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家璧生平及图书馆学成就考察*

2023-04-16林红状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徐家图书馆学图书馆

林红状

徐家璧所撰《图书馆专业之研究》一文发表于1930年,在国内首次专门论述图书馆专业问题。此文经当代专家遴选,作为28篇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教师学术论文之一,被收录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纪念丛书”[1]。1951年,北京大学召开图专科务会议,计划将专修科改为系,徐家璧与刘国钧、毛坤、李小缘等人共同被纳入拟聘人员之列[2]。由此可见其学术贡献和影响。在国内工作期间,他主要供职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工作和活动多以集体名义进行。抗战胜利后,他两次受国立北平图书馆推荐,在海外考察学习和求学深造,此后长期居于海外,以致后人对其生平经历、学术思想和图书馆贡献所知不多。徐家璧被王余光先生列为民国时期生平不详以待查考的图书馆学者之一[3]。

随着民国时期图书馆史料的整理出版、数据库资源的推出及档案等多种类型资料的挖掘,经过学者们抽丝剥茧般的考证和新的理论方法的应用,诸多图书馆学人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得以彰显。涂光霈博士论文[4]、《国家图书馆学人著述目录1909—1949》[5]均有徐家璧小传,勾勒其生平脉络,但重要经历仍有待补充完善。刘杨考察其图书馆学论著[6],未论及其学位论文,且缺乏相关理论支撑。笔者不揣浅陋,拟考察徐家璧生平与图书馆学思想,运用专业社会学理论探讨其图书馆专业化思想,论述其图书馆学贡献,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1 生平、求学与图书馆经历

1.1 生平与求学

徐家璧,1907年7月27日生[7],英文名Hsu,Chia-Pi,又写作Hu Chia Pi[8](362),字完白,湖北江陵(今沙市)人,与其胞兄徐家麟同属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即“文华”的一代。他有两次重要的求学深造经历:第一次为1928年考取中华图书馆协会与文华图书科联合举办的图书学免费生,由此开启图书馆职业生涯。第二次为1946年10月,由英赴美工读深造,接替陈鸿舜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职务,同时攻读该校图书馆服务学院硕士学位[9](340)。1949年,他完成学位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法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探讨:历史分析与未来发展的现实建议》(AnInquiryintotheChineseNationalLibraryActRelatingtoPublicLibraries:anHistoricAnalyticStudywithPracticalSuggestionsforItsFutureDevelopment),取得硕士学位。

1.2 在国内图书馆

1930年9月,徐家璧任职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历任编纂部西文编目组组员[10]、采访部官书组组长[11];编纂《国立北平图书馆入藏西文期刊分类简目》,开展书刊国际交换。抗战期间,他由北平赴长沙、香港、昆明,参加与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的合作,负责西文编目兼征求外国书籍[12-13];之后,加入《图书季刊》编辑团队,任英文本编纂,编辑1940年在昆明复刊的新一卷一至三期[14-16]和1943年在重庆二次复刊的新三卷三四合期[17],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海外传播。

1940年秋,徐家璧在云南大理喜洲任华中大学图书馆主任,兼图书馆学讲师,创办《华中大学图书馆馆刊》(半月刊),“创刊号内容非常切实”[18],使该馆藏书出现抗战以来仅有的增长局面[19],成绩斐然;1941年秋至1943年初,在云南弥渡任滇缅铁路图书馆馆长[20]。

1943年5月,徐家璧任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主任干事[21],开展中外学术文化交流。1944年前后,兼任文华图专教职,“讲授图书馆经营法”[22]。他还以重庆江北文华图专助理教授身份赴英国考察。1944年11月,徐家璧当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监事[23],成为协会核心骨干。

1.3 在英美图书馆

1945年10月,徐家璧获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赴英考察学习城乡图书馆系统,以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在中国建立类似系统的可能性[24]。1946年5月,受中华图书馆协会委托,作为代表出席英国图书馆协会年会[25],对战时向中国赠书的盛情表示感谢,“甚得出席会众的欢迎”[26](41),加强了中英图书馆界的交流。

哥伦比亚大学多萝西·埃格特(Dorothy M. Eggert)致函裘开明说:“在陈鸿舜先生离开前,没能让他看到一个有序运转的图书馆,还让徐家璧先生面对混乱的状况”[9](340),道出徐家璧即将承担的中文图书编目任务之重要。1962年6月,徐家璧任耶鲁大学图书馆远东图书馆助理馆员。裘开明向该馆馆长常石道雄(Warren N. Tsuneishi)推荐他时评价道:“对编目技术很有天赋”“拥有很好的中国学术背景”[9](800)。一份1968年有关耶鲁大学的档案显示:“徐家璧 中文目录学家,东亚收藏馆,斯科林纪念图书馆”[27],可见他的中文目录学成就得到认可。

1969年5月,美国东亚图书馆员协会“会员名录”表明徐家璧已为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东亚馆馆长[28]。1971年8月,他辞去馆长职务[29]。从出生年代推测,当时他已64岁,可能就此结束了职业生涯。1999年7月1日,徐家璧在美国纽约去世[30]。

2 图书馆学术思想

2.1 论述图书馆事业的专业性

2.1.1 背景与内涵

19世纪后期,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等创立经验图书馆学,使图书馆活动从一种“职业”变成了一种“专业”[31]。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设立的图书馆教育组,开启了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专业化的征程[32](79-91)。中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多亲历欧美图书馆事业,研修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专业观念根深蒂固。沈祖荣认为“图书馆是一种专门事业,与别项科学同一性质。这是各国所早经承认的事实”[33]。什么是图书馆专业,什么是衡量图书馆专业的标准,图书馆事业是怎样被认定为专业的?图书馆学界未作进一步阐释。

徐家璧在《图书馆专业之研究》(1)“2.1论述图书馆事业的专业性”小节对徐家璧图书馆专业化思想的考察,未注明文献出处者,均参考此文。一文中所说的“专业”,不是指教育学中的“学科专业”,而是更接近于专业社会学中的“专业”或称“专门职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以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社会地位[34]。

他依据几种权威英文字典释义归纳“专业”概念的构成要素,阐述了“图书馆专业”的内涵:建立在专门科学或学术之上,“以导引、指教他人之职业”,“以谋他人福利”;与社会服务有关,对社会负有责任,工作是教育服务和供给可以用作参考的资料;注重“智力和道德的修养”,而不是“外界的需要和机遇”。这个内涵界定认为:图书馆专业有科学知识或理论基础,是知识含量较高的特殊职业,有利他主义的内涵;为公众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提供独特、明确和必要的社会服务;服务具有智能特质,不同于纯粹的技能。

2.1.2 图书馆专业的衡量标准

19世纪中期,医学、法学等专业率先实现了专业化,成为社会公认的“学者专业”,引起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个行业的普遍效法[32](79)。徐家璧以“学者专业”特征作为图书馆专业的衡量标准。

首先,论述图书馆学教育符合专业标准。一方面,他认为“图书馆事业包括有长期的特殊训练和准备”“与各科书籍及人群思想发生关系”,本身是一种高等普通教育。专业图书馆学家可通过在“某认定为优美应用新法的图书馆”长期工作来培养。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入学资格,认为美国大学图书馆学科、纽约州立图书馆专科学校和伊利诺瓦大学图书馆学学科符合专业教育的标准。尽管他没有明确提出,但文化图专正是由韦棣华、沈祖荣和胡庆生等人以纽约州立图书馆专科学校为样板创立的。

其次,通过与“学者专业”其他标准比较,中国图书馆事业在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准入机制、正式的各级专业组织、为社会公众所承认的独特作用、服务公众及终生奉献专业的意识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特征或趋势。以上特征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中有所体现:与会代表呼吁“凡加入协会各图书馆,对于聘用职员须有图书馆学识与相当经验,并可请协会委员审查其资格”[35];除全国性的中华图书馆协会外,各地纷纷成立了地方图书馆协会;与会各界代表从不同角度肯定图书馆的独特价值[36];年会宣言表明终身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的决心,“使人人了解斯事之重要”“使人人信仰斯学之俊伟”“使人人证实斯文之利益”[37]。

2.1.3 梳理美国图书馆专业被认可的史料

徐家璧列举百科全书、其他有权威出处和美国政府文件对图书馆专业认可的文献证据。百科全书是代表当时社会思想的,有来自相近专业、社会观念和行业协会的认可。“其他有权威出处”有年鉴、学者专著、地方政府统计资料、报告书和会议记录等。美国政府文件来自吏治考试委员会、商务调查局、劳工部移民局、联邦整理委员会、众议院等。以上三类文献证实社会对图书馆专业的广泛认可。用美国图书馆专业的史料为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专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1.4 图书馆事业专业化之意义

徐家璧认识到,欧美图书馆界使社会承认图书馆事业“是一种极庄严的专门事业”,从而带来20世纪图书馆事业的飞速进步,因此呼吁中国图书馆界要“接受图书馆事业为专业的口号”“肩负专业责任的精神”[38]。沈祖荣承认“图书馆工作,是一种专业。图书馆专门训练,是一种专业教育”。进一步指出获得这项专门训练的意义在于:从国家社会层面,有助于推进本国学术文化教育的进展。对专业人员个体,“他们或她们,便是一种专业的从业员,也有了正当的终身从事的工作了”[39]。无疑,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对于国家学术文化教育进展、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人职业坚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2 探究图书馆专业化的法律规范和职业伦理

推进和实现专业化要以规范专业实践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赵康将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作为成熟专业的标准之一,认为专业组织通过积极努力去影响国家,以形成规范专业实践的法律和法规,“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标准化专业服务产品、保护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蕴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40](36)。

徐家璧的学位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法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探讨:历史分析与未来发展的现实建议》(2)本节“探究图书馆专业化的法律规范”部分,未注明文献出处者,均参考此文。研究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全国性法规,分析其不足,提出修订建议,对于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法制化、专业化有重要学术价值[41]。

2.2.1 图书馆立法的意义和要素

徐家璧认为每项新法律的颁布都会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规的颁布实施推动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蓬勃兴起,1915年至1922年间图书馆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就是例证。健全的图书馆立法的要素包括宪法对公共图书馆的法律规定,国家、省、地区等其他基本法对图书馆设立方法、支持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法律规定。图书馆法最显著的特点是记账管理手段,使高效管理和诚信管理成为可能。其他次要健全要素包括公共关系、图书馆的设立和终止、年度报告、章程、统计和记录以及节假日。

2.2.2 图书馆法之不足

徐家璧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法的特色为全国有效、权力集中、制度和标准统一、条款详细,尤其是从未经过公认的法律程序。同时,指出现有国家图书馆法存在诸多薄弱之处。调查显示,图书馆最不满意的是固定支出比例、非图书馆组织条款和混乱的辅导服务(3)“非图书馆组织条款”和“混乱的辅导服务”分别对应1947年4月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图书馆规程》第三十三条、三十四条,即图书馆联络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热心人士组织各种委员会、省市立图书馆及民众教育馆应分别辅导县市及地方自治机关公立或私立图书馆。。缺失要素为公共图书馆的一般用途、公共税收、违法行为处罚,尤其是图书馆委员会相应条款,其他轻微遗漏条款包括认证、退休计划、合同协议和服务时间。通过比较,他发现中国图书馆法所缺失的要素,恰恰是美国和英国图书馆法的优势。立法不健全的负面作用在于会阻碍图书馆的发展进步,因此及时和全面的修订是唯一的补救办法。

2.2.3 图书馆法修订的参与主体与内容

徐家璧认为中国图书馆法修订的参与主体,最首选的设置是由教育部官员、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会代表以及广大图书馆专家组成委员会。但将修订委托给从事中国图书馆服务研究的委员会和教育部官员的替代方案也是可行和可接受的。最理想的方式是,借鉴其他国家现有可供遵循的模式,设计出一种适合中国的模式。

中国图书馆法的修订涉及法律依据、经费保障、人事资格、约束条款、董事会制度、服务区域和建筑标准等。国家图书馆法应当为公共图书馆建立和运行的强制性立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的一般用途应在图书馆法的序言部分明确宣布。公共图书馆的运行应以公共税收为保障,并具有健全的法律基础。首选的措施是根据社区需求和服务进行拨款,而不是任意确定最低或最高比率。人事资格应该更加严格。至少,管理人员中的重要职位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人员担任。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法律规章的资格认证,以不断努力提高图书馆职员的素质。除职能部门外,法律应提供或允许部门替代方案。图书馆馆长和对其直接负责的职员之间的管理跨度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为了维护图书馆的利益,读者的违规行为应按具体规定接受惩罚。无论公共图书馆还是私立图书馆,都应该强制推行董事会制度。法律应规定其权力,并责成所有公共图书馆尽早建立。为了尽可能低成本供给图书馆设施,实现高效经济运营,国家法律应有培育合同制的规定,以便为小社区、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服务范围应根据各种情况而定,不应以国家政治或地理分区为服务的基础。法律应规定高效服务区的标准,并应允许为图书馆目标而合并区域。他还主张就图书馆建筑及其标准起草附例或单独条例,以强调其实用性和便利性。对中国图书馆来说,这一理念纳入法律,不仅是新事物,而且在当前最有价值。

2.2.4 倡导建立图书馆职业伦理规约

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从业人员的行为,“有比较明确、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专业化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42]。1940年,徐家璧翻译了美国图书馆协会拟订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约》,认为医学、法律和教育等行业“莫不具以道德为重”,“图书馆业与社会关系密切,与人接触尤多,因之对于适宜规约之需要,自应益感迫切”,目的在于“俾来日草拟我国规约者,有所借镜焉”[43]。倡导效法“学者专业”,借鉴美国经验,建立起中国图书馆的职业伦理规约。

2.3 构建图书馆流通部职员素质的规范体系

我国对于图书馆员素质的探讨始于20世纪20年代,或从馆员自身感受方面探讨,或从职务方面探讨,或引介国外理念[44]。《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发表了一系列探讨图书馆员素质的文章,如沈祖荣《谈谈图书馆员的生活》、戴超(志骞)《图书馆员职业之研究》、马盛楷《何为图书馆职业》的著述,房兆颖、沈培凤、熊毓文等人的译作。当然,徐家璧的《理想的图书馆流通部职员》从流通部职员职务角度,“讨论馆员素质问题,是相当前卫和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45]。

他认为流通部是图书馆的“招牌”,关系到社会对图书馆的评价,并概括了流通部工作内容、职责及职员履职要求。基于职务要求,从图书馆馆长角度提出流通部职员应具备的“特别才干”。其“前卫”体现在:一是以“阅者”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有和悦的人格”、有书籍知识和想象力,易于亲近阅者,能为阅者推荐书籍,推求阅者意图;二是“公平”“平等”观念。无论贫富,一视同仁,“给每个阅者以均等的待遇”;三是亲和力与原则性,既有吸引儿童阅览的能力,又有与职业相符的身份气派,能执行图书馆规条;四是树立专业自信,职员应受专业教育及专业教育者来自实践的思想。职员最好是读过一年图书馆学专科学校,通过在流通部提升各方面能力,理想的职业归宿是“充当某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教员”。

根据图书馆馆长对职员素质的要求,引申列出理想流通部职员的23项“美德”。每项逐条分析,分别作出3—5条说明,共达90余条,以解释其具体内容。根据图书馆学家和赞助人评价,将正确、干练、友好、礼貌、聪明和忍耐等社会性美德和“正确”作为最重要的美德。讲述养成或培植美德的方法,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每种又分若干步骤,有专门的训练方法,成效由自我测评与他人评判相结合[46]。

布朗德士对于“专业”内容的经典描述包括:正式的全日制职业;拥有通过教育和训练而获得的深奥知识和技能;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无私的服务[40](33)。徐家璧撰写此文时,国内图书馆流通业务并不发达,学界尚未注意到流通部职员的素质问题。该文表达以“阅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终身服务图书馆的观念,对图书馆流通部职员素质的阐述达到非常精细的程度,并且构建复杂的体系,提出通过训练养成“美德”的方法,使流通部职员素质趋向专业化。

2.4 儿童图书馆与袁同礼研究

2.4.1 提出儿童图书馆设计和设备的若干原则

民国时期,受国民教育思潮影响,在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下,儿童图书馆成为研究热点。学者多从书籍选择、分类编目、阅读指导、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展开。《儿童图书馆设计与设备论略》一文刊载于《图书馆学季刊》“儿童图书馆专号”,论述儿童图书馆设计的参考依据、选址、部室分配、光线、地板、装饰、书架、器具等[47]。

将经济适用思想融入策划、选址和选材。综合儿童体格天性、图书馆服务数量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总体策划以达到最经济效果;选址兼顾儿童未来发展、自然环境、读者往返及周边小学校需求;地板选材以维持安宁秩序为目标,考虑日常保养、维修、耐用度和性价比等;选择器具“求效能致用”。

运用优化组合理念提升室内装饰、家具设计和采光效果。通过墙壁颜色、壁画、雕塑、花草和展览等组合来营造环境,“要造成馆内或室内优美的环境,非由这些无数微小的事物综合组织不可”;书架采用标准尺寸“适合各龄儿童的应用”,架上各层必须可以上下自由移动,使各式书体均可容纳;以调节天花板和四壁涂粉颜色来补救阳光之不足。

强调照明、家具和取暖设施的安全性。高悬灯盏,不配台灯,竭力避免桌底踏脚板、横木等一切障碍,桌角略作圆式,座椅与桌子加重,以防儿童不意之接触、碰伤、跌倒和推翻。“为慎重公物和顾及儿童安全计”,禁用壁炉火盆。

2.4.2 为袁同礼研究开路筑基

1965年初,袁同礼先生逝世。徐家璧自述“追随先生几达三十五年,恒少远离,所受熏陶,也比别人为多”[26](40)。表明他对袁同礼研究有“近水楼台”、得天独厚的优势。同年夏,徐家璧与袁同礼哲嗣袁清共同编纂《袁同礼先生中英文著述目录》[48],收录“遗著八十二目”。他在“附识”中简述袁同礼的著述成就,尤推崇其“目录学暨各项专门书目”方面的贡献,指出《永乐大典》之研究及调查,以及《西文文献中之中国》(英文本)是其中的杰作,介绍《新疆研究丛刊》之价值及编订出版现况。该目录对研究袁同礼学术成就有重要参考价值,流传甚广。《袁同礼先生中英文著述目录》最初发表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传记文学》。目录“中文之部”被《文献》杂志全文转载[49]。他还“慨允负责完成”《新疆研究丛刊》未刊中文之部[50]。

袁同礼逝世周年之际,徐家璧撰写《袁守和先生在抗战期间之贡献》,以亲历者、当事人视角叙述,从十个方面展现袁同礼对国家、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的贡献,内容翔实,保留了珍贵史料,是同期发表的纪念文章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上乘之作,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广泛征引。

2.5 海外学术成果的翻译推介转化

2.5.1 改良图书馆与传播“真”知

受文华图专办学理念影响,徐家璧的图书馆学作品翻译基本围绕“特重实事”和“介绍新知识”两大主题展开,又以其思想实践树立翻译之范例。《英文参考书百种选》“译者识”写道:“要改良图书馆,必须先改良参考部,要改良参考部,必须先搜集一批合宜而适用的参考书[51]。”不仅推荐英文参考书,更着眼于改良图书馆,发挥图书馆之大功效。他以《巴黎国立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求教于该馆来华交换馆员杜乃扬女士(Mile. Roberte Dolleans)。“承女士指导解答”,就所知与此篇有出入或补充各点,录文四条附文末[8](384)。将不“尽信书”之传统思想付诸于翻译实践,严谨求实,传播“真”知。

2.5.2 阐述图书馆行政思想与评介汉学著述

徐家璧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新书介绍”栏目推介《图书馆行政时论集》和《汉籍考原》两部海外出版的新书。前者为“圕学学会(Library Institute)”年会论文集,此次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举行。他在此文中阐述对图书馆行政的认识,欲求图书馆组织有成效,“必基于良好行政”;将图书馆行政界定为“与图书馆内部工作相习相关者”,归纳为7项。徐家璧主张开展图书馆行政研究,“为日后行政树立良好之基石”,馆内行政与政府行政相联系,达到行政机构灵活健全[52]。这些认识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较大影响。《汉籍考原》是由中国学者吴康在法国讲学的讲稿整理而成,为西方学者治汉学“唯一入门之书”。徐家璧概述汉学的演变及研究状况,尤其肯定该书对西方学者学术成就的介绍,同时也指出其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的不足,及对民国以来目录学演变真实史迹记述的缺失[53]。反映出其倡导中外学术交流互通的思想。

2.5.3 提出编制标准中文标题总录的构想

20世纪20年代,我国尚无统一的中文标题录,“急应从事编纂”。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上,徐家璧提交“编纂标准之中文标题总录案”,其理由是:各馆自行编制标题录“系统不能划一”,造成浪费。字典式目录每类之书无“精细引照”,不利于学术研究。主张推举编制中文标题总录委员会,分甲乙丙三组,甲组翻译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国会图书馆(LC)两种标题总录,乙组编制中国古今图籍标题录,丙组搜集整理国内图书馆已应用之中文标题录,再由三组联席会议“共同审定编纂之”[54]。同期,沈祖荣和杜定友都主张以美国标题录为基础,做增改或增补。相比之下,徐家璧的构想将中外标题录放在同等地位进行融合统一,更易达到“合乎我国图书馆实际的用途”之目的,但并非速成方案。他的构想被沈祖荣论述大部类书标题时所参考[55],对日后编纂《标题总录》有启发意义,促进了海外学术成果的中国化。

3 结语

徐家璧在文华图专受到过良好的翻译训练,善于从西方图书馆学著述中汲取理论、思想、方法和观点,并与中国图书馆实践相结合,进行学术创作,以推动图书馆学的本土化,促进中国图书馆学术与国际接轨。他较早注意到英美等国的专业现象,率先明确提出“图书馆专业”学术术语,关注、借鉴并吸收欧美思想和经验,探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他的“超前”观念未能被当时学者群体所理解和接纳。1937年,新任美籍教师郝路得(Ruth A. Hill)为文华图专师生做题为“图书馆专业”(Librarianship: A Profession)的演讲,季刊仍将其译为“图书馆职业问题”[56]。由研究专业现象发展而来的专业社会学理论的引进,为探究徐家璧图书馆专业化思想提供了路径。“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代表了一个时代图书馆学翻译的高度[57]。”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翻译图书馆学著述及其衍生学术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待引入相关学科理论方法追根溯源,还历史于本真。

程焕文先生将徐家璧列为“文华”的一代服务于美国图书馆界有影响力的人物,指出“这代人不仅在国内图书馆事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58]。近代以来,任职于美国东亚图书馆的中国图书馆学人以其扎实的中国学识,在收藏保存中华典籍、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徐家璧在海外图书馆的经历有待于挖掘资料作进一步探讨。正如顾烨青所说:“还有像童世刚、徐家璧等一批图书馆学人后半生的图书馆生涯都在国外,要研究他们也必须利用海外档案,所以这是一个值得开垦的处女地”[59]。

猜你喜欢

徐家图书馆学图书馆
徐家珏作品
STABILITY ANALYSIS OF CAUSAL INTEGRAL EVOLUTION IMPULSIVE SYSTEMS ON TIME SCALES∗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徐家柱 用爱唤醒沉睡12年的妻子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