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蓉: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2023-04-17隋萌
隋萌
“早癌宣传意义重大,一次早癌的发现就是一次生命的挽救,也是对一个家庭幸福的维护。通过肿瘤早期筛查的科普宣讲,我已经帮助三名患者发现、战胜早期癌症。”3月16日,记者在2022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现场采访时,作为获奖代表之一的王海蓉自豪地说。
王海蓉所说的这三位早癌患者,均为听她讲座的受众。一位是60多岁的退休阿姨,“当时我在省工信厅进行肿瘤早期筛查讲座,引起了阿姨的注意,讲座结束,她主动找到我,描述了一些她的症状,问我是不是需要去查查。”王海蓉先安抚了阿姨的情绪,然后两人留下联系方式,在王海蓉的帮助下,阿姨通过CT筛查出早期肺癌。另一位是40岁的男同志,也是听了王海蓉的讲座,通过PET/CT检查,确诊为早癌。还有一位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听了早癌宣讲去医院检查,确诊是早期宫颈癌。三位患者因为病情发现得早,通过及时干预,最终都康复出院。
1972年出生的王海蓉,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住院部副主任。作为一名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她见过很多因为发现疾病较晚导致花钱受罪,治疗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的患者。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她深知早癌宣教的重要性,为持续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科普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提高肿瘤早期识别能力和机会性筛查水平,提升肿瘤早诊早治能力,王海蓉组织发起了健康传播活动。
作为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延续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她下基层、进学校、去工厂、走机关宣讲肿瘤早期筛查知识,提高居民早期筛查意识,帮助患病的人尽早得到诊治。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图文并茂的方式宣教癌是如何形成、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肿瘤的发生。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碰撞”,让防癌抗癌知识变得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三年来,王海蓉举办肿瘤早期筛查科普讲座60余场,集科学性、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广泛宣传国家癌症防治政策,传播防癌抗癌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全社会对癌症防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王海蓉住院部的工作让她看到肿瘤患者住院“一床难求”,为方便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优化住院流程,改善就医体验,王海蓉带领团队设计开发了全省首家手机端自助入院系统,患者在家就可以完成医患链接,完善信息,上传资料,只需携身份证即可完成入院。她设计的picc患者专用病号服,解决了以往带管患者剪袖子、剪窟窿的尴尬境遇,还患者自尊,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创新发明二等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海蓉深知自己所在的住院部是患者住院服务的“排头兵”,假如有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未被筛查发现造成疫情扩散的话,全院肿瘤患者将面临无法治疗的局面。重任在肩,她帶领团队优化流程,主动学习核酸检测标本编号及结果查看方法和意义,认真为每一位患者测量体温,遇到体温超过37.3°的患者,再次复测体温,确实发热者要求其经过发热门诊排除后方可入院,为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把好关、守好门。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和基础性工作,王海蓉在追求工作的同时认真带教硕士研究生,把医学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使命,全面提升医教协同发展水平,为医院研究生“学术性、实践性、政治性”的培养目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医者仁心,生生不息。王海蓉作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履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为百姓健康铸就了一道防御堡垒,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成为这座堡垒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