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梁衡

2023-04-16郝安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梁衡梁式题写

郝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比如梁衡。

我认识梁衡,是在20年前。几十年过去了,梁衡先生除了头发多了些灰白,朴实的外表,温雅而幽默的谈吐,轮廓分明的脸上永远挂着和蔼的微笑,一如当年。我们大家伙不管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都很喜欢他,也喜欢他的文章,他也和谁都聊得来;每一次我们或围坐,或散步,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的满怀深情,其神态、举止、言语,鲜明地展现出他独有的练达、敏锐、儒雅和爽快。

他曾经几次为我们题词,第一次题写的是:忧心为政,真情为文;笑谈真理,铁肩担任。又一次题写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著书必求传后世,立事当作空前谋。并谆谆嘱咐,这虽极难做到,但有这个目标总比没有好。

梁衡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好像他就是为文而生,为思想而来。所以,他不仅是一个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他的梁式散文总能将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一贯是积极向上的;又如武术中的醉拳,看似醉散,却路数不乱,绝招暗藏;同时给人的印象是登高自望远,一步一层天。所以你总在期待着,这位政治散文的高手,倡言寫大事大情大理,身体力行同每一个词搏斗。他把政治与散文结合,又恰恰是从反对为散文做政治注脚开始的。

严格说起来,梁衡是一个行走在政治与新闻之间的散文作家。他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位执着于通俗化事业的践行者,是一位将艰深化为平易、将枯燥化为美丽的二传手。在他的笔下,即使再干涩枯燥的理论,也都插上了轻盈的翅膀,明白如话,不故弄玄虚。梁先生自己也多次说过,他常常是想一想再写一写,想通一点道理,就实践一两篇文章;再写一写想一想,创作中触发到一点感想,就努力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边掘进,边开采;边问路,边赶路。因此在写文章和思想思考的路上,他走得很慢也走得很苦。这样也就使得梁式散文,无疑属于那种只有文学大家、只有思想大家才拥有和驾驭的大散文之列。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梁衡制胜的法宝,在他的文笔、才气和思想。细想一篇名文名篇所以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之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

从山水散文到理性散文,从自然之美到社会之美、人性之美,自然景观的描绘可谓曲尽其妙;而梁衡遣词之讲究,用事之精致更可谓呕心沥血。而他更呕心沥血地致力的,却绝不仅仅是一种表层美的铺陈与渲染,而是一种更深入腠理的求索和洞察,一种对水光山色蕴贮的性灵的点化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昭示。

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智慧中来。谈笑间,深悟其意、深味其道的梁衡,引领着读者攀越一个又一个理论的高峰,一起分享感受理性所给予的感性愉悦与启迪。

(摘自“七一网”2022年1月29日,有删节)

猜你喜欢

梁衡梁式题写
毛主席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郭老为《徐孝穆刻竹》题写的封面
韭菜坪记
著名新闻人、作家梁衡
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工程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压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双塔连体高层梁式转换结构的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