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16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调研团队执笔蔡子怡周丛丛

中国共青团 2023年4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文|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调研团队执笔|杜 晴 沈 晨 蔡子怡 周丛丛 石 陆

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志愿者回信,对志愿服务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志愿服务中最活跃的群体,是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质量。

一、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志愿服务活动有时流于形式,志愿服务精神还需进一步提升

志愿服务通过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同时,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锻炼自我、促进成长。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目前学生志愿服务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志愿”、“为参赛而参赛”、“志愿服务形式化”等不合理的现象。“被志愿”参与会降低对志愿精神的认同感,是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志愿服务精神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障碍。真正的志愿服务行为应该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利他行为,而不是行为主体一时的冲动所致,更不是行为主体迫于外在舆论压力或者因功利之心驱使而被迫采取的行为。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的所有引领者和组织者必须着力消除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注重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于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心中,通过志愿服务精神的不断浸润培植,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参与者自知、自觉、自主、自愿的行为。

2.志愿服务队伍稳定性不足,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要不断提升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的调查,虽然有一些高校志愿服务获奖项目在得到赛会资金支持和评审认可后,撬动了社会资金,或者通过公益创业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优秀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志愿服务团队的稳定性对于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由于学生的流动性较强,常常会因为学生毕业导致项目负责人和志愿者队伍发生变化,团队稳定性和传承性不够,需要更加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优秀项目的延续性。其次,资金短缺是限制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相当多的项目无法突破资金短缺和创业无门的困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项目发起者、负责人、参与者的目标追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仅仅把目标放在完成任务或者大赛获奖上,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考虑这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志愿服务项目类别较为单一,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仍需拓展

根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分类,目前志愿服务项目可分为关爱少年儿童、乡村振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文明实践、阳光助残、卫生健康、环境保护、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为老服务、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应急救援与疫情防控、其他十三大类。据调查,目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热门类别集中在关爱少年儿童、乡村振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文明实践、阳光助残五大类,占比达到60.3%。就目前来看,高校志愿服务项目仍然存在着关爱类服务较多,协商治理类服务较少、亲自服务较多,带动参与较少等不足。例如,在历届高校获奖项目中,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服务的项目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而这些服务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以高校青年志愿者为主体来提供帮扶,并未更多考虑如何增强基层社区的自助能力和发展能力,也未更多地调动社区内外部资源和社区居民参与。

二、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高校志愿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提高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是增强志愿服务行动自觉的前提,对志愿服务精神认识越深刻,志愿服务行动的自觉性越强。目前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被志愿”现象和形式化问题,根本还是对志愿文化缺乏了解,对志愿精神认同不够。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文化的宣传教育。志愿文化是公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促进人类更和谐,社会更美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要让大学生理解志愿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志愿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天下为公”、“仁者爱人”、“兼爱交利”、“修齐治平”正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思想的体现。志愿精神的实质就是通过志愿者的奉献,传递关爱,使社会充满温暖,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要让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我们得天独厚的精神养分,汲取思想精神和道德精髓,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加强品牌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优秀服务项目复制推广水平

品牌项目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争取社会支持的有力保障,也是吸引和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载体。打造品牌项目是一个持续不断、久久为功的过程。具有强烈志愿服务精神,且具备良好志愿服务组织运营管理理论、实务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项目团队负责人和项目志愿者是打造品牌项目的基础。因此,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各个项目团队要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牵引,树立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意识,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项目人才队伍,尤其面临学生流动大、队伍稳定性差的高校志愿服务团队,更需要不断吸纳和培养优秀的后备学生志愿者力量,建立有效的“以老带新”机制,从而一方面使得老品牌项目能够不断向纵深发展,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发挥出更大更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开拓创新出一些新品牌项目,使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集群队伍越来越壮大。

探索通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带动高校社团组织建设,把一次性的、短期的社会实践行为变成一个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而通过一个项目去凝聚一个团队,去实现持续的志愿服务行为。这样的组织和项目,将成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品牌,带动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增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激励机制和手段是促使大学生志愿者自愿自觉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推动力,虽然目前各高校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予一定褒奖和鼓励,但驱动力还远远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把参与志愿服务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社会实践学分中应该明确志愿服务的要求,即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达到一定的时长,可以取得相应的奖励并置换一定的学分。在通识类课程中可设置有关志愿文化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取得相应的学分。二是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评优评先活动。鉴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日益普及,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优评先活动。如评比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班级、团队),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队,十佳先进个人、十佳先进集体(团队)等。不仅在各高校内开展评比,各省、市高校系统也可以定期组织类似的评比,确立榜样、树立标杆、激励先进、引导潮流。三是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高校要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对高质量的项目、表现优秀的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利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省级比赛和全国比赛的机会,充分展示项目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吸引社会资金的加入。对符合公益创业的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各级公益创投大赛,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创业孵化、复制推广。四是进一步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志愿服务光荣的社会风尚,鼓励新时代大学生积极争当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志愿服务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把志愿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强化社会协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客观上要求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会协同水平,在加强合作和整合创新中,营造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探索建立大学生团员就近就便到属地社区团组织报到的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体验社区工作,推动团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实施青年社会组织社区发展计划,探索推广“青春社区”理念,面向社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强的服务,推动城乡青年主动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在社会建设领域积极拓展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的方式和载体,依托 “青年之家”阵地与青年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青年社会组织等工作力量,引导青年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地方志愿者协会合作,推动志愿者团队与学校周边社区结对,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实践。各级政府要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提供支持。对于一些适宜开展志愿服务达成社区目标的工作,可以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让高校社会组织承接开展社区项目,提高社区在社区治理和开展社区事务上的效率,最大程度满足社区需要。项目化运作可以构建一条社区志愿服务公益链,社区购买志愿服务项目,促进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大学生公益创业反向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延续性,满足社区需求,同时接受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以公益项目助力社区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志愿者加油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伊朗工程服务项目的合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