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语境逻辑、内涵意蕴与鲜明特质

2023-04-17李保全

城市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理念群众建设

李保全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46;2.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3.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科研部,上海 201204)

理念引领问题是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理念是否科学有效,关涉城市建设大局成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首次以国家重大战略理念出现在党的报告之中。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规律的原创性城市理念。人民城市理念作为人民逻辑主导的新时代城市发展全新理念,既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又蕴含着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人本内核。厘清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语境逻辑、内涵意蕴与鲜明特质,对于准确把握人民城市理念,全面坚持人民至上立场,科学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尤其是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语境逻辑

语境逻辑是理念考察的重要逻辑,是理念认知的必要路径。从语境逻辑来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直接语境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发展问题,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城市的核心是人”,再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理念内涵持续丰富。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确立的主要贡献者,其关于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大论断,构成人民城市理念的语境来源支撑。这些语境大体涵盖发轫语境、演进语境和出场语境等三个主要层面,它们形成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完整语境逻辑架构。

(一)人民城市理念之发轫语境

人民城市理念发轫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的城市思想及实践。在福建、浙江和上海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提出了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诸多观点和论断,主要涉及城市的发展思维、规划设计、空间营造、个性塑造、生态保护、文脉传承、民生保障等内容维度。这些富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的新观点与新论断,构成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发轫语境。

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城市发展的多个层面都有论述。在战略谋划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城市建设思想。在古城保护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警惕城市历史文物的“建设性破坏”,保持好城市发展的个性。他指出:“保护好(城市)古建筑、保护好(城市)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2]在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都市建设关系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要统筹好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把握好传统与现代化和谐统一”。[3]在规划建设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城市发展灵魂在城市规划”的重要论断。在社区管理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城市社区是党和政府城市工作的基石”的重要论述。此外,习近平同志还提出要处理好城市的上与下、远与近、旧与新、内与外、好与差、大与小、建与管、古与今等八个关系。

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城市建设因地制宜、社区党建、文脉传承等创新性观点。在城市建设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有大局意识,突出本地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完善城市的功能”。[4]在社区党建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他强调:“要从城市社区特点出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4]429紧密围绕城市精神文明、群众思想教育、城市综合治理、市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在文脉延续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特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他强调:“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4]508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来源于城市文化。习近平同志还提出建设节约型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两者关系的和谐有序。

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围绕城市民生和历史文脉做了重要论述。在城市民生层面,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出发点,党和政府要用更多精力去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和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在城市文脉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应重视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和历史文脉传承。他强调:“对于历史风貌区要防止大拆大建,切实传承好历史文脉。”[5]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对上海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人民上海的持续性发展,特别是上海综合软实力提升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方工作期间,关于党的城市工作和我国城市建设的大量观点,呈现出维度多、视角广、思想新和内涵深的鲜明特点。这些观点多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考和创新性阐释,它们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思想的轮廓勾勒萌芽,为新时代人民城市理念的生成和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思想积淀与智慧借鉴。

(二)人民城市理念之演进语境

人民城市理念演进于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主持工作后至2019 年上海考察前。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主动对城市工作进行了战略性谋划和系统性部署,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等诸多城市发展的全新观点,这些观点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的领域和过程之中,构成人民城市理念的演进语境。

2013 年12 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城镇化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城镇化要把握“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要秉持“文化传承”原则,推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他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6]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融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的全部领域之中。

2015 年12 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围绕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战略部署、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做了重点阐释。在发展理念层面,习近平指出:人是城市的根本与核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7]在文脉传承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文脉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7]88在精神塑造层面,他指出:城市精神的自我打造,“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7]88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的重要论断,凸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明确了“人本”取向。

2017 年2 月在视察指导北京城市规划时,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城市规划质量的主要标准,在城市规划上,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8]他还强调:北京建设要凸显整体的和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8]对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准把脉,体现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2019 年8 月,在视察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时,习近平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9]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去评判城市发展的具体成效,更好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城市理念的彰显。

(三)人民城市理念之出场语境

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于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上海考察期间及之后在部分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战略身份确立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上海考察时,特别是在浦东开发开放3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论断,这是人民城市理念的主要出场语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城市理念作为重大战略理念被正式确立起来。

2019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调研。针对上海的城市工作,他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0]具有城市特色和城市品质典型标识的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凝聚了前人推动城市发展的卓越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尽可能保留属于城市自身的记忆,让城市成为承载历史和乡愁的人文之地。他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10]在听取相关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城市建设问题再次强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

2020 年11 月,在浦东开发开放3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大论断。他强调:“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11]将人民群众关心的宜居安居问题放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首位,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群众。人民城市理念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的崭新理念,在此次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来。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重要论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32人民城市理念首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并作为重大战略理念而正式确立下来。

人民城市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律不懈探索的逻辑必然,它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本”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智慧,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人本”内涵。人民城市理念的确立,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找到了契合国家政权性质的理念表达,又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本质揭示的理念指向,更为人民群众找到了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理念内核。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意蕴

人民既是人民城市理念内涵的核心维度,又是人民城市理念意蕴的精髓所在。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维度的理念呈现,它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内涵意蕴:统筹兼顾的规律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人民建设的实践主体、人民满意的评价准则。人民城市理念以鲜明的人民特性,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人本内蕴、人民特质与人文情怀,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一)统筹兼顾的规律遵循

统筹兼顾是面向全局、着眼整体、主次有序、协调发展的通盘筹划。人民城市理念引领的人民城市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现代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文化传承、生态修复等诸多层面的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的科学推进尤其离不开统筹兼顾客观规律的有效支撑。习近平指出: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建设不仅要“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7]78还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7]81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构成,把握好统筹兼顾的关键在于运用好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城市发展全局,协调城市各方利益,理顺城市各项职能,满足人民多样需求,这既是人民城市理念统筹兼顾规律的主要内涵,又是人民城市理念实践贯彻的规律遵循。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兼顾,是人民城市理念蕴含的指导现代城市发展的科学方法论。能否正确实践这一科学方法论,从根本上考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城市治理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受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认知水平限制,党和政府的城市工作长期围绕GDP 总量增长、产业规模扩大、楼房数量增加、硬件设施完善等硬实力来开展,而对城市人居环境、市民文化素养、政府公共服务、城市凝聚力、城市竞争力、城市影响力等软实力指标关注较少,这就造成了城市工作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不够、系统性和生长性不足等尖锐问题,城市内部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现象突出。为切实提升治理水平,有效弥补治理短板,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治理视角提出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提升策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正是统筹兼顾现代城市治理规律的实践要求。

全面理解人民城市理念内蕴的统筹兼顾客观规律,还需在人民城市建设实践中把握好三个“相统一”:其一,历史与时代相统一。现代城市发展是历史与时代相互契合、共同作用的产物。人民城市建设既要注重传承自身历史,又要注重回应时代要求,将两者进行科学统筹的前提下,发挥好城市的特色区位优势。其二,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城市发展具有不可割断的内在连续性,人民城市建设既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食古不化,要将经验继承与发展创新充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出城市发展的内驱动力。其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人民城市建设不仅要统揽全局、科学谋划、整体推进,还要搞好局部、抓住重点、主次协调,在动态的综合平衡中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统筹兼顾的人民城市理念规律遵循,最终指向的是人民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和人民群众城市利益的实现。

(二)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

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根本特征,构成人民城市理念的价值旨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在百年奋进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同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和真心拥护,能够领导人民群众不畏艰难创造丰功伟绩,依靠的是紧密团结人民,捍卫人民利益,坚决做到人民至上。人民至上已经熔铸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信念和价值信仰,在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也不例外。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城市理念的价值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凸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民本”价值追求,彰显的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人民”逻辑意蕴。“人民城市为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价值旨向的最鲜活话语表达。

“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内涵,不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还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工作维度的政治宣言。从城市根本属性上,“人民城市为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是属于人民的;从城市目标上,“人民城市为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是服务人民的。概而言之,它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属于谁”和“为了谁”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见物不见人。”[7]83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至上价值旨向,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耐心、细心、真心去解决好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全方位提升现代城市的服务水平,把人民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是人民城市理念重要论断的直接提出者,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是他个人深厚人民情怀的集中凸显。无论是在地方工作期间,还是到中央主持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从全面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从百姓的柴米油盐到民族的强大复兴,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到谋划人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彰显得淋漓尽致。他毫不讳言自己的执政理念和为民追求:“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2]“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3]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至上价值旨向提供了丰富情感支撑。

(三)人民建设的实践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伟业要靠人民群众创造,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4]党的二十大宣布中华民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伟力。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根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坚定遵循和宝贵经验。人民建设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主体,强调的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深深扎根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和首创精神汇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上来,让担负高质量发展重任的人民城市建设取得实效。“人民城市人民建”正是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时代话语阐释。

“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人民城市理念内涵,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它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依靠谁”和“谁来建”的重大问题。加拿大著名学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认为:“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15]人民群众成为人民城市的创造者,即人民主体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实现,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参与。人民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最重要的途径是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实践过程。人民城市理念强调人民建设的实践主体,目的是促使人民群众真正回归城市发展的主体地位,通过人民共建共治的城市实践实现城市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

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民主机制,是人民城市理念人民建设实践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与治理的人民参与机制存在短板。人民群众并非没有参与城市建设与治理的主观意愿,但受制于民主参与机制的不健全,人民群众无法真正享有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参与权、建议权等多项民主权利,这势必会造成政府的城市发展决策同人民群众的目标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真正发挥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16]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阐释,为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发展实践提供了民主思想与民主策略指引。

(四)人民满意的评价准则

人民满意度是衡量党和国家全部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准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2人民城市建设与治理实践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党和国家城市工作的具体成效,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来。城市工作做得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能够得到提升;城市工作有不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则会受到影响。让人民群众满意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实践目标和评价标准。人民城市工作要使人民群众满意,意味着城市要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美好城市生活,特别是要努力提升现代城市治理的温度、服务的精度与管理的效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拥有真正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人民满意的人民城市评价准则,内蕴的是人民城市发展的“人本”实践原则,它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谁来评”和“评什么”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13]765人民群众作为人民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最有资格和权利去评判人民城市发展的具体成效。人民群众对于人民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的效果评价,是党和国家城市工作的一面“镜子”。人民群众满意的方面是城市工作需要保持的方面,人民群众反对的地方是城市工作需要优化的地方。党和国家通过人民群众评价这面“镜子”,能够及时发现城市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和优化城市工作的战略与策略,切实提升党和国家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实现人民满意是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实践的重要目标,需要党和国家在许多方面进行科学统筹。其中,将人民群众满意度纳入城市政绩考核标准是一项关键性举措。2020 年11 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要求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考评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成效的重要标准,着力提升不同维度政绩考核的人民群众参与度,还加强了领导干部在民生保障层面的政绩考核比重,目的是让领导干部眼睛向下、俯下身体去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将人民群众评价纳入城市工作的政绩考核标准,这既是我国领导干部城市工作政绩观的重大变革,又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事业中增强的彰显。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的鲜明特质

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内涵型发展的战略理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实践理念。人民城市理念强调恪守城市发展人民逻辑,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提升现代城市治理效能,内蕴着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特质。这些特质从不同维度彰显出人民城市理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意蕴,凸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展现出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理念的根本差异。

(一)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要特质,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本质特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19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强大理论根基,人民性特质已经深深融入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意蕴之中,成为人民城市理念的主导性理论品质。人民性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属性,是人民逻辑应用于城市发展领域的逻辑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逻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主线逻辑,始终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性,正是人民逻辑在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维度的理念特质彰显。人民城市建设的人民逻辑,既包含了人民至上的城市发展价值立场,又涵盖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城市发展根本任务,更囊括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城市发展实践遵循。人民逻辑从全方位、全链条和全时空等维度,确保了人民性的深刻凸显和落地实现。人民逻辑内化的人民性,构成人民城市理念区别于其他城市理念的关键特质。

人民城市理念的人民性特质,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民性体现于人民城市理念核心话语阐释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话语阐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话语表达中“人民”一词出现四次,足见“人民”在人民城市理念核心阐释中举足轻重的话语表达地位。其次,人民性体现于城市目的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层面。完整的人民性是人民主体与人民客体的融合统一。人民城市理念既将人民视作城市建设的直接目的,即人民城市“为人民”,又将人民视作城市建设的工具载体,即人民城市“人民建”。“为人民”是目的性的人民客体,“人民建”是工具性的人民主体,人民城市理念实现了“为人民”目的性和“人民建”工具性的理性统一。再次,人民性体现于人民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层面。人民逻辑与资本逻辑是人类城市发展的两种逻辑,前者中心在人民,后者中心在资本。资本逻辑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民性缺失的扭曲状态。现代城市的人民逻辑中,人民掌握着城市发展权力,人民权力高于资本权力,人民权力约束和规范资本权力,并引导资本服务于人民,减少了资本逻辑带给城市的不利影响。在未来城市发展进程中,人民逻辑因其独特逻辑优势,将会成为取代资本逻辑的理想选择。

(二)人民城市理念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第二大特质,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显著优势。立足实际、贴近时代、遵循规律是事物发展理念科学性判定的基本标准。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准确把脉世界城市更新转型的时代潮流,汲取借鉴人类城市发展新的理论、思想、模式及道路等智慧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支撑的、符合中国城市发展当代实际的原创性城市理念,它本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治理与发展客观规律的理念创造与理念彰显。与以往的城市理念不同,人民城市理念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内涵型提升,瞄准于多维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其既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又有应对城市发展现有困境和谋求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双维意蕴,更有回归“现实的人”城市发展道路的实践理性。人民城市理念对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度探索,特别是人民城市理念自身内蕴的科学性,为新的城市文明创造提供了新的理念依据。

人民城市理念的科学性特质,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人民城市理念准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城市的本质。社会主义城市究竟是什么?这是社会主义城市本质探索必须回答的主要问题,也是关涉社会主义城市内在属性的重大问题。人民城市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揭示了“人民属性”这一社会主义城市本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与治理奠定了重要认知基础。其二,人民城市理念精准提供了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人民城市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进行科学性谋划、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的战略产物。人民城市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思想观念,它并不供给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具体方案,而是提供契合城市发展规律和“人本”意蕴的城市发展思维战略指引。其三,人民城市理念高度契合了城市变革的时代方向。走以人为本的内涵型、特色化城市发展道路是当今人类城市变革的时代趋势。人民城市理念着眼于人民群众高品质城市需求,以智慧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现代治理为路径抓手,以城市精神培育和城市品格塑造为文化载体,以人、自然、城市的共荣共生、和谐有序为生态遵循,促进了带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文化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转型升级。

(三)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第三大特质,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关键特征。科学理念的价值在于能够正确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念会沦为无用之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7]人民城市理念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实践中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实践中去,在人民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实践中持续接受检验,并随着人民城市发展实践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从人民城市理念的使命和功能而言,它既不是停留于大脑中抑或书斋里的乌托邦式的理念空想,又不是理想化的诠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思维模式虚构,更不是人类旧有城市发展理念话语变迁的文字游戏,而是直接服务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与治理过程,特别是指导于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道路和模式等具体实践活动。人民城市理念的强大生命力,除了源自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外,指导城市发展具体实践也是关键性支撑。新时代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的过程,就是人民城市理念实践性彰显的过程。

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性特质,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民城市理念反对城市发展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人民城市理念实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本城市”建构的理性思维和规则遵循,并不是需要照抄照搬的城市策略教条或城市实践文本。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条、本本、主观和经验等错误主义,本质上是脱离城市具体实际和违背城市客观规律的,折射出城市决策者科学发展理念意识的薄弱。其次,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直接面向社会主义城市发展实践。人民城市理念的具体内涵存在多个维度,每一维度都面向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实践层面。如人民城市理念内蕴的现代城市更新,直接指向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激发;人民城市理念内蕴的城市生态修复,直接指向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创造。再次,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理念实践范畴上实现了彻底变革。长期以来,中西方的城市学者热衷于对城市理念的学理式探讨和书斋式阐释,脱离城市具体实践而抽象建构城市理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人民城市理念聚焦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实践困境,聚焦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将城市理念的创新实践拉回到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层面,推动了城市理念实践范畴面向城市具体实践的变革。

综上,中国共产党人民城市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维度的突出彰显,又是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话语和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逻辑建构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人民城市理念以前瞻的城市发展思维、科学的城市发展谋略直指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直指城市发展的未来潮流趋势,为新时代人民城市理论建构和人民城市实践推进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念指引,也为人类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理念选择和有益智慧借鉴。

猜你喜欢

理念群众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