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的几点思考

2023-04-16刘占伟

传播与版权 2023年7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

[摘要]科普著作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增强国家科技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的科普出版事业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为此,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普出版的现状及趋势,阐述当前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难点,从编辑实务的角度探析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选题和出版的实践策略,以期对工程技术类科普出版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工程技术;科普著作;科普出版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科普出版在原创和引进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但目前我国科普出版事业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

一、我国科普出版的现状及趋势

不同于学术著作和教材,科普著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知识性,更侧重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易接受性。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科普著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普出版也得到极大的繁荣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2]这为科普创作和出版指明了方向,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科普作者、科普出版单位的科普创作和出版热情,将科普出版推向一个全新的局面。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近几年国家从基金支持、奖项设立、作者培育等方面向科普创作与出版倾斜,因此,市场上涌现了一批内容优秀、质量上乘的原创科普著作。原创科普著作不但在种类上显著增长,而且内容质量不断提升[3]。此外,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普著作出版也呈现多媒体融合的趋势[4]。但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来看,科普出版仍处于繁荣期的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目前,国家在战略层面给予科普创作和出版大力支持,但相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出版,科普创作和出版短期内在基金设立种类和支持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部分科研工作者尚未对从事科普创作和出版给予充分重视。第二,科普出版单位仍是科普创作和出版的主要推动力量,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但经济效益还有待提升。科普出版单位在选题策划、作者培育、书稿审读以及印制、营销方面投入了较多资源,但总体来说,原创科普著作精品数量有限,内容质量与引进版科普著作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第三,挖掘和培育优秀的原创科普作者有一定难度。国内至今尚未形成一线科研人员,尤其是大科学家普遍撰写科普著作的风气,能写出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具的科普著作的作者则更少。实践中,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如何撰写高品质的科普著作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这一工作通常由从事原创科普著作选题策划的编辑承担,而优秀的专业科普编辑也十分稀缺。第四,大众科普著作的关注度不断地被新媒体分流。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使大众的阅读习惯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倾向,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娱乐的需求,也使大眾对科普著作的关注度有所降低。第五,科普出版单位在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不足,具有创意性的新媒体科普著作匮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通过多种新媒体形式来呈现科普著作已成为科普出版的一种趋势。传统科普出版单位虽然拥有优质的科普内容资源,但信息技术力量薄弱,一些科技公司的信息技术虽强,但缺乏内容资源,两者未能有效开展合作。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我国科普出版仍朝着高质量、多样化、人文化以及多媒体融合的方向快速发展[5-6]。在该背景下,如何策划和出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值得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工作人员深入思考。

二、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的难点

笔者查阅和分析了2020年前我国科普著作销售排行榜以及荣获各类科普图书奖的名单,总体情况分析如下。相比于自然科学类科普著作,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种类很少,且受欢迎程度不高。例如,2018年,在当当网科普图书销售Top50中,仅有一本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 《迷人的材料》,而且是一本引进版科普著作。在科技部公布的50种2018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中,与工程技术类相关的科普著作仅有一本— 《中国高铁》。该书采用了独特的插画本呈现方式,但这并非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常态出版形式。目前,优质的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仍十分匮乏,笔者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作者层面因素

目前,参与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创作的作者数量少,且出版参与度较低。例如,线上科普媒体“返朴”刚成立时所集结的二十几位科学家几乎都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另外,相比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作者,自然科学领域的作者在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淀更深厚,更擅于凝练科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创作出优质科普著作。

(二)编辑层面因素

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要求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工程技术专业背景,否则任何方面的短板都可能导致选题策划、书稿加工、与作者沟通等环节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科普著作的整体质量。

(三)作品层面因素

相比于自然科学类科普作品,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写作难度更大。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庞杂的现象描述以及复杂的空间构造,既要说清科学现象,又要凝练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若不加注意就容易写成技术说明书或教科书。很多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之所以定位为“高端科普”,就是因为在上述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作者还未能很好地驾驭写作内容,难以写出大众化的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

(四)时效性因素

与自然科学类科普作品不同,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时效性较强,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迭代速度非常快,短则几个月,长则三五年就会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变革。这往往使其科普选题和科普创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选题策划和出版的实践策略

目前,国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无不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尽管难度较大,但是大有可为。笔者从编辑实务角度出发,提出工程科技类科普著作选题策划和出版的实战策略。

(一)精准选题,培养作者

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选题策划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敏感度,要明晰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痛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能脱离民生发展而空谈科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为国家科技战略落地服务,应始终是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选题策划和出版的主旨。科普著作《趣谈创意实现的3D打印》的选题策划就遵循了这一原则。该选题所阐述的先进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一方面可引导青少年对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感兴趣、想了解、有追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制造业领域工程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该科普著作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与作者进行反复沟通:确定读者定位,探讨书稿篇章结构,说明科普写作的特点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指导了作者的科普创作活动。笔者在与两位作者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后,两位作者决定推翻原稿重新撰写内容。虽然与两位作者的初次合作充满挑战,但历经培养和磨合的科普作者往往会给科普著作的再版或其他科普选题的策划带来较大益处。

(二)审读书稿样章

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写作难度较大,为了保证书稿内容的可读性,编辑需要审读书稿样章,并提出能够使作者信服的写作建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书稿质量,而且能为后续与作者深度交流打下良好基础。编辑审读书稿样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稿结构是否合理。编辑应具有发现和提出稿件谋篇布局不足的能力,这对提升书稿整体质量非常重要。在《趣谈创意实现的3D打印》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就参考了筆者调整书稿写作大纲的建议,重新规划了书稿结构,弱化3D建模部分,突出创意过程实现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第二,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是否过多。一本科普著作需要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都能懂的语言和道理来讲解和剖析复杂深奥的科学现象和规律,应慎用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如果科普著作中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过多,无疑会降低其可读性,导致许多读者认为难以读懂而不感兴趣,违背科普传播的初衷。第三,书稿篇幅是否过长,内容描写是否有趣。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读者习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通常不会花很多时间来阅读篇幅过长的科普著作。笔者分析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发现,好的科普著作在20万字以下为宜,最好不超过40万字。第四,书名、标题和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拿起一本科普著作,除书名、内容简介、前言外,读者最关注的就是章节标题,因此科普著作各级标题若写得有吸引力,就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科普著作内容方面,语言是否生动有趣也十分重要,但这往往与作者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文字驾驭能力有关,编辑所做的工作通常是提出修改建议。第五,书稿是否具有人文气息。好的科普著作不仅能传播知识、启迪智慧,还会透出一定的人文气息,使读者能够获得人文关怀和精神滋养。

(三)多学科交叉审读,严把内容质量关

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要写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并不容易。工程技术类科普作者往往既要关注科技前沿,又要提炼科技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为增强感染力还要在科普著作中串联一些历史故事或艺术史等内容。但作者的学识和精力往往有限,其创作的科普著作可能存在知识性或科学性错误,这就需要编辑认真细致地审读书稿,把控科普著作的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笔者通常借助“三审”编辑以及社外专家的力量进行多学科交叉审读书稿,严把内容质量关。

书稿初审编辑的选择十分重要,这是书稿质量重要、直接的保证。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既要涉及前沿技术,又要反映科学本质,还要具有可读性。因此,初审编辑不仅需要具有较宽泛的专业背景,能应对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还需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能够发现书稿内容方面的谬误。复审编辑和终审编辑常选择与初审编辑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资深编辑。究其原因,复审编辑和终审编辑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字审读经验,还能从不同学科和专业视角来检视书稿的科学性与知识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书稿质量。当在书稿中遇到有较大分歧或不能解决的疑问时,笔者会寻求社外专家的帮助。在审读《科学的睿智与美妙》时,笔者对宇宙的“热寂说”表述与复审编辑产生较大分歧,于是联系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专家就该问题做了认真的讨教和详细的论证。最后,作者对出版社给出的反馈意见十分信服并欣然接受。这不但确保了书稿内容的正确性,而且使其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仔细审定书名

无论从内容呈现的角度,还是从装帧设计的角度来看,书名的审定都十分重要。这是能否抓住读者眼球,使其产生阅读兴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以与作者沟通确定《趣谈创意实现的3D打印》中英文书名为例,分析如何字斟句酌地审定书名。

1.审定中文书名

一般情况下,中文书名居于主导地位。最初接触该选题时,作者将题目定为《创意实现与先进制造》。笔者认为,作为一本科普图书,这个书名过于平淡,于是和作者沟通交流,将书名改为《趣谈实现创意的现代制造》。因当时书稿的具体内容未定,笔者暂以该书名向社里申报了选题。待初读书稿样章后,笔者认为该题目仍不能贴切地反应主题,于是建议作者改为《趣谈创意实现的3D打印》。这一建议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书稿主要内容涉及3D打印,而3D打印作为先进制造的一部分,正是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的热点;二是“实现创意”不如“创意实现”显得顺畅和灵动。

2.审定英文书名

英文书名居于次要地位,但好的英文书名不但可以增加中文书名的美感,从侧面展示科普著作的主题和内涵,还可以促成选题的外销或版权输出。经过仔细斟酌,作者对英文书名提出了如下方案:Introduction to the Implementing of Creativity by 3D Printing(方案1);

Introduction to 3D Printing for the Implementing of Creativity(方案2);Converting Creative Ideas to Reality by 3D Printing(方案3);The Story of 3D Printing Used for

Implementing Creativity(方案4)。对这几个方案,笔者认为:方案1和方案2过于学术化,方案3则过于平淡,方案4既表达了中文书名的本意,又比较有趣,容易吸引读者,但不够简洁。于是,以上述英文书名为参考,笔者提出两个备选方案:The Story of Creative 3D Printing(方案5);From the Creative Idea to 3D Printing(方案6)。尽管方案5和方案6得到了作者的认可,但笔者仍觉得有所欠缺,于是笔者向社里一位具有英语专业背景的资深编辑请教。起初这位编辑也认为方案5和方案6皆可,但因为中文书名的翻译主要看意境,而直译的效果通常不好。由此,笔者与该编辑对中文书名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最终该编辑给出如下建议:Build Your Imagination Up with 3D Printing(方案7)。笔者认为Build Up一词较有意

境,有一种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的构思创意设计之感。最终,笔者与作者详细沟通后,其也欣然接受了这一方案。

(五)以统一的封面设计风格体现品牌辨识度

广受欢迎的爆款科普著作通常可遇而不可求,科普著作出版需要从点滴做起,而着眼于长远。为此,笔者所在出版社基于学术出版的资源优势,创立了“前沿零距离”科普系列,以统一的封面装帧风格来提升丛书的品牌辨识度。为了体现丛书的整体风格以及每本书的各自特色,笔者通常要与美术编辑反复沟通,不仅要帮助其理解图书的简要内容,从而更好地设计封面,还要对其设计方案给出合理的反馈。《趣谈创意实现的3D打印》的封面设计就体现和遵循了上述设计理念。

(六)权衡呈现形式与出版成本

自然科学类科普作品,尤其是定位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自然科学类科普作品,为了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通常采用四色方式进行印刷,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出版成本。如前文所述,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科学类的科普作品,因此,科普出版单位需要谨慎考虑出版成本与呈现方式,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类科普著作的出版形式。对纯文字类的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可选择单色印刷;有少量精美图片的科普著作,可以书后彩插或二维码的形式体现;有大量精美图片的科普著作,则要充分权衡成本与效益,在一定条件下(如预估出充分市场竞争力或获得基金支持)可做四色印刷或配备网络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体现)。只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事业才能走得更远。

四、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展望

总的来说,自2016年国家将科学普及上升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后,原创科普出版在政策支持、基金资助、出版社投入等多个方面都获得较大进步,但优质工科原创科普著作仍旧罕见。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大背景下,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其未来可期。除了政策支持和基金资助,科普出版单位和编辑在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中应担负更大的责任:积极调研读者需求,把握科技发展动向,策划贴近生活、引领创新的选题,培育优秀的科普作者、科普编辑,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发新型融媒体科普作品,等等。

學术出版与科普出版并行不悖,两者都为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承服务,两者的作者几乎都来自同一领域或阵地。因此,依托学术出版的优势,培育和转化科普作者,提高编辑的科普和人文素养,可成为未来工程技术类科普著作出版的一种选择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高宏斌,马俊锋.中国科普图书出版与销售情况管窥:以2015年出版科普图书为例[J].科普研究, 2018(06): 66-75,111-112.

[2]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05-31)[2023-01-17].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531/c64094-28394355.html.

[3]王旭红,嵇春霞.打造原创科普出版物[J].编辑学刊,2018(04):57-61.

[4]吕岷.浅谈如何做“有温度”的科普图书[J].编辑学刊,2018(04):66-70.

[5]张磐.科普图书的发展策略与科技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7(01):76-77.

[6]韩波,熊芳.科普图书的人文化趋势[J].发展,2016(12):75,81.

[作者简介]刘占伟(1975—),男,吉林延吉人,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岩土工程技术》2019年第33卷总目次
元代灞桥工程技术探析
高速铁路铺轨工程技术探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