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批判和理性应对
2023-04-16王自华翟广莹
王自华,翟广莹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极其深远的错误思潮之一,也是新时代干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稳定性的主要元凶之一。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变,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而这种思潮在其观点上并非虚无所有历史,而是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借口,从侧面美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歪曲革命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其本质是一种主观臆断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其主要表现为: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而片面孤立地谈论历史事件;借今议古,用当今的观点评判历史的对错;天马行空,将推理和想象当作真实的历史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历史虚无主义试图篡改党史、国史,抹黑中国近代革命家和英雄人物,扰乱人民大众对中国真实历史认知和判断等卑劣行径的抵制和深刻批判,使原本明目张胆虚无中国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顷刻间无处藏身。随着网络新媒体迅速扩张,碎片化传播的盛行又给了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使其在网络庇护下借势“改头换面”肆虐猖獗。“碎片化”最早是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描述,其本意为完整的物体破碎成诸多零散的部分,意味着对传统的否定、对意义的消解,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等领域。[1]历史虚无主义以哗众取宠、迎合大众审美的虚假外衣,将其潜在的价值观念、政治诉求以碎片化文字、视频等传播手段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网络新媒体结合,将错误思想以碎片化信息迅速、持续、广泛地侵蚀人们的心灵和认知,给网络上错误思潮的治理带来重重挑战。习近平强调,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碎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群体,无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视频、文字、网络二次元叙事等基本形式,而其时正值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碎片化传播的形式渗透其中,时刻侵蚀、荼毒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认同,使其思想不知不觉中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牵引到错误路径,逐渐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中如何变幻,有多狡猾、用何障眼法,理论工作者都要对其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戳穿它的虚伪“画皮”。[3]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毒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和谐、安宁的网络传播平台,高校和社会应联合一致,刻不容缓。因此,从碎片化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入手,准确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思路,掌握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价值观念的解构,重塑清正和谐的网络环境,并以网络叙事、网络新媒体等新形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分析
碎片化传播模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包含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理性把握、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规律,对于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危害,并制定抵制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一)传播主体:主体隐匿化,难以追溯
在庞大的互联网系统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借助网络传媒在大众人群中使用的广泛性,将完整、真实的中国近代史零碎化、片面化,掩盖住史书上的历史真相,过滤掉不利于渗透其狭隘、虚假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历史事实,将真实的史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地传递给中国网民,从而达到使中国网民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卑劣意图。隐蔽渗透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传播策略。[4]网络媒体的隐匿性带给了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更多肆无忌惮荼毒人们思想的空间,难以追溯源头。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传播者身份告别了以前那种单一固定的模式,转变为传播者、受众者及引导者的多重身份,他们以碎片化传播形式散布一篇篇消解人们的历史信仰和政治认同的错误史料,同时又以受众者的身份发表评论戏谑、嘲弄国家政治观点、历史人物,并适时引导舆论走向,增加讨论热度,使一场场消极讨论迅速升温,在不知不觉中扭转了网民的价值观。此外,受众者相对于以往的单一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在接受某些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他们为自己热衷的某些碎片化信息点赞、评论、转发,也无意间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嚣张的气焰,扩大了这些消极信息的影响范围,使传播者与受众者界限模糊,难以区分,更难以追溯。另一方面,整个网络呈现碎片化语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得以借助网络空间碎片化地蔓延,以娱乐消遣、兴趣爱好为碎片化传播目的的普通网民,热衷于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分享其日常生活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不经意的传播被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所利用,他们借助网络平台碎片化传播的优势,通晓受众人群在畅游网络时的无防备心态,潜在地提升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效能。
(二)传播内容:内容多样化,无奇不有
随着当今时代人们的学业、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加快生活节奏,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业余生活、消遣娱乐的时间也变得碎片化,只能借助工作休息、学习间歇、地铁公交上的碎片化间隔短暂地畅游网络。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看透了这一点,将其传播渗透的内容与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的碎片化相适应,以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明星娱乐和八卦新闻为突破口,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琐事和现实情境为落脚点,悄无声息地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拉近人们精神思维与碎片化传播内容的距离。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传播善于运用图像化叙事形式,重塑历史叙事逻辑,利用搞笑段子、恶搞视频、夸张表情包等碎片化内容,在扩宽受众群体的同时使人们获得片面的历史认知。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场景的干扰下,受众群体历史记忆出现逻辑混乱,失去逻辑关联,造成人们对曾经历史认知的割裂,重塑出虚假错误的观念记忆,不自知地落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陷阱,逐渐退化为看书只求碎片化知识,上网只看碎片化新闻,历史真相只从碎片化信息中获取,最终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泥潭。
(三)传播受众:受众广泛化,无处不在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潜在受众群体广泛,无论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遍布社会各领域的平凡上班族、自由打工人,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在参与网络碎片化传播过程中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诱导和观念植入。面对如此广泛的传播受众,历史虚无主义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采取不同的碎片化传播策略,即灌输与诱导相结合。碎片化灌输手段是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配以精心组织的话语,披着华丽外衣的谎言,借助网络的碎片化信息从外界灌输到受众者的头脑中,从而消解其原有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而碎片化诱导手段则与之截然相反,它主要针对意志品性坚定,眼界开阔的高级知识分子。不同于灌输手段的先破后立,而是采取迎合受众群体认知习惯,激活其错误思想观念和历史认知,以其认同接受的碎片化信息促使其错误意识不断扩大膨胀,使其自发地以偏概全地看待历史全局,以错误观念遮蔽整体视角,以感性认知覆盖理性思考,以人性缺陷压制公理大义,最后导致其崇高的理性信仰跌落尘埃,迷失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幻境中。无论何种群体都离不开网络编制的生活网中,一个点赞、评论、转发、收藏等都能暴露大众群体的认知、思想、态度,让历史虚无主义获得可乘之机,逐渐将其转化为碎片化传播者,拖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青年大学生生长于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时代,自小到大的学习生活都以网络为依托,加上其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初期,政治认同、历史认知举棋不定,极易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历史虚无主义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图像化叙事、二次元叙事等形式在碎片化图片、漫画、动漫中渗透错误理念,从大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环境。
(四)传播媒介:媒介多元化,花样百出
为了适应当前网络受众群体在碎片化时间享受碎片化网络信息的特点,传播主体不仅仅为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以博人眼球的标题、夸大其词地吸引观众注意,而且各传播主体还在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地挖掘新的碎片化传播媒介,不断将网络群体转化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拥护者。在青年学生中盛行的图像化叙事以及网络二次元叙事形式在历史虚无主义传播主体看来是其推进碎片化传播、进行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巨大推手。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叙事的基础是感性化可视化媒介的发展。[5]图像化传播是以网络为载体,可视化图片为特征的直观性传播媒介。随着图片编辑处理技术的广泛运用,比传统文字传媒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易懂的图像化叙事手段逐渐取代碎片化文字传播的主流地位,博得了青少年乃至大学生的青睐。它给予受众群体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并以更加直接的形式展示历史虚无主义创造的谬论和谎言。碎片化的图像叙事以张冠李戴的手段编排、曲解历史,真实的历史图片配以荒诞的词句,实现混淆视听的奸诈意图;以移花接木的手段篡改历史,根据其传播意图恶意改造、拼接图片,以达到以假乱真,误导群众的卑劣目的。所谓网络二次元叙事,是指网络空间中以ACGN 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s)、游戏(Game)、小说(Novel)等为主要展现形式的青年叙事呈现方式和青年话语表达方式。[6]相比较于微博、微信、知乎等传统网络传播媒介,B 站、晋江文学城等新兴网络社区成为二次元文化传播的圣地,更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和热爱。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者从这里看到的不是一片属于中国年轻人的休闲娱乐的乐园,而是宣扬其政治主张、文化观念的高效传播“阵地”,是摧毁中国年轻人政治认同、价值取向的高效工具。以二次元叙事手段摧毁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误导学生错误认知中国近代史,诋毁污蔑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这种卑劣行径如不能有效制止,中国网络何以肃清,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何以树立正确价值观。
(五)传播效果:效果娱乐化,哗众取宠
随着娱乐作品在网络环境迅速升温,得到一大批忠实影迷和粉丝,历史虚无主义者看到影视娱乐作品在网络人群中获得的超高人气和追捧,迅速调整攻击策略,将网络群体“娱乐心态”的碎片化传播作为其扩展历史虚无主义阵营的策略,作为消解中国网民意识形态的催化剂。这些人故意创造贴合受众群体猎奇心理的网络歌曲、影视节目、综艺节目等,打着娱乐消遣、传递正能量的虚假旗帜,内在却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价值观,他们用荒诞恶俗的语言诋毁中国历史,用无厘头的搞怪特效曲解历史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娱乐心态”在网络中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不再是一个中性词,它既是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想要得到的传播效果,又是其扰乱网络群众的思想观念、摧毁其精神家园的迷惑性攻击手段,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娱乐心态”为遮蔽,对真实历史素材进行娱乐化开发,篡改红色故事、消遣英雄人物、宣传虚假历史,实质上僭越了研究历史与休闲娱乐的天然界限,在青少年价值观发育不完全的背景下,严重弱化了青年学生以及其他网络受众的思辨能力和理想信念。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正是看中网络受众追求娱乐化带来的心理减负效果,将其卑劣的意图掩盖在娱乐消遣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解自己的价值信仰,沉迷在历史虚无主义者带给他们的片刻狂欢中。
二、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
新时代大学生在舆论聚集化和思想多元化的网络虚拟空间,以毫无防备的姿态享受着片刻的娱乐消遣,历史虚无主义在碎片化娱乐内容的掩盖下,肆意侵入大学生的思想空间,严重冲击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领地。
(一)干扰网络社会思潮治理,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碎片化传播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滋长和蔓延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让诸如此类的错误思潮有机会肆无忌惮地驰骋网络,很大程度上扰乱了网络秩序,影响了网络社会思潮的治理。为追赶网络传媒发展潮流,历史虚无主义也跟随人们的喜好,试图扎根网络空间这一思想聚集地,实现从生硬、枯燥的文字向图片、视频等碎片化传播的“华丽蜕变”,无论其如何乔装打扮,也无法改变其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内核,也无法掩盖其唯心史观的消极立场。历史虚无主义者将隶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在中国网络媒体中大肆扩散,潜移默化地让中国受众群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背离,逐渐让中国青少年被那些否定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错误言论洗脑,驱使青年学生逐渐淡忘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绝境、驶向光明的红色记忆。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抓住并放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细微失误,以片面、虚幻的言论诋毁和抨击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奉献,甚至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价值提出质疑,其恶劣行径令人深恶痛绝。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抨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避重就轻地吹嘘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大张旗鼓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实质上是企图利用无硝烟的战争,消解中国网民的价值观念,实现其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演变中国的奸诈计划。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就被认定为一种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消极思想武器,曲解、臆断历史是其一贯伎俩,其否定中国已成定论的重大历史事实,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看作是偶然的,误导中国青年学生片面地看待中国历史,消极地看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的原住民,他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碎片化传播的侵袭和渗透,片面荒诞的碎片化信息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瓦解大学生头脑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和近代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动摇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
(二)扭曲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判断,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维护其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统治力的思想武器,它鼓吹宣扬与中国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使中国集体主义观念陷入虚无之地。其曲解、臆断中国历史史实是企图断绝中国网民的思想文化根基,其抹黑、诋毁中国近代以来的英雄人物实际上是想消解其身上承载的道德品行和积极观念,碎片化传播这种新渠道给予了历史虚无主义乃至西方价值观大肆传播的机会,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从未停滞,但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足以完全抵抗住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荼毒。历史虚无主义以“解放思想”“揭秘历史”“追问真相”为旗号,以学术研究为借口,鼓吹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企图将还未思想成型的青年大学生引入歧路。
(三)消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破坏青年红色记忆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的沉淀和凝练,是该民族永垂不朽的思想瑰宝。从古到今,各民族都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备加关注,希望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能够受到自己后代的认同和传承,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希望中华民族的根基坚不可摧,无可撼动。以偏概全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惯用手段,以碎片化信息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条件肢解、污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颠倒黑白,重翻旧账、断章取义,对中国历史的客观性大加质疑,对党和国家的共产主义信仰强烈否定,不放过任何扰乱中国网络受众历史认知和摧毁青少年网民对党和国家历史信仰的机会。历史虚无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大相径庭,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间历史文化的切磋和比较,而是在学术互鉴虚假外衣的隐藏下,消解中国网民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更有甚者,利用“建党一百周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喜迎二十大”等党中央系列活动,在各种党史党建题材的作品中夹杂着历史虚无主义者为网民们精心布置的陷阱,抱着学习党史为目的的青年学生在碎片化信息中学到的是被美化的负面人物,被丑化的革命英雄前辈以及被替换、改编的中国革命史。青年大学生生长在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早期革命前辈为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留下的血与泪不是吾辈忆苦思甜所能感同身受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者将青年学生接受爱国教育课堂变为试验场,将青年学生学习近代革命史的资料变为演练场,不遗余力地将青年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红色记忆涤荡殆尽,只余浅层、无序的碎片化历史场景回荡在学生脑海,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以及红色记忆的唤醒和文化传承。
三、阻断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理性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者凭借网络媒体碎片化传播的便捷条件,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倡的错误观点、价值观念以碎片化信息的形式传递到网络空间的受众群体中,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扰乱了人们对主流价值以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判断和认知,尚未树立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更是深受其害,全体社会成员以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审视和批判,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来抵制错误思潮对中国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荼毒。
(一)以清朗网络空间增强历史唯物主义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建立良好健康的网络舆情的相关讲话中强调,“互联网是当前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我们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肃清网络空间,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提升历史唯物主义引领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申明网络空间执法要求
首先,招募并培养一批专职的网络空间执法人员,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力度。当前网络空间受众群体范围极广,不同年龄、学历、背景的碎片化传播主体,遍布网络,踪迹难寻,需要一批细致敏锐、公正严明、网络技术运用娴熟的专职执法人员,精准识别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信息,追根溯源,揪出传播主体,迅速清空其传播的一切虚假言论。对于证据确凿,触犯网络法规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及时严令整改,或移交法律部门处理。其次,强化网络运营主体自觉遵守网络规范的意识。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其间,一些网络运营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以错误、虚假的言论提高网民关注度,不知不觉中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言人”。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普法宣传力度,定期对其网络运营内容进行监督和考察,一经查出疑似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当言论,应施以严惩。网络运营主体也应积极配合国家及相关部门网络执法工作,自觉参与网络法律知识的培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最后,向网络群体讲解网络空间的执法案例。通过深度讲解和阐释网络执法案例可以提升网络受众的防范意识。提升自身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判断力和抵抗力,同时自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对识别到的一切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信息以及别有用心的传播主体,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2.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
首先,全面排查网络空间隐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应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为己任,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全面排查网络空间思想隐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应借助碎片化传播的便捷条件,依靠多种多样的网络传播平台宣传党的正面形象,唤醒青少年的红色记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成为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全面监督,仔细分析网络公众人物以及极具影响力的网络传播主体及其碎片化信息传播内容,准确分析其吸引网络受众的因素,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分析者,防止其散布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当言论,干扰网络受众价值观念;要以遵循唯物主义的原则,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贯彻网络生态治理行动,加大对微信、微博、抖音等娱乐平台的清查力度,为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做好防范,成为网络中群体各项权益的维护者。其次,倡导网络群众遵守法律,文明上网。制定并普及网络文明守则,提升网民安全防范意识,定期排查和公布非法网站黑名单,使网络受众远离非法网站;对散布唯心主义理论观点以及编造、诋毁国史党史的传播主体要加以警惕,防止陷入其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党中央以及国家相关部门还可以举办“网络文明人”等相关文明上网的活动,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相关部门排查违法传播主体、举报相关违法网站的网民授予“网络文明人”的光荣称号,提高网络受众政治定力和参与净化网络生态的积极性。最后,确立网络空间主流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和基本要义为基础确立网络主流价值观,使网络受众真切认同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网络主流价值观,形成思想定力和政治毅力。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的空洞、片面的思想迷雾,号召网络受众以网络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思想论战,找准定位,驱散迷雾,夺回主流价值观的优势地位。
3.强化网路空间监管职责
首先,为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监管,应充分挖掘监管所需信息。通过网络科技中大数据筛查以及原始信息追踪分析功能,实时掌握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动向,将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信息以关键词等形式精准过滤,准确定位历史虚无主义传播主体来源,迅速切断其传播渠道,尽量减轻其消极言论以碎片化信息的形式迅速蔓延以及其对网络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同时要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权掌握在国家相关部门手中,不断加大网络信息监管的前沿技术开发,缔造更加严密精准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保障网络受众个人信息安全,避免网民信息泄露让历史虚无主义渗透得到可乘之机。其次,要树立网络智能型监管理念。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得到飞跃性突破,网信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网络监管部门应果断抓住科技先机,发挥其内生优势,统筹协调政府、社会、各高校资源优势,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智能监管机构,发挥其碎片化信息细致筛查、精准定位、风险预警的多重监管效应。除加强对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信息的审查力度外,对各类碎片化资源加工、制作的网络运营主体也要强调其参与网络监管的责任意识,履行网络信息传播守则,仔细审查其制作传播的娱乐内容,防止历史虚无主义信息掺杂其中使受众群体在浏览信息时受到错误思潮的侵害。最后,构建网络监管的执法平台。对排查出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个体传播主体以及网络运营商施以严惩,视其散布错误言论的轻重程度,采取罚款、注销账号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惩罚,引起各类传播主体自我反思、自我监督的意识,同时增强网络受众群体自我防范、自我警惕的意识。主管部门不要吝啬于运用法律武器,采取专项治理行动维护网民基本权益,抑制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信息为掩护在互联网中大肆喧嚣,还群众一个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
(二)以网络二次元叙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
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不仅指扩大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范围,还包括受众群体接纳程度与吸收的实际效果。作为从小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时代大学生,二次元文化这种新兴青年叙事方式在大学生眼里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若能抓住备受青年学生青睐的网络二次元叙事表达方式,从其在青年群体的强大传播力中,能够抓住其基本特质,“为我所用”,对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捍卫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1.推动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发传播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谁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走向,谁就能带领青年,开创未来。网络二次元叙事以青年话语的呈现方式,与青年学生追求时尚,崇尚新颖的现实需求相契合,展现出其在网络中的强大感召力和亲和力。趣味性和生动性是二次元叙事区别于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主要特点,二次元文化以“新奇”“创意”“活力”为代名词,与青年学生所追求的轻松愉悦的现实生活、惊奇冒险的虚拟环境相重合,展现着青年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以二次元叙事的强大传播力为启示,若能将“新奇”“创意”“活力”等二次元文化元素注入历史课本,融入党史国史素材,就能够将枯燥的书本转化为生动精彩的红色教育资源,改变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冷漠和疏离。在保证史料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在小说动漫中以新奇创作方式催生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发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在娱乐消遣中通晓党史国史,自发地在交际圈中以传递快乐为诉求,循序渐进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熏陶和教化。
2.提高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关注
二次元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于“原创之上”。网络二次元叙事的文化作品在其一经问世就招揽了一大批青少年粉丝,其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将晦涩单调的教育内容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呈现出来,展现出其独一无二的红色教育功能。另外,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主体遍地开花,传播内容百花齐放的新媒体时代,二次元叙事能将眼光锐利、口味挑剔的互联网原住民拿捏在手,其主要优势在于其文化作品的价值性和可读性。政府以及社会、高校要紧紧抓住以网络二次元叙事形式呈现文化作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机会,积极发挥二次元叙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将枯燥的党史国史学习资料以及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巧妙地制作、融合在二次元文化作品中,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提高审美情趣的愉快进程中,自觉关注作品中呈现出的中国革命史诗与英雄人物,深刻体会期间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对于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妙不可言的意义和价值。
3.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在物阜民丰的和平年代,喜爱在私人空间畅谈自己的私人情怀,一旦涉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等宏大叙事,敬而远之是其一贯主张。网络二次元叙事凭借其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将严肃沉闷的党史、国史经过各种创作风格和形式的生动转化,以或轻松或感人的网络文学、国产动漫、漫画、游戏等创作形式供学生浏览,代替传统意识形态生硬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跨越“私人叙事”与“国家叙事”之间难以僭越的鸿沟,以二次元叙事的亲和力消解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距离感。在二次元叙事中融入党史国史元素可以极大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娱乐消遣之余,潜移默化地接收到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在红色动漫、小说中受到革命英雄人物、榜样群体的情绪感染,深刻认识到当今和平岁月来之不易,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巩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初心和信念。
(三)以掌握网络图像化叙事话语权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图像化叙事模式包含于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体系之中,历史虚无主义隐藏在杂乱无章的碎片化信息中,以图像化叙事形式凸显出其存在感和吸引力,无形中解构着大学生乃至各年龄段网络受众的历史认知与价值认同,对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其统治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在宏观、微观层面探寻有效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叙事影响力的现实对策,并能够以退为进,要形成高校、政府、媒体三位一体的图像治理体制,掌握网络图像化传播话语权以提升主流意识的领导地位。
1.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历史图像素养[8]
当前大学生接受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革命英雄人物以及相关精神的教育主要依托“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必修课程实现。除了课时短、讲解内容宽泛浅显的弊端外,较少涉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概念、危害、应对策略等知识,并且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很少考虑以图形化叙事的形式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升历史图像素养。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全面提升大学生历史图像素养。首先,要全面提升当前近代史课程教师历史图像素养,加强其采用图像化叙事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意识,善于利于图片、影视等适合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生动教育形式,并引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以提升学生历史及图像素养,并积极鼓励课程教师参与高校、国家的各类人才培训以提升自身历史图像素养。其次,根据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现实趋势,善于利用“形势与政策”课程,定期开设讲解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基本理论、发展动向、现实危害以及防御策略等基本问题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全面洞彻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手段、意图以及变化样式,并自觉提升自我防御意识。最后,定期开设培养全校师生图像素养的课程培训,提升师生对各类图像的敏感度,加深其鉴别、甄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传播渗透的识别能力,引导教师以图像化叙事形式向学生传播近代史知识并注重培育学生对图像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加强防范及鉴别能力,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权运行在高校教育体系中。
2.立足于新时代网络碎片化传播新气象,重塑并及时更新历史宣传图像
历史虚无主义一经流入中国,就善于跟随时代变化变换多种形态,从片面单调的文字传播到现代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二次元叙事、图像化叙事形式传递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令人防不胜防。然而与各类错误思潮不断更替的外在形态相比,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未免有些跟不上网络潮流。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主流意识形态即使有一时的滞后性,也已不可能让非主流思想扰乱民心。因此,相关各部门必须吸取教训,立足于网络时代发展前沿,赋予图像化叙事新的时代内涵,以图像化叙事为历史宣传手段,牢固坚守网络图像化宣传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话语权。首先,建立历史图像数据库,搜集和留存各类反映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以及历史史实的图像素材,为反驳历史虚无主义恶意编造、改写中国近代史,污蔑、讽刺中国革命先驱的错误言论给予有原始依据的有力回击。其次,抓住例如建党周年庆、南京大屠杀等各类历史纪念日,利用各种纪念性的历史图像讲解和宣传中国近代史,加深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共鸣。最后,不断完善图像宣传效果的考评反馈机制[5],针对其宣传效果的反馈,不断调整改进图像化叙事价值引领进程中的误差和不足,创新发展图像化叙事的传播思路与拓展模式,以图像化叙事手段传播正向能量,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3.借助图像化叙事提升主流媒体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的能力
面对当前网络良莠不齐的图像化传播内容,主流媒体从业者要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勇于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和错误历史观斗争并适应主流媒体向图像化叙事演变的最新动态,提升自身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干扰的综合能力,以图像化叙事手段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首先,不断增强主流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当前各种思潮为争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陷入日益激烈的争斗,主流媒体从业者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肩负着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艰巨任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并遵循网络意识形态图像化规律,提升图片编辑和文字运用能力,推出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作品。考虑到图像化叙事的特殊性和吸引力,图片内容必须严格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内容,高度重视图像的甄选和运用,并做到图文内容高度契合,大幅度提升图像化叙事的视觉冲击力,以专业化的优质文艺作品吸引网络受众,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宣传红色正能量。其次,以原创图文和高质量内容维护主流媒体公信力。在网络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要想争夺网络传媒的话语权不可能只凭口号取胜,而要凭借极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原创性图文以及从业人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引起网络受众从图片中获得共情以及对编辑者深厚文字功底的敬佩。总之,主流传媒要坚持以质取胜,以实力碾压各种低劣作品,实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图像化传播与借助图像化叙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竞争力的双重价值,并不断提升从业者编辑驾驭和导控新媒体的素养和能力,[5]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