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智赋能的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策研究

2023-04-16吴秀婷施灿涛刘璐新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钢铁工业废钢钢铁企业

□ 吴秀婷 施灿涛 刘璐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6个方面33项措施,要求推动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工信部对政策进行解读,提出要以推动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为契机,全力提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应用,为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突显[1],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钢铁工业亟需凝聚科技力量,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钢铁工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我国钢铁工业数字化基础坚实

“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工业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化应用取得突破。从行业层面看,根据《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1)》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冶金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59.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7.3%,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9%,打造了一批数字矿山、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试点示范。从企业层面看,大部分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数字化工作,部分先进企业不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与钢铁工业的融合创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宝钢智慧高炉运行平台顺利投运,首钢煤气预测与调度优化,宁钢热轧板带钢铁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平台成效明显。

此外,新模式探索取得积极成效。钢铁行业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建成一批钢铁电商平台。其中,欧冶云商打造了集交易、物流、资讯、大数据、专业知识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第三方平台,助力重塑钢铁流通领域秩序;南钢进一步实施“JIT+C2M”模式,推动了传统钢铁生产模式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

二、影响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问题分析

近两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钢铁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主体,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无数可连的情况,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断点”;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市场信息不畅、交通物流受阻,影响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废钢资源供应稳定性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难等问题加剧。

1.部分企业仍为数据链“断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钢铁企业数字化水平不高的弊端愈发凸显,复工复产受限,“断供滞销”风险并存,这不仅容易使企业自身陷入危机,也对钢铁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冲击。2021年,冶金行业MES普及率仅为27.8%,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为18.4%,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只有22.2%。相关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仅有不到1/3的钢铁企业开始着手数字化试点或转型工作,只有少数钢铁企业制定了较为清晰且符合整体业务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战略。此外,钢铁企业普遍存在数据自动采集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企业缺乏全面、可量化的智慧指标评价体系,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2.供应链“堵点”存在断裂风险

一是废钢供应不稳定。废钢是我国钢铁工业重要的再生资源,可大量替代铁矿石,对钢铁工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在双碳背景下,废钢资源重要性愈发突显,需求潜力巨大。目前,废钢行业存在来源分散、回收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不高、地域性较强、开票难等问题,特别是疫情期间物流受阻,影响废钢产量增长和稳定供应[2]。

二是中小钢铁企业融资难。由于中小钢铁企业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很少公开披露,叠加金融机构信贷配给机制影响,中小钢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等问题一直存在。疫情期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中小钢铁企业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是产业链协同不足。受国内多区域疫情影响,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畅,协同不足,特别是当上下游合作企业复工复产不同步时,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新的合作方,导致区域性的“断供滞销”。

3.制约产业链提升的“难点”问题愈发突显

一是信用监管体系不完善。钢铁产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但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低造成无序竞争、绿色低碳水平有待提升、防范过剩产能压力长期存在等问题,部分钢铁企业无视错峰生产的政策要求,“偷排偷产”现象时有发生。钢铁行业亟需借助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新型信用监管体系。

二是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链延伸是提升钢铁产业链价值的关键。我国钢铁产量全球第一,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深加工比例还不高,产业链延伸深度存在明显不足。疫情期间,产业链条越短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也越弱;反之,企业自身产业链条越长,或产业集群式发展,则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三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待健全。钢铁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智能制造体系涉及专业领域众多,不同供应商解决方案之间也难免存在重叠交叉,钢铁企业在智能制造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亟需组建钢铁智能制造服务生态,营造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

三、数智赋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对策建议

1.数字化补链,补齐数据链“断点”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钢铁企业亟需开展数字化转型,融入线上产业链供应链,补齐产业链供应链“断点”。

一是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评估。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保障和效益等方面,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智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摸底调研、对标找差,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和重点方向。

二是推进数字化改造。通过设备更新、网关部署等方式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实现资源要素的汇聚和互联互通;完善各工序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二是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信息、生产信息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可视化展示,支撑企业实现设备运行优化和工艺过程优化,以及企业核心业务主线的全流程跟踪追溯和闭环管理。

三是探索智能化应用。规范化企业数据治理,挖掘数据价值,开展智能排产系统、煤气预测与调度优化系统、智慧管控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

2.平台化强链,畅通供应链“堵点”

结合供应商、钢铁企业、加工商、仓储物流服务商、金融机构、终端用户企业等需求,建设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畅通钢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过共享废钢资源、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强化网络协同制造等,提升原料供给保障能力、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强大而有韧性的钢铁产业链供应链[3]。

一是补强废钢资源供应链。建立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整合企业自产废钢、加工废钢、社会折旧废钢、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等资源及废钢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通过废钢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废钢回收、加工、流通等规范化、规模化运行,实现资源集约化管理与循环利用,保障废钢资源安全稳定供应。

二是畅通企业融资渠道。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等问题,钢铁工业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多维度、数据化、智能化风控体系,通过应收账款抵押、货权抵押等方式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票据融资、质押融资、信用融资、第三方支付等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强化网络协同制造。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钢铁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面向企业全价值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资产要素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推动企业间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紧密连接,强化先期介入、大批量定制、制造能力交易,推动供需高效对接,实现基于网络的制造资源配置和生产业务并行协同。同时,围绕产业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依托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可以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建设提供分时、计件等灵活服务的共享制造工厂,深度挖掘钢铁产业价值链,重构商业模式。

3.生态化延链,破解产业链“难点”

针对钢铁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无序竞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难点”,通过构建新型信用体系、延伸钢铁产业服务链、建设钢铁数字产业生态圈等举措,有效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新型信用监管体系。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伪造、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新型信用体系,重点围绕产业政策、环保、安全等领域,建立行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对企业产品结构、产能产量、工艺装备、安全生产、绿色低碳、失信情况等数据进行跟踪追溯,在强化行业运行监测的同时,实现粗钢产量监测、产品质量认证与追溯、行业技术对标、企业信用评价等功能,为企业对标找差、行业分级分类管理、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引导行业健康发展[4]。

二是延伸钢铁产业服务链。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库,搭建网络化的设计协同平台,提升钢铁材料设计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参与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建设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拓展售后支持、在线监测、数据融合分析处理等服务。此外,城市钢厂还可以依托工业基础,由钢材生产者向材料提供者、废弃物收纳者、社会服务者转变[5]。

三是共筑钢铁数字产业生态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汇聚各方资源,建立钢铁数字产业生态圈,传递行业新思想、新声音、新理念,为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畅通钢铁企业CIO与智能制造服务商对接渠道,破解信息不对称、市场无序竞争等难题,为企业提供智能诊断、专项规划、课题申报及标准制定、系统实施等一揽子服务;创新合作机制和方式,开展标准制定和技术积累工作,同时强化智能制造先进模式的应用推广,构建起企业实践经验的交流机制,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钢铁工业废钢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设立山东自贸区对山东钢铁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四川省钢铁工业能效水平及节能潜力研究
金属破碎机回收废钢政策得到扶持
金属破碎机回收废钢政策获扶持
废钢破碎设备工艺技术的论述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欧债危机致钢企看空废钢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