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谱写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淮委2023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4-16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冬顺
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刘冬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委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一以贯之锚定“六条实施路径”,持之以恒提升“四种能力”,奋力谱写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乘势起航的关键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对做好防汛救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作出系列指示批示。胡春华副总理亲临淮河流域督导调研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对扎实推动水利建设作出明确指示。李国英、田学斌、刘伟平等部领导亲临淮委或淮河流域检查指导,对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淮河、灌区现代化改造、防汛抗旱等工作作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一年来,我们坚持做事谋为先,锚定“六条实施路径”,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切实抓好水利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系列部署贯彻落实。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学习贯彻系列部署专项行动,淮委党组召开集中学习7次,举办高水平专题辅导报告4场,各部门、各单位以支部为单元召开各类学习研讨500余次、共计6700余人次参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45项,编制落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及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等7个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狠抓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建立工作台账,细化措施任务,及时跟进督办,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了49项年度任务全部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遇事迎难上,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谋超常规实效,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聚焦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和构建国家水网,推动7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6项重大水利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流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流域五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受到水利部通报表扬,治淮在建工程建设规模、强度、投资均创近年之最,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批论证多年的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进一步治淮标志性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将历史性地解决淮河下游泄洪不畅问题,对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引江济淮二期、包浍河治理、怀洪新河灌区、双堠水库、官路水库等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实现关键节点目标,引江济淮实现试通水通航,先期已累计向亳州应急供水超1亿立方米,推动皖北百姓实现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跨越。淮干王临段、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山东省湖东滞洪区建设等工程基本完工,洪汝河治理工程加快推进,袁湾水库成功截流,前坪水库、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等6项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东线部分)修编完成,东线二期工程可研深化全面开展,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可研、淮干浮山以下段可研编制完成,骆马湖新沂河提标工程可研启动编制。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推动完成56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立流域大中型灌区调研督导协作机制,豫皖苏鲁四省130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并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乡村振兴水利基础进一步夯实。
——数字孪生淮河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孪生淮河总体规划、建设方案等11个重要文件和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推进举措,基本形成了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技术框架。抓好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并基本完成数字孪生淮河(干流出山店水库—王家坝河段)和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建设先行先试工作,淮委数字孪生淮河先行先试工作高分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数字孪生淮河防洪‘四预’系统应用”案例高票入选先行先试优秀应用案例。加快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基建+数字孪生”模式,全面启动数字孪生淮干蚌浮段和数字孪生沂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水利智能业务应用系统,率先建成全覆盖、高标准、多要素的流域L1级数据底板,基本建成覆盖流域防洪重点区域的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集成整合淮河、涡河、沂河等重要河流调度模型,实现17条跨省重点河湖34处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水量)预警功能;积极推进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等智能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完成淮河流域2483条河道遥感影像解译,构建水土保持业务数字化场景。强化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协同推进贾鲁河、淠河、引江济淮、大沽河等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先行先试建设,依托水情交换平台共享获取安徽省2000余座小型水库水情监测信息,集成融合气象水文、山洪灾害、洪水风险图、防洪工程险工险段、淮河水利一张图等数据成果,通过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王家坝以上流域底板数据以及分布式水文模型、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成果。
——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取得重大成效。有序推进流域统一规划,制定淮河流域水利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全面启动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水网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编制,指导地方严格落实流域重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采砂管理规划要求,组织对江苏省洪泽湖保护规划等14项规划进行审查,开展15项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70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等许可审批。持续加强流域统一治理,建立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台账,实时跟踪进一步治淮实施方案、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新阶段淮河治理方案中的重大项目进展,积极协调推进前期工作,持续加强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年度投资计划执行督导。积极推进流域统一调度,组织开展淮河、沂沭泗河水工程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方案技术研究,加强淮河水系大型湖库及重要水闸供水能力分析。科学实施淮河、沂河等6条跨省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调水监督管理,从东平湖以南向北输送淮河水1.3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面强化流域统一管理,全力抓实水利监督工作,围绕河湖保护、水资源管理、防洪安全和水利安全生产,开展综合、专业和自主监督32项,发现及复核问题3160余个,及时督促问题整改,有效保障了水利安全生产,明显改善了河湖面貌。有序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立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刘家道口节制闸等5项水利工程通过全国第一批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中运河宿迁枢纽水利风景区、郯城沭河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一年来,我们坚持干事重结果,各部门、单位克服疫情影响,认真履行职能责任,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一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力有效。2022年,淮河流域共发生6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710.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1%,呈“北多南少”格局。沂沭泗河水系出现多次来水过程,沭河发生编号洪水,新沂河出现短历时超警过程,山东小清河出现超历史洪水过程,沿淮及以南部分地区尤其是大别山山区出现较为严重旱情,流域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高达1520万亩。淮委坚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开展直属在建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涉河建设项目度汛风险隐患排查检查,督导整治防洪安全隐患618处,整治妨碍河道行洪问题1700处,修复水毁工程380处,有效保障流域各类水工程度汛安全。扎实做好防汛准备,编制《淮委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沂沭泗河洪水模拟调度推演。成功防御台风暴雨洪水,强化“四预”措施,发布水雨情预报预警232期,组织会商116次,启动响应9次,协调调度出山店水库等拦洪削峰,科学调度12座直管工程151闸次参与泄洪,实现沂沭泗洪水东调入海,及时派出9个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抢险,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局部严重旱情,密切关注流域旱情变化,及时发布枯水预警信息,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有针对性指导地方科学制定用水计划;统筹防洪和供水安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引沂济淮”近15亿立方米,加强大别山区水库蓄水及用水监测管理,有效保障城乡供水无虞和粮食丰收。
二是水资源节约集约管理持续加强。初步提出包括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生态流量(水位、水量)保障目标达标率、地下水水位及水量等组成的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指导各省加快推进双控目标细化分解,流域五省“十四五”用水总量控制指标1746亿立方米均已分解至市级行政区,皖、苏两省用水总量指标已进一步细化到淮河流域。组织制定的池河、白塔河流域及高邮湖水量分配方案获水利部批复。完成第五批63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组织开展2170个一般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评估,开展南水北调受水区节水潜力评估及节水量使用途径分析,推动典型地区提高非常规水配置比例和利用效率。建成淮委大官庄首个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山东李庄灌区与郯城水务集团取水权交易,批复淮委首例跨行业水权交易方案。扎实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完成68个项目、101个取水口和28处大中型灌区取用水管理整改提升。
三是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深入推进。完善流域河湖共管共治协作机制,建成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首次联席会议;建立淮河干流豫皖省界段采砂联防联控机制、淮河流域(蚌埠片)水行政执法、水生态环境监管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等,推进流域各地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流域区域治水合力进一步凝聚。大力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淮河干流、沂沭泗直管河湖、大运河沿线“四乱”问题监督检查,清理整治各类问题3700余个。拓展延伸幸福河湖建设,新建成27条(个)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累计建成各类幸福河湖1400余条(个),协调皖苏鲁三省共同做好南四湖、高邮湖“一湖一策”方案修编,指导洪泽湖完成退圩还湖30平方公里,指导完成8个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全面排查淮河区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确定8条河流纳入母亲河复苏行动名单,组织编制“一河一策”方案。首次开展淮河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摸底调查,形成涵盖544个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台账,开展20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抽查评估。强化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印发施行高邮湖等6河2湖生态水量(水位)保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史灌河、沂河等5条河流21项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累计发布预警信息200余次,督促各省加强调控调度、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完成流域地下水管控指标及超采区划成果复核,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全面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和动态监测,推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5平方公里,稳步提升流域水土保持率达到92.63%,安徽濉溪、山东费县等6个县级行政区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安徽邢湾小流域、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等10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四是淮委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强化规范管理,组织制定《淮委职工文明规范十条》,制修订《淮委议事决策会议制度》《淮委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管理办法》等制度17项,全面梳理审核委级层面制度151项,持续提升淮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并上线运行招标投标监管平台,印发《淮委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管理办法》《淮委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管理内容、优化行政许可办理方式,受理涉河建设、取水等行政许可项目161项。加快推进水利科技创新,2项成果获大禹水利科技奖、10项成果获淮委科技奖,7项课题获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抓好干部队伍“选育管用”,选优配强委管领导班子,调整11个委机关、直属单位领导班子,选拔任用14名处级干部,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近亲属从业情况填报核查和详细查核,持续做好后续巩固整治工作。稳步推动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编制机关处室“三定”方案,谋划委属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编制淮委“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出台“淮河英才”工程实施办法,选拔推荐各类高层次人才13人次,人才队伍实现数质双增。不断提升财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监督作用,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能力专项审计调研,组织开展各类审计项目21项。持续规范国有资产运营管理,谋划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委属企事业单位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支撑淮河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印发淮委《“十四五”水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配合中宣部、水利部完成“江河奔腾看中国”主题宣传,策划“幸福河湖”“故事里的淮河”等主题宣传,佛子岭水库等15项工程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淮委职工书屋被命名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淮委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
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纵深推进。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最新文章、最新指示、最新要求作为淮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举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读书班、专题讲座、网络答题等活动,实现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轮训,在全委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关于加强淮委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的意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面旗”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支持配合驻部纪检监察组政治生态调研,认真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淮委党组第十轮、第十一轮对7家直属单位巡察,实现十九届中央任期内委党组巡察全覆盖。制定淮委党组《巡察整改后评估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积极支持纪检组履行监督职责,定期专题会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通协同“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制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体措施,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开展垂管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完成纪检垂管体制改革专题调研和专题研究工作。
此外,综合政务、财务管理、援藏、援疆和乡村振兴水利工作、离退休职工管理、后勤服务、群团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淮河保护治理和淮委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比较有亮点的有: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淮委节约型机关创建获批,职工子女暑假托管班成功举办,职工健身房建成投入使用,职工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持续提升。过去一年,先后有4个集体和8名职工荣获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全国水利系统“七五”普法先进、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表彰。15个集体、30名个人荣获淮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同时,也在于水利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委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进取。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委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形势与任务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淮河保护治理和淮委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挑战和任务。
(一)党的二十大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对新时代新征程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强调,强化重大基础设施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推行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李国英部长全面对表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分析了水利工作肩负的新使命、面临的新形势、承担的新任务,强调要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国之大者”中把准定位,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利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充分认识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要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会议对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了十方面重点任务120多项重大举措,对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成等指明了方向。
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水利是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是重要控制性要素;统筹发展和安全,水安全是基础性长远性问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水利是命脉所在。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保障国家水安全的任务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淮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上来,全面推动建立符合新要求的流域水安全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淮河流域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流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水安全需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淮河篇章。
(二)新形势下淮河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党的二十大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并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摆上重要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的态势,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淮河流域的水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淮河流域气候地理的本底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基本特征,以及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中的风险隐患仍客观存在。1975年洪汝河、沙颍河“75·8”特大暴雨洪水、1988年淮河流域性大旱、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等历史极值的降雨和极端灾害,完全有可能在流域每一个地区、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年份再次发生。另一方面,淮河流域是多个重大国家战略和重要区域战略高度叠加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水旱灾害威胁也间接对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淮河保护治理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防洪减灾体系仍不健全不完善。淮河上游:拦蓄洪水能力不足,规划确定的竹竿河张湾、沙河下汤和白露河白雀园等水库均未建设,支流洪水缺少有效拦蓄;淮干上游等圩区堤防标准低,上游防洪标准尚未达到20年一遇。淮河中游:干流河道泄流不畅,行蓄洪区数量多,且启用标准低,进洪频繁;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仍居住有50余万不安全人口,启用困难且社会影响大。淮河下游: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刚开工建设,洪泽湖尚未达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洪水下泄出路依然不足。沂沭泗地区:徐州、连云港、宿迁、临沂等地区防洪保护对象重要性发生了较大变化,迫切需要提高防洪标准。此外,还存在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不够,部分重要支流防洪标准不足等诸多问题。
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高。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28亿立方米,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3%,但人口占到全国的14.7%,耕地占到全国12.5%,水资源承载能力难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受流域地形条件限制,水资源调蓄条件差,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特别是豫东、皖北、江淮分水岭和山东半岛地区,水源工程建设条件差,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等国家水网主骨架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水网、区域水网互联互通和系统融合不够,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任重道远。淮河流域河湖空间被挤占、河湖萎缩等现象仍然存在,河湖调蓄生态功能弱,河湖水系连通能力有待提高;河流湖泊管理范围划定成果仍有待巩固完善,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亟待加强;部分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大部分已建工程缺乏生态流量泄放监控设施,生态用水保障程度仍然较低;淮北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流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任重道远,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治水管水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水工程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机制、河湖联合执法机制等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孪生淮河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透彻感知能力不足,业务管理智能程度不高。
(三)今后一个时期淮河保护治理的思路和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锚定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总体目标,更好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完善高质量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流域水治理体系,加快推动治水管水方式向现代化、系统化、智能化、法治化转变。
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立足流域整体,坚持“蓄泄兼筹”,科学谋划流域防洪工程,加快实施列入相关规划成果的控制性水库工程建设,提高洪水调蓄能力,争取洪水防控的主动权;聚焦河道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扎实推动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保持河道畅通,提高泄洪能力;加快行蓄洪区建设,优化行蓄洪区空间布局,提高行蓄洪区运用标准,确保行蓄洪区能够安全、及时、有效运用,确保洪水“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防洪业务平台,提升防御现代化水平;健全流域防汛抗旱调度体制机制,强化防洪统一调度和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推进多目标综合调度研究,完善防御洪水和抗旱方案预案体系,充分发挥水工程防灾减灾综合效益;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对流域各地防汛抢险技术指导,切实做好沂沭泗直管工程防洪调度抢险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立足流域整体和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科学谋划引调水工程,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指导省级水网建设,强化联网、补网、强链,加强国家水网与区域水系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水网体系;全面加强灌区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完善水网“最后一公里”;加快在建调水工程、供水工程、大中型灌区建设进度,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加快推进已列入相关规划调水工程、供水工程、大中型灌区前期工作,力争早日立项开工建设;加强雨洪资源利用途径和方式研究。
三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全面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功能分区和管控标准;强化河道岸线保护规划、采砂管理规划约束作用,严格涉河项目许可和采砂许可,持续清理整治侵占破坏河湖的“四乱”问题;严格落实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强化监测预警和调度管理,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明确地下水管控指标,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全面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水质监测,强化对河湖水功能区达标的监督;研究完善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组织河湖健康评价,优化“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维护和提高上游水源涵养等重要水土保持功能,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四是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淮河建设,全面提升支撑保障“四预”能力。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抓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规划体系,制定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技术标准,确保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成果标准统一、无缝对接;按照“全面覆盖、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先行先试,坚持边建边用边优化,稳步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坚持“同向发力、相互衔接”,加强信息化资源与成果共建共享共用,协同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及早实现数字孪生流域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加强技术管理、科研攻关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时总结提炼经验成果,力争形成相关标准、规范,推动智慧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化。
五是完善节水政策制度,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管控指标体系;大力推进河湖水量分配,把区域用水总量落实到具体河湖,明确初始水权;建立健全用水定额体系,充分发挥用水定额的刚性约束和导向作用,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积极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机关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切实加强取用水监管,依法打击非法取水和超许可取水;充分运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平台,强化对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水权交易机制,促进水价综合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凝聚全社会知水、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六是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全面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淮委与省级河长办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充分利用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推进流域联防联控联治。聚焦防洪、抗旱、供水、生态等多目标综合调度需求,推动建立流域统筹协调调度机制,强化多维调度的系统高效耦合,努力实现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水利工程安全保护制度,建立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确保水利生产安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重点领域、敏感水域常态化滚动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重大水事违法行为。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纵深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推进进一步治淮工程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扛起责任、展现担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防范水旱灾害,在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上下功夫
锚定“四不”目标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贯通“四情”防御,绷紧“四个链条”,补齐防御短板,深入开展汛前检查,全面排查水库溢洪道、河道堤防、重要水闸、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环节部位风险隐患,及时督促问题整改,认真做好水毁工程修复,持续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查漏补缺工作。强化“四预”措施,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方案,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演练,加快水文设施现代化改造,加强水文气象预报调度联合会商和分析研判,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加强工程运行调度监管,聚焦大中型水库、主要湖泊和沂沭泗直管工程调度运行监管,强化流域防汛抗旱统一调度,督促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精心做好水工程联合调度,指导汛末洪泽湖等蓄水调度,适时开展抗旱应急水量调度,最大程度发挥水工程效益。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和建设国家水网上下功夫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成立加强直属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优化工作流程,实行挂图作战,加强协调联动,全力推进可研审批,力争淮干浮山以下段、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骆马湖新沂河提标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积极协调推动2023年60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安徽沿淮行蓄洪区等洼地治理、安徽一般行蓄洪区建设、河南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昭平台水库扩容等4项工程建设,推动淮干峡涡段开工建设;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入海水道二期、引江济淮二期、洪汝河治理等工程建设进度,督促做好淮干蚌浮段、江巷水库等已完工工程竣工验收;指导督促河南、安徽、江苏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全面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农村供水监督检查,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行蓄洪区建设管理,对21处国家蓄滞洪区逐一建档立卡、开展安全运用分析、完善建设管理和运用补偿机制,确保蓄滞洪区能够安全及时有效运用;有序实施7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汛前基本完成517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686座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三)加快数字孪生淮河建设,在大力推进智慧水利上下功夫
抓好先行先试,按期高质量完成数字孪生淮河(干流出山店水库—王家坝河段)和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先行先试建设目标任务,实现从试点到示范的突破,努力打造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淮河样板;完善“基建+数字孪生”模式,加快数字孪生淮河蚌浮段和沂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淮干王临段、洪汝河治理等在建工程数字孪生建设前期工作;坚持应用至上,持续推进“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用,基本建成数字孪生平台,完善流域L1、L2级数据底板,健全雨情、水情、工情监测站网覆盖和信息感知体系,探索构建水生态调度、地下水数字模拟等水利专业模型,推动实现防洪、水资源“四预”功能;加强统筹协调,协调推进贾鲁河治理、淠河治理、引江济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加强与流域各省信息化资源与成果的互联互通,集成数字孪生泗河、山东省小型水库水情测报系统等建成成果;加强科技攻关,力争在感知体系、构建与数字孪生平台相适应的模型、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能示范、可复制、易推广的成果。
(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在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上下功夫
抓好全面节水,完成豫、皖、鲁全国第六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组织开展重点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评估;指导各省完成县(市、区)“十四五”用水效率指标分解,强化用水定额应用,做好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加快合理分水,推动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南四湖水量分配方案尽早获批,指导推进完成跨市县河湖水量分配,研究将淮河水量分配指标细化分解到主要一级支流及市级行政区。强化管住用水,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推进水资源管理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提升,有序推进取水口规范化管理,加快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加强地下水禁限采区管理及超采区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坚持科学调水,编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引江济淮水资源调度方案,做好重要调水工程水量、水质监督管理,编制淮河水资源统一调度方案,组织实施淮河等水资源调度。
(五)加大河湖保护治理力度,在保护水生态水环境上下功夫
完善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健全淮委与各省河长办沟通机制,建立流域层面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深化区域协同,实现联防联控;加大保护治理力度,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持续保持对非法采砂高压严打态势;开展流域重点河湖水质监测,做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修订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抽查评估。加快幸福河湖建设,推动建设15个淮河流域幸福河湖,100个省级幸福河湖;指导协调各省全面启动河湖健康评价,推动建立河湖健康档案,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大力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推进8条河流400余公里断流河段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成11个水美乡村试点县。强化生态流量监管,推动提升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监测能力,开展流域5条河流21项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指导流域各省规范小水电开发和分类整改,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做好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深入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制定淮委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加大水土保持监管力度,推动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确保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持续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完成7.86万平方公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监测和流域监测成果汇总分析;指导地方积极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
(六)全面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在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上下功夫
强化流域统一规划,完成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加快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审核、洪水影响评价类管理,持续提升流域规划约束作用;全面检视梳理上一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情况,建立项目台账,跟踪做好落实。强化流域统一治理,高质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淮河区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编制;开展淮河流域干支流重要堤防达标三年提升行动,编制行动方案,推动重要堤防达标建设,确保2025年全部实现达标。强化流域统一调度,开展淮河干支流重要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修订《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持续推进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建设。强化流域统一管理,完善“授权赋能”机制,聚焦防洪调度、水资源、河湖管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涉水重点工作开展精准高效监管,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激励作用,认真督促做好问题整改;制定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细则,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健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成全部直管水利工程淮委标准化管理验收,推动4项水利工程通过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验收。
(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切实提升流域机构履职能力上下功夫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强化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加强水事纠纷矛盾隐患排查和调处化解,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水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财政统筹保障能力,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淮委经济发展保障机制;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加大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建设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力度;认真抓好经济工作,召开淮委经济工作会议。积极推动机构改革,扎实做好淮委“三定”细化落实,稳步推进直属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推动建立科研、网信等机构,完善政事企分工明确、统分有序、共享协作的管理体制,推动实现淮委企事业单位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整体效能,确保淮河保护治理事业后继有人;开展第一批淮河英才、治淮工匠、首席水文预报员选拔培养。加大重大问题研究,开展淮河保护治理基础资料专项调查,全面摸清流域水利工作底数,持续深化对淮河规律的认识,不断夯实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基础;围绕紧迫关键科技需求,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更新完善重大科研项目清单,推动淮委入选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布局优势领域实验室和试验站点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和淮河科研基金建设。积极推进淮河水文化建设,落实落细淮委《“十四五”水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成治淮精神凝练工作,开展治淮陈列馆升级改造及数字治淮陈列馆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讲好淮河故事和淮委故事。全力维护淮委和谐稳定发展环境,及时跟进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信访维稳、网络安全、公文保密、档案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援藏、援疆、乡村振兴等各类援助帮扶工作;制定《淮委机关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充分发挥老同志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八)全面强化政治引领,在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下功夫
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不懈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水利部党组工作要求开展主题教育,制定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重点任务清单,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淮河保护治理的精神动力和生动实践。狠抓贯彻落实,完善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水利部党组重要工作安排机制,细化淮委贯彻落实“六条实施路径”、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等实施方案年度任务,按季度做好调度、协调,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地。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全面提高党建质效;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设“四强”党支部,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面旗”创建;认真抓好中央巡视水利部、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对淮委政治生态调研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持立行立改与常态长效相结合,完善持续整改问题的年度整改调度机制;制定淮委党组未来五年巡察工作规划,持续深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强化正风肃纪,开展作风能力建设专项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规范做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工作,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政治监督、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建带群建,统筹抓好工会、共青团、妇女、统战等工作;积极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双拥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荐申报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让我们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以新姿态拼搏新征程、用新成绩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淮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