线路状况,对检查发现的线路老化或构件松动等问题,预防短路等事故,应及时采取专业措施予以处置,确保广播电视系统和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状态。做好广播电视设备线路接地保护,对信号传输预备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的工况保持密切监测,对其运行偏差进行有效调整,妥善处理广播电视设备的各类突发问题。做好广播电视设备除尘工作,定期清理滤网和风扇上的附着灰尘,并动态调整设备机房温湿度,建立信号传输安全与保障机制,满足广播电视信号传播工作要求。

3.2 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

为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应对既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对其中不符合信号传输与发射要求的设备进行优化调整,积极有效引进性能更加稳定的设施设备。配置数字化发射机等设备,对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检测和管理,防止信号传输异常等状况[4]。通过提高广播电视装备水平,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逐步形成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的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形成多频道相结合的制作、播出体系,以卫星、数字网络为主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传输和收听收看质量,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发展。

3.3 采用多元化的抗干扰技术

现代抗干扰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运用,为新时期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提供了更为灵活多变的技术工具,使传统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干扰屏蔽效果更具实现可能。首先,可采用信号隔离技术,通过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加密处理,构造形成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信号传输通道,确保信号接收方能够通过安全密钥对信号进行解密,消除信号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干扰,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其次,可采用频率隔离技术,按照既定规则方法调整上行信号频率,使频率始终保持在合理波动区间,满足转发器信号接收与转发要求,构建电磁干扰屏障。最后,可采用空间隔离技术,即根据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要求,综合优化设定波段和波长等参数,将信号传输覆盖范围之外的信号予以屏蔽。

3.4 建立广播电视信号综合监测系统

为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应按照集中统一的监测方法要求,整合相对分散的广播电视信号,搭建基于信号传输全流程的综合监测系统,对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进行分类监测,准确识别和筛选干扰源,有针对性地滤除异态信号和非法视听内容。依托广播电视信号综合监测系统,对信号强度、波长和波形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其实际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偏差。当超出技术允许偏差幅度时,应及时做出响应处理,防止信号解码错误、音频杂音和视频黑场等问题。根据广播电视信号综合监测需求,优化系统用户侧、台站侧和数据中心侧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实时动态监测到的广播电视信号数据进行关联共享,实现监测系统的集中管理,避免信号失真等状况,保持最佳的设备工作状态。

3.5 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应重点关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多路复用和频谱管理,充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使不同用户能够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共享频谱数据,实现不同频段频谱资源的有机聚合。定期组织广播电视专业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提高其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专业技能,全面准确认知广播电视设备地构造特点和操作要求等,避免出现信号传输不稳定等状况[5]。

4 结语

受技术方法、外部环境与过程监测等要素影响,当前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对信号的干扰程度存在差异。对此,技术人员应摒弃传统陈旧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技术束缚,精准把握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规范性要求,拓展延伸信号传输控制技术链条,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措施排除影响因素干扰,构建系统、稳定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通道,为全面提升信号质量奠定基础,为促进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传输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