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九叶青花椒高质量发展探索
2023-04-16刘兴娥陈益芬刘兴松齐继全
刘兴娥 陈益芬 刘兴松 齐继全
陕西镇巴地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横跨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0℃,年日照时数1 299.6小时,年有效积温2 495℃,年平均气温13.8℃,年均降水量1 250~1 350 mm,降雨充沛,雨热同季。域内山高坡陡,河谷深狭,森林覆盖率66.22%,郁闭度高。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 534 m,最低海拔416 m。水系密布,有河、溪854条,河网密度0.66 km/km2,河谷溪流常年不断,水质优良,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土质以黄棕壤、石渣土为主,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为花椒高品质种植提供了天然生长条件。
1 发展现状
全县现有人口21.4万,耕地52万亩,其中90%为25?以上坡地。脱贫攻坚期间引进九叶青花椒进行试验示范性栽培,在农业产业政策及退耕还林政策支持下,青花椒迅速发展至12 000亩,且每年以2 000亩的速度递增,“十四五”末可达两万亩。全县现有花椒生产企业16家,其中基地规模500亩以上的6家,1 000亩以上的2家,企业稳定就业300余人,从事花椒生产农户800余户。新建日处理10 t花椒烘干自动化生产线4条,保鲜库3 000 m3。初步具备青花椒保鲜、烘干、花椒粉生产加工能力。2021年全县青花椒初挂果面积3 000余亩,产干品60余t,产值800余万元。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年产干品2 000 t以上,产值3亿以上。
2 存在问题
1)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耕作条件严重制约花椒产业发展。镇巴海拔400~2 500 m,山区小气候明显,时有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大雪、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发生,一旦遇上就会给花椒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同时镇巴耕地多为山地、坡地,不宜机械操作,而花椒生产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支出负担过重,企业不堪重压。
2)种植管理水平低,技术服务能力不足。脱贫攻坚期间,全县规模发展花椒1.2万余亩,花椒生产技术含量高且是新型产业,县域技术人员没有实践经验,尽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但还没真正形成适合本地特点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在花椒生产中技术指导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是新从业者,无栽培管理技能,只是把树苗栽活,对施肥、除草、修剪、防病知之甚少,导致大部分基地建设水平低,严重影响后期质量、产量。
3)品种杂乱,质量标准不一。企业根据自身喜好先后引进了九叶青花椒、知子椒、无刺青花椒、大红袍青花椒进行栽培,早、中、晚熟品种混栽严重,不能依照品种特性有效技术管理。同时品种杂乱、成熟期不一,混采、误采时有发生。
4)企业投入不足,后期管理乏力。花椒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投入,近几年产业带贫项目给予了花椒产业一定支持,但不到总投入的15%。花椒产业投入大收益慢,花椒前3年为幼龄期,第4~5年为初挂果期,前5年基本没有收益,但每亩每年管理成本2 000元以上,同时企业还有支付地租、新建基础及加工配套设施,企业自身财力不足加之融资困难,忽略了部分管理程序,严重影响花椒高质量发展。
5)加工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目前企业只能加工鲜花椒、干品、花椒粉等花椒初产品,没有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不高。花椒籽、花椒嫩芽、花椒枝杆、花椒叶均未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 建议措施
1)合理规划,优化区域布局。根据镇巴县的气候、交通条件及产业发展政策,花椒宜在海拔900 m以下、光照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沙质非耕地内规模发展。
2)发展优势品种,统一生产规程。一是确定表现优良的九叶青花椒为主栽品种,混栽品种及时高接换优。二是技术部门制定标准的定植、施肥、除草、病防、修剪技术规程并推广应用。三是统一采摘标准,防止早采、乱采,影响产品质量。
3)延伸产业链,充分开发利用花椒价值。花椒全身是宝,可根据不同特点开发利用,在做好传统鲜花椒、干品、花椒粉的同时,向花椒油、花椒精油迈进。花椒嫩芽可加工花椒酱、花椒芽菜,花椒枝干以其柔性、刺激小孩长牙的功能特点加工为小孩磨牙棒,花椒叶可作为保健洗浴中草药料包。
4)凝聚合力,打造镇巴青花椒优势品牌。一是成立青花椒行业协会,互通成功经验,推行优质高效生产管理标准落实。二是培育宣传推介、营销团队,扩大镇巴青花椒知名度,将优质农产品推向世界各地。三是积极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四是整合资源,统一质量标准,打造镇巴青花椒唯一品牌。
5)加大支持力度,做大做强镇巴青花椒这一优势产业。一个新型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帮助。一是青花椒产业要像茶产业一样,作为主导产业予以持续支持。二是金融部门适当放宽信贷条件,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上级重视,为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