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领域下陕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研究
2023-04-17侯荣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将自然界看作是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使用辩证法来考察自然界,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在和自然交往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产生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出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吸收借鉴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生态思想,且充分肯定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指出正是劳动实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两者之间的物质转化,进一步实现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和其他任何关系的基础,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要。
人不光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着自然界,人是有意识的,人通过一些主观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可我们强调,人更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恩格斯曾说过:“一切野蛮人都不懂得节制和爱护生命,因此只有野蛮人才需要节制与爱护生命;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节制,就如同植物不知道节制一样,他也不能在自然中生存起来”。所以我们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农村环保问题,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正反面,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人力物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污染环境。而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机器的革新,提升生产效率和收益,同时对生产材料进行节能、绿色使用,也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陕北是中国革命老区,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是“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战略节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以及村民的幸福感都有了显著提升。陕北农村地区经济方面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首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随着化学产品的不断营销,居民为了达到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增大粮食作物产量、提高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可能会采取过度喷洒农药、使用大量杀虫剂和除草剂、使用有害化肥进行催熟等行为,长期使用污水灌溉会造成土壤污染,致其产生的有害物质无法降解从而渗入土壤或流向河流,这样对农村空气质量和水资源都有影响,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其次,农村想要增加收入,往往会选择较好经营的畜禽养殖产业。在陕北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殖家禽,而家禽产生的粪便则随意丢弃。近年来农村养殖业走向规模化,但大多养殖场不会设置专业的防污设备,污水和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处理,随意堆积,严重地影响水资源和农村的空气质量。
最后,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土壤中存在着的地膜导致土壤透气性低,地膜难以回收,也不容易被降解,所以大多被随意丢弃,会影响到农作物对土地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还因种植农业的习惯,居民在收完玉米后选择把玉米秆作为生活燃料或直接就地焚烧,从而产生出大量白色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空气质量,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大家的健康。
在陕北,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居民的生活方式较为落后,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缺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家庭垃圾很少会进行垃圾分类,习惯性地随意乱扔,长时间的放置从而产生出大量有害气体;有的则进行露天焚烧和掩埋等处理,从而产生大量烟雾。人们的饭后残余、生活污水等也不会进行专门处理,大多选择随意乱倒、泼洒,这样不仅造成土地大面积的浪费甚至污水排放还会影响水质,致使农村饮用水不达标。在陕北农村,人们做饭和取暖主要靠燃烧木柴和煤炭,而木柴和煤炭的焚烧则加剧了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产生的废气和废渣不仅仅对环境有所破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更加重视环保工作,相反因为农村地区生态执法体系不够完善、执法不严、基础环境设施不够健全等原因,部分企业为了低成本运作和生产便会选择在农村设厂。加上村民深知想要让钱包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单纯依靠农业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便会选择重发展轻环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村里大办工厂。这样虽然一方面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产生的工业污水和废水随意排放,致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还引发了对水资源的大量污染,严重地损害空气质量、土地和村民的饮水安全。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指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同时人也不能在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因此,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思想融入到农村环境治理中去,引导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念,调动居民的积极度和参与度,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绿色农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更加科学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自然是第一性的,一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在农村环保问题治理上,更加注重提高居民的环保观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所需要的物质资源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在面对农村环境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进行改善。比如通过科学技术改良农业耕作方式、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从而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提高产量和效益。
陕北农村由于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加之居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为落后,很多不环保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居民落后的环保观念使得他们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改变农村古老的环境治理理念,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切实提高村民环境素养。同时注重对基层环保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培训与指导,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生态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在陕北,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使得群众真正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减少以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政府部门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的支持力度,做好农村发展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农村生态工作的开展提供舒适的环境。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态设施建设滞后,加快推进对农业废弃物、工业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比如创立垃圾回收站和污水处理中心、鼓励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专业处置,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面对各种工业企业时,要求对水源有影响的企业调整技术生产,积极倡导使用清洁型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美化农村的生活环境。
积极培育农村新能源新材料,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代替落后的种植技术,提倡绿色生产。一方面规范化养殖、合理处理粪便;使用有机肥,通过科技手段控制病虫害,最大程度上减少村民的损失。另一方面对环保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在技术角度给予最大的支持,对各种企业的生产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批。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科学推进农业生产,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随着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以前有所提升,但总体环境素养水平仍然不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一步一步来。我们在陕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以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为前提,打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风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王雨辰.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6.
[5]李春蕾.农村环保工作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资源节约与环保[J].2019年第8期.
[6]高岩.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22-06-25.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侯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