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

2023-04-16李泉谷照亮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

李泉,谷照亮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故土的眷念,对家国的归属,是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价值认同和责任担当,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在全社会弘扬家国情怀[2]。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只有家庭好方能保社会安定,千万个家庭都好,国家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实乃一项非常必要的举措。新时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与当今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一代[3],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事情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培养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使其有勇气和能力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他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新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4],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5]。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以及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导向。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释析

家国情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国家接续发展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稳定和谐的延伸,家是国的根本。可以说,中华文明中的个体从来不是家庭之外的个体,更不是国家之外的个体,而是必须在家庭、国家中成就自己的个体。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心家国实乃义不容辞,家国情怀乃个体生命应有之义。如上所诉,家国情怀在本质意义上,意味着个体对自身之外的其余个体及其集合的积极关切;在具体表现上,意味着个体对家庭成员以及家庭共同体、本国同胞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自觉认同[6]。其基本内涵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一)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族群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呈现的共通性。它阐释了家与国之间的辩证关系,透视着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利益取向和价值趋势。传统的家国关系源自西周,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世代延续,创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使得君权可以永远掌握在同一家族同一姓氏之中, “家天下” 的格局由此形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提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想,家与国由此连为一体。战国时期,法家详细论述了 “三纲” (夫妻、父子、君臣)之间的内在关联,只要三纲之间的原则不被打破,那么天下就会安定太平。秦汉开始,大一统局面形成,国家实行的垂直管理政策,使得家与国之间的矛盾日渐浮现,为了使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不被破坏, “三纲五常” 成为重要的统治思想,这实际上就是用内在的伦理修养来联结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国与家之间的关系逐渐密不可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家” “国” 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性质上,它们同属于社会群体形式,只是涵盖的范围和等级不同。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人们自然被赋予了对家尽孝、对国尽忠的双重责任。随着历史的发展, “国” 的范围逐渐突破原有的界限,形成现代所谓的 “国家” ;相反, “家” 则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政治职能,缩小成现代所谓的 “家庭” 。但是, “国” 与 “家” 的历史渊源从未割裂[7]。家国从来一体,这份流淌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始终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克服病魔,扫平动荡的文明根系,无数小家汇聚成的大国合力,始终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强劲动力。

(二)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是具有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并通过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情感认同贯串到一起的人的集合体。家庭和国家都是典型的共同体形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基于血缘亲情对家庭产生强烈的亲情感和归属感,并出于这种感觉意识,自觉维护家庭及其成员的名声和利益,遵从一定的家庭秩序。而国家则是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之上,由拥有共同觉悟和情感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高度认同本国的政治和文化,会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为重要前提,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之中。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公共的信念目标、情感认同、价值趋向而形成的一种公共意识[8]。共生性是它的内核基础,共生关系意味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拥有一种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保证了个体、群体之间能够趋于同质,消除分歧,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公共意识。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不断发酵的精神支撑,家国情怀本身就是一种共同体意识,一种将广大人们群众和国家维系起来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在这种共生共存的共同体意识的感召下,中华大地涌现出了谭嗣同、李大钊等仁人志士,他们身先士卒、不惧牺牲,谱写无数壮丽英雄史诗。也正是在这种共同体意识的浸润下,出现了黄文秀、胡忠谢晓君夫妇等时代楷模,他们用青春诠释初心使命,用行动托举祖国的未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生命有限,价值无限,他们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三)仁爱之情

“仁爱”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孟、朱熹等历代大儒都将 “仁” 视为一种最崇高的道德原则。儒家将 “仁” 的核心概括诠释为爱人,强调要以血缘亲情这种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爱为中心点,把关爱的对象逐步扩散到世界上一切生物和生命体,进而建立起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遍性关怀。在仁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层面,儒家认为, “仁爱” 思想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具有正向相关性,当一个人拥有仁爱的思想,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为人子女者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并且不让父母担忧,夫妻不睦、兄弟不和等都会让父母忧心,都是不孝,孝顺父母还要让父母享受君子的称誉,这就要求为人子女者要以孝道为基础进行修身,并用德行和才能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留得身前身后名。所以假使一个人能够庇护自己的姊妹兄弟,善待自己家族中的父母长辈,那么他就一定能忠于自己的国家,善待黎明百姓。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忠孝合一的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家庭和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和政治安定的双重目的。同时,儒家认为 “仁爱” 思想中还包含着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道义担当。在孔子看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之为 “仁人” ,只有品德高尚、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人才可以称之为 “仁人” ,这是对 “仁人” 的最高评价。如果 “仁人” 要在道义和生命这两者中择其一时,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道义, “杀身成仁” 即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宁死不屈、舍生忘死的生命观经历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鼓舞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大义奋起反抗。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时代价值

家国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激励数代中华儿女顽强奋斗、锐意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厚植其家国情怀,不仅是落实高校 “立德树人” 目标的重要要求,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家国观念,提高道德涵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其使命担当精神,在提高其道德涵养的同时实现其全面发展,以更积极昂扬的姿态、更强大磅礴的力量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一)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家国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首先孕育了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为基础,经过漫长的的融合、变迁、发展,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可以说,家国情怀中包含着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追求。同时,它也是各民族文化的剪影,反映了各族人民最真实的生活。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分布着56个民族,许多人素味平生,是民族精神将这亿万人联结在一起。2008年汶川地震、2019新冠疫情、2021年郑州暴雨,无数志愿者自发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他们不畏艰险、昼夜兼程,只为向灾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单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若集聚千万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力量,必将攻克病毒、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汇集起万众一心的民族力量”[9],要把民族共同体意识刻入各族人民的头脑中,融进他们的血液里[10]。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不仅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11],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民族观、家国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其能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抵制不良思潮对其带来的悲观影响,增强对家国文化的自信,不断提高家国意识,以积极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十八大” 以来,习总书记在谈话中多次涉及 “担当精神” ,强调新时代的青年群体们要勇敢担当责任,践行初心使命,给所有的青年大学生带来极大鼓舞。新时代,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信息获取十分便捷高效,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方式获得广泛信息,这些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是非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间节点,很容易在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淡漠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深化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印记,增强其是非观念,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能够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并付诸实际行动,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承担历史使命。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让全世界陷入了惊恐之中,但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印证了中国精神。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数中华儿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舍小家顾大家。钟南山院士虽已是耄耋之年,仍旧果断坚决地连夜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志愿者自愿请求出战,奔赴前线,这些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担当精神,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以此为榜样,勇担责任,在为国效力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涵养,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心系家国前途、勇于为时代进步做出贡献的好青年。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攻坚区,亟需有能力、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理想、升华人生价值的绝佳时期。为了承担这个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需要大学生磨砺自己的品格,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己各方能力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和培养,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中蕴含着诸如 “仁爱” 、 “恭俭” 、家国一体、使命担当等丰富的精神养料,这些都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精神指引。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精锐力量,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者,他们身上赋予了太多的期许,但同时,大学生还处在不完全发展的阶段,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价值观并不稳定成熟,如果不施加正确的引导,很容易步入迷途,所以加紧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的涵养素质,还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向导,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路径探析

家国情怀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节点,对其加强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波橘云诡的国际环境中明辨是非、找准定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强化其使命担当。纵观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现状,其效果却并不容乐观。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社会思潮的交相激荡,以及部分高校家国情怀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使得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家国情怀内容的主动性低,教育成效不足。如何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增加对新时代青年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性,是值得学校和教育者深思的事情。

(一)用好主阵地,完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体系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钉钉、腾讯视频等线上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但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各学校应该充分依托课堂教学,将家国情怀内容有机融入课堂,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从教师层面来说,思政课老师作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引路者,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定民族立场,厚植家国情怀,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具有大历史观,熟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发展史等,能够清楚梳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脉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透彻,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践行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其次,要善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深刻把握其内在的、实质性的内容,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并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教学教材体系之中,推进家国情怀高质量内容编进教材,切入课堂。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首先应优化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在课程建设中的比重,针对传统选修课中学生只满足于修满学分,并不重视教学内容的情况,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培育必修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家国情怀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展家国情怀专题知识讲座、家国情怀培育报告会,让家国情怀培育真正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参与性、活跃性,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家国情怀内容的传授,不断发挥家国情怀培育课堂主渠道的实际作用。

(二)巧借新媒体,拓宽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途径

传统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主要是通过线下课堂讲授、校内外实践等方式,或者通过书籍、报纸等平面媒体进行宣传[12],这些方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来说比较枯燥,传播范围较小,影响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新媒体的出现,为这一困境的突破带来了契机。

首先,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社交软件的使用现状,高校宣传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家国情怀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文章、短视频、访谈等(文章篇幅不宜过长),适时在各官方账号、公众号进行推送,形成全方位的宣传矩阵,方便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巧妙利用了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使得其课余时间更加充实,也使得涵盖的群体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以图文并茂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家国情怀的内容,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投放到当前的学习内容,在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其次,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和平繁盛的时代,抗战岁月、改革开放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已很遥远,光凭教师口头讲述知识内容,收效甚微,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穿插一些访谈、影视作品等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家国情怀的内容;在教授中国近代史、讲述某个英雄人物时,可以借助VR 打造虚拟空间感,开发体验式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和英雄人物共情,在感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达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目的。同时,在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一些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大义、体现爱国情怀的影视作品,既深化了传统节日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印记,也抓住时机对其进行了家国情怀教育。

(三)依托文化载体,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氛围

在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中,情感的传递和共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校应充分重视文化载体的浸润作用,加强学校各方面的文化建设,提升家国情怀培育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切身体会中实现情感的转化,做到知行合一,进而提升家国情怀培育的成效。

首先,高校应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形成家国情怀教育的浓厚氛围感。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是新时代大学生常去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进行文化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这些区域悬挂一些名人画像以及有关家国情怀的句子,或者在门口放置一些名人雕像。同时,图书馆一楼作为进图书馆的必经之路,可以设置一个公共展厅,陈列一些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书籍、图片资料,供学生参观;对学校的一些特定的建筑进行命名,建立家国情怀教育的地理标识,以此来警醒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坚守家国情怀。

其次,高校应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第一,学校可以与各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合作,邀请爱国主义基地的负责人到学校进行宣讲;在一些重要节日,例如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等组织大学生去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先烈,激起他们的民族大义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促使其践行家国情怀。第二,学校应鼓励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如去偏远山区支教,看望空巢老人,探望留守儿童、慰问红军等,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第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等,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倾听基层人民的诉求,了解民意,才能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明白家国情怀的真谛,从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提升家国情怀在大学生中的放射力和影响力,激发其内心的勇气,坚定承担民族复兴大任。

四、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的星星之火,是党的各项事业的接班人,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力量。而要打赢民族复兴这场硬仗,除了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还要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家国情怀层次。为此,除了以上几项措施,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以积极姿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和西方国家 “分化” 、 “西化” 的威胁,以坚定的信念、理性的思维强化对家国的认同,正确处理好家国情怀内容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注重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同时,做到不忘家国初心、牢记家国使命,不惧艰难险阻,勇于担责,以清醒的头脑、过硬的本领出征新时代,奏响最强音。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略谈“家国情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