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3-04-16陈旭华
陈旭华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迅猛发展,电磁空间成为一种新的战场环境,是海陆空天四维战场空间之外的第五维空间[1]。在信息化战场上,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的复杂电磁环境,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发挥、通信指挥管理和部队作战行动开展[2,3]。信息化装备,特别是通信指挥系统如何应对复杂电磁环境带来的挑战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
1 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的影响分析
1.1 电子装备使用效能降低
在现代信息化战场环境下,各类电磁背景噪声不断增多,电磁频谱占用度不断提高,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造成较大影响。一是装备使用稳定性降低。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传输距离缩短,传输数据中断率上升,各型用频装备之间容易发生自扰互扰。如,短波超视距雷达使用时占用带宽较长,可能影响各种武器系统的短波电台通信频点。二是装备信号传输可靠性降低。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噪声增大,数据传输误码率上升,通信传输可靠性下降。三是通信传输时效性降低。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联通率降低,导致传输速率下降,难以满足信息化战争大数据量传输的需要。
1.2 信息安全防护要求更高
信息化战争中,通信指挥系统极易遭受敌方从地面、空中实施的电磁干扰和反辐射武器攻击。敌军电子战分队,可对我装备指挥系统通信网实施窃听、干扰、冒充和定位,对我计算机网络无线注射病毒进行攻击,对我指挥平台的文件数据进行删除、篡改,严重影响通信指挥系统正常运行。此外,敌方全时空、多层次、大纵深的侦察干扰也会对我通信系统运行造成威胁,对我装备通信指挥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要求进一步加大。
1.3 电磁频谱管控难度增大
频谱管理是制电磁权的关键,战场电磁频谱管理贯穿于信息化战争的全过程。当前,基层部队大多只能进行电磁环境的监测,频谱管理能力较弱,难以实时、科学、有效分配管理频率。加之人员对电磁频谱的认识不足,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部分频段军地用频交叉、新老装备用频重叠、自研装备用频密集,使得频率协调更加困难,频谱管理难度增大。
1.4 通信组织运用更加复杂
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通信业务转换快速、阵地转移频繁、敌干扰和反辐射打击密集,各武器系统通信装备工作频点(段)、发射功率和辐射方向受限,使用效能和兼容性降低,通信指挥组织管理易发复杂。一是装备部署受地域内众多电磁发射源的数量、功率和位置等条件影响,通信指挥手段的灵活性受到较大限制,要求兵力和装备的编配更科学、精细。二是由于各类武器系统通信指挥设备新旧不一,体制存在差异,老装备技术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弱,容易成为通信“短板”,导致新老装备混合组网时,影响全网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指挥系统的运用对策
2.1 以知己知彼为前提,提高电磁信息掌握能力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应对战场复杂电磁环境,首先要摸清掌握战场敌我双方电磁情报信息。一是掌握战场电磁环境。认真研究作战地域自然电磁环境特点和规律,民用电磁干扰源的分布和影响,敌方电子战装备的电磁辐射影响,以及我方用频装备使用情况,合理提出频率需求,为频谱分配和管制提供依据。二是掌握通信指挥装备性能底数。准确了解己方通信指挥装备的数量、功率、频段和性能参数,为装备综合运用提供决策支持。三是掌握作战对手电磁攻击能力。深入研究敌方电子战的兵力和装备配备,电磁进攻的时机、样式、强度及规模,为信息化作战研究和模拟构建电磁环境提供参考。
2.2 以专业训练为抓手,提高通信组织运用能力
复杂电磁环境通信训练是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应当把复杂电磁环境贯穿到基础至合同战术训练全过程、覆盖到士兵至首长机关所有人员。
一是构建近似实战的电磁环境。构建逼真的电磁环境,是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训练的前提,要按照复杂电磁环境等级标准,运用“区域以小代大、背景等效对比、频率限制使用、辐射增强设置、干扰抵近替代”等方法,从空域、时域、频域、能域和信号性质上把复杂电磁环境特征模拟出来,把战场电磁态势勾划出来,把敌我双方电磁对抗行动展现出来,把未来作战的危局难局险局设置出来,力争把对手设真、把环境设像、把情况设活,营造实战化的战场电磁环境。
二是调整优化训练内容。突出学习基本理论,把复杂电磁环境的相关概念及其对作战训练的影响搞清;突出了解基本情况,把电子战装备的基本性能及其作战方法搞清;突出掌握基本技能,把电子防御的操作技能练精;突出演练基本战法,把电子防御的原则及其运用方法搞透;以掌控战场电磁态势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重点。
三是积极探索训练方法。分业训练阶段,围绕通得好,传得准,进行通信指挥系统防侦抗扰、抗毁、抗瘫训练;围绕确保电磁安全与资源合理利用,进行数据采集、资源分析与调控训练。分队战术训练阶段,按照由低到高、逐级合成的原则,分层次抓好训练落实。单元训练以武器平台、指挥平台和保障平台内部信息网络系统操作使用为重点,使其具备在电磁环境下反侦、抗扰、防毁的协同作战能力。要素训练区分指挥要素、电磁防御要素、电磁频谱管理要素,通过训练使单一要素实现集成和贯通;体系训练将相关要素联结成基本的作战体系,进行指挥要素与电磁攻防间的融合训练,力求形成系统作战能力。
2.3 以技战结合为方法,提高通信指挥抗扰能力
技术决定战术、战术是技术水平的反映。探索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作战能力的方法措施,必须立足装备实际,科学运用抗扰技术、战术措施。一是灵活运用抗扰能力强的技术手段。实践表明,仅靠战术手段难以防止干扰,关键是提高新型通信装备的技术水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寻求通信能力新的增长。如新型短波、超短波通信装备具有跳频、猝发、最低限度和代码指挥等抗扰技术[4],为完成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保障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扩频通信技术具有低功率频谱密度、离散寻址能力和信号隐蔽好等特点,是提高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有效措施。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战法。我军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了快速改频、佯动欺骗、复式组网等许多有效的防止抗扰战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同时,应利用新装备、新技术摸索新的防侦抗扰战法。综合使用电(光)缆、无线电台、接力、卫星、集群移动、军用手机、民用通信资源等多种通信手段,通过入口、节点交换设备和自动化处理系统,构建军地融合、岸岛一体、有无线相结合的迂回多路、手段多样、立体纵横、此断彼通的通信与指控网络,以网抗扰、以网抗毁。
2.4 以频谱合理为关键,提高电磁态势掌控能力
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用频装备众多,制电磁权争夺激烈,频率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电磁频谱管理计划,最大限度防止自扰互扰问题产生,保障己方用频装备效能发挥。一是坚持分类保障。将频率资源划定为专用、保护、共用和备用四类,为主战武器控制、导航及部分情报侦察和指挥通信指定专用频率,为重要作战区域、关键作战时节和部分主战武器装备、电子信息系统明确保护频率,其他用频装备使用共用频率资源,并预留部分频谱资源以应急需[5]。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根据不同作战时节保障重点的变化,实时调整共用和保护频率计划,视情启用备用资源,确保主要作战行动和主战武器装备频率使用。三是坚持军地协管。建立军地频谱管理协调机制,共同制定民用频谱资源征用、管制方案,组织战时民用资源调配、频谱管制和电磁环境监测行动。
3 结语
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复杂电磁环境将对电子装备使用效能、信息安全防护、电磁频谱管控和通信组织运用产生深刻影响。要综合提高电磁信息掌握能力、通信组织运用能力、通信指挥抗扰能力和电磁态势掌控能力,积极应对现代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给装备通信指挥系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